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2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太阴的生理、太阴病的病因病机、治禁。 掌握太阴病辨证纲要(提纲证)。 背诵原文:273条、277条。 熟悉太阴病兼变证。
3
概说 一、太阴的概念: 手太阴肺经(脏) 太阴 里 足太阴脾经(脏) 手阳明大肠经(腑) 阳明 表 足阳明胃经(腑)
4
二、太阴的生理 (一)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上行沿小腿内侧中线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上行,入腹,属脾络胃。
1.经络:主要涉及足太阴脾经, 从足走腹(脾主大腹,脾主四肢), 足太阴脾经的经络深布于腹内。 2.阴气: 阴气最盛(太者大也,三阴), 位主里。
5
(二)脏腑功能: 手-肺,肺主气,通调水道,佐心行血 太阴 足-脾,脾主运化、升清,主四肢,主统血; 与胃同居中焦,共为后天之本; 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 (三) 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 太阴与阳明相表里 足太阴脾-足阳明胃
6
三、太阴的病理 (一)太阴病的概念: 1、病邪侵袭太阴,致中阳不足,寒湿内盛; 2、以脾的功能失调为主的一类疾病; 3、太阴病为三阴病的初始阶段。 太阴病是因脾运失常所引起的病变。
7
(二)太阴病的病因: 1、 六淫邪气 饮食劳倦 直犯中焦 忧思伤脾 2、先天禀赋不足 脾失健运 复被邪侵 寒湿内生 脾阳素虚 3、 三阳病误治 损伤脾阳
8
病位:足太阴脾经、脾脏、四肢 病性:里,虚,寒—阴证 (三)太阴病的病机: 运化失职 互 邪犯太阴,脾阳受损 寒湿内盛 为
运化失职 互 邪犯太阴,脾阳受损 寒湿内盛 为 脾胃升降失常 因果 病位:足太阴脾经、脾脏、四肢 病性:里,虚,寒—阴证 (中焦局部的里虚寒而不是全身的)
9
四、太阴病的证候: (一)太阴病证候的基本特点: 多见腹满时痛,吐利不食等证。 主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主脉:缓。 经络的症状为辅助依据:因太阴经络深布腹内,故腹满也是经络症状。 脾阳虚、脾气虚 运化失司 升降紊乱 邪从寒化 寒湿下注
10
(二)太阴病的主要证候类型: 太阴病本证 理中汤证 桂枝汤证(太阴病兼表证) 桂枝加芍药汤证 太阴病兼证 桂枝加大黄汤证 (太阴病兼腹痛证) (太阴病兼实证) 太阴发黄证
11
五、太阴病的治疗 (一)治则治法: 1. 治则:“当温之”—— 温中健脾,祛寒燥湿 2
五、太阴病的治疗 (一)治则治法: 1.治则:“当温之”—— 温中健脾,祛寒燥湿 2.治法: 本证——温运脾阳、散寒祛湿——四逆辈 兼变证——随证加减(勿忘中阳不足之本) 兼表:桂枝汤 兼腹痛: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兼寒湿发黄:茵陈术附汤类
12
(二)治疗禁忌: 1.慎用汗、吐、下之法 2.禁用苦寒攻下
13
六、太阴病的转归: 正气的强弱(一)决定疾病预后的三个条件 感邪的轻重 治疗的得当与否 (二)病情转化多种情况: 1
六、太阴病的转归: 正气的强弱(一)决定疾病预后的三个条件 感邪的轻重 治疗的得当与否 (二)病情转化多种情况: 1.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转化; 2.若脾阳损及肾阳,则有病转少阴之机; 3.脾阳恢复有三种情况: 13
14
3.脾阳恢复有三种情况: (1)阳复适当,其病向愈; (2)阳复太过,化燥成实,转属阳明; (3)阳复太过,邪热与体内停湿相搏而为湿热发黄 (三)太阴病的转归 1.向愈、自愈——阳复适当 2.外薄阳明(化燥成实或湿热发黄)——阳复太过 3.邪传少阴——脾损及肾
15
太阴病发病及转归示意图: 太 阴 病 失治误治 脾损及肾 太阳病 少阴病 误治损伤脾阳 误治传变 阳明病 厥阴病 阳复太过,化燥成实 少阳病
太 阴 病 少阴病 误治损伤脾阳 误治传变 阳明病 厥阴病 阳复太过,化燥成实 少阳病 损伤脾阳
16
第一节 太阴病辨证纲要 【原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P167)
【提要】太阴病提纲及误治后的变证。 1.太阴病的主要脉证: 太 腹满—脾虚不运,湿阻气滞 阴 吐—浊阴上逆 之 食不下—脾虚不运 脾虚 为 自利益甚—脾虚气陷,寒湿下注 湿困 病 时腹自痛—阳虚寒凝 此条为太阴病提纲,提示中阳不足,脾胃虚弱, 寒湿内盛,升降失常的太阴病本质。
1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素问 异法方宜论》 :“脏寒则生满病”
《素问 异法方宜论》 :“脏寒则生满病” 经云 水:寒湿停滞气机不畅 腹满 运化 失常 谷:运化不健胃气呆滞 食不下 虚寒 失于温养 太阴脾 阳气不足 时腹自痛 寒湿 阻滞气机 脾气不升,寒湿下注 下利 升清 失常 胃气不降,浊阴上逆 吐 17
18
太阴与阳明腹满(痛)鉴别: 病证 病机 主症 兼症 特点 太阴病 脾阳不足,寒湿郁滞 腹满时减,复如故 伴下利 时腹自痛 阳明病
肠间燥屎阻结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伴便秘 下之便通,满痛即减,余症亦减
19
2.太阴病治则: 正治:“当温之”—— 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脾阳不足 寒湿内盛 误下: 中阳更伤——胸下结硬 水停食阻 以为腹满为实而犯“虚虚实实”之戒,误用下法即《伤寒论》131条:“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 太阴病治禁:不可攻下。
20
【辨证要点】 1. 主证: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2. 病机:脾虚不运,寒湿内甚。 3.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化湿。 4
【辨证要点】 1.主证: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2.病机:脾虚不运,寒湿内甚。 3.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化湿。 4.方药:四逆辈。理中丸、四逆汤。
21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原文】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词解】 1.藏有寒---即脾脏虚寒。 2.当温之---为治疗原则,即用温中散寒之法。 3.宜服四逆辈---辈,类也。指适宜用四逆汤、理中 汤等温里散寒的这类方药,具体指理中汤。 【提要】太阴病的主证、病机和治则
22
【原文】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自利——脾虚气陷,寒湿下注 主证 时腹自痛(补) 脾阳不足 (病机) 不渴——脾虚不运,寒湿内聚 (寒湿作利,利而不渴则属太阴, “自利而渴”属少阴;里热下利亦渴 ) 温中散寒,健脾除湿 (治则) 轻者:太阴虚寒----理中丸(汤) 四逆辈 方药 重者:肾阳亏虚----附桂理中/四逆汤
23
三阴病下利口渴症状比较 口渴 实质 病机 太阴 自利不渴 阴液充足 脾阳虚衰,病从寒湿而化,寒湿弥漫 少阴 自利而渴 气不化津
肾阳虚衰,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厥阴 下利消渴 阴津亏乏 木火燔灼,津液消耗,肝胃阴伤
24
理中丸方 人参(甘温) 甘草(炙,甘平) 白术(甘温) 干姜(辛热)
以上各三两,右四味,捣篩为末,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前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25
【辨治要点】 主证:自利不渴,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病机:脾胃阳虚,寒湿内盛,升降失常。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方药:四逆辈。轻者用理中丸, 重者由脾及肾,宜用四逆汤。
26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一、太阴兼表证——桂枝汤证 二、太阴腹痛证 脾络不和——桂枝加芍药汤证 气滞络瘀——桂枝加大黄汤证 三、太阴发黄证——“於寒湿中求之” 茵陈术附汤证
27
一、太阴兼表证 【原文】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提要】 论太阴兼表证的证治 指素体脾胃虚弱者(或太阴病初愈之时) 脉浮者: 1、当有发热、恶寒、汗出、头痛等表虚证 2、太阴病脉不沉而浮,知是外有表邪,为里虚不甚, 以表证为主,正气尚能与邪相争,病机向外之象。 3、指出中阳不足之人外感,虽无汗,可以桂枝汤治之。 病机:脾阳虚而感风寒之邪 治则: 解肌发汗,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28
* 三阴兼表病者,俱不当大发汗。须识无汗亦可用桂枝
1.太阴兼表证的治疗原则: (1)脉浮者,当先解表,宜桂枝汤。 桂枝汤外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内可调理脾胃, 补益中州,安内攘外,最为适宜。 用桂枝汤而不用麻黄汤者,不欲峻发其汗,有保 护正气之意在内,因太阴病本为中焦虚寒之证 (用桂枝勿忘啜热粥)。 * 三阴兼表病者,俱不当大发汗。须识无汗亦可用桂枝 汤。桂枝汤的解肌发汗,是通过调脾胃而和营卫,不 同于单纯发汗,所以用于太阴病兼表还是比较适宜的。
29
(2)若脉沉,下利,腹满时痛者,中阳已虚, 当表里同治,宜桂枝人参汤(理中汤加桂枝)。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136) 2.本条当与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互参。 (四肢烦疼,指四肢酸痛,烦扰无措。脾主四肢,“风引末急”,风中太阴,则四肢烦疼。) 故太阴兼表证的脉证: 腹满痛,食少,下利,四肢烦疼,脉浮。
30
二、太阴腹痛证 【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
【提要】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腹痛的证治。 正治:汗 太阳病 轻 或可通 误下 邪陷太阴脾经 腹满时痛 脉络不和 重 难于通 气血凝滞脾络不通 大实痛 注:大实痛——与“腹满时痛”相较而言。大,言病势较重, 满痛较甚;实,指有形之邪壅滞,大便难通。
31
补充鉴别: 证候 病机 治法 太阴本证 时腹自痛、食不下、呕吐、下利 脾阳不足,寒湿内盛 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桂枝加芍药汤证
腹满时痛,余症不显 脾伤气滞络瘀 通阳益脾,活络止痛 桂枝加大黄汤证 腹痛剧烈,疼痛拒按,可伴便秘 脾络瘀滞较甚 加大黄二两,增强化瘀通络导滞之功 阳明腑实证 腹痛、便秘,可伴潮热谵语 阳明燥实内阻 通腑泻热,承气汤类,大黄皆用四两
32
二方是桂枝汤加减而成。 桂枝加芍药汤是桂枝汤倍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是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而成。 桂枝、甘草—辛甘化阳,通阳益脾 芍药、甘草—酸甘益阴,活血和络 生姜、大枣—辛甘化阳,补脾和胃 大实痛者,加小量大黄—泄其壅滞, 合芍药增强活血和络之力。 大黄、芍药相伍,性偏破泄,故脾胃虚弱者,虽有阴实,大黄用量宜减,以防损伤正气。
33
【原文分析】 主证:腹满时痛—脾伤气滞,脉络不和 甚或大实痛—脾伤气弱,腐秽壅滞 (阴实) 病机:脾伤气滞络瘀(脾气虚弱,脾络瘀滞) 治法:通阳益脾,活血和络。 大实痛者,佐入泻实 方药: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34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 (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 三服。
35
补充: 冉雪峰:“此是太阴的温法……始终仍是用温法,始终仍是禁下”。 刘渡舟:“本条所述之‘腹满时痛’和‘大实痛’,因无吐利,有别于脾虚藏寒证之‘腹满、时腹自痛’;因无潮热、谵语,亦有别于阳明腑实证之‘腹满痛、绕脐痛’,故理中、四逆、承气诸方均非所宜。”
36
特点----重在腹痛,无下利 病机----邪初入太阴,脾络不 和,寒湿不显 治法----通阳益脾,和络止痛 桂枝加芍药汤证 桂枝加芍药汤证 腹满时痛 同属太阴 特点----兼吐利,食不下 病机----脾阳虚,寒湿内盛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太阴病提纲证
37
特点---- 无潮热谵语燥热之象 病机-----脾络不和,气血凝滞 治法-----通阳益脾,和络止痛, 泻实和胃 桂枝加大黄汤证 腹满硬痛 拒按便秘 特点-----兼见潮热谵语等燥热 之象 病机-----阳明腑实内结 治法-----通腑泻热,除满消胀 阳明腑实证
38
【辨治要点】 1.桂枝加芍药汤证 主证:以腹满时痛为主症,无食不下、 呕吐、下利等明显的脾虚寒湿证。 病机:脾伤气滞络瘀。 治法:通阳益脾,活络止痛。 方药:桂枝加芍药汤。
39
2.桂枝加大黄汤证 主证:在上证的基础上腹痛较剧,疼痛 拒按,或伴便秘。 病机:脾伤气滞络瘀,郁滞较甚。 治法:通阳益脾,活络止痛,化瘀导滞。 方药:桂枝加大黄汤。
40
【原文】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 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P170) 【词解】 1
41
【原文】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
【提要】论太阴病脾胃虚弱,当慎用苦寒阴柔之品 气血凝滞 脾络不通 腹痛 虚中 夹实 若用芍、黄宜减之 太阴病 脉弱 阳虚里寒 下利
42
三、太阴发黄证 【原文】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259)
【提要】论太阴寒湿发黄的证治 成因: 伤寒过汗,脾阳受损,寒湿内生 影响肝胆疏泄功能 素有寒湿,汗不如法,寒湿内停 胆汁外溢而发黄。 证候:黄色晦暗,口不渴或渴喜热饮,便溏,苔白腻,脉沉缓。 病机:寒湿中阻,脾阳不振,肝胆疏泄失职。 治法:温中散寒,除湿退黄 方药:茵陈术附汤、茵陈五苓散 治禁:不可攻下
43
鉴别补充: 证候 病机 治法方药 阴黄 黄色晦暗而无光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寒湿中阻或脾虚内生寒湿,影响肝胆疏泄 温中散寒,除湿退黄。 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等 阳黄 黄色鲜明如橘子色,无汗或但头汗出,身热心烦,口渴欲饮,大便秘结或不畅,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湿热内郁,熏蒸肝胆 清热利湿退黄。 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等
44
【辨治要点】 1. 主证:身目发黄,黄色晦暗,口不渴或渴 喜热饮,食欲不振,脘腹痞满,大便 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2
【辨治要点】 1.主证:身目发黄,黄色晦暗,口不渴或渴 喜热饮,食欲不振,脘腹痞满,大便 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2.病机:寒湿中阻,脾阳不振,肝胆疏泄失职。 3.治法:温中散寒,除湿退黄。 4.方药:小便不利---茵陈五苓散 小便利---茵陈术附汤
45
茵陈术附汤 【来源】《医学心悟》卷二。 【异名】茵陈姜附汤(《笔花医镜》卷一)。 【组成】茵陈3克 白术6克 附子1. 5克 干姜1
茵陈术附汤 【来源】《医学心悟》卷二。 【异名】茵陈姜附汤(《笔花医镜》卷一)。 【组成】茵陈3克 白术6克 附子1.5克 干姜1.5克 肉桂(去皮)1克 甘草(炙)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阴黄身冷,脉沉细,身如熏黄, 小便自利者。
46
茵陈五苓散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组成】茵陈蒿末30克,五苓散15克。 【制法】上二味,和匀。 【功能主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 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每次6克,空腹时用米饮送服, 一日三次。
47
第四节 太阴病预后 【原文】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74/P171) 【词解】
1.太阴中风: 脾阳素虚之人,复感外邪。太阴,指太阴体质 的人,即脾阳素虚之人;中风,即感受外邪, 即感受寒邪。 2.脉阳微阴涩而长:阴阳,指浮取沉取。浮取微,沉取涩而 转长。 【提要】论述太阴中风的主证与欲愈候。 脉阳微-邪气微 阴涩-正气虚 转长-正气复-正胜邪-正复邪微-欲愈。 注意:脉涩而长而不是并见,而是由涩转长。 47
48
【原文】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74) 1. 脾阳与外邪相搏,气血运行不畅 四肢烦疼 2
【原文】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74) 1.脾阳与外邪相搏,气血运行不畅 四肢烦疼 2.太阴中风的欲愈候: 阳微即浮取而微,说明邪气渐轻; 阴涩即沉取涩而转长(充沛有力,即长脉) 正气渐复 邪轻正复,其病当愈。
49
【原文】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74) 1
【原文】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74) 1.太阴中风的主证——四肢烦疼 1)太阴中风,指风寒直接引起发病的太阴外症(表证),与太阳表证基本相同。不同之处:身不发热而手足自温,同时伴烦热疼痛之感。 1)脾阳素虚,复感外邪。当此之时,抗邪无力,又因脾主四肢,全身症状不甚明显,仅在其所主而见疼痛。 2) 因太阴体质的人脾阳虚弱,无力抗邪,不足以表现为全身发热和全身疼痛,而仅在脾所主的四肢出现疼痛和手足自温(结合第278条和第187条的“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50
【原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P171)
【词解】 1. 系在太阴——系,关涉,联系。即病属太阴。 2. 小便自利——知脾阳尚能转输津液。 3. 暴烦——暴然发烦,突然出现剧烈的发烦。似是病情 加重,实是脾阳回复的吉兆。阳主烦、阴主躁,在三阴的阴 寒中,凡是只烦不躁的,都是阳进阴退之兆,没有死证。
51
【原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P171) 【提要】太阴病转愈的临床表现及其机理 【原文分析】 1. 太阴病与太阳病的辨证: 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无发热、头痛等。 2. 太阴寒湿发黄的机理: 太阴外寒与里湿相合—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外溢 发黄 小便自利—湿邪下泄而不内郁—不能发黄
52
【原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 【提要】太阴病转愈的临床表现及其机理 【原文分析】 3. 暴烦下利,脾阳回复的吉兆;脾阳振奋,逐邪外出,腐秽去,则利自止。提示切勿给予固涩止利之法以治之。 4. 脾家实——此“实”字非指邪实,乃脾阳恢复之意。 与“胃家实”为胃肠邪实的概念不同。脾家实,腐秽当去,是机体自身的调节机能,非病情恶化。
53
太阴病向愈的表现及其机理: (1)表现: 暴烦—正复祛邪,正邪剧争 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正胜邪去 (2)机理:“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脾阳来复,驱邪外出) 脾阳恢复,运化正常,清阳能升,浊阴能降 原滞留肠中的腐秽物不得停留而向下排出, 腐秽尽而利自止,故向愈。
54
注意证候辨证: (1)“脾家实”为脾阳恢复; “胃家实”为胃肠邪实 (2)正确区分脾阳恢复下利与阳虚寒盛下利: 脾阳恢复下利—烦利同时手足温和, 精神慧爽,苔 腻渐化 阳虚寒盛下利—手足厥冷、精神困顿、 苔腻不化
55
【原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187/P172) 【词解】 大便硬——是阳明实证的特征之一。 【提要】论太阴转属阳明候。
56
【原文分析】 阳虚不甚 脉浮 伤寒 脾虚不足 脉缓 系在太阴 脾阳尚能四布 手足自温 肝胆失于疏泄 小便不利—湿邪郁滞——发黄
脾阳虚衰,寒湿郁滞 小便自利—湿有出路——不发黄 至七八日 暴烦 脾阳奋起,正邪剧争 正 气 渐 复 脾阳得振 邪气得祛 腐秽当去 下利日十余行 邪气自去 利必自止 阳复太过 邪从燥化 大便硬 转属阳明
57
【原文】【原文】太阴病,欲解时, 从亥至丑上。(275/P172) 太阳病:9am~3pm 阳明病:3pm~9pm 太阴病:9pm~3am 少阳病:3am~9am 少阴病:11pm~5am 厥阴病:1am~7am
58
太阴病小结 1.性质:脾虚寒证,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 2.成因:太阴自病—脾阳素虚,外受风寒,内伤生冷 他经转属—三阳病,误治失治,脾伤湿聚 3.脉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不渴,时腹自痛, 手足温,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4.病机:脾阳虚弱,寒湿内盛 5.治法:温中健脾,祛寒燥湿
59
6. 方药:宜四逆辈(理中,四逆) 7. 治禁:禁苦寒攻下,慎用阴柔之品。 8
6.方药:宜四逆辈(理中,四逆) 7.治禁:禁苦寒攻下,慎用阴柔之品。 8.太阴兼变证 (1)太阴兼表——可发汗,宜桂枝汤或 桂枝人参汤 (2)太阴腹痛——腹满时痛:桂枝加芍药汤; 大实痛:桂枝加大黄汤 (3)太阴发黄——于寒湿中求之 茵陈术附汤证
60
9.预后及转归 太阴中风——脉阳微阴涩而转长为欲愈 太阴正气来复——暴烦下利——脾家实, 腐秽当去——自愈 阳复太过——燥化成实——阳明病 太阴病欲解时——于亥、子、丑其气旺之时 太阴病不解——传入少阴,厥阴
61
太阴病小结: 太阴病转归: 治疗得当 一、 其病得愈 自身阳气恢复 太阴病过用温燥 二、 由太阴转出阳明 寒湿久郁化热 内传少阴
一、 其病得愈 自身阳气恢复 太阴病过用温燥 二、 由太阴转出阳明 寒湿久郁化热 内传少阴 三、 失治误治,阳衰加重 内传厥阴
62
【思考题】 太阴病的提纲证是什麽?请分析其病机,并 列出治法、方药。 2. 如何理解277条“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 3. 太阴病的主要兼变证有哪些?试述其主证、 病机、治法及方药。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