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黃金傳奇 九份與金瓜石的尋幽踏查 羅伊伶編撰
2
這些都是人見人愛的黃金,是不是很心動呀!
3
黃金傳說 尋找台灣黃金的下落: 台灣最早在十六世紀時就曾有黃金的傳說,當時的西方殖民帝國西班牙及荷蘭聽到台灣有黃金,早就有企圖奪取的野心。十七世紀時,荷蘭人佔領台灣時期,傳說已和居住在北台灣的原住民有交換物品的經驗,當時荷蘭人很想知道藏金的地點,結果還沒找到就被鄭成功趕跑了。
4
金瓜石、九份 台灣到底有沒有黃金? 答案是~~~~~~~~~~~~~~~~~~~~~~~~~~~~~ 有的
但是~~~~~~~~~~~~~~~~~~~~~~~~~~~~~~~~ 在哪裡呢~~~~~~~~~~~~~~~~~~~~~~~~~~~~~? 在~~~~~~~~~~~~~~~~~~~~~~~~~~~~~~~~~~~~~ 金瓜石、九份
5
號外!台灣的黃金還沒有挖完
6
九份 金瓜石
8
山高海拔 588公尺為九份與金瓜石分界線,登峰可俯瞰台北市內湖區、基隆市及瑞濱至鼻頭海景,此山於金瓜石或福山宮遠望,狀似孕婦仰臥大地,髮落東海曲線分明,故又稱為大肚美人山。
基隆山是一座錐形死火山,形似雞籠而得名,雖然僅五百八十八公尺高,但山勢獨立,巍然有大山氣派,山的北面壁直伸入海,當年先民來台開拓時,船經東北角即以本山為指標,連帶附近雞籠港、雞籠河也因而得名,後於光緒六年,取「基地昌隆」之義換以「基隆」之名,本山亦同時更改為基隆山。 基隆山
9
大家來看基隆山的美景!
11
地名由來 九份,一個台灣東北部海岸丘陵上,面海的村落, 位於瑞芳與金瓜石之間,其連接東西與南北的交通,倚山面海,寧靜而祥和;相傳,清初之際,在陸路尚未開通之時,九份只是九戶人家所散居的偏僻山城,對外採買各種日用品及漁貨時,皆仰賴海路進行,並要求備妥「九份」,久而久之,人們便以此命名。
12
起步 約略西元 1890年(光緒十六年)左右,居民在福山宮土地祠距小金瓜不遠處掘到金脈,而後,更於西元1893年(光緒十九年),在小粗坑及大粗坑合流處,發現豐富之砂金遺跡,溯流探索,終於在三貂山脈的左脈,今之九份山頂,探到金礦露頭小金瓜,這使得原本只有九戶人家的貧窮村落,頓時聚集了三、四千戶的淘金人口,此為九份的第一次繁華。從此展開了九份近百年巨幅起落的採金史。
13
距今已有兩百年歷史,日據時期金礦工人常於此廟許廟,因每求必應,還願人數遽增。為容納接踵而至的人潮,村民在不動原來風水的原則下,採原址加蓋方式,遂形成現在三開間「廟中廟」(重疊式)的特殊景觀。
14
我是台灣首任的巡府劉銘傳,我在建設台灣的時候,沒有想到,竟然發現了黃金,我想是上天為了要鼓勵我對於台灣的辛苦付出吧!
但是也不要忘了我在台灣的政績!
15
發現黃金
16
劉銘傳建築鐵路,七堵橋下發現砂金 劉銘傳築鐵路,在架設七堵鐵橋時,有採金經驗的工人發現了基隆河中砂金。
17
小金瓜露頭是九份金礦脈初次發現的地方,1889年曾經在美國從事金礦開採的潮州李姓人家於1893年沿著大粗坑溪與小粗坑溪合流而上朔源,於是在九份山頂發現小金瓜露頭,九份的採金史正式展開。
18
巔峰 西元一九一四年 ,藤田經營九份礦區,但礦坑口過於零散,礦脈不整,因此管理起來困難,而後,遂將瑞芳採礦權,租與顏雲年先生,顏氏即設立『瑞芳坑場』,因經營方式改變為將礦區分為七個區域轉租他人開採,效果顯著,經短短一年之整頓,漸漸的,由虧損,轉盈餘,年產金量高達五萬五千公兩,造成九份產金全盛時期,九份,一時地靈人傑,吸引了不少淘金客前來,當時,外來之異鄉客曾多達三萬餘人,之後,大量的黃金被輸往日本,致使九份產金量達到巔峰。
19
我叫顏雲年,在日治時代整個九份的礦山,都是歸我管的,所以你們不可以不認識我。
20
顏雲年經營九份礦山的魄力 熟悉台灣人投機冒險的心理→實施三級租包制 將承租區域分為多數小區域,小區域再分租給其地承包商或工人,收取租費,這種層層轉包的方式稱為三級租包制。 結果:使人人都有開礦、發財的機會
21
沒落 台灣光復之後,金礦因前期的開採殆盡,產量銳減,礦脈不整, 加上不利的黃金政策下,礦山急速衰退,產量大幅下滑,黃金的開採因不符合經濟效益而日漸沒落,台陽公司終於民國六十年經營不善結束,採金事業走入歷史滄桑,九份繁榮因而褪色,人去樓空、人煙稀少,九份成為純粹以居住為主的聚落。 詩云:『九份繁華追往事、 千林蕭索人清商、 歲遷物換時流轉、 人散金稀礦已荒』。
22
崛起 曾幾何時,國民旅遊興起, 伴隨著電影「悲情城市」一片在威尼斯影展中造成轟動,一個已經沉睡了好幾載的山城,又不經意的,將你我的目光,集中在此,九份,利用此巨大轉變,巧妙地轉型,懷古的老街、荒廢的礦坑,在加上耐人尋味的發展史,經由媒體,向世人宣告,尋找靈感的藝術家,創作家,將此地視為伊甸園,而懷念台灣早期景象人文的人,藉此看做早期台灣的縮景,前來緬懷思古、細細品味。如今,經旅遊事業萌芽,演變成為炙手可熱的休憩重點地,山城,轉機再現。 民國八十年(西元1991年),藍山咖啡廣告在此拍攝,人潮再度湧入九份,使之光芒再起、繁華再現。
23
民國三十四年,日皇宣佈無條件杸降,台灣脫離日本統治51年,重回祖國懷抱。林家的老大文雄把原有的藝旦間,重新開幕改名為「小上海」,老二文森被徵去菲律賓當軍醫,至今查無音訊,老三文良於戰爭期間被徵去上海當通譯,戰敗後被當成漢奸通緝,逃奔返台,深受刺激。老四文清與一批憂國憂民,傾心社會主義的老師、記者朋友,密切交往之中。然而二二八事件爆發,文清的朋友們相繼被捕,雖然文清最後娶妻生子,卻還是被捕了,悲劇並未結束。當年12月,大陸倫陷,國民政府遷台,定臨時首都於台北。
24
九份的「悲情城市」
27
讓我們來體驗九份特殊之美
28
景點(丰字路) 豎崎路,為貫穿九份地區的重要縱向道路,抬頭望向綿長的石階,九份之美,盡收眼底,石階、茶香、日式老房,構築出一段彷彿正在上演的殘年老片,也就是此股特殊的風情,吸引無數遊客、創作者、媒體,爭相攝影、取景。 整條路,全由石階所組成,由北濱公路瑞濱起,自山谷間稜線見石階,直上九份,汽車路、輕便路、基山街及崙頂路橫向道與其穿插相間;而沿途,由台陽礦業事務所、九份派出所、彭園、九份金礦博物館、昇平戲院、聖明宮以及九份國小這些具代表性的景點,建構出整個豎崎路的架構。
29
九份最具特色的道路,全部都是由石階所做成。
31
九份的輕便路,是柏油路所鋪成的。
32
基山街又名『暗街仔』,由舊道口下車直入,為九份主要街道,商店林立,假日遊客蜂擁而至,為採購金飾、名產必經之道 。
33
位於客運九份站公路的下方,日治時期由顏雲年君從日人『藤田組』取得經營權,於1948年成立公司,自1914年起採金至民國60年停採。
34
昇平戲院,「戲臺仔」,原址基山街市場旁的戲臺,約設立於民國61年(西元1972年)左右,後遷至輕便路與豎崎路交叉口,正式成立昇平戲院,四周,娛樂場所環繞,取名昇平,帶有歌舞昇平之意味。在繁盛的淘金期,為台灣最早的戲院,每逢戲落曲終,豎崎路石階上,木屐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廣場上,人聲鼎沸,通宵達旦。自民國75年(西元1986年)停業後,門前簫瑟,不再昇平、不再繁華,只剩下隱約落寞的悲歌。由於其四周房屋建於昭和早期,頗具特色,由戲院口沿豎崎路直上的石階及兩旁建築景觀,為藝術工作者如電影、繪畫及攝影最常取景的地方。輕便路137號。
35
昇平戲院上的電影廣告 看板《戀戀風塵》 彷彿也在訴說當時昇平戲院熱鬧的情景
36
特殊景點─屋頂─黑色世界 九份,從前常瀰漫著一股濃厚的柏油味,因每年農曆八月到翌年三月,是九份的雨季,雨多颱風多,而因為山坡建築多為就地取材石頭所造,頗受雨水困擾,因此當地居民便想到此方法:屋頂使用木樑,已柏油為粘劑,上覆蓋木板,橫直二層,最後選用便宜耐久,保養也容易方便的油毛氈(俗稱黑紙),來鋪蓋屋頂,藉以防止雨冰滲透,且屋頂也不易損壞,平常如果遇到天氣好,九份家家戶戶就會買柏油漆一漆屋頂的油毛氈,做做防護的工作。 為了防範颱風,以荒廢的輕便鐵軌、輪胎以及膠鞋緩衝壓力,再以鋼索及錨栓固定。 這種俗稱「紙板屋」的黑色屋頂已被取代,漸漸消失,而這可說是礦工文化下,充滿力與美的產物,卻也敵不過時代的考驗,或許,以後也只能在老舊的照片中才能在一睹風采吧。
38
石階─生命之河 九份,由於地形是依山而築的關係, 因此九份是以一級又一級錯落的石階,串聯起整個山城。一層層連串曲折隨坡而建的石階小梯,皆有他自己的脈絡可尋,條條石階之間的可以互通往來,不僅串起了通路,也串起了九份地區的生活律動。
39
海洋─陰陽海 陰陽海,為台灣東北角沿海的一大特殊景觀,而不論由基隆山登山口隔頂往金瓜石或往101號公路走,都可看到。其特殊之處,在於它不同一般普通的海岸呈蔚藍色,而是由黃褐色及藍色兩色組合,黃藍相對映下,遂形成了北部聞名的「陰陽海」奇觀。 陰陽海的成因: 因為金、銅、鐵礦在雨水、溪水及地下水等沖刷下流到礦坑中,與鐵細菌產生催化作用,遂形成了硫酸亞鐵。再經大量排入海水之中後,慢慢的,便與海水相混和,於是就產生了黃色的氫氧化鐵膠羽漂在海面,又因附近海灣內海流擴散能力不佳,無法順利地在短期內將污染帶離海灣,陰陽海,於焉而生。不過,陰陽海海域部分,水平面以下三公尺雖是黃色的,但三公尺以下仍維持藍色。
41
九份美味小吃
42
金瓜石 猜到了嗎? 應該猜到了吧! 答案就是---------------------------------
猜一猜?除了九份之外,還有哪一個地方產黃金? 給個提示:它是在九份的附近,是九份的鄰居。 猜到了嗎? 應該猜到了吧! 答案就是 金瓜石
44
這是金水公路(金瓜石到水南洞的公路) 有沒有很熟悉的感覺,猜猜看這是哪些廣告的場景呢?
46
日治時代的金瓜石
47
現在的金瓜石面貌
48
認識金瓜石 金瓜石的自然景觀 金瓜石的氣候景觀 金瓜石的人文景觀 金瓜石的聚落 金瓜石的歷史空間(戰俘營) 金瓜石的特殊景點
49
金瓜石位於台灣的東北部,三面環山、單面向海,礦產資源豐沛,以產金聞名於世,由於本山露頭、山形極似南瓜,為原住民語稱「倒喀滿南」之地。
金瓜石 與九份為鄰,日治時期金、九地區礦權之設定,即以地圖上通過基隆山頂,正南北軸線為界隔分東西,以此開展出金、九地區不同的礦業文化發展。為一山海交融自然靈秀地形之特殊景觀
50
金瓜石聚落因瀕臨海岸,具明顯季節型氣候特徵,四季展呈不同的風韻景緻:春天時乍雨還晴常可邂逅美麗的彩虹,山嵐縹緲如臨仙境,夏季時山綠天清,海水靜藍,秋節時分,聚落周圍滿是野芒花絮,隨風拂搖濃濃秋意,冬季雨霧連綿,反是品茗吹夢之最佳憩所。
51
金瓜石是個以金銅礦開採興起的產業聚落,自礦源枯竭、於民國七十六年採金事業沒落後人口便逐漸的持續外流,長期淪為一個喪失生命力的寂靜山城,舊時繁榮的商業活動及採礦、煉礦工作皆已不復見,僅是留下廢棄的礦坑、採礦設備、和相關的歷史場景,以及老人家口中的故事傳奇,做為對過往的見證。唯今太子賓館已修復,金銅礦博物館已設計整建中,且陸續一些藝文工作者進駐創作,故觀光產業為此地方爾後一大轉機。
52
金瓜石聚落,住屋沿著等高線成帶狀發展,彼此間以階梯上下於內九份溪、金瓜石溪、外九份溪三條溪谷間,並做縱向聯繫。建築物依山勢興築,錯落配置但有其特殊的紋理。居民多環山闢地而居,因受地形限制,房屋多淺短窄小,住屋集中、戶戶比鄰而居。為配合當地多雨潮濕、東北季風的氣候特性,多採用石頭、紅磚、木頭建材,尤其一幢幢油毛氈黑屋頂,形成錯落的特 殊建築景觀,然礦業聚落黑油毛氈的建築景觀,已隨「現代水泥文明」逐漸消失。而日式房舍建築群則為日據時期,日人在台所建設的三大日式社區之一,聚落中現存日式房舍 ,以前大多為日人的高級職員宿舍區。其中以前中山堂上方,日治時期金瓜石礦場之末代場長的住所,三毛菊次郎宅最具規模。另外,位於原中山堂通往銅加工廠的「酒保」上方,一八角型的日式建築最為特殊,是當地日治時期及光復後的理髮廳,也曾經被當做許多著名電影的場景,而讓當地居民津津樂道。
54
戰俘營 日治時期,該處是溫州華人礦工工寮,直到民國三十一年冬,日軍自南洋擄來大批盟軍戰俘,迫其從事挖土、推車、採礦等礦坑苦活,並集中於此管理,故當地居民稱「卓鼻也寮」(阿督也即為稱呼外國人的台灣俚語)。戰俘人數後增至一千餘人。工作處集中在六平巷坑內,離戰俘營約二百公尺,初期從營房跑步入坑,後為防逃亡特挖隧道直通六坑,從此居民便不復見戰俘蹤影。此一隧道差點成為全部戰俘的葬身之所,根據留存華盛頓美軍檔案中的資料,日軍司令部訓令,如美軍攻登台灣時「將全部戰俘集中隧道內殺害,不准留任何痕跡」。該機密指令原文於 1946 年由來台的戰爭犯行調查小組在戰俘營營部官所查獲,隨行的英國戰俘傑克愛德華先生看完這份「屠殺令」後才完全相信事實。
56
金瓜石特殊景點 地理特殊景點:茶壺山 黃金瀑布 人文特殊景點:太子賓館 黃金神社 勸濟堂 礦坑景觀:本山五坑
60
又稱山神社遺址,日本礦業株式會社在一九三三年,接管金瓜石礦山後,就在四坑下方約三百公尺的山腰處,建了一座神社,內奉祀「天照大神」,一年一度舉行一次大拜拜。每逢每年新曆(陽曆)的七月十五當日早上七、八點住民們就從各據點出發,陸續朝四坑山道旁的山神廟聚集,沿途旌旗翻飛,一路引吭高歌,拎著暗紅色(三合六)裝的紅露酒,或綠色玻璃瓶(四合)裝的福祿清酒,顛顛撞撞的攀登石砌步道上山,好不熱鬧,至廟埕則備擺兩色麻薯,白色代表銀子,紅粉色代表金子,發送信眾分食。
61
勸濟堂之前身為光緒二十三年建壇逾石尾,奉祀關聖帝君,由於神威顯赫,成為金瓜石地區守護神。光緒二十六年仲秋,奉懿旨賜號勸濟堂,至光緒二十八年始建廟現址,民國七十四年冬於殿後始建臺灣首座純銅鑄造最高最重關聖帝軍銅像,民國八十六年六月二日安座完成 。
63
九份、金瓜石的另一古意發現:金字碑古道 淡蘭古道是古人由艋舺通往噶瑪蘭主要孔道,歷經百年來的變遷僅剩下三段,其一即為三貂嶺段,即所謂的金字碑古道。
65
同治六年,台灣總兵劉明燈巡視宜蘭,路經三貂嶺時,備覺行路艱難,遂刻壁題詩曰:「雙旌遙向淡蘭來,此日登臨眼界開,大小雞籠明積雪,高低雉堞挾奔雷,穿雲十里連稠隴,夾道千章蔭古塊,海上鯨鯢今息浪,勤修武備拔良才。」因其上漆金,故人稱「金字碑」。 金字碑古道登山口沿山谷修築而上,行經約十五分後離開山谷,轉向右方切向右邊稜線行五分鐘,古道開始進入闊葉林,沿山腰而前進,行經十五分鐘後在石階上坡稍陡處見左方一塊砂質硬岩上刻有長形碑文,為清代同治六年鎮台總兵劉明燈巡路至此,因有感於山路險峻難行而磨壁題詩刻琢在此,並貼上金箔,附近居民稱為「金字碑」。 雙旌遙向淡蘭來 此日登臨眼界開 大小雞籠明積雪 高低雉堞挾奔雷 寒雲十里連蒼隴 古道千章蔭古槐 海上鯨鯢今息浪 勤修武備拔良才
66
奉憲示禁碑 登山口位於北三十七線道往雙溪、侯碉半途的弓橋 里。離立碑不遠處,還有一塊清咸豐六年的「奉憲示禁 碑」,為早期的環保碑文 。
為清政府禁止民眾行某事的碑記,通常設於出事地,以便民眾遵守,其內容大意在於勸阻伐木,以免往來商旅受到日曬。
67
淡蘭古道人物剪影 在淡蘭古道中有兩位人物值得敘述,一是吳沙。吳沙,漳州人,他帶著三籍人士入蘭開墾,造成了今日宜蘭為魚米之鄉及城鎮雛型,功勞非常大。 另一位是劉明燈總兵,除了整修古道外,還留下了許多墨寶和韌石,令人緬懷。今天,淡蘭古道(尤其是草嶺古道段)已成為台灣東北角海岸最熱門且優雅的觀光休閒景點之一,我們不妨一尋古人的足跡,並繼續為台灣之發展繁榮而開路。
68
吳沙為漳州人,當時漳州人來淡水河流域開發較泉州人為晚,因此河口、平原等肥沃便捷之地為泉州人先佔,而漳州人只好向內陸發展,吳沙即是在這種情形下設法到宜蘭拓墾。吳沙為開發宜蘭的重要功臣,當年宜蘭蠻荒未闢,吳沙率彰、泉、粵三籍漢人來此開墾, 初始與噶瑪蘭人常起爭端,後來流行天花疾病,吳沙以藥救助他們,使噶瑪蘭人心生感激, 大家終於和平相處,奠定開蘭之基,故被尊為開蘭第一人。
69
清代噶瑪蘭(宜蘭)對外交通不便,西元1867年台灣鎮總兵劉明燈經草嶺入宜蘭,有感於道路的艱險,因而題「虎」字刻在石壁上。
70
探一探金字碑文 1.你從登山口到金字碑處,約走了幾分鐘? □三十分 □四十分 口五十分 口一小時
□三十分 □四十分 口五十分 口一小時 2.這條古道以前十分難走,爬山路只能自己照顧自己,就算自己的親人,也沒有力氣去照顧你,所以台語就有「爬就三貂嶺,就沒想母子」,你覺的如何? □同意 □不同意 □其它。 3.「奉憲示禁碑」是為何而立的碑? □方向 □環保 □紀念
71
看了這麼多關於九份及金瓜石的介紹 是不是有點心動,想要親自去看一看。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換你親自去體驗! 拿起你的相機!用你的心去體會! 換你來介紹九份、金瓜石 想必又有另一番新的介紹啦!
72
資料來源: 1古老的黃金傳說 2九份、金瓜石地圖 3基隆山 4劉銘傳資料 5九份懷舊之旅 6九份人文風景明信片(引用當中悲情城市的圖片及說明) 7九份的懷舊之旅 8瑞芳鄉公所
73
9九份知性之旅 10九份觀光導覽圖 11黃金山城(金瓜石的資料) 12動畫圖片 13金瓜石照片 14金字碑資料 15古道資料
74
16吳沙資料 17《認識台灣(歷史篇)》,國立編譯館 18 midi音樂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