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二、影响化学平衡 移动的因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二、影响化学平衡 移动的因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影响化学平衡 移动的因素

2 练习 将2mol SO2 和1mol 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测得平衡时[SO3] = 1mol/L。画出整个过程的v-t图和c-t图 v t c t 2.0 1.0 0.5 V正 V逆

3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v正 = v逆) 原化学平衡被破坏(v正 ≠ v逆) 建立新条件下的新化学平衡(v正=v逆)
条件改变 原化学平衡被破坏(v正 ≠ v逆) 一定时间后 建立新条件下的新化学平衡(v正=v逆)

4 原因: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此时逆反应速率不变),使得v正>v逆,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速率大于原平衡速率)。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原因: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此时逆反应速率不变),使得v正>v逆,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速率大于原平衡速率)。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图示:(达平衡后增大某反应物的浓度) v t V正 V逆 V正 V逆

5 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增加生成物浓度或减少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FeCl3+3KSCN Fe(SCN)3+ 3KCl FeCl3+3KSCN Fe(SCN)3+ 3KCl

6 原因: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导致正、逆反应速率变化不一致,从而使平衡发生移动。
平衡向浓度变化相反的方向移动 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 V(正)> V(逆),平衡正方向移动。 ②减小生成物浓度, V(正)> V(逆),平衡正方向移动。 ③增大生成物浓度, V(正)< V(逆),平衡逆方向移动。 ④减小反应物浓度, V(正)< V(逆),平衡逆方向移动。 原因: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导致正、逆反应速率变化不一致,从而使平衡发生移动。

7 【讨论】下列各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t1时刻达平衡后,于t2时刻改变某种物质的浓度,再于t3时刻达到新平衡。试判断t2时刻是如何改变物质的浓度的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v t V正 V逆 t1 t2 t3 图一 增大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t V正 V逆 t1 t2 t3 图二 v 减小反应物浓度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8 【讨论】 现有反应 已知1mol CO和2molH2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生成0.7molCO2。若其它条件不变,将2molH2O改为4molH2O,达到新平衡时,生成的CO2的量可能是( ) A. 0.65mol B. 0.83mol C. 1.0mol D. 1.4mol CO(g) + H2O(g) CO2(g) + H2(g) B

9 原因:增大压强,体积缩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增大,故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逆反应参加反应的气体分子数多,其速率增加得更多。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原因:增大压强,体积缩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增大,故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逆反应参加反应的气体分子数多,其速率增加得更多。 结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推论:其它条件不变时,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改变压强时平衡不移动。 450℃时,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实验数据 压强 (MPa) 1 5 10 30 60 100 NH3 (%) 2.0 9.2 16.4 35.5 53.6 69.4 图示:(反应 达平衡后增大压强) v t V正 V逆

10 先决条件: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气体。 结论:对于反应 m A (g) + n B (g) p C (g) + q D (g)
平衡向压强变化相反的方向移动。 ⑴当 m + n > p + q时: ①增大压强, V(正)> V(逆),平衡正方向移动。 ②减小压强, V(正) < V(逆),平衡逆方向移动。 ⑵当 m + n < p + q时: ③增大压强, V(正)< V(逆),平衡逆方向移动。 ④减小压强, V(正) > V(逆),平衡正方向移动。

11 讨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时应注意: 2A(g)+B(g) 3C(g)
1、对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因压强对其速率无影响,故此类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2、对于非纯气相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压强,平衡移动方向只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的相对大小有关。如可逆反应 ,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应向右移动。 2A(g) + B(g) C(s) + D(g) 3、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没有发生改变的可逆反应,如 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 2A(g)+B(g) C(g)

12 思考 2SO2(g) + O2(g) 2SO3(g) Fe3+ + SCN- [Fe(SCN)]2+ 1、现有平衡体系
下列情况下,平衡如何移动? ①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加入氩气; ②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加入氩气。 2、向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发生反应后达如下衡: 若向该平衡体系中加水稀释,平衡是否移动?为什么? Fe3+ + SCN [Fe(SCN)]2+

13 原因:升向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吸热反应比放热反应的速率增加得更多。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图示:(反应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 N2O NO2 原因:升向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吸热反应比放热反应的速率增加得更多。 v t V正 V逆

14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先决条件:可逆反应有反应热,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 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2.结 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 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 放热的方向移动。 对于反应:m A + n B p C + q D + Q ⑴当 Q > 0 时: ① 升高温度, V(正)< V(逆),平衡逆方向移动。 ② 降低温度, V(正)> V(逆),平衡正方向移动。 ⑵当 Q <0 时: ③ 升高温度, V(正)> V(逆),平衡正方向移动。 ④ 降低温度, V(正)< V(逆),平衡逆方向移动。

15 练习 一定条件下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四次改变条件(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对v正、v逆的影响如图所示。则改变的这四个条件依次为: t V正 V逆 v 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加入催化剂 减小反应物浓度

16 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条件改变 平衡移动方向 平衡移动结果
增大反应物浓度 降低生成物浓度 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向正方向移动 反应物浓度降低 向正方向移动 生成物浓度增大 体系压强减小 向体积减小方向移动 体系温度降低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17 思考 2SO2(g) + O2(g) SO3(g) 1、可逆反应 达平衡时,测得SO2、O2、SO3三者的浓度依次为a、b、c(mol/L),现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再加入amolSO2、bmolO2、cmolSO3,问平衡是否移动?为什么? 2、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无沉淀产生,若先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水,再通入CO2则有白色沉淀生成,请运用勒夏特列原理简要解释上述现象?

18 同学们稍等


Download ppt "二、影响化学平衡 移动的因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