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课程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课程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课程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

2 知识点导学 知识点导学 一、症状 一、棉花枯萎病症状及病原 二、棉花黄萎病症状及病原 二、病原物 三、发病规律 四、综合防治 五、课后作业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2

3 知识点导学 识记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症状类型及特点 识记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侵染源、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识记两种病害的共同点与区别
掌握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防治方法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3

4 一、棉花枯萎病 (一)症状 黄色网纹型 紫红型 病株,剖开其根、茎或叶柄后,木质部导管变深褐色或墨绿色 青枯型 黄化型 皱缩型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4

5 叶脉导管呈现黄色,而叶肉仍保持绿色。 多发生于子叶和前期真叶。 黄色网纹型 叶脉呈现黄色 叶肉仍为绿色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5

6 一般在早春气温低时发生, 子叶或真叶的局部或全部呈现紫红色病斑, 严重时叶片脱落。 紫红型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6

7 叶片突然失水、变软下垂,叶色稍显深绿, 最后病株青枯干死,但叶片不脱落 青枯型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7

8 病苗从子叶或真叶边缘开始局部或全部变黄, 最后叶片萎蔫,干枯脱落 病苗从子叶或真叶边缘开始局部或全部变黄, 最后叶片萎蔫,干枯脱落 黄化型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8

9 叶片暗绿变厚,棉株节间缩短,病株比健株明显 变矮,但不枯死; 皱缩型
棉株现蕾前后,顶部叶片发生皱缩、畸形, 叶片暗绿变厚,棉株节间缩短,病株比健株明显 变矮,但不枯死; 皱缩型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9

10 (二)病原 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esinfectum
(Atk .)Snyder et Hansen),属半知菌亚门廇座孢目真菌。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0

11 二、棉花黄萎病 (一)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能发病,一般在在3~5片真叶期开始显症。 初在植株下部叶片上的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
后逐渐扩展,主脉附近叶肉保持绿色,病叶呈“花西瓜皮状”或掌状斑驳。 发病严重的植株,叶片全部胶落成光杆。 剖茎检查病株的木质部变为淡褐色。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1

12 二、棉花黄萎病 叶脉保持绿色, 而叶肉退绿的 花西瓜皮状 从叶缘和叶脉之间 出现淡黄色斑块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2

13 二、棉花黄萎病 正常维管束 维管束变褐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3

14 (二)病原 病原菌为大丽花轮枝孢和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 真菌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4

15 病株 1、病害循环 侵入 再侵染 越冬 三、发病规律 经中耕、培土、 流水等传播 越冬病菌从棉苗根部的 根毛、表皮及伤口侵入
种子、土壤、病残体 越冬

16 线虫可造成棉株根部伤口多,有利于病原菌侵入。
2、发病因素 合理施肥 控制灌水 栽培措施 合理轮作  亚洲棉的铃病比陆地棉的轻 棉花品种 发病适宜的温度均在25-30℃,最初发病温 度稍有不同(枯萎病20℃,黄萎病24℃) 气象因素 土壤含水量在60%-75%时,发病率最高 线虫可造成棉株根部伤口多,有利于病原菌侵入。 线虫影响

17 四、综合防治 严格检疫,杜绝病害从各种途径传入 保护无病区 选用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硫酸脱绒;80%
“402”抗菌剂2000倍或0.3%多菌灵胶悬剂浸种) 拔除和销毁零星病株 消灭零星病区 对病株及其周围的土壤进行土壤处理(棉隆处理)。 病田隔离,农具专用,棉花单收、单轧、不留种 控制轻病区 病残就地烧毁 棉花与禾本科或经济作物轮作3-4年

18 加强肥水管理(挖渠排水,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
种植抗病品种(中棉所30、中棉所29、中棉 所27等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黄萎病的少) 加强肥水管理(挖渠排水,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 改造重病区 清除病残体 (把病株残体带到田外烧掉) 药剂防治 (用12.5%速效治萎灵兑水50倍 穴施,苗期或发病初期灌根。)

19 五、课后作业 1、棉花枯、黄萎病的症状主要差别是什么? 2、在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时,对各类不同的病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20 参考答案 2、在防治上应采取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 改造重病区的策略,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有效地
1、区别点 棉花枯萎病 棉花黄萎病 发生时期 苗期至成熟期 一般在现蕾期后开始发病 株型 有矮缩肥胖现象 一般不矮缩 叶脉 常变黄,成网纹状 叶脉保持绿色,脉间及叶缘变黄,呈斑驳状 落叶 常早期落叶,成为光秆,造成死苗 常在后期落叶,早期很少死亡,后期也不及枯萎病严重 维管束变色 变色较深,呈墨绿色 变色较浅,呈淡褐色 霉层 粉红色 白色粉状 2、在防治上应采取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 改造重病区的策略,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有效地 控制病害的危害。


Download ppt "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课程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