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实验四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测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实验四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测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验四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测定

2 实验目的 掌握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原理 熟悉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方法 了解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的临床意义

3 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 (ALT) 丙氨酸+α-酮戊二酸 丙酮酸+L-谷氨酸

4 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棕红色,吸收峰在510nm处。颜色深浅与丙酮酸含量成正比。

5 实验试剂与器材 小试管,微量移液器,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 基质液(pH 7.4) 显色液(2, 4-二硝基苯肼液)
标准液100u/L (3.0mmol/L) 0.4mol/LNaOH

6 实验步骤 取9支小试管按下表依次加入以下试剂: 空白管 1 2 3 标准管 4 5 6 样品管 7 8 9 37℃水浴保温 30 min
标准管 样品管 样品(μl) —— 50 标准液(μl) 蒸馏水(μl) 基质液(μl) 250 37℃水浴保温 30 min 显色剂(μl) 37℃水浴保温 20 min 0.4M NaOH(ml) 2.5 静置3min后,在510nm波长处测其吸光值

7 注意事项 标准液防止污染,2~8℃密封保存。 每次测定时都需用试剂空白液调零,不能用蒸馏水代替。

8 结果计算 朗伯比尔定律: A=εc l A:物质的吸光度 ε:摩尔吸光系数 l:液层的厚度 c:溶液的浓度

9 C样 = A样 / A标 × C标 (C标:100u/L) 正常参考范围:0~40 u/L

10 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 中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肌梗死;
轻度增加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胆道炎症等疾患。 GP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其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中 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GPT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根据肝炎诊断标准,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按照轻、中、重度划分,如果谷丙转氨酶40—120单位/升,称为轻度乙肝;谷丙转氨酶120—400单位/升,称为中度乙肝;谷丙转氨酶大于400单位升,成为重度乙肝

11 思考题 1.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原理是什么? 2. 谷丙转氨酶在机体中哪些组织中活力最强? 3.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Download ppt "实验四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测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