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2

3

4

5 心肌缺血 心电图类型: 1.缺血型改变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高大的T波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倒置 2.损伤型改变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ST段下移 心外膜下心肌损伤—ST段抬高

6 心肌缺血 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会出现ST-T改变,可以正常 典型心绞痛:缺血部位导联出现ST段下 移 变异型心绞痛:缺血部位导联出现ST段
上抬

7

8

9 心肌梗死 基本图形 1.缺血型改变: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出现高大的T波,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倒置 2.损伤型改变:面向损伤的导联ST段抬高
3.坏死型改变: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或者呈QS波

10

11 心肌梗死 图形演变和分期: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随着疾病的发展和恢复而呈现一定演变规律。根据心电图图形的演变过程和演变时间可分为超急期、急性期、近期(亚急性期)和陈旧期。

12 心肌梗死

13 心肌梗死 超急性期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数分钟后,首先出现短暂的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心电图上出现高大的T波,以后很快出现ST段斜型抬高。可持续数小时。可见QRS振幅增高,并轻度增宽,但未出现Q波。

14 心肌梗死 急性期 梗死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几周,心电图上呈现一个演变过程。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形成单项曲线,继而逐渐下降;T波由直立转为倒置,并逐渐加深;心肌梗死导致R波振幅降低或丢失,出现异常Q或QS。此期,Q波、ST段抬高及T波倒置共同存在。

15 心肌梗死 近期 为梗死后数周至数月,此期以坏死及缺血图形为主要特征。抬高的ST段恢复至基线,T波逐渐变浅,Q波持续存在。 陈旧期
为急性心肌梗死3 ~ 6个月之后或更长,ST段和T波接近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残留下坏死Q波。

16 心肌梗死 定位诊断: 心电图上心肌梗死的诊断一般主要根据Q波或QS波出现于哪些导联而定 V1-V3 前间壁 V3V4 前壁
I avL V5 V6 侧壁 V1-V6广泛前壁 II、III 、aVF下壁 V7-V9后壁 V3R-V5R右室

17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特殊类型 1.急性无Q波型心肌梗死
未出现Q波的心肌梗死称为“非穿壁性或非Q波心肌梗死。”心电图上主要表现ST-T改变,QRS波群变化不明显或有等位性Q波。这样ST-T改变持续时间长,T波也有规律性演变。近年来国外学者认为:与典型心肌梗死比较,无Q波梗死更多见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且有多次梗死倾向。

18 心肌梗死 2.右心室梗死 右室梗死常常合并左室下壁心肌梗死,为防止漏诊,对于急性下壁心梗患者除常规做12导联心电图外,还应加做V3R~V6R,V7~9导联,如V3R、V4R出现QS或Qr波为特异性指标。且这些导联ST段抬高大于或等于0.05mv更具高度特异性。

19 心肌梗死 3. 再发心肌梗死 心电图表现如下: 原部位的再梗死:原来Q波或r波变宽、变深或原来Q波已消失再次显现,同时伴ST-T演变。
3. 再发心肌梗死 心电图表现如下: 原部位的再梗死:原来Q波或r波变宽、变深或原来Q波已消失再次显现,同时伴ST-T演变。 新的临近部位梗死:原梗死区附近导联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图形。 对侧部位出现新的心肌梗死:如梗死面积、深度与原沉旧心肌梗死面积大至相同,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原有陈旧心肌梗死的Q波消失,如果再梗死的部位与其相对应但范围小,那么再梗死的图形可被掩盖。

20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合并其他病变: 心梗合并室壁瘤-ST段持续抬高 心梗合并CLBBB-诊断困难

21 心肌梗死 心梗的鉴别诊断: ST段抬高可见于急性心包炎,变异性心绞痛,早期复极,室壁瘤。
异常Q波可见于感染和脑血管意外,心脏横位时会在III出现Q波,顺转,LVH,CLBBB时V1V2会呈QS型,WPW,RVH,心肌病也可在某些导联出项Q波。

22

23

24 心肌梗死

25

26

27 What Does This 12-Lead ECG Show?


Download ppt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