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閱讀越有趣:閱讀的益處 陳恆霖 副教授 國家特考心理師 20080928.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閱讀越有趣:閱讀的益處 陳恆霖 副教授 國家特考心理師 20080928."—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閱讀越有趣:閱讀的益處 陳恆霖 副教授 國家特考心理師

2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Dweck,C.教授〉
一、澄清學習動機 學習目標〈learning goal〉 指打從心理想要讓自己變得更棒,做得更好而產生學習動機。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充滿學習興趣,會選擇有挑戰性的工作,並且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Dweck,C.教授〉

3 表現目標〈performance goal〉
指想讓自己很厲害,避免別人覺得自己沒用而學習。很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所以會努力求得好成績,遇到做不到的事會拼命逃避,以免因失敗被人瞧不起。 〈摘自商業週刊909期, 〉

4 二、未來關鍵能力--學習四個支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8年國際教育會議: Learning to Know(學習知的能力)
Learning to Do(學習動手做)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習與他人相處) Learning to Be(學習自我實現 )

5 三、哪個國家學生閱讀能力最強? 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是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目前有30個成員,而OECD國家就相當於全球最富有的30個國家,或稱已開發國家。亞洲國家有日本與韓國加入。 2001年12月21日,我國以中華台北為名,正式成為OECD架構下「競爭委員會」的觀察員,中國大陸也獲准成為「科學技術委員會」的觀察員。

6 由OECD進行的國際學生評量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在32個國家(包括28個OECD國家及四個非OECD國家)中抽選26萬5000餘位15歲青少年,以紙筆測驗衡量這群中學生的閱讀、數學與科學能力,希望了解即將受完義務教育的各國學生,是否具備了未來生活所需的知識與技能,並為終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7 85年公布的國際成人閱讀能力調查報告早已指出,閱讀能力強的人不但比較容易找到工作,甚至薪水也比較高。
學歷高低固然會影響就業機會,但是當學歷相當時,閱讀能力強的人擔任高技能白領工作的機率就明顯高得多,而且閱讀能力比學歷高低更能準確預測一個人在職場的發展。

8 四、怎樣才能看出閱讀能力呢? PISA從三個層面來衡量閱讀能力: 1.擷取資訊:能否從所閱讀的文
字資料中,找到所需資訊。 2.解讀資訊:閱讀後,能否正確 解讀資訊的意義。 3.思考和判斷力:能否將所讀內 容與自己原有的知識、想法和 經驗相連結,綜合判斷後,提 出自己的觀點。

9 五、好的思考,得自於好的寫作 「寫作在大學教育中扮演什麼角色?寫作為什麼對學習重要?」
哈佛大學自1997年開始,在402位新鮮人(占這年學生1/4)進行長達4年的寫作追蹤報告。 這份調查共研讀了600磅重的學生文章,並進行520小時的訪談,從中歸納出一個簡單有力的結論:「好的思考,得自於好的寫作。」 (商業周刊第1012期, )

10 1.寫作能力對課業表現具有正相關性? 人的大腦神經元基本上是「用進廢退」,讀寫訓練,都是大腦主動獲取知識及整理知識;寫作是心智綜合能力的展現,它至少牽動三項能力,包括觀察感受力、想像創造力以及邏輯思考力。 寫作最能活化大腦,促進神經迴路高度聯結。尤其,邏輯思考力更是作文訓練腦力的關鍵。

11 2.哈佛的作法 哈佛注重寫作是它傲人的傳統,據校方統計,大一新生平均一年要寫13篇5頁以上的報告,其中1/4的學生更高達16到22篇。這還不包括隨堂課後3頁以下的14篇課後報告(response paper)。 大二時篇數減少,但長度增加為10到15頁,到大四更達50頁之多。台灣大學生即使到畢業,寫作質量可能還趕不上哈佛大一新生。

12 3.寫作的影響力 寫作能發展結構的能力 文字沒有起承轉合,內容也將空洞。 寫作能增進領袖的邏輯力 科學家寫詩,也有助啟發創造力。
 文字沒有起承轉合,內容也將空洞。 寫作能增進領袖的邏輯力  科學家寫詩,也有助啟發創造力。 寫作能提升職場競爭力  文字能力越好,機會越多。

13 六、快樂學習 美國成人教育學者C.O.Houle指出童年時不愉快的學習經驗,是阻礙成人終身學習的關鍵原因。
2001年Development Brain Research的腦科學研究證實,人長期處於壓力,確實會使主管記憶的海馬迴神經細胞死亡,出現記憶衰退現象,學習力降低,人就變得更無自信。

14 1.有能力學習的腦 毎一個神經原細胞都是小電腦,毎個神經元都跟其他的神經元相連,毎一個神經元都會在接收到其他神經元的信號後加以計算,並把信號繼續傳送給上千個其他的細胞。神經元處理這些信號的方式是會自動改變的。 神經原是奉行「物以類聚」的原理。能從其他神經元接受到信號,神經突觸就會增強產生新連結,以適應新的環境。神經元就是負責我們的「學習」(Donald Hebb,1949。加拿大心理學家)。

15

16 樹突:接收其他灰質的神經脈衝。它在內部計算脈衝,把結果經由他的出口(軸突)繼續傳遞給其他神經元。
突觸:兩個神經元之間的接觸。突觸會釋放如多巴胺(負責製造美好感受的賀爾蒙,是負責意志、興奮與學習)這類的神經傳導物質。突觸間隙的對面是接收這些傳導物質的受體,產生化學信號並釋放出一個新的神經脈衝。

17 多巴胺:負責製造美好感受的賀爾蒙,是負責意志、興奮與學習。參予控制我們的清醒和注意力,會提高我們的好奇心,學習能力與想像力、創造力與性慾。是驅使我們行動的物質。
它是一種由22種原子所組成的微小分子,包括氫、碳、氧、氮。若放大1000萬倍來看像一隻小蝌蚪。但它的對手「乙醯膽鹼」(壓力賀爾蒙)會阻止多巴胺的興奮。

18 多巴胺的重要性以三種方式立即影響腦部所發生的事情:
它讓我們注意到特別有趣的情況:多巴胺使人精神振奮。 他要求灰質記住美好的經驗:多巴胺促進學習。 它用來操控肌肉,讓身體順從意志:多巴胺使人積極。

19 Tobias Bonhoeffer(1999,德國慕尼黑神經生物學家),透過新式顯微鏡觀察活的神經元的生長情形,並拍攝成錄影帶。研究發現學習的重點:
1.「重複學習」:神經元被刺激的頻率越高,就愈會產生持續性的連結。 2.學習是「自動發生的」:我們所感知到、覺察到、思考到的一切,都會改變腦部。不管我們願不願意。

20 從增強神經元的連結到改造整個腦不區域,需要很長的時間。其步驟有二:
改變是從神經元的內部展開,這時外面還看不出任何改變。這是「短期增強」的學習。 長時間增強將會行程依道提供資訊使用的新大門。透過「重複練習」將學習內容深烙在腦裡。長時間增強可以被血清素與多巴胺共同引發出來。

21 2.快樂學習是成長的關鍵! 創造力來自於好奇心與渴望的結合,這項結合會促進腦內的多巴胺。好奇心左右我們的生活,好奇心的特徵:容易因為特定主題和人物而產生好奇心的人,會因所有的事情感到興奮。 所以樂趣使人聰明,無趣很難引發學習動力。腦部以樂趣為驅動力,開懷大笑的學生容易學到東西,在工作中得到快樂的員工比較有生產力。

22 七、結語 讀書使人淵博,辯論使人機敏,寫作使人精細。-培根 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古諺
讀書四目的:一曰知識,二曰信仰,三曰德行,四曰樂趣。-德哈姆


Download ppt "閱讀越有趣:閱讀的益處 陳恆霖 副教授 國家特考心理師 20080928."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