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韩 锐 教授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副巡视员       网络培训学院院长  研究生部主任  

3 十八大的意义和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前进方向,丰富了党的指导思想,修订了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确定了下一步的重大决策。

4 学习十八大的重点: 刘云山对宣讲十八大精神的要求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深入宣讲党的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引导人们牢牢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总要求; 深入宣讲贯穿十八大报告的突出主线,引导人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入宣讲科学发展观是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引导人们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深入宣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体目标,引导人们牢牢把握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深入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引导人们牢牢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 深入宣讲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点任务,引导人们牢牢把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要求。

5 我们今天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 报告一共有12个部分,29000字。 我今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学习体会: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
2、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问题 3、党的建设问题

6 一、深刻理解贯穿十八大报告的突出主线,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 1982年9月2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7 三大背景: 1、时代主题的变化 2、苏东模式的弊端 3、我国实践的总结

8 (二)历代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
1、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贡献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9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第二代领导集体的贡献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 3、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贡献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11 4、前两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贡献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 结论: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1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所形成的,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14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15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6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17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18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 经过34年的努力,我国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 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 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0 (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项基本要求
1、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2、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6、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7、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8、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1 二、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体目标,牢牢把握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一)中国人的小康情节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小康社会是相对于大同社会而言的。 孟子在他的“王道”理想中这样描绘一个农户的小康生活: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尽心上》) 孟子还描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可以理解为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还不富裕的小康生活。

22 (二)由实现“四个现代化”到建设小康社会
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初,曾经出现过两次改口:一次是把实现四个现代化,改为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一次是把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解释为实现“小康”。 早在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代表团时,就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3月23日,他在政治局会议上说,他在接见外国人时,用了一个新概念,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不会很高。当时考虑的,是人均1000美元。 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日期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第一次使用了“小康”、“小康之家”的概念。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小康目标,就是到2000年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任务,即从1980年的7100亿到2000年的28000亿,并把它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十三大把它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并且宣布,翻一番的任务已经完成。

23 十三届七中全会(1990年),对小康社会做出了质的规定:
所谓小康水平,就是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24 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部门提出了我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
出台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城镇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 这些标准中包括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农村居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城市居民每万人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恩格尔系数、成人识字率、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教育娱乐支出比重、电视机普及率、森林覆盖率、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比等16项指标。

25 (三)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到2000年,除农民人均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三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标均完成或者超额完成。 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6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的标准是: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7 (四)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28 十八大报告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9 五项具体要求: 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0 二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31 三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32 四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五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3 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34 七项具体要求: 一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二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35 三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36 四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五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37 六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七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8 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39 四项具体要求: 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40 二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41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三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42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四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43 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44 六项具体要求: 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45 二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46 四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47 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48 四项具体要求: 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49 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建设节水型社会。 三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50 四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51 (五)实现上述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52 1、经济: 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53 2、政治: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54 3、文化: 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55 4、社会: 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56 5、生态: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57 三、深刻理解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点任务,牢牢把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要求
(一)学习十八大报告中党的建设的内容,应该做到“三个把握” 1、从党的全部工作总体布局中,把握党的建设的重要地位 党的建设,从来都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保证。当前,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就必须有党的建设的坚强有力。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们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58 2、从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角度,把握党的建设的全部工作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全新命题,是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党的建设问题的主题词。 只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59 3、从继承与创新的相互作用中,把握新思想、新要求
如同其他领域的各项工作一样,在党的建设领域,也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问题。 十八大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许多都是近年来工作的延续,还有一些,是重大创新。 我们既要把延续性工作继续推进,更要把创新性工作提上日程。

60 (二)深刻把握十八大党的建设部署中的新思想
1、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建设的主导思想。 2、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主线。 3、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4、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 5、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的建设的目标。

61 (三)党的建设部署中的主要要求 1、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1)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 (2)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
(3)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

62 2、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2)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63 3、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1)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深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 (2)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形成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程序和环境。 (3)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制度,推行党员旁听基层党委会议、党代会代表列席同级党委有关会议等做法,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透明度。

64 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1)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2)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

65 5、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1)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 (2)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3)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国家荣誉制度。

66 6、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 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1)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2)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67 7、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1)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2)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

68 8、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1)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 (2)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3)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必须认真处理,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

69 谢谢大家!请多提宝贵意见! 再见!


Download ppt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