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国情既是一个国家自然状况和社会状况的统一,也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和现实状况的统一。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社会性质、社会结构、发展阶段、自然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总和。
3
◆从资`到共`的革命转变时期(过渡时期) ◆共`社会的第一阶段(低级阶段) ◆共`社会的高级阶段
1.马列斯毛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1)马恩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 时称社会主义 时称共产主义 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 经历三个阶段: ◆从资`到共`的革命转变时期(过渡时期) ◆共`社会的第一阶段(低级阶段) ◆共`社会的高级阶段
4
(2)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1917年“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提法定名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
落后国家“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有一段很长的阵痛时期”; 预见社会主义将经历若干不同阶段而达到共产主义,而且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只有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才能从“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到达“完全的社会主义”或“发达的社会主义”。
5
(3)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把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分为三个阶段: 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17年)
建成社会主义时期;(1936年) 把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看得极其短暂(10-15年) 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1952年)
6
(4)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59年提出社会主义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更长时间) 但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就犯了“左”的错误,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阶段。
7
(1)酝酿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六中全会)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酝酿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六中全会) 1979年9月29日,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它还不成熟,不完善。 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8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形成阶段(十一届六中全会至十三大)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1987年党的十三大全面系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9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完善、发展阶段(十三大至十五大)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至少上百年地历史阶段。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含义: 不是“泛指”,而是“特指” :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由我国社会的性质(经济、政治、文化)所决定。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民主政治
11
B、发展阶段是初级的,是不成熟的,不发达的。
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低,只能进入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两层含义紧密相联、有机统一,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也成为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12
邓小平说 “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越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
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五大报告从9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七大从8个方面分析和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决定了该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14
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本原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一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理论意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实践意义)
15
1956年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1世纪中叶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1956年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1世纪中叶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16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成熟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7
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1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1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坚持“四位一体”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建设目标。
2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3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 党的基本纲领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
2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即达到人均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产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人均4000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5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为三个阶段性目标:
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第二步:到2020年(建党100年),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三步;到2050年(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26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邓小平:“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 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
27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大体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29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0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统一? 3.如何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试述我国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5.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