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七七抗戰暨台灣光復七十周年懶人包
3
日本自1868年明治維新以來,崛起亞洲。廣土眾民但貧弱落後的中國,成為日本侵略的目標。
清光緒20年 (西元1894年),日本發動 「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 ,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其後日本對中國土地及資源 的覬覦,更是變本加厲。
4
地理位置 至民國20年(1931)9月18日,日軍故意破壞鐵路製造「瀋陽事變」,乘機侵佔東北,扶植成立「滿洲國」,史稱「九一八事變」。
民國26年(1937)7月7日,日軍蓄意在河北宛平盧溝橋挑釁,擴大戰端,進一步實現「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的野心。
5
如今和平已告絕望,忍無可忍,乃奮起抗戰。民國26年(1937)7月17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廬山宣言」:「最後關頭一到,只有抗戰到底,犧牲到底,唯有犧牲到底的決心,才能獲得最後勝利」,中華民國從此展開長達八年的浴血抗戰。 廬山宣言
6
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擴大為全面侵華戰爭。全國軍民感奮,以落後軍備和血肉之軀抵抗日軍先進的飛機、大砲、戰車,甚至毒氣。民國27年(1938)4月1日,政府通過實施「抗戰建國綱領」,
中華兒女不分性別、黨派、族群、階層、地區,出錢出力,參與抗戰救國行列。海外華僑愛國不落人後,也攜手共赴國難。
7
抗戰既起,中華民國寄望盟邦援助,爭取國際正義力量的支持。
中華民國獨力奮戰四年之後,民國30年(1941)12月8日,日本發動珍珠港事變,引爆太平洋戰爭,英、美正式對日宣戰。 我國隨即對日本、德國、義大利宣戰,世界反侵略同盟形成。中華民國成為抵抗侵略的先驅國,印證蔣委員長謀斷之明確。
8
馬關條約中,割讓遼東半島、臺灣、澎湖,中山先生亦已積極策劃起義。孫中山先生派陳少白同志二度到臺灣,傳播革命火種,將革命運動與臺灣連結起來,臺灣有志之士紛起投效革命運動。
9
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建立。臺灣志士甚受鼓舞,掀起一股抗日浪潮。民國2年羅福星的苗栗抗日事件與4年余清芳等人的噍吧哖事件,即其明證。 民國一○年代,蔣渭水、 林獻堂等先賢先後倡立 「臺灣文化協會」、 「臺灣民眾黨」,呼應 中山先生復臺的號召。
10
民國30年(1941)2月,象徵臺灣人團結抗日團體「臺灣革命同盟會」在重慶成立,誓言集中一切革命力量,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光復臺灣,並協力建設三民主義的新中國。
民國30年(1941)2月10日, 在重慶組成「臺灣革命同盟會」
11
開羅宣言 民國32年(1943)11月,蔣中正主席參加在埃及開羅舉行的美、英、中三國領袖高峰會,力主日本戰敗後,必須歸還竊佔自中華民國的所有領土,東北四省及臺灣、澎湖。 「開羅宣言」(Cairo Declaration)。 「波茨坦公告」(Potsdam Proclamation) 這一堅持載入12月1日三國政府同時發表的「開羅宣言」。開羅宣言的條件,在34年(1945)7月,中、美、英發布的「波茨坦公告」第8條,重申必須貫徹實施。
12
8月初,盟軍開始轟炸日本本土,日本政府知大勢已去,昭和天皇於8月15日投降廣播文告中,明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日本在東京灣美國密蘇里艦簽署「降伏文書」中,
「降伏文書」(Instrument of Surrender) B29機群從中國機場升空轟炸日本 確認其「政府及繼承者將忠實實行波茨坦公告的各項條文」,足見開羅宣言之效力,是無可置疑的,美國政府亦將「開羅宣言」全文收錄在《美國條約與國際協定彙編》當中,認定其具有法律上拘束力。
13
民國34年(1945)8月,抗戰勝利。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在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接受日本臺灣總督安藤利吉投降,已宣告事實上領有臺灣主權,次年1月12日並宣布臺澎居民恢復中華民國國籍,
日本駐臺灣總督 安藤利吉簽署投降書。 溯及自民國34年(1945)生效,但法理確認程序則等到41年(1952)4月28日,中日兩國在臺北賓館簽訂「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簡稱「中日和約」),始告完成。
14
民國34年9月9日,中華民國政府在南京舉行接受日本投降典禮。當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接受日本代表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投降的一刻,中外媒體鎂光燈齊開,照亮會場,宣告中華民國抗戰光榮勝利了!
這閃亮的時刻,全世界都看到,也象徵勝利和平新時代來臨!受降典禮只進行20分鐘,卻是中華民國長達八年浴血奮戰、慘重犧牲所換來,無比的珍貴。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