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中枢神经系统 天津铁厂职工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2
部位 常见肿瘤 小脑 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 大脑半球 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少支胶质瘤、脑膜瘤 脑干
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 胼胝体 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脂肪瘤 枕大孔区 脑膜瘤、表皮样囊肿 鞍区 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脊索瘤皮样囊肿 视交叉区 星形细胞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生殖细胞瘤表皮样囊肿 桥小脑角区 听神经瘤颈静脉球瘤室管膜瘤表皮样囊肿脑膜瘤蛛网膜囊肿 四脑室 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三脑室 室管膜瘤、胶样囊肿
4
颅中窝:前界—蝶骨;后界—颞骨岩部(岩骨);内界—海绵窦及垂体窝;外界—颞骨。为颞叶所在;内侧海马回构成鞍上池的外侧缘。
5
颅后窝:前缘—岩骨;后缘—枕骨
6
鞍上池:前界– 额叶直回;侧方—颞叶海马。前角连前纵裂池;前外侧角连外侧裂池;后外侧角连环池;后角连大脑脚脚间池。
9
(ACoA) 前交通动脉 ACA大脑前动脉 MCA ICA(颈内动脉) PCoA(后交通动脉) PCA大脑后动脉 基底动脉 椎动脉
19
额骨眶突 额蝶缝 蝶骨大翼 蝶鳞缝 颞骨鳞部
20
颧骨眶突 蝶骨小翼
22
(1)神经胶质细胞瘤
23
神经胶质细胞瘤 包括:Ⅰ.星形细胞瘤。Ⅱ.少突胶质细胞瘤。Ⅲ.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低分级星形细胞瘤),Ⅲ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Ⅳ级(胶质母细胞瘤)。
24
Ⅰ级星形细胞瘤 CT表现:脑内低密度影,边清,邻近脑室及中线轻度受压、移位。+C: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紧密,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MRI表现:皮髓交界处、信号强度均匀、T1低信号、T2高信号、周围无水肿,无增强效应。
25
左颞顶有大片低密度水肿带,累及灰白质 增强扫描于顶枕部有片状或结节状强化灶脑室受压变形且移位。中线结构右移.
26
影像诊断:左顶枕胶质瘤,伴左顶枕颞脑组织水肿。 手术发现:脑压稍高,肿瘤位于左颞枕交界,距脑皮层约0
影像诊断:左顶枕胶质瘤,伴左顶枕颞脑组织水肿。 手术发现:脑压稍高,肿瘤位于左颞枕交界,距脑皮层约0.5Cm,大小5×5×4cm ,边界不清,质软,血供丰富,黄褐色,水肿反应较重。 病理诊断:星型胶质细胞瘤Ⅰ级.
27
平扫:右额颞圆形低密度、边缘清楚、密度均匀。
+C:无强化,中线清度左移。
28
T1WI:左侧额叶皮层及皮层下异常信号影。
29
Ⅱ、Ⅲ级星形细胞瘤 CT表现:略高或混杂密度病灶或囊性肿块,可有点状钙化和瘤内出血,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占位及周围水肿均显著。+C:由于肿瘤血管形成不良,明显强化,环壁上可出现均一强化的瘤结节。 MRI:Ⅱ级星形细胞瘤:信号强度不均匀、多见囊变出血、占位水肿明显、边缘凹凸不平。增强不均匀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可肥厚。
30
左侧颞顶叶混杂密度灶,其内见片条状高密度灶,中央见低密度灶,边缘大部强化,周围见地密度水肿带,左侧脑室受压闭塞,中线结构右移。
31
影像初步诊断:左侧颞顶叶胶质细胞瘤,多系少枝胶质细胞瘤。 病理诊断:星型胶质细胞瘤Ⅱ-Ⅲ级。 手术发现:肿瘤位于左颞顶部,约8 ×6 ×5cm大小,边界欠清,血供丰富,质软,肿瘤呈鱼肉状
32
平扫:左额顶部圆形低密度影,其外后方可见一圆形高密度结节,左侧脑室受压,中线右移。
+C:瘤结节均匀强化,周围无明显水肿。(Ⅱ级)
33
T1WI:左颞叶囊性占位性病变,均匀低信号。
34
平扫:右颞叶等低混杂密度,边界欠清晰。 +C:花圈状强化,周围中度水肿。(Ⅲ级星形细胞瘤)
35
Ⅳ级星形细胞瘤 CT表现:略高混杂密度,边缘不规则,占位及脑水肿更为明显。+C:较Ⅱ、Ⅲ级更为明显,形态不规则。 MRI:占位水肿更明显。
36
Ⅳ级星形细胞瘤
37
少突胶质细胞瘤 多见成人,半数位于额叶,膨胀性生长为主,钙化发生率高。
CT表现:高密度混杂肿块、边清、囊变区呈低密度;钙化常见;水肿、占位效应清;不典型病例皮质内低密度。+C:不或轻、中度强化。 MRI:T1、T2内可见不规则低信号,为钙化所至。
38
右侧额叶与顶叶交界处类圆形低密度影,其内有不规则钙化。
39
T1WI:大部分低信号。 T2WI:大部分高信号,钙化部分为低信号。 钙化在T1、T2均为低信号。
40
室管膜瘤 多见小儿及青少年,70%来自四脑室,可种植转移,常位于脑室周围及脑实质内,实性或囊性。
CT表现:菜花状等或混杂密度,可有钙化,可发生脑积水,室管膜下转移时可见局灶性密度增高块影。
41
四脑室内等低混杂密度,四脑室受压,向左前移位。+C:不均匀强化
42
右侧脑室三角区肿块,T1加权呈略低信号中间见低信号的坏死区,T2加权病变呈高信号。
43
病例:
44
病例1 CT平扫。
45
T1WI
46
T2WI
47
MRI增强。
48
病例(1)答案:星形细胞瘤Ⅱ级,内有陈旧性出血。
49
病例(2)
50
CT平扫。
51
CT平扫。
52
+C
53
+C
54
病例(2)答案:左侧侧脑室内室管膜瘤。
55
病例(3)
56
CT平扫。
57
平扫
58
+C
59
+C
60
答案(3):胶质瘤Ⅱ级
61
病例(4)
62
CT平扫。
63
T1WI
64
T2WI
65
增强
66
增强
67
增强
68
答案(4):右小脑胶质瘤伴阻塞性脑积水 。
69
病例(5)
70
CT平扫。
71
+C
72
+C
74
答案(5):左侧侧脑室前角室管膜瘤,并左侧侧脑室种植转移。
75
(2)髓母细胞瘤
76
髓母细胞瘤 好发于小脑蚓部,多见小儿,男性多于女性,对放疗敏感。
CT表现:颅后窝中线圆形类圆形肿块,周围可见水肿带,可见钙化,幕上脑室明显扩大。
77
CT平扫(左图)示小脑蚓部圆形高、低混合密度病灶,边界尚清,周围伴轻度水肿。第四脑室闭塞。增强后(右图)示实质部分明显强化,低密度区物强化
78
MR示小脑蚓部类圆形病灶,横断面T1加权(左图)为略低信号,T2加权(右图)为略高信号,中间伴不规则形囊变,周围水肿轻微。
79
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边缘清晰。第四脑室明显受压变形,幕上梗阻性脑积水。
81
左侧额叶大脑镰旁略高密度块影,边缘呈分叶状,内可见低密度小片区,左侧脑室受压闭塞,中线结构右移。灶周见大片状低密度水肿带,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中央低密度区无强化。大脑镰增强强化且增厚,其余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灶。
82
影像初步诊断:左侧额叶大脑镰旁脑膜瘤,伴大脑镰下疝。 手术发现:肿瘤深埋于脑内,表面仅见小块脑组织,约8 ×7×6cm大小,脑表面硬膜广泛粘连。 手术证实:脑膜瘤。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细胞丛,与蛛网膜颗粒关系密切,是典型的脑外肿瘤。 好发部位的顺序是:大脑镰,大脑凸面,嗅沟,鞍结节,蝶骨嵴,三叉神经池,小脑幕,桥小脑角,斜坡,枕大孔,少数可发生于侧脑室或第三脑室脉络丛的间质。
83
脑膜瘤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边界清楚的稍高密度或等密度病变,有时有星状、颗粒状或均匀一致的钙化,很少发生囊性变。肿瘤与颅骨内板和脑膜的关系密切。60%的脑膜瘤有瘤周水肿,因此,即便肿瘤是等密度,因有瘤周水肿,也容易在CT上显示。若肿瘤邻近的颅骨增生肥厚,则是具有特征意义的诊断征象。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脑膜瘤表现为显著而均匀一致的增强,肿瘤边界清楚锐利。 增强的幅度为40~50HU或更多。脑膜瘤如果有比较广阔的基底或沿硬脑膜呈鳞片状生长,常规横断面CT扫描不易发现,而冠状位CT扫描有助于发现这种类型的病变。
84
右额骨内板下,左额骨内板下,右顶骨内板下,左顶骨内板下分别见等密度梭形病灶,其内缘边缘清楚,双侧前额角受压,后移。
85
影像诊断意见:双侧额、顶部多发性慢性硬膜外血肿。手术发现:术中见脑压较高,血肿位于双侧额顶,血肿包膜形成完整。 硬膜外血肿发生于硬膜外腔内。占颅内血肿25%-30%,主要以急性发生为主,占86%左右,有时并发其他类型血肿。一般发生在着力点及其附近,经常伴有骨折。由于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血肿占3/4,其次是损伤静脉窦、板障静脉、导静脉而导致血肿。 血肿开始为新鲜血液和血块,几天后血块液化并被逐渐吸收,周围有薄层肉芽组织形成,l个月左右形成肉芽包膜,内含血块液化之液体,混有柔软凝块,有的可机化成固体。
86
CT表现: 硬脑膜外血肿绝大多数(85%)都有典型的 CT特点:在颅骨内板下方有双凸形或梭形边缘清楚的高密度影,CT值40HU-100HU;有的血肿内可见小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低密度区,认为是外伤时间太短仍有新鲜出血(较凝血块的密度低),并与血块退缩时溢出的血清混合所致;少数血肿可呈半月形或新月形;个别血肿可通过分离的骨折缝隙渗到颅外软组织下;骨窗位常可显示骨折。此外,血肿可见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病变侧脑室受压,变形和移位。静脉源形硬膜外血肿因静脉压力低,血肿形成晚,CT扫描时血肿可能溶解,表现为略高密度或低密度区。少数病人受伤时无症状,以后发生慢性硬膜外血肿,这时作增强后扫描可显示血肿内缘的包膜增强,有助于等密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