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出发点 7500万 青年(15-24岁)找不到工作 34% 用人单位抱怨人才稀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出发点 7500万 青年(15-24岁)找不到工作 34% 用人单位抱怨人才稀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0 从学校到就业:设计可行系统 2013年4月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document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views and policies of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 its Board of Directors, or the governments they represent. ADB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the data included in this document, and accept no responsibility for any consequence of their use. By making any designation or reference to a particular territory or geographical area, or by using the term “country” in this document, ADB does not intend to make any judgments as to the legal or other status of any territory or area. 2013年4月

1 出发点 7500万 青年(15-24岁)找不到工作 34% 用人单位抱怨人才稀缺

2 正在进行的全球研究 为填补当前的知识人才缺口,麦肯锡公司开展了一项全球调研活动,调查了大量的案例研究 调研范围
2012年调研 正在进行的全球研究 2013年调研 具体国家分析 为填补当前的知识人才缺口,麦肯锡公司开展了一项全球调研活动,调查了大量的案例研究 调研范围 地图中突出显示的9个国家 –没有列出国家名单,也没有使用引线标出这些国家 100个个案研究 个国家 ~8,000 青年 ~5,000 用人单位 ~1,500 高等教育机构

3 只有一半的青年认为接受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就业机会
同意上述观点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 沙特阿拉伯 60% 巴西 59% 印度 54% 53% 德国 51% 墨西哥 土耳其 46% 平均: 50% 摩洛哥 44% 找工作:只有一半的青年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就业机会。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平均 50%”比例是指:只有一半的青年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就业机会 只有一半的青年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就业机会 美国 44% 英国 40%

4 36% 39% 的用人单位认为技术人才的短缺是导致岗位空置的主要原因 技术人才的短缺是导致岗位空置的主要原因 用人单位在调查对象中的比例,%
土耳其 印度 巴西 36%的用人单位还认为技术人才的短缺将对“成本、质量及时间”产生重大的影响 36% 美国 墨西哥 沙特阿拉伯 德国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印象下,青年们拥有的技能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存在很大的差距。通过调研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用人单位认为,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导致岗位空置的主要原因。 英国 摩洛哥 平均: 39%

5 2020年,中国大学及职业院校将提供2400万名工人 2020年,中国不同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供求情况 百万工人 缺口 百万工人 百分比1
821 823 大学 62 54 -8 -13 63 职业院校 79 -16 -20 514 中学教育 511 3 1 23 14 小学或以下 169 192 需求 供应 1 需求与短缺的比例,及供应与过剩的比例 注意:上图中的数字是经过四舍五入后的数字 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分析

6 如果不能填补高技能劳动力缺口,中国2020年的机会成本将达到2500亿美元(占GDP的2.3%)
三大产业劳动力缺口 百万工人 对GDP的影响 十亿美元 对GDP的影响百分比 1.3 职业院校 16 145 1.0 大学 8 113 2.3 三大产业总计 24 258 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分析

7 教育就业之旅充满障碍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关键点。其中一点就是用人单位、教育机构与青年们对待这个问题的方式不同。 在有些案例中,三方看待问题的方式的差别太大,我们认为他们”来自不同的星球“。

8 我们认为青年的教育就业之旅存在三大关键的“交叉点”。
入学 是否有足够的接受过培训的年轻人? 找工作 年轻人是否能找到空缺职位? 技能培养 是否为年轻人提供培训? 我们认为青年的教育就业之旅存在三大关键的“交叉点”。 地理位置、涉及人员或部门对项目是否成功没有影响。所有成功的项目都存在两大共同的特性。 8

9 新毕业生已做好工作的准备 用人单位 教育机构 青年 42% 72% 45%
不足一半的用人单位与青年认为他们已经为工作准备好了,而教育机构的看法更为乐观 。 认为青年们已经完全准备好了的人所占的比例 %

10 职业院校理念存在的挑战 办学形式的价值所在
职业/技能项目 学术项目 100% 对找工作大有帮助 69% 31% 个人希望进入 职业院校学习 52% 48% 社会很重视 36% 64% 实际进入院校学习 在”入学“这个交叉点上,技术学校与职业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工人,但是社会对这类学校的学生持有很大的偏见。 当被问到哪类教育对他们找工作帮助最大时,青年们认为职业教育帮助较大;但是,被问到社会更看重哪类教育时,他们回答是大学教育更受重视。 即使如此,有一般的人还是说他们更愿意选择职业教育。但是,在愿意选择职业教育的人中,超过一般的人最后还是进入大学学习了。 各个国家普遍存在这种偏见,这与性别无关。 30% 70%

11 2 通过不同方法逐渐解决失业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教育-就业体系对青年们产生的影响,我们在此次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针对不同类型的青年进行了研究

12 每七个青年中就有两个人认为教育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20-39% 10-19% 40%+ 失业率 (不同类别的青年所占比率% 准备充分的 (20%) “我已经准备好了” 高度关注 这部分的青年所占比例较大 不感兴趣(17%) “我掌握的知识够用了,不需要再学习” 感兴趣(18%) “我对教育很了解” 比较关注 高等教育 不关注 (18%) “我不在乎知识的多少” 犹豫中(26%) “希望学到更多知识” 不关注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发现可以将年轻人分成7大类别,其中两类没受过高等教育,而剩下的五类受过高等教育。 各类别最大的区别在于年轻人对教育与工作机会的关注度以及他们在寻求教育与工作计划的积极性。 在7大类型中,只有两类年轻人在就业市场上取得了明显的积极效果。 完全不在乎l (57%) “我对高等教育没兴趣‘ 太穷 (43%) “我想进入大学学习,但是付不起 学费” 高中教育 不太关注 非常关注

13 不同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五类年轻人的比例 准备充分的 感兴趣的 犹豫中 不感兴趣 不关注 在调查对象中的比例,% 10 14 13 20 21 19 18 22 20 20 43 10 22 8 27 21 18 25 27 6 40 五类年轻人在不同国家的比例不同,但是,取得积极效果的两类年轻人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数量都不超过该国家人口数量的50%。 21 20 21 18 13 14 16 10 10 巴西 德国 印度 墨西哥 摩洛哥 沙特阿拉伯 土耳其 英国 美国 总计

14 只有三分之一的用人单位致力于教育-就业空间的创造,并希望借此获得积极的成果
31% 的用人单位 25% 的用人单位 积极成果 44% 的用人单位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还对用人单位展开了调查。 根据用人单位在创造教育-就业空间的方面的参与程度,我们将用人单位分成三大类。 “尚未参与”类大部分都是对公司内部培训和人才开发或将员工培训项目外包给教育机构不感兴趣的用人单位。 “较少参与”类是指所有事情(培训与开发计划、人才招聘)都在公司内部完成的用人单位,他们很少或从来不会将此类业务外包给教育机构。 “较多参与”类是在在公司内部完成所有业务,但是也会积极地与外面的教育机构合作的用人单位。 我们在调查中问过这三类用人单位,他们是怎样获得所需的人才。而他们的回答反映出,他们获得所需人才的能力与他们的参与程度有很大关系。 类型 1: 尚未参与 类型 2: 较少参与 类型3: 较多参与 参与水平

15 3 创建成功的教育-就业体系 如果说用人单位与教育机构的紧密合作是该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要使整个体系(而不是体系的一部分)都很成功,我们该怎么做?

16 1 2 3 三大成功因素 用人单位及教育机构相互合作 创新教育及培训方法 创建有效的体系
地理位置、涉及人员或部门对项目是否成功没有影响。所有成功的项目都存在两大共同的特性。 16

17 只有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携手合作,项目才会成功
通过定向培养计划,用人单位在 学生入学之前就“预定招聘”学 生 共同开发课程,保证与产业的关 联性 通过实习及模拟将实际工作融入 教学中 地理位置、涉及人员或部门对项目是否成功没有影响。所有成功的项目都存在两大共同的特性:用人单位与教育结构之间的紧密合作 有多种形式: 用人单位与教育机构建立正式的毕业生定向招聘合作关系。我们曾拜访过一家叫做基础设施贷款与金融服务人才培训学校。这个学校只接受已经签过招聘意向协议的学生。也就是说,预定有多少个岗位,就招收多少个学生。 用人单位与教育机构共同开发课程。例如,美国的AMTEC(自动制造技术教育合作组织)又30家自动制造工厂和30所社区学院组成的合作组织。AMTEC开发了一个十分详细的通用课程,涵盖了自动制造员工应该了解的100个入门技术,这项课程以及被制造业定为标准课程。 双方还可以通过模拟实践和实习建立合作。澳大利亚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系统在烘培技术学校等地开展了大量的模拟实践活动。有个采矿学校还提供一台采矿模拟机,供参加培训的人实际进入矿井工作之前模拟采矿操作。 另一种形式就是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建立定期信息反馈机制。虽然不会每年举行一次高层会议,但是每月都会定期反馈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并据此调整培训内容。 定期反馈对毕业生的评价 17

18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19 为印度广大农村人口提供教育 远程教育中心 预先设置的平板电脑进行数字测试准备 % 占城市人口的比例 50%以上 45-49.9%
% % % % % % 15% 以下 Loading content 来源: Geocurrents

20 要建立成功的教育-就业体系,就需要采取新的激励措施,重组体系结构
#1 更佳的数据采集及传播 为相关利益者提供教育,提高透明性,管理绩效 #2 更多的部门合作 与产业部门达成共识,共同承担改善教育的费用 #3 打造教育-就业“系统集成商” 协调、促进并监督各种活动 要建成这个体系,就需要采取新的激励措施,并重组体系的结构。通过研究(当然,我们还需要在该领域内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们需要采取三大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为年轻人、教育机构及用人单位收集并分享更多的数据。年轻人想知道学校设有哪些学习项目,毕业后的去向,以及该领域的发展前景。教育机构想知道劳动力市场对课程设计与能力培训有哪些需求,用人单位想知道不同的教育机构能向他们提供什么类的人才。 其次,我们需要扩大部门之间的合作范围,大公司要参与到解决方案的开发过程中 最后,“系统集成商”需要发挥作用。

21 “系统集成商”涉及的范围与授权各不相同,但是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担任
私营部门 石油天然气产业 印度国家技能发展公司 巴西石油与天然气工业东院计划 (Prominp) 失业人员 国家 德国联邦劳工部 澳大利亚劳动力与生产力机构 上面列出了几个全球系统集成商的例子。他们通常都是政府单位,他们可以在整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协调。例如,印度NSDC主要负责建立新的培训机构,以提供劳动力市场所需的培训项目,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总而言之,它们的作用就是确保整个系统都能正常运转。


Download ppt "出发点 7500万 青年(15-24岁)找不到工作 34% 用人单位抱怨人才稀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