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城市人口.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城市人口."—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城市人口

2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出生率(Brith Rate) 人口出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 比。又称总出生率或粗出生率。该指标反映人口的出生水 平,一般以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 在这里,出生人数是指离开母体时有生命现象的活婴儿 总和,年平均人数可以用年中人数代替。 出生率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讲,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方 式、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自然经济以手工 劳动为基础,与之相联系的人口生产是少育。经济发达、 文化教育普及的地区,出生率低;经济欠发达、文化教育 落后的地区,出生率高。 出生率计算公式可以具体化为: 年出生人数/年平均育龄妇女数*年平均育龄妇女数 /年平均人数*1000‰

3 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的活婴数与
全体育龄妇女人数之比,又称一般生育率或总生育率。该 指标综合反映全体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通常用千分比表 示。计算公式为: 一般生育率=一年内出生活婴数/育龄妇女(15—49岁) 人数*1000‰ 反映不同年龄妇女生育率的指标叫特殊生育率.其计算 公式为: 特殊生育率=某年龄组妇女生育的活婴数/该年龄组育 龄妇女人数*1000‰ 人口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又称人口增长程度或增长速度.通常以一年为期,用百分比 表示。计算公式为: 年人口增长率=(年末人数—年初人数)/人口总数* 100%

4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
和人口净迁移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数和死亡数之 差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一年为期计算,用千 分数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全年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年平 均总人数*1000‰ 该指标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程度。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迁入人数和迁出人数之差 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一年为期计算,用千分 号表示。计算公式为: 人口净迁移率=(一定时期内迁入人数—迁出人数)/ 该时期平均人口数*1000‰

5

6

7

8

9 二、死亡率(Death Rate) 人口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之 比。该指标说明一时期人口的死亡强度,用千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 死亡率=一定时期死亡人数/一定时期平均人数* 1000‰ 死亡率是说明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一个国 家或地区的人口健康状况主要取决于该社会的经济、文化、 医疗卫生技术等发展水平。 三、性别构成(Sex Symbol ) 性别构成是指男性和女性在人口中所占比例。有两种方 式来表示,一种是分别计算男性和女心在人口总数中的百 分比,计算公式为: 男(女)性比例=男(女)性人数/人口总数*100% 另一种是计算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10 性别构成可以按照各年龄组人口计算。由于各年龄组男 女死亡率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各年龄组的性别构成不同。
意指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 性别构成可以按照各年龄组人口计算。由于各年龄组男 女死亡率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各年龄组的性别构成不同。 出生婴儿性别比一般是105或106,各国大体近似,比较稳 定。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决定全体人口性别比的基础。在低 年龄组,往往是男性人口比例大于女性人口比例。因为女 性人口平均寿命高于男性人口,在高年龄组往往是女性人 口比例大于男性人口比例。说明性别年龄构成是人口的自 然属性使然,但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 四、人口构成(Population Composition) (1)自然构成 人口的自然构成,是指根据人口的自然属性划分为各个 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构成。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有 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也有遗传、变异及 其他生理机能。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生物 基础,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人口最基本的构成。

11 人口自然构成,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
年龄构成,是指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可用一岁、五岁、十岁作组距,也可以各种社会经济特征 作分组界限。 比如:0岁 婴儿组 1—6岁 学龄前儿童组 7—12岁 学龄儿童组 13—15岁 劳动力后备组 16—60岁(男) 16—55岁(女) 劳动年龄组 0—15岁 65岁以上或 被抚养人口组 男60岁以上 女55岁以上 16—25岁 义务兵役组 18岁以上(无选举权除外)选龄组 15—49岁(女) 育龄妇女组

12 (2)地域构成 人口的地域构成,是按地域标志将人口划分翁为各个 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构成,它说明人口的空间分布。地 域标志包括人口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标志、行政区域标志、 经济区域标志、城乡标志等而划分的各种人口地域构成。 人口居住地的形式、结构与居住地分布,和人口所在国家 或地区的社会发展阶段、生产方式、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 力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和各国各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土 壤、地址地貌、水文矿产也有密切的关系。 人口地域构成首先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口必须生活 在自然环境中,总是要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 从事生产和生活。当然自然环境条件并非是人口地域构成 的唯一因素。人口地域构成的决定因素是人类利用和控制 自然的能力,是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的高低,以及是 否经济合理。 纬度大小、距海远近和海拔高低,对人口的水平分布和 垂直分布起较大的限制作用。

13 从世界范围看,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在各洲温带、亚热
带以及较大河流中下游冲击平原与三角洲地带;位于温、 热带和海运较便利的沿海平原、半岛与岛屿;矿产资源丰 富与工矿业发达地区;较大内陆淡水湖泊所在的平原地区; 热带、亚热带的内陆平原;沙漠中的绿洲。人口稀少的地 区主要是南北两极的原始森林地带;回归线附近和温带内 陆沙漠戈壁地区;热带雨林区;海拔2000—3000米以上的 高山、高原地区。 人口地域构成一般分为两大类型:城市型和乡村型。人 口集中于城市还是农村取决于生产方式的性质。在人类社 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农村转向城 市。 (3)社会构成 人口的社会构成是指按一定的社会经济标志,将人口划 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划分。主要包括人口的阶 级阶层构成、劳动力资源构成、行业与职业构成、婚姻家 庭构成、民族构成和宗教信仰构成等等。

14 人口的社会构成按某一时点的人口统计数。对不同时点
的人口社会构成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反映其变化规律。也 可以折射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例如人口的阶级构成,在 奴隶制社会两大对立阶级为奴隶与奴隶主‘封建社会两大 对立阶级为农民与地主;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阶级为工 人与资本家,一个社会主要的阶级构成的变化,反映出社 会经济制度的变化。 人口的婚姻构成,是指每个人在是否婚居方面所处的状 态。通常有四种状态组成: (1)未婚(指从未结过婚) (2)已婚(指有配偶或婚姻) (3)丧偶(指配偶已死亡而本人未再婚) (4)离婚(指已正式解除婚姻关系而本人未再婚) 人口的婚姻构成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也对 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方面,也对社会经济生活和人口再生 产具有重要影响。婚姻方面的问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协 调。

15

16

17

18 第二节 人口发展理论 人口发展有无规模可循?人口运动过程是如何与社会经 济发展交互作用的?怎样的人口发展规模是最优的?诸如 此类的问题,因其关系到人口与资源的平衡、环境生态与 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成为众多人口学学者讨论的热点。 以下介绍几种较为流行的观点: (1)人口转移理论 这是一种以西欧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历史资料为依据, 对人口发展不同阶段作描述性说明的理论。 法国人口学家兰德里(Alphonei Landry,1874—1956) 最早系统论述人口转变阶段。他利用欧洲,主要是法国的 人口统计资料,综合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对人口发展 的影响,把人口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被称为原 始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因素对生育率不起 限制作用,而是通过死亡率来影响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发 展.第二阶段被称为中期阶段,其观点是经济因素通过影响 婚姻关系而影响生育率.人们为了维持既得利益和生活水 平,往往晚婚甚至独身,从而降低生育率,限制了人口的发展 水平。

19 第三阶段被称为现代阶段。生产力有较大发展,人们生
活水平普遍提高,生育观念改变,自觉限制家庭人口规模, 生育率下降。 (2)适度人口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人 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下降,它们在周期性的波 动中,时而感到劳动力和兵力的不足,时而又感到人口过 剩。在这种背景下,就有学者去寻求“适度人口”。 何为适度人口?适度人口(optimum population)曾被译 为“适中人口”、“时中人口”、“最优人口”,意指最适宜的、 最有利的人口数量、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人口素质。瑞 典经济学家威尔塞克(Johan Gustaf KuntWicksell,1851 —1926)最早提出“适度人口”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应 该有适度的人口规模。这个规模不应超过它的农业资源机 器提供食物的能力。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应与它的经济 发展与技术进步相一致。最适宜的人口应是一国的工业潜 力所允许的、最大规模生产所能容纳的人口。要实现“适 度人口”,必须降低人口出生率,使出生率和死亡率保持 平衡,同时还应有合理的人口密度。

20 是“适度人口论”的奠基者。他认为,人口并非越多越好, 也并非越来越少。人口增加对生产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害,
英国经济学家坎南.爱德文(Cannan Edwin,1861—1935) 是“适度人口论”的奠基者。他认为,人口并非越多越好, 也并非越来越少。人口增加对生产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害, 是因时而异的。任何时间工农业生产都是一个“最大利益 点”,能达到最大生产率或最大收益点的人口,就是最适 合的人口。在未达到最大“收益点”以前是人口不足,当超 过了“最大收益点”以后则是人口过剩。 (3)零值增长人口论 这是一种主张人口、经济停止增长,使全球保持均衡, 以避免世界经济体制最终崩溃的理论,这种理论出现在20 世纪70年代。所谓的人口零值增长是指出生人数与死亡人 数相等,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 1972年,罗马俱乐部委托麦多斯(D.Meadows)写的一 份名为《增长的极限》的关于人类状况的预测报告,提出 “零值增长论”。麦多斯指出,人口增长、粮食供应短缺、 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是对当前世界经济增长 最具有影响力的五大因素,而且这五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

21 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粮食供应,从而需要更多的农业投
资;而农业增产需要使用更多化肥农药,从而使环境污染日 益严重;并要消耗更多的石油、煤等非再生资源,而污染和 自然资源枯竭反过来又影响人类自身。麦多斯断言,如任 其恶性循环,将导致世界末日来临。要使世界体系避免最 终崩溃,出路在于保持均衡。首先要使出生人数与死亡人 数相抵,实现人口零值增长,进而使投资率与折旧率相抵, 实现工业生产零值增长。 “零值增长理论”在西方人口经济学说中是颇具影响力。 萨缪尔逊(Paul A.Samuelsin)在著作《经济学》中提出, 仅仅减少人口增长数还不能减轻生态危机,还应考虑如何 改善人口生活质量的问题。 西方国家60—70年代对于人类前途最广泛为人所知的令 人沮丧的预测就是罗马俱乐部的预言:最初的罗马俱乐部 的研究中(1972年),预言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 食品生产和资源耗竭的现行增长趋势持续不变,我们这一 星球上的增长极限便会在未来一百年中的某个时刻到来。

22 最为可能的结果将是将会是人口与工业生产能力两者相
当突然和无法控制的下降。这一令人沮丧展望的根源是什 么?它首先来自对世界能源与矿物资源等重要供给品的潜 在耗竭的考察。罗马俱乐部的预言指出,大多数为人们所 知的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将会在这一百年期间 被消耗殆尽,并且没有目前我们尚不知晓的资源可以取代 它们的地位。这一预报伴随着一个同样令人沮丧的预言, 即人口将会从目前40多亿的水准增长到大约150亿。前景 的确显得凄凉无望。 但是悲观预报并非仅此而止,罗马俱乐部的预言还强调 了不可能以接近人口增长的速率来增加食品供应,因而未 来一百年饥馑与广泛传播的因缺乏食品而产生的灾难将成 为人类境况的特征之一。的确,我们将面临一种进退维谷 的选择:即我们将只得任凭世界上的哪些人和哪些部分因 饥饿而死亡。而且,已经有了一些在此世界上不断增加的 污染所造成的生态性灾难,因而海洋有可能变成无生命的 死水,缺乏鱼类或其他营养来源。

23 我们面临着的在同温层中环绕着地球的大气层将会被如
此严重地污染,以至于改变到达地球阳光能量的可能性。 后果可能是辐射增加,或者地球上的温度水平发生巨大的 变化,以至于人类生命有可能消亡。我们甚至还没有谈论 有关热核战争的可能性。总之,人类前景远远不容乐观。 当然当时有关人类前途的预测也有乐观的一派。相反的 图景是由更加充满希望的未来学者们所提供的。在一本 1976年由哈德逊研究所出版的名为《未来二百年》的书中, 赫尔曼·卡恩争辩道,人类可能的未来的确是充满玫瑰色 彩。他预言道:到2176年,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以1926 年不变价格计算)将达到约5万美元,而世界上生存的所有 人平均收入将超过1万美元。这一预测是建立在人口数量 转变即将来临的观点上的,即人口目前正接近顶峰,未来 人口增长率将会有所下降。卡恩还对有关能源与矿物资源 的供给相当乐观。他预见某些非再生性矿物资源,例如石 油,具有比我们现在所预计的长得多的潜在生命。他提醒 我们有关石油未来储量的悲观预计,自从石油被首次开发 以来就一直在传播。

24 自从一百多年前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特斯维勒买下
第一口油井开始,这些有关耗竭石油的警告就一直不绝于 耳。再者,当卡恩审视潜在的煤炭储量、页岩油与沥青砂 时,他看到能源供给的巨大潜力。他指出其他重要的矿物 储藏也是处于同等情况;也就是说,我们只是才开始发现 储藏,并且这些物质在价格上的哪怕微小的上涨都会导致 对其他潜在资源的巨大发现。就食品而言,他指出世界上 存在大量尚未耕作的可耕地,并且还指出新技术。例如亚 洲的绿色革命,提供了农业生产力巨大增长的可能性。最 后,他提出了对我们在污染控制,以及避免造成与人类生 存相对立的环境损害的努力的乐观观点。比如说,在日本, 差不多国民生产总值的2%目前正被用于防止污染的努力。 日本也许是先进的工业国家中污染最为严重的,它正在强 调未来将会出现的情况。 这两种研究,一种是悲观主义的,另一种是乐观主义的, 一直是重大争端的议题。罗马俱乐部在该书出版后4年, 部分地否定了它自己的研究。

25 (4)粮食安全线危机论 这是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Leoter R.Brown) 于1994年提出的人口、粮食增长观。布朗以20世纪50年代 以来人口增长、粮食生产、经济发展的数据资料,分析和 对下世纪发展预测作为立论依据,发出下一世纪人口增长 和粮食短缺将要出现危机的警告,并提出“21世纪谁来养 活中国”的挑战性问题,一时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 布朗认为,1950—1990年与1990年—2030年前后两个 40年,世界人口净增数分别是28亿与36亿,年均增长率分 别是1.9%与1.3%,这种较低增长率与较高增长率的矛盾,将 使人口与粮食失衡加剧,难以扭转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趋 势;1950—1984年,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9%,世界人均粮食 产量提高40%;1984年—1993年粮食产量年均仅增长0.5%, 远落后于人口增长率,世界人均粮食产量将倒退到40年以 前的水平。当然不可否认,布朗的观点也是有失偏颇的。

26 第三节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类型 人口状况受社会、经济和人口自身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由于出生、死亡引起
的人口增减的自然变动,和由于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 化引起的阶级、行业、职业、教育、宗教等构成变化的社 会变动以外,还有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变化和国家移民政策 推行引起的人口迁移变动。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理上的位置变更,又称为人口 的机械变动。这种迁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 人口迁移就是改变常住地点;从广义上讲,人口迁移既包 括改变常住地点,也包括不改变常住地点的临时性迁移。 人口迁移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老的游牧民族的迁徙 活动;有自发进行或军队屯垦方式进行或政府有计划有步 骤进行的移民垦植活动;有工业革命后加速进行的从农村 向城市的人口移动;有往返于住地和劳动场所之间的城市 人口有规律的早出晚归钟摆式移动;有为追逐财富与富裕 生活或躲避宗教与政治压迫,或以暴力强制进行的迁移等。

27 人口迁移的类型有国际迁移和国际迁移两种。
国际迁移,是指一定数量的人口从一个国家迁往另一个 国家。大量人口的国际迁移,给迁出过或迁国均可能带来 显著后果。对于迁出国而言,有利的方面:可以缓解人口 压力,扩大该民族人民的生存范围和文化影响,侨民汇款 可增加该国外汇。不利的方面:如迁出的是青壮年人口, 会造成劳动力流失;如迁出人口具有较高科学技术素质和 较高教育程度,会造成人才流失。对于迁入国而言,有利 的方面:移民补充了成年劳动力,带来生产经验和劳动技 能,促进了多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不利的方面:可能引 发民族矛盾,造成治安管理困难,也可能传播疾病,带来 一系列社会问题。 历史上规模较大的国际人口迁移有匈奴西进导致的欧洲 民族大迁徙 ;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从旧大陆向新大 陆的人口迁移高潮;以及近代欧洲各国向新大陆移民,非 洲黑人被强制贩运到美洲,中、日、印度向东南亚、美国 、南非、大洋州移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大陆移民 落潮,难民辗转流徙等。

28

29

30

31 下面着重介绍上述著名的国际人口大迁移中匈奴西迁的
情况: 欧洲的匈奴人 匈奴原本活跃在蒙古草原上,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存在 的古老民族。公元50年左右时值汉朝,部分匈奴归顺汉, 其余——也称为北匈奴的,终于无法承受汉朝军队不断、 强力的打击,于公元1世纪左右开始了他们的迁移。匈奴 这次的迁移历时达200余年其过程已经很难考证,史料记 载也是相当模糊。但是在公元3世纪末,这个原本已经消 失了的民族突然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内,这群在野地游荡 2世纪之久的荒野之狼,最终以飓风般的姿态改写了整个 西方历史! 匈奴人在于公元360年左右突然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 随后在称为巴兰比尔的王的领导下开始了他们的征服战争, 第一个目标便是当时称为阿兰的突厥人国度。当时的阿兰 国堪称强国,阿兰王倾全国之兵与匈奴军战于顿河沿岸却 遭惨败,阿兰王被杀阿兰国灭,阿兰余部最终臣服于匈奴。 匈奴在西方史书第一次出现即伴随着阿兰国的灭亡,整个 西方世界为之震动。

32 在他们年迈的国王巴兰比尔的带领下继续开动他们极具毁 灭性的铁蹄,踏向西方。在他们的面前,是东哥特和西哥
灭亡阿兰国后,匈奴在顿河流域附近逗留了几年,然后 在他们年迈的国王巴兰比尔的带领下继续开动他们极具毁 灭性的铁蹄,踏向西方。在他们的面前,是东哥特和西哥 特——两个势力强大的日尔曼部落联盟,再继续往西,便 是西方世界的中心——罗马。公元375年,匈奴大军进入 东哥特领地。年迈的东哥特王赫曼瑞克愤而自尽,东哥特 人部分投降了匈奴人,其余逃进西哥特人的地盘。东哥特 灭国后,匈奴人接着继续向西,西哥特人以德聂斯特河为 险,布兵拒守,西哥特人也是兵败如山倒,西哥特一部数 十万人马渡过多瑙河逃入罗马帝国境内。 这之后多瑙河附近肥沃的匈牙利平原暂时停止了匈奴人 西进的脚步,他们占据了乌拉尔山和喀尔巴阡山之间的整 个草原在那里居住了下来,罗马人总算松了一口气。但这 些逃难而来的数量庞大的日耳曼人也够罗马人烦的了。这 罗马地方官吏也是瞧不起这帮西哥特“难民”,竟试图把苛 捐杂税往这些西哥特人身上加,直把客人当奴隶!西哥特 人正当国破家亡之际,满肚子鸟气无处撒哪还容得罗马老 儿任意欺凌?当下群起造反,反把当地罗马人给赶了个干

33 净大有在罗马境内“复国“的架势。罗马人急忙镇压,岂
料这亡国恨使人力无穷,西哥特屡败罗马军,还乘机扩大 了控制区域!慌了手脚的罗马皇帝华伦斯于公元378年御 驾亲征西哥特,却于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阿德里亚堡战败被 杀。罗马将军狄奥多西接着镇压,双方势均力敌终于380 年左右达成协议:罗马允许西哥特在西巴尔干划地自治, 双方暂时相安无事。之后狄奥多西任罗马皇帝,临终前将 帝国分作东西两部让两个儿子分别继承,自此罗马帝国分 裂为以罗马城为首府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 占庭,时为公元395年。 公元396年西哥特等日耳曼部族又不安分再与罗马交恶, 西哥特军于公元396年攻雅典,400年攻意大利,410年甚 至洗劫罗马城,416年占西班牙并宣布建国,其余日耳曼 部落也纷纷效仿割地封侯,一时间罗马帝国境内竟成立了 数个日耳曼人的国度……这罗马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于应付, 只能放任他们了。而匈奴人呢?他们一直就在肥美的匈牙 利草原上放牧休闲,建立起他们的匈奴帝国。罗马人也乐 得安抚这些匈奴人,每年还交纳大量的贡税给这些匈奴人

34 享用。这期间罗马主要被日耳曼人折腾着,匈奴人倒是
较为安分没跟罗马惹出什么太大的是非。这种情况一直持 续到公元435年左右,匈奴人的首领阿提拉杀了原本与自 己共同掌权的兄弟而大权独揽……从这一刻起,匈奴人和 欧洲人的历史共同翻开了新的一页! 匈奴王阿提拉是个野心勃勃的人,有着超乎常人的征服 欲望。他一上台就大量扩充军备,逼迫东罗马交纳更多的 贡税,并且不断插手西罗马的外交事务……总之弄得是谁 也烦了。罗马自然无法满足这年年高升的“苛捐杂税”,匈 奴人则以此为借口于公元441年向拜占庭宣战,大肆洗劫 巴尔干地区四处攻城掠地,442年才被东罗马的阿斯帕尔 将军阻截于色雷斯地区,被迫后撤。但阿提拉于却于公元 447年发动了规模更大的入侵,这次谁也阻挡不了,他们 一路重挫罗马守军,彻底铲平了色雷斯城于次年直杀到君 士坦丁堡城下。东罗马皇帝狄奥多修斯二世低声下气地讨 饶求和,缴纳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割让了多瑙河以南的 大片土地才使得匈奴人趾高气扬得意离去……这一战拜占 庭受创非浅,许多城镇遭到灭顶。

35 匈奴人重挫拜占庭后回到匈牙利平原他们的大本营,那
可真是威风八面,许多日耳曼部落纷纷前来投奔。此时匈 奴帝国的势力达到顶峰,不仅收编了许多日耳曼部族连东 西罗马都得向他们进贡,其疆域更是东起里海,西至波罗 的海和莱因河,匈奴王阿提拉已成为欧洲最有权势之人甚 至冠盖罗马皇帝!由此阿提拉和他的匈奴人被惊恐的罗马 人和日耳曼人称为“上帝之鞭”。 教训完东罗马,这对匈奴王阿提拉来讲也只当是练兵而 已,他接下去的目标意在占领包括阿尔卑斯山以南整个波 河流域的外高卢和阿尔卑斯山以北包括现在的法国、比利 时、卢森堡、荷兰、瑞士在内的内高卢地区!匈奴王阿提 拉随即于公元451年初挥师度过莱茵河进入高卢,除了数 量空前庞大的匈奴军外还有为数不少被收编的东哥特人和 其他来投靠的日耳曼蛮子助阵总兵力据说达50余万之众, 堪称欧洲大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支军队!因为各部日 耳曼人和匈奴人混杂一团只见这支大军武器装备多种多样, 服装也是形状各异象极了一支多国部队。阿提拉将这支军 队兵分三路,右路通过阿拉斯向西挺进,左路取道梅斯, 中路主力直扑巴黎。

36 阿提拉大军所到之处田园城镇均遭铲平,人员牲畜均遭
灭顶。4月份阿提拉大军攻破梅斯城,全城被屠城池被放 火焚毁。5月初匈奴大军围攻奥尔良城,却没想这奥尔良 守军真个顽强,竟死撑好几个星期就是不降,无奈其城墙 在匈奴人的抛石机连续轰击下已开始损毁。6月份中旬, 匈奴人眼看将要得手,这时天地交接处突然黄沙滚滚,隐 隐还传来如闷雷般轰响,阿提拉的手下只道是天边起风天 气变坏,阿提拉大帝却一言不发独自眺望远方……敏锐的 战神嗅出了战争的气息。阿提拉没错:那不是风刮黄沙, 那是罗马军团移动时扬起的战尘;那不是天边闷雷,那是 千军万马奔驰的脚步震动着大地!那是西罗马联军,加入 此阵营的主要还有西哥特王亲领的哥特军和由阿兰人、及 法兰克人等日耳曼部落群众组成的志愿军。领军的正是罗 马名将、高卢行政官阿提纽斯!能将这些惯于和罗马作对 的日耳曼人及互相间争风吃醋的各部落组织成这么一支联 合部队,可见这阿提纽斯将军也是相当不简单,据说此时 这罗马联军人数亦有近40万众。 奥尔良城内的罗马守军本已几近无望,此时一见援军杀 到顿时是精神百倍,更加勇猛异常,著名的卡达隆尼会战 爆发!

37 此役双方在平原上各留下了十余万具尸体,就兵力损失
上可说是旗鼓相当。但罗马联军主要损失在于中路的阿兰 人和日耳曼部,罗马高卢军团虽也受创但其精锐尚在;而 据罗马人事后计算尸体,匈奴人主力骑兵部队直接战死达 十万余,另有大量伤兵实际已失去战斗力,估计战力仅剩 原先的一半左右。如果以此相较来说显然匈奴人吃亏不小。 此战从根本上扭转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避免了西方文 明被游牧民族毁灭的命运,若此战匈奴人胜,恐怕整个人 类文明历史都会因而改写。 匈奴王阿提拉于次年再次发兵,匈奴军绕过阿尔卑斯山 进入意大利,数个波河沿岸城市被屠城,整个北意大利几 乎全毁。再也无法联合西哥特及其他民族统一相抗的罗马 一时间无法阻止阿提拉的兵锋,眼看匈奴军矛头将指向罗 马城,罗马危矣!此时情势却发生了转变,因为罗马的教 皇里奥出面了。罗马皇帝乃怕死之辈,早些时候便移驾往 拉文纳避战祸去了,整个罗马城的事务全由教皇里奥代管。 这个里奥也是胆识过人,见匈奴人大军压境居然置身家性 命于不顾亲自涉险出城到北意大利的米西诺河附近拜会阿 提拉。

38 昂。阿提拉大帝一见此人,顿被其“道骨仙风”所慑,不禁 对其也心生敬重。里奥同志想来也是个心理战高手兼舌辩
这里奥只带少量随从,却是身着盛装看上去颇为气宇轩 昂。阿提拉大帝一见此人,顿被其“道骨仙风”所慑,不禁 对其也心生敬重。里奥同志想来也是个心理战高手兼舌辩 专家,和阿提拉大帝一番促膝长谈,晓之于理动之以情竟 说得阿提拉大帝连连点头称是,过后不久就率军退出了意 大利回他在匈牙利平原的老巢去了。里奥教皇成此大功一 件再次证明了“语言有时比刀剑更有力”。 此后匈奴开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弱。公元453年,不 可一世的阿提拉大帝,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他的最 后一夜是在洞房中度过的。那天,阿提拉娶妻了,但英雄 一世的阿提拉却于清晨被随从发现口鼻流血,死于床上。 或许阿提拉喝多了酒,或许兴奋过度,或许还有其他什么 原因……阿提拉死后匈奴帝国理所当然地出现了内讧,东 哥特和其他日耳曼部落顺势起兵反叛。454年,东哥特人 和阿提拉的长子埃拉克的军队战于班诺尼亚,匈奴人败北 埃拉克被杀,辉煌一时的匈奴帝国终于以极快的速度分崩 离析。匈人大部在阿提拉之幼子邓吉希克的率领下撤退到 多瑙河下游和南俄罗斯地区,其余匈人部分投靠了罗马帝 国部分仍流在原地过他们的游牧生活。

39 邓吉希克曾试图重建霸权,公元461年他率部与拜占庭
军战于多瑙河下游,但他毕竟不是阿提拉……他的首级做 为战利品被拜占庭人带回了君士坦丁堡。再以后,匈奴人 于俄罗斯平原的大部又分裂为多个小部族互相争战不休, 随后被来自亚洲的瓦尔达部落吞并。其余散布于多瑙河流 域及其他地区的匈奴人最后纷纷被所在地的当地民族同 化……而在中国,此时正是北魏中期,南匈奴和其各分支 在中国建立的“汉——前赵”“北凉”“大夏”等也均在公元 460年左右相继覆灭。匈奴,这个强悍并一度无比辉煌的 民族从此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国内迁移,是指人口在本国境内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 区的移动。在历史上,我国曾经有过两个人口大迁徙时期。 第一个是在公元220—589年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 期长达四百年之久,期间经历了三国纷争、两晋“八王之 乱”及“永嘉之乱” 和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兼并。迁 移的人口之多与范围之广为我国历史所仅见。以中原地区 为例,河南在三国时期由于战乱影响,由全国人口最稠密 地区变为人口最少地区之一。

40 第二个人口大迁徙时期是在公元1125—1126年北宋末年。
金人(女真族)南下,徽、钦二帝被俘,京城开封沦陷, 史称“靖康之难”。这次“靖康之难”造成黄河流域大片良田 沃土变为牧场,大批老百姓南迁长江流域,继而南迁珠江 流域。古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因战乱而起,致使迁出地农村 劳动力大量减少,农村经济陷于崩溃。 下面将综合国际人口迁移尤其是美国的情况来探讨中国 国内的人口迁移: (1)历史上的中国人口迁移产生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人口 迁移可说是贯串始终,究其产生原因,均不外乎以下3方 面。 〈1〉经济和人口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规律取决于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 人口迁移的情况也完全如此。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赖 采集渔猎为生,终生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41 到原始社会晚期和奴隶社会,农业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
方式,但当时技术水平低下,耕作十分粗放,地力一旦耗 竭,即需另辟新地,这种迁移农业方式决定了人们居住地 的经常迁移,如中国夏朝延续400年,迁都10余次,商朝 持续600年,迁都16次。直到奴隶社会末期,定耕农业成 为主要生产方式,人们随之在一个地方永久性地居住下来, 人口迁移才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次要现象。 在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形态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 制下的个体小生产农业,这种生产方式使人口分布凝固化 ,严重束缚了人口迁移的发展。而统治者为确保对被统治 者的人身控制,对民间自发的人口迁移也持反对态度,并 以行政力量竭力加以束缚,为此建立起从中央直至郡、县、 乡,甚至基层保、甲的庞大行政机构,还实行“什伍连坐” 一类法律,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牢固地控制户口。 然而客观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在 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和不可遏止的土地兼并下,农民不断 丧失土地,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外地流亡,以逃避赋税徭役, 去追求最起码的生存条件。

42 对此统治者的严刑峻法是根本无法阻挡的。社会越是腐
败,这种流亡式的人口迁移规模就越大。典型的如明代中 后期蔓延全国的流民运动中,许多地方“千里一空,良民 逃避,田地抛荒,租税无征。”仅湖北、四川接壤的荆襄 山区就屯聚了各地流民150万人,足见其规模之大。在整 个封建制时期,这类人口迁移可说是个经常现象,从一个 侧面反映出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 人口问题与经济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压力大、人 均耕地少的地区,人口的流动性往往较大。如明代南昌 “地窄而生齿繁”,许多贫民“多设智巧挟技艺以经营四方, 至老死不归。”在徽州“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乡者常 十九。”到清代后期,全国人口突破4亿大关,如此沉重的 人口压力迫使满清统治者不得不把长期封禁的东北和内蒙 古的山林草原向垦民开放,而引发大移民的洪流,也是人 口压力促成人口迁移的一个典型实例。有人称此为“人口 压力流动律。” 〈2〉社会原因 人口迁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现象,各 种社会变动都可能对之产生影响,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战争 和动乱。

43 它们每次作用的时间虽不长,但强度大,影响范围广,
不仅涉及农民,也涉及社会上包括地主士大夫阶层在内的 其他各类人等。这种人口迁移每一次都将给整个社会造成 巨大震动,使中国人口地理在短期内发生剧变。中国历史 上几次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差不多都是由战乱造成的,典 型的如“永嘉丧乱”、“靖康之变”、“八年抗战”等,它们的 震波几乎延及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除大规模战乱外,经常性的边境民族战争或冲突也往往 导致拉锯式的人口移动。为了应付保卫边境的需要,历代 都采取了“屯垦戍边”的对策,除边防军直接参加屯田外, 更多的则是由内地向边境移民屯垦,以提供军粮,加强边 防。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至清末中国较大规模的移民垦 荒至少有千次以上,其中军屯667次,民屯337次,商屯 150次,带动的人口迁移规模巨大。 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带动大规模人口迁移。如秦统一全 国,一次就“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西汉继续奉行 这一“实关中”的政策,移民数量也不少。

44 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均奉行株连“九族”的残酷政策,对 犯人及其家属进行大规模政治流放是他们常用的统治手段,
另外,政治流放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特殊社会原因。中 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均奉行株连“九族”的残酷政策,对 犯人及其家属进行大规模政治流放是他们常用的统治手段, 其数量动辄成千上万,流放地点一般均为“极边苦寒之地” 或“烟瘴地区”,如秦代的房陵,明代的云南、青海,清代 的黑龙江、新疆等,客观上促进了这些边远地区的开发。 〈3〉自然原因 人类经济生活与自然环境关系至密,自然 环境的变化或异常对人口迁移也很有影响。尤其是水旱地 震等自然灾害直接破坏了灾区的生产力,衣食无着的灾民 不得不四出逃亡,这样的事例可说是充满史乘,不胜枚举。 如“孝宗乾道二年,两浙江东大饥,淮民流徙江南者数十 万。”“光绪二年,十一月,江北旱灾较重,饥民四出,兼 以山东、安徽灾黎纷纷渡江,前赴苏、常就食者万”。…… 有时政府也采取“移民就食”的政策。 河道的变迁对沿岸居民生计影响极大,夏、商二代都邑 频繁迁徙,有人认为即与河道变迁有关。在干燥区这类情 况尤为常见,典型的如楼兰、尼雅、居延等一度非常繁华 的古城均因气候变化、河流改道而废弃,居民只得另迁它 乡。

45 致的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人口迁移有着密切的 相关性。尤其是中国北方广阔的草原地带,正处在干旱半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以百年和千年为尺度的全球变化所导 致的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人口迁移有着密切的 相关性。尤其是中国北方广阔的草原地带,正处在干旱半 干旱气候的过渡区,生态平衡脆弱,对全球变化格外敏感。 一旦气候转为干冷,河湖干涸,草原向沙漠退化,农牧交 界线南移,常驱使生息在这里的游牧民族向南方较为暖湿 的汉族聚居区扩展。公元前16世纪商族西迁灭夏,前11世 纪周族东迁灭商,前8世纪犬戎东迁灭西周,公元3~5世 纪匈奴、鲜卑、羯、氐、羌5个草原民族大规模南下中原, 公元11~13世纪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草原民族再度 大规模南下,以及17世纪满族入关,都发生在气候干冷期, 甚至灾害群发期,显然不是偶然的。相反,气候暖湿期汉 族往往由中原向周边扩展,如秦、汉、唐、明几朝。以全 球变化等作为自然背景,无疑能更好地认识民族迁移一类 历史现象。 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人口迁出区一直是黄河中下游地区, 这里开发历史久,人口压力大,灾害相对频繁,又地处兵 家必争之地的中原,在历次大战乱中均首当其冲,迫使居 民不断迁移他乡。

46 因此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基本方向就是对于黄河中下
游地区的离心状运动,即从中原向周边扩散。在各个方向 的离心状运动中,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对中国社会 经济和人口地理影响最深远的一支主流是向南。这个主流 大体上由3个分支组成:西支从陕西指向四川,再至贵州、 云南;中支由河南指向湖北、湖南,再推向两广海南;东 支由淮北指向江南,以及江西、福建,最后又渡海到达台 湾。在北方,早在秦代移民已推进到长城一线;但在以后 2000年的长时间内,由于民族因素和自然因素的限制,移 民未能进一步向北推进,并曾几度明显退缩。直至清代后 期,向东北和内蒙古草原的移民才日渐增多,并演变成为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流。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人 口迁移贯串始终。除部分高寒、偏远地区外,移民的足迹 几乎遍布全国每一个角落,他们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高 度发达的文明传向四面八方,促进了广大地区尤其是边疆 的经济开发。各民族的迁移,虽然一时可能促使民族矛盾 激化,但从长远来看,却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融合, 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发挥了积极作用。

47 (2)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在历史上,有几次大的世界性人口迁移活动,比较突出 的是欧洲人迁往美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中国人流向东 南亚。 1)欧洲人迁往美洲:1492年哥伦布首次从欧洲前往新大 陆以后,欧洲人就开始大量地迁往美洲。早期是西班牙人 与葡萄牙人在中、南美洲进行殖民。17世纪英国开始向北 美洲移民,由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东海岸接近西欧, 所以移民的速度逐渐加快,并成为欧洲移民的主要集中地。 英国人从1607年开始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登陆建立殖民 地,随后,于1620年“五月花号”带来的清教徒在马萨诸塞 登陆。到17世纪末的“大陆殖民”已拥有繁荣的农业、商业 和渔业经济,并开始有制造业,人口已有25万。18世纪中 期,移民已达200万。经过独立战争,到1783年,人口已 有300万。根据1790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材料,居民大多数 是来自欧洲的移民,其中来自英国的占71%,来自欧洲大 陆占8%。另外,还有来自非洲的移民,占21%。

48 位,但是西欧、北欧,甚至东欧、南欧的成分有很大增长。 已由原来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移民占96%下降到
19世纪初,美国移民的来源出现变化,英国虽然仍居首 位,但是西欧、北欧,甚至东欧、南欧的成分有很大增长。 已由原来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移民占96%下降到 68%,而东欧与南欧的移民到19世纪已占22%。在1820— 1860年间,移民中主要是爱尔兰人;1860—1890年主要是 德国人;在1890—1900年间,北欧出现“往美国移民热”; 到1900年移民的主要来源已转向东欧和南欧。在1820— 1920年的100年间,到美国的移民占美国人口年增长数的 20%以上。1920年以后移民大大减少。1882年开始对移民 加以限制,尤其对来自东方的移民限制更严。在1921年和 1924年通过立法,对移民进行控制。本世纪30年代开始, 拉丁美洲(尤其是墨西哥)和亚洲移民大增,60年代占 52%,70年代占73%;欧洲来的移民60年代占32%,70年 代占20%。 2)非洲黑人被迫迁往美洲:欧洲人到新大陆以后,开始 对美洲实行大规模的掠夺和殖民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 对印第安人实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遇到印第安人的反抗, 结果,在开发中劳动力特别缺乏,特别是白人尚不适应当 地的湿热气候。

49 为种植甘蔗、烟草、棉花、水稻、蓝靛等经济作物,就
大量利用非洲黑人。罪恶的奴隶贩卖活动始于16世纪30年 代。开始主要集中在非洲西海岸,而后扩及从塞内加尔到 安哥拉之间长达6000多公里的奴隶贸易区,在西非奴隶来 源不足时,又扩大到东非。最初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进行 捕捉,后来则用收买,引诱当地部落的酋长挑动战争,并 用粗劣物品换取俘虏,然后用船运到美洲。欧洲的奴隶贩 子从伦敦、利物浦、马赛等港口出发,用船运载物品,把 在非洲“换得”的奴隶运往西印度群岛、巴西和北美洲出售, 同时将在该地购得的棉花、甘蔗,或矿产品运回欧洲。北 美洲的奴隶贩子则从新英格兰出发,用木材、乳制品、面 粉换取西印度群岛甜酒,再到非洲换取奴隶。这就是所谓 的“三角贸易”。英国人和荷兰人在此活动中居于垄断地位。 奴隶贸易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才逐渐停止,长达3个世纪, 使非洲人口损失近1亿。据粗略估计,被运往美洲的4000 多万黑人,由于船上过度拥挤、饮食恶劣和疾病流行,有 过半的人死于途中,到达美洲的只有1400—1500万人。并 有数千万人死于反捕捉过程中。

50 年。北美洲殖民地的黑人已达50万人。约等于北美洲总人 口的1/6。1861年内战开始前夕,南部15个州人口总数只
在美国,第一批黑奴是1619年到达弗吉尼亚的。到1775 年。北美洲殖民地的黑人已达50万人。约等于北美洲总人 口的1/6。1861年内战开始前夕,南部15个州人口总数只 有1200万,而黑奴就占400万。尽管美国后来废除奴隶制, 给予黑人以公民权,但是,他们在政治和社会地位、职业 和教育等方面仍受到歧视。今天美国有2000万黑人,占美 国人口约10%,成为美国国内人数量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 在地理分布上,他们已随着南部农业机械化发展,劳动力 需求的减少而转向东北部的工业地带。 在加勒比地区的西印度群岛上;由于大量使用奴隶劳动, 结果,黑人已占人口中的重要地位,如牙买加与海地的黑 人都占2/3以上。相反,原来的土著印第安人已完全绝迹。 3)中国人迁向东南亚:中国人向外迁移早在汉代时已开 始。唐代,海上贸易发达,就有一些人移居苏门答腊,马 来半岛和瓜哇。宋末元初,因战乱,宋遗民大批涌向海外。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出现,东西贸易的发展,吸 引大批华人奔赴南洋。万历年间在菲律宾的华侨仅福建一 省就有数万。明末清初,为逃避清兵,又一次有大批人漂 洋过海,移居国外。康熙年间实行海禁,移民遂暂时中断。

51 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对外实行门户开放,加上
国内战争、饥荒,又使沿海各省的贫苦民众以空前规模大 量到海外谋生。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109年 间,中国出国人数多达1000多万,足迹远远超出亚洲范围, 遍及世界各地。 据统计,现今居住在国外的华侨(包括华裔)约有2300 多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侨居在亚洲各国,占91.8%,而东 南亚的华侨、华裔又占亚洲的90%,主要集中在泰国、马 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国。侨居国外的绝大多数 华侨已取得旅居国的国籍,成了外籍华人。出国的移民中 广东省占60%以上、福建省占20%以上。而广东省则主要 集中在韩江流域、潮汕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美洲的中国移民约有200万,其中约有1/2在美国,其 余的在加拿大、古巴、秘鲁、巴西等国。中国向东南亚移 民的历史比较悠久。他们把我国生产技术带到南洋,与当 地居民共同开发当地的资源,为其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同时,也与当地居民一样,遭到殖民主义者的压迫与剥削。 所以,华人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关系密切。

52 他们在那里每天从事长达十几小时的最艰苦的劳动,过着 非人的生活。甚至遭到各种刑罚的折磨,不少人受饥饿、
在美洲的华人多是作为所谓的“契约劳工”被骗运前往的, 他们在那里每天从事长达十几小时的最艰苦的劳动,过着 非人的生活。甚至遭到各种刑罚的折磨,不少人受饥饿、 疾病、劳累的折磨而死在异乡。可是,在各种工程完工以 后,这些“契约劳工”就受到排挤、迫害和屠杀,不少人被 迫回国。今天,由于我国在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的迅 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海外华人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享受到公平的待遇。 (3)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几次高潮 同人口本身的发展一样,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虽然悠久, 但其演变过程也不是直线渐进的,而是表现出典型的波浪 式起伏。当社会比较安定时,其规模就小,也比较平稳; 当社会因天灾人祸出现动乱时,其规模就会陡然增大,增 大的程度几乎同动乱的大小完全成正比例。此外,人口迁 移的规模与各个朝代采取的政策也有关系。受以上因素影 响,在中国人口迁移史上大致形成了以下几次高潮: 〈1〉秦代和西汉 秦是一个能量很大的皇朝,它统一中国 后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 迁移。

53 对以后历代的移民政策影响很大。除政治流放外,其内容 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实关中”,如始皇二十六年(公元
其中有一些在中国的人口迁移史上,是属于先驱性的, 对以后历代的移民政策影响很大。除政治流放外,其内容 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实关中”,如始皇二十六年(公元 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目的在于加强 统治,把关中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政治中心。第二类 是戍边和开发新区,其中最著名的有北戍五原、云中,南 戍五岭,人数均达数十万人,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 了重要作用。 “汉承秦制”,继续奉行“实关中”和移民戍边的政策,尤 其是对河套地区、河西走廊、青海东部以及新疆中部的大 规模屯垦移民,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 〈2〉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社 会大动乱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促成了大规模的人 口迁移。在三国鼎立的形势确立以前,即各地军阀大混战 时期,移民均为逃避战乱的流民,他们由战乱最烈的黄河 中下游地区迁出,大部分向南迁至长江流域。移民中不少 学者、士大夫后来均为吴、蜀二国罗致,其中最著名的有 诸葛亮、周瑜、鲁肃、张昭等,

54 原籍临淮(今安徽定远)的鲁肃曾号召部属:“淮泗间,
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千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 是为典型代表;另一部分则向北迁至长城沿线甚至辽东, 移民中著名的有管宁。 三国鼎立时期,为壮大己方实力,三方均努力招抚流民, 发展屯垦,并尽量从境外招收、劫掳人口,包括少数民族, 如曹魏把大批匈奴、乌桓人迁至内地,孙吴派兵至台湾, “得夷州数千人还”。 经过前后近90年的人口大迁移,中国长江流域和长城一 线人口增加,并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少数民族的迁入,给 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在当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 民族矛盾,为随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和社会动乱埋下了伏笔。 〈3〉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大 糜烂、大破坏的时期,迁入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在其中扮演 了重要角色。在长达一两个世纪的动乱中,黄河流城惨遭 蹂躏,从而促发了一次又一次向南方移民的高潮。仅据官 方统计,公元313~450年之间北方南渡的人口即达90万人, 占北方原有户口的1/7。

55 事实上这一统计由于流离混乱之际,户口多有隐匿流失
而大大缩小。正像有人早已指出的:“自中原丧乱,民离 本域,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或客寓流离,民籍不立”“时 百姓遭难,流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这说明移 民的实际规模当远在上述官方统计之上。期内移民的分布 仍以长江流域为主,更南的福建两广移民也不少,据记载: “晋永嘉二年,中州版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 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一波又一波的移民 浪潮,为中国经济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历史性转移奠定 了基础。 〈4〉“安史之乱”隋、唐两朝在政治上能量很大,但在人口 迁移上的作为却远不如秦、汉,原因在于人民在此之前经 历了几个世纪的动乱,饱尝流离之苦,安土重迁,从心理 上对人口迁移十分反感。此外,秦、汉之官方移民,包括 屯垦戍边,大多未能终善其事,往往利未见而害先行,教 训是很大的。故隋、唐二朝官方组织的人口迁移甚少。直 至震憾全国的“安史之乱”爆发,黄河流域再次沉入血海, 才触发了又一次人口南迁的大潮。

56 据史书记载:“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
奔,吴为人海。”“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 未盛于此。”这次人口南迁大潮的余波,一直持续到唐末 和五代十国时期,至此,中国南方的人口规模第一次达到 了同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5〉“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 由金人大规模南侵造成的 “靖康之难”以及其后长达100余年的宋、金对峙,使中国 又遭到一场巨大的社会动乱,由此产生的人口迁移,其规 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堪与“永嘉丧乱”和“安史之乱” 相伯仲,其性质和形式也相似。据记载,“建炎末,士大 夫皆避地……衣冠奔踣于道者相继。”“西北士大夫遭靖康 之难,多挈家寓武陵”。“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 ”连南方一些偏僻山区,也接纳了不少移民,如广西容县 “介桂广间,渡江以来,避地留家者众。”北方大批人口的 南下,对南方的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南宋的许 多文臣武将亦多来自北方,岳飞、韩世忠、张俊等皆是; 平民中南下的著名人物也很多,如李清照、辛弃疾等。

57 <6>元末明初 中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在从“靖康之难”到元末
的两个多世纪中屡遭浩劫,至明初已是“中原草莽,人民 稀少。”与人口高度稠密的江南形成鲜明对照。这种极不 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产生了对人口迁移的现实需求,再 加上开疆卫边的需要,使明初出现了人口迁移的一个高潮, 但其性质与前几次因动乱产生的大移民完全不同。明朝 建立后不久即着手组织人口迁移,如“徙江南民十四万于 凤阳,”“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徙“沙漠遗民”屯田北 平附近,徙江西农民于云南湖广,等等。故史籍称“太祖 时徙民最多。”明初为了巩固边防,在长城一线设立了称 为“九边”的9个镇,在国内其它战略要地,也设立了许多 驻兵设防的卫,仅洪武朝三十一年设卫即达136处。为解 决边防军的粮饷问题,明初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 “于时,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 于交趾,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兴屯矣。”前往云南屯田的 移民多达四五十万,规模浩大,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收到 较好的效果。 <7>清代对台湾的移民 台湾在元代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58 收复。此后郑成功组织了对台湾的大移民,不长时间内移 民数即达20万人,在全岛总人口中占了大部分。清朝统一
17世纪初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后不久,郑成功即率兵一举 收复。此后郑成功组织了对台湾的大移民,不长时间内移 民数即达20万人,在全岛总人口中占了大部分。清朝统一 台湾后,对移民问题采取了暧昧的态度,即不准移民携带 家眷,使之难以在台湾生根,目的乃在于防止台湾人口日 增,羽毛丰满后重蹈郑成功在台湾抗清的“覆辙”。直至清 代中叶,因大陆人口压力增大,上述政策才有所松动,从 而引起对台移民的高潮。1811年台湾汉民已逾200万人, 比一个半世纪前猛增了六七倍。清代后期,朝廷鉴于国际 形势之险恶,对台湾的战略意义有所认识,不仅完全解除 了对移民的限制,还在厦门、汕头、香港等地设立“招垦 局”,以提供资助和优惠来促进对台湾的移民,为日后的 发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础。 <8>清末和民国时期对东北的移民 在历史上中国的东北地 区(含内蒙古东部)人口一直不多,清初满人倾族入关后 人口更加稀少。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 为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并在 辽宁境内筑起“柳条边”,严禁居民越界垦殖。

59 同时又把东北作为流放犯人的场所,这些所谓“流人”,
对东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加上违禁前来的农民,全区 总人口至清代中叶仍有明显增长。进入19世纪,黄河下游 广大地区连年遭灾,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源源 流入东北,至1840年全区总人口已突破300万人,比100年 前猛增了七八倍。这时全国人口已达4亿人,人口压力使 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而在国际上,列强步步进逼,尤其是 沙皇俄国对东北一直虎视耽耽。在此形势下,满清朝廷遂 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弛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如此既 减轻了关内人口压力,为朝廷开了一项财源,又充实了边 防。此外,对移民还“酌量给以工本”。所有这些都促成了 一股“闯关东”的狂潮,到1910年东北总人口已增至1800万 人以上,比1840年增长近5倍。 民国建立后,“闯关东”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断,“九一八” 以前估计年均移入约25~30万人,大部分来自山东、河北 两省,此后移入人数仍很可观。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区总 人口巳近400万人,比1910年再翻一番。纵观中国整个人 口迁移史,清末民初对东北的移民,强度最大,效果最佳, 无论对中国人口地理还是经济地理,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 的影响。

60 (4)中国和美国国内人口的迁移 我国国内的移民活动有很长的历史。例如在14世纪末与 15世纪初,一是向云南,再是向沿长城地区的军垦移民。 在清朝(1650—1850)从两湖和陕西向四川迁移了大量居 民。例如,四川在1786年人口不到850万人,到1850年, 该省的人口超过4400万人。1850年以后,移民重点转向长 江下游。那里因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战争,人口大减。20世 纪初,移民转向东北。光绪二十二年(1897)东北已全部 开禁,允许关内移民前往。当时,东北全区人口只有700 多万人,到1933年已达2910万人。1950年,东北的人口已 达4000多万,到1982年增加到9000多万。从开禁到现在约 100年,东北的人口由700多万增加到9000多万人,增加了 12倍,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世界少有的。 美国国内在近几十年内,西部地区,特别是加利福尼亚 州,新兴的工业比较发达,经济增长较快,所以东部的白 人向西流动,使西部的人口有惊人的增长。

61 相比之下,美国黑人迁移潮流则主要是由南向北,因为
南方农村劳动力有余,剩余的黑人劳动力流向北方城市, 寻求生路。目前,这两大迁移潮流已接近尾声,出现了由 北方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的高潮。 (5)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次完整的人口迁移过程对于迁入区和迁出区的社会、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它既影响区域 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求关系,还促进了人类文 明的传播,人种和民族的同化和融合。当然,在人口迁移 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 1.人口迁移改变了区域人口分布和人口构成 人口迁移对各国人口自身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总 数、人口性别与年龄构成和人口再生产三个方面。从人口 总数看,由于人口迁移,使得迁入区人口总数增加,劳动 力得到补充;迁出区的情况恰恰相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 迁移规模以及迁入区和迁出区原有的人口规模。例如澳大 利亚在1860年前,新西兰在1875年以前都是迁入人数大于 本国人口自然增长数,大大加快了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

62 人口迁移对迁出国人口总数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19世
纪中叶至20世纪初,爱尔兰人口外迁数超过人口自然增长 数,结果是总人口由1851年的500万减少到1926年的300万 人。人口迁移影响迁入国和迁出国的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 特别是那些人口总数不多的国家,易造成年龄构成和性别 构成的不平衡。因移民以男性青壮年为多,他们的移入则 使迁入区的老弱病残人数的比例相对下降,平均年龄下降, 人口趋于年轻化,性别比升高。相反,迁出区的老弱病残 人数所占比重升高,平均年龄升高,人口趋向老化,性别 比下降。人口迁移不仅会影响迁入国和迁出国的人口现状, 而且将对未来人口再生产产生影响。通常,迁移人口以婚 育年龄人口居多,这将导致迁入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 率升高。相反,迁出区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将有 所下降。 2.人口迁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移民对于迁入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一面在于:移民既弥补 了迁入区劳动力的不足,同时,还带来了他国的科学知识 和生产技术。

63 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开发和
发展,首先应归功于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大量移民以 及他们的后代。对于迁出国而言,移民对其国家经济发展 也有有利的一面。迁出过剩的人口既减轻了政府的沉重负 担,又为国家增加了外汇收入。但是,如果科技人才外流, 则会给迁出国带来较大损失。 3.移民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人是知识和文明的载体。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人类发 展了适合当地条件和特点的经验、技术和文化。因而,具 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口迁移有利于生产经 验、劳动技能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有利于科学知识以及宗 教的传播,有利于提高迁入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促进全社 会科学技术及文化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建设。 4.人口迁移促进了种族、民族的同化和融合 种族是人类长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生存,因适应特殊 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在生理和形体上具有特殊性的不同的 人群。民族则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域,在语言、风俗、信仰、 心理状态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人群集团。

64 人口迁移可以使各种族、民族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多,并
为逐渐打破种族和民族界限提供了条件,使各民族、种族 融合并形成新的民族成为可能。 (6)现代的移民 今日,世界上的人口迁移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过去多 是开发新区,主要是向美洲、大洋洲与东南亚地区移民。 如今,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业发达国家,劳动 力短缺,形成由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向发达国家 的工业区转移。在国内人口迁移上,主要由农村向城市转 移。由衰落城市向新兴的工业区转移,由环境条件不好地 区向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的地区转移。 1)外籍工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前联邦德国、 北欧等经济发达国家,生活水平提高也较快,而人口增长 缓慢,出现劳动力严重不足问题。因而地中海沿岸国家, 如西班牙、意大利、南斯拉夫等国的工人就到缺劳动力的 国家做工,那里出现几百万人的外籍工人。第二个外籍工 人集中的国家是盛产石油的阿拉伯国家。它们是沙特阿拉 伯、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巴林和利比亚等。

65 其中阿联酋和科威特两国的外籍工人占全部劳动力的
60%以上,其他国家约在30—40%之间。按人数计,外籍 工人最多的是沙特阿拉伯,超过70万人。其工人来源除其 他阿拉伯国家外,还有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 2)退休人员的迁移:在生活富裕的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 退休后,可以获得较多的退休金。他们有条件选择生活条 件比较好,坏境比较优美的城市和地区作为居住地。在英 国,这些人往往迁往沿海的城市。迁往南部沿海的弗克斯 通(Folkestone)、黑斯廷斯、布赖顿、沃尔森 (Worthing)、怀特岛、达特默茨(Dart-month)、特 鲁诺(Truno)等城市及其附近地区的特别多。如果与东 部沿海、西部沿海一些城市相联系,那里出现了一种城市 空心化现象。这些沿海城市及附近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 当地总人口的26.7—49.1%,而在英格兰中部的城市中, 60岁以上的人口只有8.5—14.8%,两者相比,反差十分鲜 明。 3)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 的产物,这种现象18世纪时首先出现在英国。进入20世纪, 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大城市迅速发展。

66 进入20世纪,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大城市迅速发
展。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也日益加大,1925年城市人口只 占21%,1950年增至29%,1980年已达到39%。据联合国 统计,全世界162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59个国家和地区 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50年代以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 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都急剧增长。发达国家,如澳大 利亚,1954年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6%,到1976年达到 86%。发展中国家,如秘鲁,在1950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 口的31%,到1976年增长到55%。人口比较多的发展中国 家,因人口基数大,城市人口增长比较缓慢。 由于人口大量转向城市,不仅城市数目增多,而且大城 市人口日益膨胀。在20世纪初,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 城市只有10多个,1950年增加到70多个,现在则已接近 200个。大城市的市区不断向外扩展,郊区也在向市区转 化,所以人口迅速增长。如日本的东京(包括东京、川崎、 横滨以及附近若干毗连城市)在1900年只有 174万人, 1950年发展到 818万人,到 1970年已达1484万人。其他超 过千万(连同郊区)的特大城市还有纽约、墨西哥城、上 海和洛杉矶等。

67 4)中国和美国国内人口的迁移:我国国内的移民活动有
很长的历史。例如在14世纪末与15世纪初,一是向云南, 再是向沿长城地区的军垦移民。在清朝(1650—1850)从 两湖和陕西向四川迁移了大量居民。例如,四川在1786年 人口不到850万人,到1850年,该省的人口超过4400万人。 1850年以后,移民重点转向长江下游。那里因太平天国与 清政府战争,人口大减。20世纪初,移民转向东北。光绪 二十二年(1897)东北已全部开禁,允许关内移民前往。 当时,东北全区人口只有700多万人,到1933年已达2910 万人。1950年,东北的人口已达4000多万,到1982年增加 到9000多万。从开禁到现在约100年,东北的人口由700多 万增加到9000多万人,增加了12倍,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世 界少有的。 美国国内在近几十年内,西部地区,特别是加利福尼亚 州,新兴的工业比较发达,经济增长较快,所以东部的白 人向西流动,使西部的人口有惊人的增长。相比之下,美 国黑人迁移潮流则主要是由南向北,因为南方农村劳动力 有余,剩余的黑人劳动力流向北方城市,寻求生路。

68 目前,这两大迁移潮流已接近尾声,出现了由北方向南
方“阳光地带”迁移的高潮。 二、城市化与人口迁移 现代人口流动的趋向根植于经济因素。农业人口向非农 业人口转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城市化 过程。 城市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奴隶制兴起的阶段产生的。 1887年,国际统计学会曾提出国一个各国通用的居民点分 类标准,规定一个居民点人数在2000人以上的,可称为城 市居民区,2000人以下则为农村。但这个规定操作性不强, 实际上并未被普遍采用。 在资本主义早期,城市靠“圈地”剥夺农村,从纯消费性 变为生产性,工业开始成为城市的主要经济成分。工业企 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 、服务业、文教卫生事业、公用事业等发展,资本主义工 业化的结果,不仅使生产资料、财产聚集在少数人手中, 也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人口密集起来,大量的人口盲目 向大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形成了农村人口向城 市移动的高潮。

69 三、民工流动与人口迁移 近几十年来,在我国还有一种颇具特色的国内迁移形式, 这就是民工流动。在改革伊始,人民公社体制对农民的控 制刚废除,农民自由流动的意识和开辟就业新渠道的意识 均处在朦胧阶段,再加上城市体制改革滞后,城门没有打 开,所以大多数农民的劳动热情凝聚在农业领域,凝聚在 分户承包经营。只有那些惯于走南闯北的能工巧匠率先流 出农村,流入最早开放的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 根据统计,改革之初,全国流动就业的民工不超过200万 人。 到20世纪80年代,农村非农业部门,尤其是乡镇企业异 军突起,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渐渐拉大。区域不平衡为民工 流动提供强劲的驱动力和广阔的就业机会。同时,关于经 商开办企业政策的放宽,城市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使民工 流动半径和流量都迅速增大,根据统计,仅四川省1987年 全省流出农村劳动力47万人,1989年增至68万人。广东省 东芜市1988年全市劳动力总量的一半系外来民工。

70 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及利弊浅析 一、民工流动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 我国农村在1949年——1978年间人口增长率高达2.07%, 而农业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仅为5.59%。国际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的人口若每年增长1%,要保持人们生活水平不 下降,平均经济增长率就必须超过4%。因而自50年代开 始到70年代,就形成了大规模低收入的农村劳动力队伍。 据计算,按照现有的耕作方式和经济水平,农村劳动力剩 余60%左右,约2.7亿。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人 多地少,隐性失业人口多这一矛盾。加之农村生产具有季 节性,农忙时间短,农闲时间较长,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2.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 农村人多地少,有限的耕地上堆积着过多的农村劳动力, 这不仅给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滥垦滥伐, 生态失衡,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业人口密度是指农业人 口与国土面积之比。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口对生态环 境的压力。

71 人口密度大约是我国的3倍,但日本的农业人口密度每平 方千米75人。我国的山区占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耕地
1994年我国农业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94人,日本的 人口密度大约是我国的3倍,但日本的农业人口密度每平 方千米75人。我国的山区占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耕地 面积只有10%左右,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为了满 足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不断的存在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过渡放牧的现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旱涝灾害频繁发 生,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3.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 农村劳动具有脏、苦、累的特点。翻田耕地,抢早插晚, 劳动艰辛,体力付出多,但又不能直接获得货币收入。山 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物质的搬运靠人力、畜力完成。 偏远山区的农村,通讯盲区,连县级的电波讯号都接收不 到,文化娱乐根本谈不上。人的价值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 “固守一方”,“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的水准 上。

72 4.流动不稳定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4年全国农 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7.3%,而当年从非农产业返回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4.2%。 近四分之一的回流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不稳定性的集中反映。 5.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卫生意识淡薄,不讲文明礼貌的 现象时有发生。劳动力素质低影响了转移的深层次发展。 据1990年全国普查资料计算,民工的文化素质明显低于全 国迁移人口的平均水平。初中文化程度占30.8%,小学文 化程度占22.1%,这就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深层次转移, 只能从事职业属脏、累、差的非技术性或技术性差的职业, 文化素质偏低降低了转移的巩固率。近年,已转移的劳动 力回流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17.8%,文盲率高达21 %,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9.5%。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低素质劳动者将越来越不适应社 会经济的发展。

73 二、民工流动的特点 1.民工流动据经济定向 民工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 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 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输出地,上海、北 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 入地。 2.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 这部分民工仅是在相对农闲时流动,主要是各大中城市 和周围农村之间。流动距离短,从事建筑、修路桥等。春 播秋收这两忙时间务农,农闲时间“务工”。 3.“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 初高中刚毕业的年青人,绝大部分加入了“外籍工人”的 行列。成群结队去较远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招工进厂, 或从事第三产业,打工时间长,从17岁左右开始,直到30 多岁或更长,有少数人在沿海安家落户,转化为“本地工 人”,绝大部分回家自主立业。

74 4.流动不稳定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4年全国农 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7.3%,而当年从非农产业返回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4.2%。 近四分之一的回流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不稳定性的集中反映。 5.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卫生意识淡薄,不讲文明礼貌的 现象时有发生。劳动力素质低影响了转移的深层次发展。 据1990年全国普查资料计算,民工的文化素质明显低于全 国迁移人口的平均水平。初中文化程度占30.8%,小学文 化程度占22.1%,这就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深层次转移, 只能从事职业属脏、累、差的非技术性或技术性差的职业, 文化素质偏低降低了转移的巩固率。近年,已转移的劳动 力回流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17.8%,文盲率高达21 %,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9.5%。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低素质劳动者将越来越不适应社 会经济的发展。

75 三、民工流动的利弊 任何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农 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 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更具深远意义。 目前,我国各地外出打工的农民超过了5000万。民工的 大量流动,特别是各地有组织有序的流动,有效地调整了 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 大作用。 许多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 服务业等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 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 进乡镇企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 但是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最为 突出的是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如1993年全国 刑事案件共161万起,涉及流动人口的占到50%以上,广 东占80%以上,对社会治安与当地居民安全造成了巨大的 威胁。其它的社会问题有:违反计划生育,城市人口急剧 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损害 环境等。


Download ppt "第五章 城市人口."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