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反弹传球技术 说课稿 泉州八中 刘荣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反弹传球技术 说课稿 泉州八中 刘荣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反弹传球技术 说课稿 泉州八中 刘荣辉

2 一、课的设想: 本课的教学设计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和逆向思维教学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同时也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
在使用器材方面更是灵活多变。

3 二、教学内容: 1)游戏:拼图和车来车往 2)学习原地双手胸前反弹传球

4 三、教材分析: 游戏—拼图:学生利用呼啦圈和人体进行自由创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展现自我个性的机会。
游戏—车来车往:交通事故是青少年意外死亡主要因素之一,大部分初一年学生已经不再由家长接送,他们面临这个可怕威胁。 原地双手胸前反弹传球是篮球运动中传接球组成部分,用于篮球初步教学是比较合理(很多人认为投篮),有利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5 四、学情分析: 初一年学生是非常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学习新知识兴趣很高,但保持兴趣时间比较短,而且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
本课采用了情景教学模式和逆向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延长学生有意识的注意力,合理教学切入点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为今后教学做好准备。

6 五、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关注2008北京奥运;珍惜生命,安全第一。 2、技能目标:学习原地双手胸前反弹传球技术,激发运动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7 六、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反弹传球—准确的手型;
依据:球的合力是通过手臂手腕和手指拨球的力量传出,所以准确的手型是重点。解决方法:直观示范和个别纠正 难点:反弹传球—准确的击地点 依据:球弹起的高度在接球人的腹部时,应该是比较容易接,所以击地点应该比较靠近接球人,差不多是距接球人1/3的地方。这个击地点的准确应该是比较难。解决方法:使用标志物(呼啦圈)

8 七、教学过程: (一)引起注意阶段; 1、课堂常规(2’)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体验教育阶段;
1、游戏(8’):“拼图”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发挥想象力,敢于创新,展现个性。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2008北京奥运,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同时认识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同时达到热身效果。

9 2、游戏—车来车往(9’)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游戏可以再来,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安全第一。
(1)滚呼啦圈练习(呼啦圈为车),为游戏做准备 (2)情景1:槽糕的交通情况,没有交通警察 交通事故:人与车、车与车 (3)情景2:良好的交通情况,教师当交通警察 交通警察统一指挥

10 (三)接受新知识阶段; 1、原地双手胸前反弹传球比赛(6’) (1)自然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2)3分钟内进球个数多者为胜(女生少5个),进球最少的小组做深蹲10次 2、评价比赛情况,提出存在问题,师生讨论并解决(5’) (1)表扬优胜小组, (2)提出问题:怎样反弹传球更容易进球? (3)演示不同击地点的反弹球 (4)师生一致认为在距离传球者2/3处较为合理 3、纠正存在问题,再练习提高技术,再比赛(10’) (1)组织练习,纠正存在问题,个别指导 (2)学生明白击地点,并在该点放个小呼啦圈为标志再练习 (3)自然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3分钟内进球个数多者为胜(女生少5个),进球最少的小组沿篮球场地跑1圈

11 (四)恢复整理阶段; 1、伸展放松操(3’)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2’) 八、场地器材: 1、场地器材:2个篮球场;20个篮球,24个呼啦圈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 次/分,最高心率为160次/分; 运动密度约为40%,运动负荷为中等。


Download ppt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反弹传球技术 说课稿 泉州八中 刘荣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