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專家取向評鑑 (認可模式、 教育鑑賞與批判 )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專家取向評鑑 (認可模式、 教育鑑賞與批判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專家取向評鑑 (認可模式、 教育鑑賞與批判 )
指導教授:鄭新輝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專二澎湖班 學生:陳秋釵 T

2 專家導向評鑑 最古老且最被廣泛使用的評鑑 認可模式(accreditation model) 教育鑑賞與教育批評的評鑑理論

3 現今強調品質,重視績效責任的呼聲下,機構或方案評鑑愈形重要,對機構、方案、產品或活動作判斷,直接且公開的以主觀的專家團隊意見作為主要的評鑑策略。 以我國為例 1.教學輔導團至學校訪視學科教學 2.小班小校精神教學視導 3.學校輔導工作評鑑 4.文書工作評鑑 教育局人員、該領域學者專家進行評鑑

4 貳、類型 專家導向評鑑的評鑑過程主要可從 1. 存在的結構2. 公開的標準 3. 特定時間表4. 多元專家意見 5
貳、類型 專家導向評鑑的評鑑過程主要可從 1.存在的結構2.公開的標準 3.特定時間表4.多元專家意見 5.結果影響現狀變項分五類來討論 包括:1.正式專業的評鑑系統 2.非正式專業評鑑系統3.特定目的的小組評鑑4.特定目的的個人評鑑 5.鑑賞學-評論評鑑等 (Worthen, Sanders, & Fitzpatrick, 1997)。

5 1.正式評鑑系統為結構性、有公開的標準,且於特定時間舉行,由多元專家組成評鑑小組,所得的結果常常會影響現狀, 以全國師範教育認可審議會(NCATE)認可為例

6 2.非正式評鑑系統:也為結構性,不見得有公開標準,且不一定在特定時間舉行,有時候是成員要求或視情況需要時才舉行,評鑑結果包含了多元的專家意見,所得結果也常影響現狀,如允許大學教授終身職的評鑑,或者論文口試。

7 3.特定目的小組評鑑:不具結構性,且沒有公開的標準,也缺乏特定的實施時間表,但評鑑結果仍包含多元專家意見,評鑑結果有時候會影響現狀,造成現狀的改變, 如政府欲決定補助學校經費的額度

8 4.至於特定目的的個人評鑑,與特定目的小組評鑑都沒有存在的結構、公開的標準、特定時間表,但評鑑結果為單一專家意見,結果仍有時候會影響現狀 如:教材評鑑

9 5.鑑賞學-評論評鑑,其結構鬆散,沒有公開的標準,也無特定時間表,評鑑結果可能為多元專家意見,結果有時候影響現狀 如產品的評鑑。

10 類型 存在的 結構 公開的標準 特定 時間表 多元專家意見 結果影響現狀 例子 正式專業評鑑系統 常常 NCATE 認可 非正式專業評鑑系統 很少 有時候 終身職評鑑 手稿評鑑 特定目的 小組評鑑 補助金評鑑小組 藍帶小組 特定目的個人評鑑 教材評鑑方案 教育鑑賞學和評論 產品評鑑

11 教育評鑑的演進(歷史) (1/3) Madaus,Stuffebeam(1983)依發展分成六期: 1
教育評鑑的演進(歷史) (1/3) Madaus,Stuffebeam(1983)依發展分成六期: 1.改革時期(The Age of Professionalization)( ) 2.效率與測驗時期(The Age of Efficiency and Testing)( ) 3.泰勒時期(The Tylerian Age)( ) 4.純真時期(The Age of Innocence)( ) 5.擴張時期(The Age of Expansion)( )

12 (2/3) 6.專業時期 (The Age of Professionalization) ( ) 1973年開始,教育評鑑開始蛻變為一種專業,與教育的其他領域如教育哲學、社會學與心理學一樣自成體系。

13 (3/3) 7.擴充與整合時期(1983-2001) 隨經濟發展,評鑑領域擴充與整合,專業評鑑協會比20世紀多,不同專業領域溝通合作,評鑑標準的發展有長足的進步

14 專家導向評鑑 /2 特色一:由專家團體進行評鑑,專家除學術領域的大學教授,含學校領導者、成員,學區督學、委員,組成多樣性 特色二:透過專家知識評鑑所得的結果促成機構與方案的改進,下次計劃的參考,由專家來為機構與方案品質背書。 專家導向評鑑的進行不限一次,在不同的時間再度進行。

15 2/2 我國現行的評鑑方式,大多數為專家導向評鑑,忽略學校自我評鑑的部份, 評鑑多為由上至下來施行,學校對評鑑抱持應付了事的態度,使評鑑成為學校內發的,促進自我改進與發展的機制,是我國目前努力的方向。

16 認可模式(accreditation model)
認可,是指某課程方案或教育機構,被認定符合某些共通同意標準的過程 目前美國各州教育廳,對學校課程的認可,具有法律上的權力,是課程評鑑的主機構

17 基本概念 1. 認可制度係源於專業自主的觀念,希望運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建立教育的最低標準,追蹤各校的教育方案,必要的話並促其改進。 2
基本概念 1.認可制度係源於專業自主的觀念,希望運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建立教育的最低標準,追蹤各校的教育方案,必要的話並促其改進。 2.早期的認可制度,著重「警察」的角色,旨在排除不符最低標準的學校,現今,改變為「服務」的角色,試圖協助學校改進其方案。

18 學院及大學的認可制度,其目的有九項: 1. 維持及提升高水準的人文和科學教育。 2. 維持及提升高水準的專業服務預備。 3
學院及大學的認可制度,其目的有九項: 1.維持及提升高水準的人文和科學教育。 2.維持及提升高水準的專業服務預備。 3.避免社會受到無能專業人員的危害。 4.知會大眾有關高等教育方案的品質。 5.促成學生轉校便利。 6.鼓勵高等教育機構的實驗與自評。 7.促使高等教育機構聘用優秀學者,購置適當器材。 8.避免學院及大學受到不當的政治干預。 9.避免社會大眾受到教育詐騙。

19 自評與訪視(1/2) 認可模式的評鑑分成自評和訪視。 1
自評與訪視(1/2) 認可模式的評鑑分成自評和訪視。 1.自評係由學校依據評鑑標準(通常設計有評鑑手冊和評鑑表),列出有關項目的事實,自行評定,其中應有對學校現況的批評和建議。 2.自評人員可以包含教師、學生、家長、社區人士讓自評更確實。

20 1. 認可協會收到自評報告後,便組成(2/2)訪視委員會,到學校實施訪視。 2
1.認可協會收到自評報告後,便組成(2/2)訪視委員會,到學校實施訪視。 2.訪視委員由專家或有經驗的教育人員擔任,人數少則五至十人,多則近百人 3.訪視時間通常為三天。 4.訪視搜集方法多樣有觀察、晤談、測驗、文件分析等。 5.訪視委員依所搜集資料,對自評報告予以審核評定並提出建議。 認可模式的評鑑,其成敗關鍵在於標準的建立、自評和訪視的實施以及補救改進程序,並實施定期的複評。

21 優點 (1/2) 1. 認可制度對提升教育的素質的貢獻很大,實施也很容易 2. 認可模式強調自評,可養成學校自我了解與改進的能力 3
優點 (1/2) 1. 認可制度對提升教育的素質的貢獻很大,實施也很容易 認可模式強調自評,可養成學校自我了解與改進的能力 認可模式減少教育上的無能和詐騙,保護教育消費者

22 缺點 (2/2) 1.認可標準的建立,常受到批評 2.自評報告的正確性受到質疑 3.訪視效果的問題
缺點 (2/2) 1.認可標準的建立,常受到批評 自評報告的正確性受到質疑 3.訪視效果的問題

23 教育鑑賞與教育批評的評鑑理論 教育鑑賞與教育批評的評鑑理論,是艾斯納所倡導
一.概念的形成與表達 艾斯納(Eisner,1978a,1981c,1981d,1982) 認知是有機體認識環境的過程;透過認知,人類仍能意識、注意、識別與知覺。認知過程中,感官的作用非常重要,缺乏它概念無法形成。

24 1.概念形成與感官作用 人要了解周遭環境的品質,要合乎二個條件 *是這個品質確實存在 *人類必須能判別此一存在 艾斯納指出,概念是以感覺為基礎 不是以語言(影像的代替物)為基礎。

25 2.概念表達與呈現方式 由感官作用到概念的形成與操弄,這整個認知過程都屬於個人私有的,只存在於個人經驗之內。把私有的概念公開與人分享的過程,艾斯納稱為具體化(externalization)概念的具體化,有賴於選擇適當呈現方式(forms of representation)做為概念的替身,無論採何種呈現方式 都必須是實證,可以用感官去發現其所代表的概念。 同樣的概念,可採用不同的呈現方式 概念的表達除了單向把概念呈現出來,也能倒回去修改原來的認知過程和概念。

26 3. 呈現方式的處理與結構 採用何種途徑使呈現方式能代表概念,艾斯納(Eisner,1978a,1981c,1981d,1982)提出三種處理途徑:模擬、表意和傳統,即每一種呈現方式,都可以透過這三種途徑加以處理。 模擬是仿造概念的表面特色。 表意是深層意義的顯露,處理方式為開放取向。 傳統傾向採用規則取向結構

27 二.均衡的課程 艾斯納心中的均衡的課程: 1. 感官是經驗環境品質的工具。 2
二.均衡的課程 艾斯納心中的均衡的課程: 1.感官是經驗環境品質的工具。 2.每種感官系統對某些環境品質的偵測相當敏感,對其他品質則不盡然。 3.感官所得的資訊是形成概念的基礎。 4.概念形成,便可想像地召回和處理,成為求知的基礎。

28 5. 求知基於概念,而概念的形成有賴 *所能運用的感官系統 *所處環境具有的品質。 6
5.求知基於概念,而概念的形成有賴 *所能運用的感官系統 *所處環境具有的品質。 6.個人私有的概念,必須公開顯現於外,才能與他人分享,並進而修正原概念或產生新概念。 7.要公開私有的概念,必須運用各種呈現方式,例如文學、詩歌、音樂、數學、科學與視覺藝術等學校課程應均衡的教導學生用各種感官和呈現方式。

29 8. 有些概念適用許多呈現方式表達,概念的表達常有最適合的呈現方式。 9. 決定如何處理呈現的方式有三途徑:模擬、表意、傳統可供運用。 10
8.有些概念適用許多呈現方式表達,概念的表達常有最適合的呈現方式。 9.決定如何處理呈現的方式有三途徑:模擬、表意、傳統可供運用。 10.安排呈現的方式有規則取向結構和開放取向結構 11.感官系統、概念表達、呈現方式、訓練。

30 三.對傳統評鑑方法的批評 課程須能培養廣泛的認知能力及表達的素養,由內容和目標層面去努力 *在現有課程中加強藝術課程 *在行為目標外,增加表意目標和問題解決目標 由評鑑來領導課程和教學,因績效運動盛行。

31 艾斯納認為科學式評鑑方法有八個缺點(Eisner,1972,1976,1978b,1979a,1981d) 1

32 4. 忽視評鑑的目標和功能→重視教育條件、過程與互動 5. 學習結果的評鑑採用完全相同的標準或量尺→依結果採用不同量尺 6
4.忽視評鑑的目標和功能→重視教育條件、過程與互動 5.學習結果的評鑑採用完全相同的標準或量尺→依結果採用不同量尺 6.學習變成標準化的模式→引導學習脫離標準化 7.重未來而輕現在→兼顧現在與未來 8.實驗處理的運用不當→描述並善用實驗處理

33 四.教育鑑賞與教育批評的方法(Eisner, 1981a) 教育鑑賞與教育批評主張,基於五個假設
1.要能描述教室社會情境的複雜特質,必須能觀察到其中發生的交互作用。 2.觀察此特質,除感官的看,還要按照某些參考架構,識別其中重要的部分。 3.教室情境的特質,用多元描述,例如數字、散文、詩歌、錄影等。 4.每種呈現方式在表達個人所見的特質上,有其優點與限制。 5.透過呈現方式來描述教室或學校情境,旨在幫助他人更了解此情境。

34 *教育鑑賞是教育批評的一部分 艾斯納主張,鑑賞是感知的藝術,感知即是醒覺、認識或理解並提供判斷,是精鍊感知事物品質,可針對學校的各種過程,例:教學的性質與品質、學生的交互作用、學校的整體組織及教材的運用(Eisner,1979a)。 教育鑑賞有賴預在圖像(anticipatory schemata)的區別運用(Eisner,1979a)此圖像是選擇的作用,能將有關的現象分隔開來,了解其在情境中如何作用。

35 *教育批評的藝術 教育批評有四個層面 1. 描述:將感知的教育現象描寫出來。 2
*教育批評的藝術 教育批評有四個層面 1.描述:將感知的教育現象描寫出來。 2.解釋:理解各種行動方式,處於教育情境的人,有何意義、功能和重要性。 3.評鑑(評估):所發現的教育現象在教育的價值及重要性且運用評鑑規準 與提出變通方案。 4.論題:透過觀察的歷程定義一些共同且重要的論題脈絡,建構可接受知識實境的文化結構(Eisner,2003

36 *信度和類推性教育鑑賞和教育批評信度求證於結構的確證、參照的適切與一致的確認三種方法 1
*信度和類推性教育鑑賞和教育批評信度求證於結構的確證、參照的適切與一致的確認三種方法 1.結構的確證分析結論是否有足夠的證據支持,藉關係分析獲得可信度 2.參照的適切主張有二:*訪問觀察做批判的焦點 *為採用科技尋找教育批評的參照 3.一致的確認是使用二個或多個評論觀點,對一個情境評價的歷程,觀察結果重疊的程度,是一種內部判斷的可靠度(Eisner,2003)

37 *培養鑑賞與批評的能力 「教育鑑賞和教育批評」這門課,同學認識、理解中小學教育實際能力,藉討論、考驗與精練並修正觀察的結果

38 五.可能遭遇的困難 1. 運用單一的感官系統和呈現方式,概念的形成和表達都受限制 2
五.可能遭遇的困難 1.運用單一的感官系統和呈現方式,概念的形成和表達都受限制 2.評鑑領導課程與教學,不均衡的評鑑帶來課程與教學的不均。 3.艾斯納的教育批評包含四步驟:鑑賞、描述、解釋、評鑑 *鑑賞是認知與理解-感知-賴成熟和學習 *批評是展露-表達-加以鍛鍊 *描述-批判,試圖描述教育生活中有關規章、建築等的品質。 *解釋:運用社會科學的觀念,探索其意義和功能。 *評鑑:為改進教育的過程與提供價值選擇的基礎並作成判斷

39 4. 語言、文學在日常生活的溝通,比其他方式重要 5
4. 語言、文學在日常生活的溝通,比其他方式重要 5.藝術所強調的是創造和個殊,藝術批評需要想像與注釋 *事實的理解,太過藝術化的描述,易令人混淆 6.藝術的批評強調感情的帶入,易有個人偏見,非純理性的事實

40 7. 評鑑理論中解釋多於教育批評,教育鑑賞篇幅少且缺乏方法的運作與解說 8
7.評鑑理論中解釋多於教育批評,教育鑑賞篇幅少且缺乏方法的運作與解說 8.教育批評依評鑑者的鑑賞能力而異,提升鑑賞能力則能提高信度和效度,教育批評不一致可能發生於描述、解釋或評鑑不易發現

41 9. 教育批評重視質的分析,反對簡化複雜的教育現象,不提出研究的重要發現,一般較難接受且為兩難 10
9.教育批評重視質的分析,反對簡化複雜的教育現象,不提出研究的重要發現,一般較難接受且為兩難 10. 教育批評實施費用昂貴,評鑑者用在教室的時間與能力需兼具 艾斯納的教育鑑賞和教育批評是相當成熟的評鑑理論,在不斷的精緻化,使教育改進得到啟示

42 註:艾斯納舉出三個實例,前二個在當時已經完成研究,參見:McCuttcheon(1976),Sternberg(1977);最後一個研究當時仍在進行。其他運用「教育批評」所做的研究,參見Alexander(1977);Barone(1978);Vallance(1975).

43 感謝聆聽


Download ppt "專家取向評鑑 (認可模式、 教育鑑賞與批判 )"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