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社會心理學序論 林川田 20130927@輔仁大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社會心理學序論 林川田 20130927@輔仁大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社會心理學序論 林川田

2 Overview 社會心理學的定義與內涵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史 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觀點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3 社會心理學是什麼 社會心理學 社會學 心理學

4 社會心理學是什麼 社會 心理學 社會學 心理學 社會 心理學

5 社會心理學的定義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how the thought, feeling, and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are influenced by the actual, imagined, or implied presence of others. (Gorden Allport) 使用科學方法「去瞭解與解釋個人的想法、感覺和行為,如何受到真實、想像與隱含存在的他人所影響」的一門學科(Gorden Allport)

6 社會心理學的定義 做為個體的「人」vs 群體中的「人」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人」與「他人」之間的相互影響 人是會受到別人影響的

7 社會心理學的內涵 (一) v.s.其他社會科學 (二)理論與應用兼具~~Kurt Lewin (三)研究課題 (四)研究目標
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政治學… 心理學:性格、認知、臨床、知覺… (二)理論與應用兼具~~Kurt Lewin (三)研究課題 Intra-person、Inter-person、Intra-group + Inter-group (四)研究目標 觀察、解釋、預測、控制

8 社會心理學:三明治的夾心?! 社會學:探討宏觀社會系統,包括社會階級、社會結構或制度等,較不強調心理現象。 例:自殺率與社會穩定程度的關連
人格心理學:重視個別心理特徵或性格特質,藉以探討個體的獨特性與個別差異。 例:自殺與憂鬱性格的關連 以上兩者在理論概念和關心議題上,與社會心理學有所重疊,但分析的層次不同。

9 ‧人格心理學(微觀)與社會學(宏觀)之差異,猶如「見樹」與「見林」之別。

10 PSP v.s. SSP 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 Psych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
Soci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Sociology Micro-sociology

11 PSP與SSP教科書的主題 PSP 個人知覺 社會認知 自我 態度與態度變遷 偏見 社會影響 團體內的行為 助人 攻擊 性別 SSP
語言的性質 語言、團體與社會結構 知覺、記憶、 語言學習與兒童社會化 自我的發展 互動次序的認知 自我與身份轉化 性別與身份 偏差行為 疾病、老化、死亡…

12 社會心理學的應用範疇? 哲學:提供理論概念或議題分析,但較不強調經驗研究。 文化人類學:探討不同文化間的異同。 經濟學:理性人預設。
教育、工商、醫療、政治..... 社會心理學的應用範疇? 任何需要與他人互動的情境 誰適合學社會心理學?

13 社會心理學的思考模式 相互重疊的四個界層 Intra-Person~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
Inter-Person~自尊維持模式(SEM) Intra-Group~團體動力(Group Dynamics) Inter-Group~資源衝突(Realistic Conflict)理論

14 社會心理學的未來趨勢 跨領域:學科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文化:多元文化百家爭鳴 Zoom In/Out:性別、演化、神經科學

15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史 早年時期(1885~1934) 成 長 期(1935~1945) 快速發展(1946~1969)
危機轉機(1970~1984) 全球觀點(1985~~~~~)

16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史 早年時期(1885~1934) 1897:社心的M.I.V.與Norman Triplett
1908:《Social Psychology》雙胞案 心理學家W. McDougall-天生的內在傾向與本能。 社會學家E. A. Ross-人們受到他人極大影響 1924:F. Allport的《Social Psychology》 嚴謹的(科學)實驗方法 重視以個人為主的研究 主題包括:非語言溝通、社會助長、從眾…

17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史 成 長 期(1935~1945) 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社心的M.I.P.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史 成 長 期(1935~1945) 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社心的M.I.P. 1936:社會議題心理學研究學社(SPSSI) M. Sherif:在賊窩裡看蠟燭 K. Lewin:花椰菜v.s.牛肉 社心臨床一家親

18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史 快速發展(1946~1969) "團體"戰開打 1949:C. Hovland:耶魯教你怎麼說
1950:T. Adorno:HE will do it 1951:S. Asch:我才不會人云亦云…? 1954:L. Festinger:超級比一比 1954:G. Allport:珍.奧斯汀的一半 1957:L. Festinger:如何做出好吃的蚱蜢

19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史 快速發展(1946~1969) 1958:F. Heider:P-O-X,POX~
1959:H. Harlow:兩個媽媽一個娃 1963:S. Milgram:WE will do it 1965:Jones & Davis:我的鄰居是個好人… 1966:Hatfield & Berscheid:愛情來了 1968:Darley & Latane:別光站著! Manning R., Levine, M. and Collins, A. (2007). The Kitty Genovese Murder and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helping: the parable of the 38 witnesses. 

20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史 從危機轉機(1970~1984)到全球觀點(1985~~~~~)
信心危機: 高期望+大學生+實驗室+欺騙+白人男性 1974:性格與社會心理學協會成立 1984:Fiske & Taylor的《Social Cognition》 1991:Markus & Kitayama 的 Cultural Self

21 (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觀點 一、本能觀點理論(/心理分析理論) 二、學習觀點理論(/行為學派) 三、角色觀點理論(/社會學取向)
四、認知觀點理論(/完形與訊息處理) 五、動機觀點理論

22 社心的理論觀點2/5:學習觀點 社會行為是學習而來的 古典條件化(classical conditioning)
操作條件化(operational conditioning) 觀察學習/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

23 社心的理論觀點4/5:認知觀點 刺激S-<處理O>-反應R 完形(Gestalt)心理學與場地理論(Field Theory):
強調情境脈絡 與 重視主觀詮釋 訊息處理模式(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基模(Schema) 腳本(Script)

24 社心的理論觀點3/5:角色觀點 角色(Role) 社會脈絡(Social Context) 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
角色衝突(Inter-/Intra-Role Conflict) 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 性別角色(Gender Role)

25 社心的理論觀點5/5:動機觀點 目標(Goal)與動機(Motivation) 自我三動機
維持一致(consistency) 追求正向自我 追求正確 T. Higgins:Promotion V.S. Prevention

26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科學研究的步驟 形成問題與假設 選擇研究方法 蒐集與分析資料 解釋結果並做出結論

27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提出問題與形成假設 (hypothesis) 最常見的研究法:觀察法、相關法與實驗法 沒有問題就沒有答案!
根據過去的理論與研究提出問題與假設 過去理論→提出問題與假設→收集資料→修改理論 根據現象觀察提出問題與假設 觀察現象→提出問題與假設→收集資料→形成理論 最常見的研究法:觀察法、相關法與實驗法

28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二)、社會心理學研究工具箱 實驗室實驗法 實地實驗法 自然實驗法 實地研究法/觀察法 檔案研究法
模擬研究法/角色扮演 調查法/問卷法

29 社心研究工具箱 實驗室實驗法(laboratory experiment)
社心研究工具箱 實地實驗法/自然實驗法/類實驗法 (field / natural / quasi experiment) 操弄 控制 隨機分派(random assignment) 配對分組(matching) 重複驗證 內在效度&影響因素 需求特徵(demand characteristics) 實驗者偏差(experimenter bias) 評價焦慮(evaluation apprehension)

30 社心研究工具箱 實地研究法/觀察法(field study/observation)
進入研究對象的日常生活情境中 根據事先準備好的觀察項目或內容 針對研究對象進行有系統、有計畫的觀察 參與式 V.S. 非參與式 Festinger的世界末日研究

31 社心研究工具箱 檔案研究法(archival study)
運用現有的資料或檔案文件來進行研究 優點 資料現成,容易收集、花費低 可利用長期資料進行縱貫性研究 非反應性測量 缺點 資料現成,GIGO、無從搶救 環境限制 無法解讀或解讀錯誤

32 社心研究工具箱 模擬研究法(simulation study) 調查法/問卷法(survey / questionnaire)
可以探討特殊情境中的行為與課題 參與者的投入程度影響至關重要 調查法/問卷法(survey / questionnaire) 以設計良好的問卷進行大量施測 結構性/半結構性/非結構性訪談

33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三)、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倫理 http://ethic.heart.net.tw/rule.html 研究同意書
參與者個人資料必須保密或匿名 必須在參與者知情且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研究 過程中避免造成參與者心理過於不適或不安 參與者永遠可以在任何時候退出 Debriefing 實驗時若對參與者欺瞞,研究之後必須釋疑

34 You ready? Let’s roll


Download ppt "第一章 社會心理學序論 林川田 20130927@輔仁大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