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讲:排球运动概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讲:排球运动概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讲:排球运动概述

2 一、排球运动的特点 1、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2、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 3、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
4、轻松的娱乐性和高雅的休闲性

3 二、排球运动的起源、传播和繁衍 1、起源:1895年、美国、威廉•摩根 2、传播:传教士、战争 3、繁衍:“大排球”观

4 三、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 1、娱乐排球:(最初) 2、竞技排球:(50-70年代) 3、现代排球:(80年代以后) 主要特征:
(1)、技术上的高度发挥和发展; (2)、运动员技术上的专门化; (3)、运动项目的社会化、商业化、生活化; (4)、运动员的职业化、明星化。

5 四、排球技、战术发展的一些主要规律 1、进攻领先于防守,防守又促进进攻的再发展; 2、新技术的出现,带动新战术的出现;
3、战术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复合; 4、男子领先女子,女子效仿男子; 5、具备高水平的综合素质。

6 五、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 1、六人制排球的学习与推广 2、发展与完善 3、各种流派竞相争艳 4、漳州国家排球训练基地的建立
5、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6、走出低谷,重振雄风

7 六、规则对排球发展的影响 1、保证规则的简洁; 2、保持攻防的相对平衡; 3、维护比赛的连续性; 4、比赛时间的可控性; 5、便于电视转播;

8 七、排球运动科学研究的发展态势 (一)、排球技、战术研究发展态势; (二)、教学训练研究发展态势; (三)、未来排球运动科研的发展态势;

9 一、排球技、战术研究发展态势 当前,排球基本技术和战术的研究受到更多的关注,研究力度加大,开发创新研究倍增,许多新技术、新战术的研究能围绕排球技战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排球技、战术处于高原期,变化不是太大,给人有停滞之感,如何设计创新技术和战术,突破限制排球运动发展的“瓶颈”和跃过技战术发展的极点,这是当前众人瞄准的研究热点。 在基本技术研究中,主要表现为对基本技术的力学原理、运动学分析、动作方法的结构及技术合理应用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特别是目前已达到运用三维摄影解析技术来分析变化复杂的动作(如扣球击球时躯干转动的变化),使排球基本技术的力学分析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10 如:S•G•S•科尔曼(英国,1993)的排球扣球技术的三维高速摄影分析;黄辅周等人用高速摄影解析方法对排球技术的运动学研究和强攻、二传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曾倩等人对后排进攻技术的运动学分析研究;丁海勇对单脚起跳背飞技术的力学分析等。这些研究都是借助多维高速摄影解析技术,对优秀运动员的扣球、二传、防守和后排进攻等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提供技术各部分环节的运动学参数,为从微观上定量分析技术原理、特点与特征,建立技术标准参数模型和诊断、分析运动员技术及新技术运用的可行性分析提供了力学依据。

11 此外,技战术的设计创新也是人们所关注的热门。创新是推动技战术发展的动力,如果一个队在技战术上毫无创新,那末,他就难以跻身于世界排坛的先进行列,问鼎世界冠军。排球运动发展历史业已证明这一点。哪个队推出新技术和新战术,哪个队就能独领排坛风骚,甚至引起一场排球技术革命。日本女排以推出垫球、飘球和滚动防守新技术而夺冠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目前,有关排球技战术设计创新的研究很多,且都能紧跟世界排球技战术发展的趋势和规则变化的要求。如:李安格的《单脚起跳背飞技术与飘动进攻战术体系的设计》、黄辅周的《冲飞扣球技术研究》和《美国男排的二人接发球阵型》、史帝芬•霍姆伯格(美国)的《沙滩排球的技术与战术研究》、孙东升等人的《扣球新技术----单脚“位差飞”》和《“三差合一”进攻新技术》、葛春林等人的《脚垫球新技术设计与运用》等研究,都对充实排球技战术打法作出了贡献。特别是李安格先生设计的具有“人球空中同向并行、宽域多点球”的单脚起跳背飞技术,至今仍是世界各国女排普遍使用的致命性快攻技术。

12 目前,在技战术创新研究的推动下,世界排球技战术已发展为(引自国际排联《教练文摘》):发球采用跳发球;接发球采用2、3人接发球阵型;二传运用有战术意图的跳传;扣球采用有目的性的进攻、空中移位进攻、跑动进攻、后排进攻、时间差快球和单脚起跳扣球;拦网采用可变化的防守阵型。目前,“每球得分制、设立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比赛规则已正式执行,规则的修改必将引起众多的研究者聚焦于技战术创新上。

13 二、教学训练研究发展态势 1、关于排球教学方面的研究 为使现代排球教学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特征与趋势,改革沿袭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一种具有现时代发展特点的新型教法模式,使排球教学过程逐步实现最优化是当前人们追求的热点问题。对此,有关专家学者做了内容广泛的研究工作,涉及到教材建设、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模式、教学手段、考核评估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内容。但这类研究的重点在于改革传统教法,以探讨和建立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这些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4 (1)、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探讨教法改革的新路子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引进巴班斯基、布卢纳、布卢姆、斯纳金和莫斯顿等国外著名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并通过教学实验研究来考察其在排球教学中实施的各种效应,并加以改造成为适合中国国情和排球专项教学特点的中西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思想方法体系。进行这方面尝试性研究的有:钟秉枢等人的《排球上手传球和扣球程序教学研究》、刘吉珊的《排球扣球技术逆行式程序教学研究》、孙敬的《程序教学模式在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张建滨的《莫斯顿互惠分组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等。这些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学生技评、达标和理论成绩上均比传统教学占优势。其共性特点是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助于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展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教学模式发展走向。

15 (2)、量化技术环节,实施模式控制教学的尝试
杨劲苍的《对排球五项技术诸环节因素定量控制教学的实验研究》、顾伟农的《数据控制法应用于排球正面上手飘球教学的实验研究》、和黄尔联的《关于排球扣球最佳击球点的定量化研究》等研究尝试,开创了在排球技术教学中运用环节定量控制实施模式教学的先河。模式教学研究主要是依据控制论原理,通过高速摄影和对优秀运动员的技术运动学分析,获得发、垫、传、扣球和拦网五项技术诸环节因素的定量参数,经数学筛选后建立起排球技术环节量化参数模型,据此实施定量数控的模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用精确定量的数学语言描述技术与环节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以各种定量条件标志和节奏控制教学,使教师教有依据,学生学有目标。另外还有一种教学模式的研究,如张松歧的《高等体育院系排球动作技术教学模式论纲》,该文运用布卢姆的掌握性学习策略和系统分析方法,制定出排球普修技术教学过程中的练习模式、目标模式和评价模式。这是一个处于教学系统层面上的教学模式,不过该研究只构架了一个教学模式的实践框架,尚未进入实践检验环节。总之,这些研究为排球技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为教法改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16 (3)、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促进排球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前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利用电影电视录像和计算机CAI等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动态地模拟排球技战术的时空状态和连续变化过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同时,多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也是现代体育教学进步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这方面研究的例子有:顾伟农的《排球基本技术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佘敏克的《排球战术计算机动态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和付仁毅的《多媒体体育教学CAI(排球)的设计与实践》等。这些研究均运用了电影电视录像和计算机技术作为媒体手段,集声、象、文学于一体,向学生传输排球技战术知识信息,特别是交互式多媒体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引入,把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17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研究,如谢红光以技术迁移理论为依据进行的《垫球技术教学中运用“组集诱导法”的研究》、张伍平的《排球垫球技术运用条件控制教学法研究》、仇军以系统理论和认知理论为基础进行的《排球专项课比赛教学运用图示引导教法的实验研究》、佘敏克等人运用人工智能原理和功能模拟法进行的《排球基本技术辅助专家系统设计与开发》等。所有这些研究丰富了排球教学方法体系,为排球教法改革探路提供了依据和积累了经验,也为现代排球教学思想方法体系奠定了实践基础。 然而,在我们仔细分析这些研究时,不难发现,这些研究中提出的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使用价值,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与任务,适合于所有性质的教学对象与阶段,因此,研讨不同教法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作用功效是需要的。方法不能死搬硬套,终一而就,要照顾到排球教学的具体特点。

18 2、关于排球训练方面的研究 当前,有关排球训练方面的研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研究排球技战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训练的具体方法上,研究目的旨在直接解决排球运动训练过程的实践问题。当然,排球训练过程的定量监控、排球训练负荷的定量评价与控制,以及根据排球联赛实行主、客场双循环赛制特点进行分期训练等,也是当前研究的前沿课题。另外,如何将高科技手段与训练结合,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辅助训练与比赛,也成为当前排球研究的热点课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训练将逐步取代大运动量训练。目前,排球运动训练研究的几个较为突出的方面与趋势为:

19 (1)、计算机辅助训练 目前,计算机技术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排球训练比赛中,并以其独特的计算功能帮助教练员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以便制定正确的比赛方案和科学地指挥比赛。如美国、意大利、巴西男排以将计算机技术引入比赛临场指挥和技术分析,使他们能适时制定出克敌制胜的战术方案,从而问鼎世界冠军。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采用模糊跟踪技术和运用红外线摄像机与计算机开发的排球运动员训练比赛状态分析系统,能在训练与比赛时用红外线摄像机追踪队员,将其表现通过计算机直接以数据或图形反馈给教练员,以帮助教练员调整战术和科学地安排训练。李宗权先生运用计算机技术,从强攻扣球过网路线、高度和过网前冲力等角度出发,对强攻打法规律进行了理论上定量精确模拟,为教练员安排强攻训练和设计强攻战术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总之,运用电子计算机辅助训练比赛是排球训练手段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和研究方向。

20 (2)、训练过程模式化 排球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核心是使训练过程实现最佳化控制,而实施模式训练则可以定量、精确和最优地控制训练过程。因此,近年来排球模式训练问题一直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许多关于模式训练的成果已付诸实施,指导排球运动训练实践。此类研究的典型有:张丽茹的《对我国女排运动员弹跳力进行模式训练的初步研究》、胡亦海的《对我国重点青年女排高大队员弹跳训练模式的研究》和夏崇德等人的《发展四川青年男排弹跳力的模式》等。这些研究在天津女排和全国重点青年女排的弹跳力训练中试用,收效较好。特别是运用微机系统实现对重点青年女排弹跳力训练水平的诊断评价,使训练过程的调控更趋于科学化、定量化和自动化。模式训练法在弹跳训练中运用已见成效。然而,如何运用模式训练法解决排球技战术和其它身体素质训练的问题仍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21 (3)、弹跳力已是排球身体训练研究中的重点
排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是当前排球研究中的重点领域,而弹跳力训练则是研究中的重点中的重点。这是因为,目前强调个人突出力量并追求网上高度和进攻凶狠的力量排球再一次成为发展趋势,而良好的弹跳则是夺取网上优势的重要保证。古巴女排的成功就是一个依靠出色弹跳制胜的典型范例。所以,弹跳训练已成为众人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分别从运动员的形态、肌纤维类型、血型、年龄、纵跳动作方法和身体素质等诸因素出发,以探讨弹跳力与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基此,展开对弹跳力训练方法手段的深入研究,并获得较好的研究效果。在我国,如何突破运动员弹跳力发展的极限,以便能在国际大赛中与素质超群的欧美运动员抗衡,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22 (4)、长时间大强度的训练方法将会改变 关于排球运动供能特点问题,曾经有过不同说法。目前,加拿大研究人员通过对希腊世界男排联赛的研究结果表明:“排球运动主要是无氧供能,但以有氧供能为基础。”而我国研究人员则认为:“排球运动是一种有氧氧化恢复的无氧非乳酸供能系统供能,参有以有氧供能和乳酸供能为辅的运动项目。但在来回球多的高水平比赛中,无氧乳酸供能所占比例加大。” 由此可见,排球运动主要是由无氧供能系统供能已为共识。这一研究结果为排球运动训练科学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大强度的间歇训练法将取代过去的长时间大强度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

23 (5)、当前排球运动研究的难题和前沿课题 当前,排球运动研究中的实践难题主要有:如何科学定量地控制排球运动训练过程;如何对类属非周期运动项目的排球训练负荷实施科学定量的评价和建立评价标准模式;如何能突破训练的极限,进一步挖掘运动员的弹跳发展潜力等。 目前,排球运动研究的前沿课题主要有:设计创新排球新技术和新战术;研究根据全国排球联赛实行主客场双循环赛制的特点进行科学训练的问题;探讨沙滩排球的训练规律;形成我国现时期排球技战术发展的指导思想;优化组合出一种能集程序教学、学导式教学、掌握学习教学等方法之优点于一身的新型教学方法模式;建立新的教学思想体系等。

24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存在的问题: (1)、当前的研究过多的地注重排球运动的竞技性,而忽视了排球运动的普及性。对于如何抓好基层排球运动的普及和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方面的研究较少。 (2)、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发创新研究落后于应用研究。研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3)、室内排球研究的较多,室外沙滩排球等的研究较少。单枪匹马作战的业余研究较多,而有组织的多学科人员群体联合攻关的大课题研究较少。 (4)、较多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创新研究成果的实际运用明显滞后,不能及时转化为实践成果而产生社会效益。

25 对策: (1)、注重排球教学训练一线的教师和教练员的知识更新、观念转变、提高理论水平,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使他们能自觉接受和应用研究出来的新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学训练水平。 (2)、科研人员应与教练员和教师结合在一起联合研究攻关,以保证研究结合实践,成果便于推广应用。 (3)、有关部门应作出排球科学研究规划,针对中国排球运动的实际,有重点地组织多学科人员联合攻关,研究一些具有较大实践价值的前沿课题。 (4)、注重从整体上进行排球研究工作。加强排球基础理论、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理论方法和沙滩排球训练方面的研究。 (5)、注重教学训练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仅对某一层面的孤立研究意义不大,无法解决教学训练体系的改革问题。

26 三、未来排球运动科研的发展态势 排球运动发展了100多年,以进入了现代排球运动的时代。排球运动科学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展,研究的内容涉及到体育科学理论和应用学科的许多方面。未来排球运动科研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课题是: 1、计算机应用于排球运动的各个方面; 2、多指标综合评价系统应用于排球运动员的选材; 3、从排球运动员的生理特点研究逐步转向生化特点的研究; 4、促进排球运动员身体能力提高的新的训练理论和方法手段; 5、运动生物力学最新方法手段的应用研究; 6、排球运动员的体能恢复和营养学研究; 7、发展排球运动员专项智能水平的方法手段; 8、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定量化评价,以及心理训练方法的优化; 9、排球运动员身体和机能状态的评定;

27 10、排球运动员职业化、明星化问题; 11、排球技术的高度发挥和发展; 12、先进排球战术的研究; 13、排球运动的哲学研究; 14、排球高水平运动队伍的系统管理; 15、排球教练员的素质及培养; 16、排球教学最佳模式; 17、如何控制排球比赛时间、规则裁判法研究; 18、沙滩排球技、战术创新研究; 19、娱乐排球普及化研究; 20、高科技含量的排球、器材、服装研究。


Download ppt "第一讲:排球运动概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