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老舍作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老舍作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老舍作品

2 主要目录: 老舍及其文学风格 《骆驼祥子》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批判 二、祥子形象 三、市井风俗 四、大俗大雅的语言风格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3 老舍及其文学风格 老舍( ),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 笔名老舍。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4 满族人。他出生于北京城一个贫民家庭,在北京的大杂院里度过了艰难困苦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一直到1924年,老舍始终生活在北京市民社会中间,他非常熟悉北京市民生活,喜欢市井中流传的戏曲和说唱艺术。这种生活经历成为老舍日后小说创作的重要生活资源和情感资源。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5 1924年老舍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并开始小说创作。192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随后又创作了《赵子曰》(1926)、《二马》(1926),初步显示了老舍幽默才华。当时有人把老舍称为“笑王”。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6 1930年老舍回国,到齐鲁大学任教。30年代是老舍创作的高峰。他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1936年完成《骆驼祥子》,还有短篇小说《断魂枪》《月牙》《微神》《柳家大院》等。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7 1937年,抗战爆发,1938年老舍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四十年代完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四士同堂》。新中国成立后,老舍从美国回国,把全部的热情献给新中国。他创作的重心转向戏剧,由于《龙须沟》对新中国的热情歌颂,老舍被北京市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但是成功的作品只有《龙须沟》和《茶馆》。1966年文革爆发,老舍遭到红卫兵揪斗,投湖自尽。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8 总体上看,老舍是风俗文化型作家。 在三十年代的文坛上,茅盾是认知型作家,他的特色在于用阶级理论认识中国社会现实。巴金是激情型作家,把时代精神熔铸在爱与恨的感情之中,向旧文化进行猛烈的冲击。老舍却是风俗文化型作家,他的特色在于对北京市井风俗的文化表现。老舍为现代文学开拓了一个新市民生活审美领域。老舍是20世纪“京味小说”的开创者。对于后来北京作家产生极大的影响,邓友梅、刘心武、陈建功,甚至王朔等都是新时期的京味小说家,他们都从老舍哪里受到启迪。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9 老舍小说几乎可以称得上“北京市井风俗的百科全书”,也可以说是北京市井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他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北京市民生活景观。阅读他的小说,就相当于回到老北京旅游。老北京的风俗人情,尽收眼底。这里有大杂院、小茶馆、小胡同、庙会、学校。还有形形色色、五行八作的市民。车夫、警察、暗娼妓女,流氓诬赖,艺人,教师、职员、剃头匠,八旗子弟、拳师,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老舍观察市民生活的视角是文化,在风俗人情中探索市民文化精神,反省市民性格,寻求新市民文化的方向。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0 老舍最擅长的是对旧市民文化的反省和批判。
在老舍笔下,有二类人物最饱满: 一类是因循守旧的旧派市民,如,老马(《二马》),张大哥(《离婚》),齐老人,齐瑞宣,牛老四,《牛天赐传》。 一类是城市贫民。饥寒交迫的底层市民。祥子,《月牙》中的母女等。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1 但是,最具有文化深度却是旧派市民性格。 《离婚》中的张大哥,他因循守旧、善良懦弱,与宗法封建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贯穿他性格始终的是保守中庸和封闭自足的心态。凡事保持一种适度的平衡,永远不做出格的事情,不为天下先,陶醉在自以为稳定的世俗秩序中。实际上是一种消极保守的人生哲学。缺乏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2 他的生活理想是非常保守中庸的。面对生活,他绝对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同时也不落在最后。他不是去争取什么,而是小心谨慎地守住眼前的那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没有雄心胆量,没有激情,也没有力量,有的就是那种卑微的精明和算计。他对儿子的期望,寄托着他中庸式的“生活理想”: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3 “张大哥对于儿子的希望不大——北平人对儿子的希望都不大——只盼他们成为下得去的,有摸有样的,有一官半职的,有家有室的,一个中等人科长就稍嫌过了点劲,中学的教职员又低了一点;局子里的科员,税关上的办事员,县衙门的收发主任——最远的是通县——恰好不高不低的正合适。大学——不管什么样的大学——毕业,而后闹个科员,名利双收,理想的儿子。作事不要太认真,交际可得广一些,家中有个贤内助——最好是老派家庭的,认识些字,胖胖的,会生白胖小子。”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4 “他的衣裳、帽子、手套、烟斗、手杖,全是摩登的人用过半年多,而顽固老要再思索三个多月才敢用的时候的样式与风格。”
他的服装体现着他的中庸人生态度: “他的衣裳、帽子、手套、烟斗、手杖,全是摩登的人用过半年多,而顽固老要再思索三个多月才敢用的时候的样式与风格。”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5 他有一种令人感到亲切和蔼的大哥风度。有很浓的大哥味。
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中庸调和的风格。 他有一种令人感到亲切和蔼的大哥风度。有很浓的大哥味。 “张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以为他的父亲也得管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就这么足。” 他的大哥味,有热心助人,与人为善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更有一种圆滑世故,会做人的特点。同时还包含着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中庸性格。 “凡事经小筛子一筛,永远不会走到极端上去;走极端是生命失去平衡,而要平地摔跟头的。”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6 在婚姻爱情上,他也具有十足的大哥味道。他的理想是“以婚治国”,只要家庭婚姻美满,就会天下太平。作品说:
“张大哥一生所要完成的神圣使命:作媒人和反对离婚。” 他喜欢为别人做媒,善于分辨双方的各种条件,准确地把门当户对的人介绍到一起。比如,带眼镜的男士,他就可以把有麻子的姑娘介绍给他,因为近视,看不到麻子,麻子就等于没长。他反对离婚,因为离婚就意味着既定秩序的危机,作品就是以他千方百计地阻止老李离婚为线索的。他先是劝老李,然后把老李妻子接到城里,给租房子、家具,一定要把这个家维持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7 张大哥的守旧中庸性格反映了在传统与现代冲突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危机,和巨大困境。也意味着民族生存方式的危机和困境。老舍对老派市民性格的反省和批判,也是在寻求民族文化的新的出路。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8 但是,总的来说,老舍只是以文化风俗取胜,而不是思想深度和人性深度取胜。
我们读老舍作品,会被那些北京特有的世态人情所包围、吸引。如大杂院,小胡同,各色的人物,以及他们的谈吐,还有老舍的那种北京式的幽默。但是,除了这种北京味,就没有更丰富、深刻的内涵了。也就是没有那种能够令人感到心灵和情感受到巨大震动的东西,没有给我们更广阔的感情和思想的空间。老舍写北京市井风俗,只写出了文化味道,却没有思想和人性深度。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9 比如,老舍的幽默,只是在那些不成功的作品和人物身上比较多。早期的作品,都是很幽默的,是北京人的那种幽默。但是,基本都是漫画式的幽默,都是极端化的,不顾情节和人物性格逻辑,一味地调侃下去。实际是“油滑”,只能一笑了之,却没有更厚重的内涵。用这样的幽默去写人物,人物都是漫画式的。《老张的哲学》中的老张,老马、《赵子曰》中的小赵,还有《四世同堂》中的那些汉奸,大赤包,蓝东阳、冠晓荷等,这些人物都是很单一的性格,也没有发展。扁平人物。蓝东洋失恋以后做诗:死了吧你,白吃了我的花生米。张大哥的儿子张天真,流氓诬赖,对他这样描写: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20 高身量,细腰,长腿,穿西装。爱看跳舞,假装有思想,皱着眉头照镜子,整天吃蜜柑。拿着冰鞋上东安市场,穿上运动衣睡觉。每天看三份小报,不知道国事。专记影戏园子的广告。非常和蔼,对于女的;也好生个闷气,对于父亲。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21 老舍的作品思想不深刻。早期写国民性的,赵子曰把“国民性”和“流氓性”等同起来。认为中国国民性是糊涂混世,萎靡懒散。
老舍后期的状态也现出思想的肤浅。《龙须沟》、《茶馆》都是靠风俗取胜的作品。在思想上并没有深刻地方。老舍的《茶馆》在思想上,就是否定就社会,歌颂新社会。把旧中国的三个时代否定,从而证明新中国的光明,清末,军阀统治时代,和国民党统治时代,都是黑暗的。如果把北京风俗人情拿去,就什么都没有了。《茶馆》就是靠北京风俗文化取胜,所以《茶馆》最好的就是第一幕。外国人说好,因为他们看到了特别的风俗人情。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22 他带着人民艺术家的桂冠,以巨大的热情为新中国唱赞歌,竭尽全力地配合政治运动进行创作。几乎没有一个大知识分子的良知。从来没有自己的头脑。最后,这种忠心的赞歌也没有得到承认,在绝望之余自尽。实际上,这种死亡,也是屈原性格。想帮忙而不得的绝望。还是奴性的。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23 老舍的人物缺乏深度。用幽默笔法写的漫画式人物没有成功的。这种人物幽默,但是不丰满。老张、赵子曰、老马,还有汉奸形象。
老舍的成功人物,是守旧市民形象和市井贫民形象。从一般文学标准看,也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从更高的文学标准看,还是缺乏深度的。它的最大毛病是仅仅局限在文化层面。没有把文化与人性结合、交融在一起。守旧市民性格文化味道非常足,但是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一切都是文化,没有超越性的人性深度心理。给人的感觉是老舍在玩北京文化。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24 《茶馆》中的人物都比较成功,但是也没有什么更深刻的。王利发,圆滑世故,八面玲珑,又不失善良。就是一个生意人。别的没有。
张大哥中庸守旧,懦弱,封闭自足。除了这些传统文化外,别的就没有了。最高级的文学人物应该是多维结构。社会、文化与人性多方面交错在一起。张大哥只是文化味道。 《茶馆》中的人物都比较成功,但是也没有什么更深刻的。王利发,圆滑世故,八面玲珑,又不失善良。就是一个生意人。别的没有。 老舍笔下的人物,好象总是浮在理性层面上,不能够完全进入内心深层。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25 这和老舍温柔敦厚的性格有关,老舍本身比较平易、朴实,和蔼可亲,是绝对的好人,也是大哥味很足的。这种性格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也是中正平和。这种性格往往不容易思想深刻。叶圣陶、朱自清等都是这样的性格,都缺乏深刻性。 和老舍非激情创作状态有关。老舍理性胜于感情。虽然也存在着抒情性作品,但是总的来说,老舍不是情感型的,他的创作基本上是非情感状态。鲁迅是激情与理性混一,郭沫若是激情型,巴金同样激情,可以说是青春艺术。有人说是“中年的艺术”。他往往和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多观察外部,少返归内心。不容易进入内心,就不容易把人性内在的东西写出来。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26 和老舍思想也有关系。老舍思想本身也不深刻。在现代作家中,老舍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就是,几乎没有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北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但是,老舍却没有在思想上参与,甚至对五四运动也是旁观的态度。新思想没有吸引老舍。这养成了老舍封闭自足的心态。到英国教书6年,老舍也没有接受多少西方的思想。在20、30年代,他基本上与时代主流保持着很大的距离。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27 《骆驼祥子》

28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作品艺术价值究竟在哪里?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性作品,也是现代文学中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作品完成于1936年,最初是在《宇宙风》杂志上连载,1939年出版单行本,在15年里再版有2多次。在四十年代又翻译成多国文字。有人认为是有世界影响的作品。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作品艺术价值究竟在哪里?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29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批判 老舍往往是文化批判,但是,在《骆驼祥子》中却转换为社会批判。《骆驼祥子》在现代文学史上之所以成为一流的名著,首先是因为它蕴涵着激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它是典型的欧洲19世纪式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它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悲剧人生,无情的鞭挞了社会的丑恶黑暗和腐朽。 祥子的悲剧人生与社会现实是那种“循环互证”关系。社会现实造成祥子的悲剧人生,同时,祥子的悲剧又证明了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性。这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模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30 祥子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他希望通过自己劳动过着普通的生活,但是,他这种最普通的生活愿望也无法实现。最后成为丧失了生活的信念,沦落为市井流氓诬赖,甚至不惜出卖他人而获取金钱。
这里,老舍从两个方面去写祥子的悲剧: 一突出祥子的好人性格;一个突出是社会现实的不合理。祥子是个好人,善良、勤劳、坚毅,而他的生活愿望又是普通的。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好人,在社会里也无法生存。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31 作品设计了四个关键性情节,这四个情节决定了祥子的悲剧: 1、军阀抢劫, 2、被孙侦探敲诈, 3、被女流氓强行占有, 4、小福子死亡。
除了四个重要情节,还有其他的情节,比如夏太太勾引祥子,这样的情节反映了社会丑恶腐烂。这些都是社会外部环境的因素。是社会现实,把祥子逼到绝路,使他堕落。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32 整个故事,也可以说是好人没好报的故事。当好人没有好报的生活,我们就必然要质问他的社会环境。老舍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这样,《骆驼祥子》就完成了社会批判。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33 但是,关于《骆驼祥子》社会批判有二点需要注意:
《骆驼祥子》的社会批判,是人本主义的立场。老舍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寄寓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对于摧残人的社会进行无情的否定的。我觉得,这是《骆驼祥子》的最大价值所在。 但是,关于《骆驼祥子》社会批判有二点需要注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34 1、平面化,缺乏深度 首先,祥子的悲剧的社会原因,都是偶然性的极端事件,虽然可以突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却未必深刻。
其次,把祥子和虎妞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看作是祥子的悲剧。缺乏思想的深刻性。祥子与虎妞之间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他们之间的冲突,带有人性、文化的复杂冲突。但是,老舍却没有在这里进行深入开掘,而是以平庸的“平民思想”价值尺度去进行单纯的道德判断。把虎妞看作是非道德的黑暗社会的一部分,是造成祥子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显示了老舍思想的平庸。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35 虎妞是被老舍丑化的市民女性形象。 老舍对虎妞进行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丑化。
虎妞相貌丑陋,是个38岁的老姑娘。而且雄性化。虎头虎脑,黑铁塔似的,长着虎牙。道德上丑化,流氓成性。引诱祥子,威胁逼迫祥子结婚。不是处女等。特别是用枕头化装成怀孕,更是极端化的笔法。完全是泼妇流氓。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36 在婚姻生活之中,完全把虎妞写成一个好吃懒做的妇女。而正是由于这种好吃懒做,难产而死。特别是,老舍把结婚以后的正常的性生活,看作是肮脏的,不洁的,是对祥子的肉体摧残。新婚第二天,祥子很早就起来,然后去澡堂子,要把女人肮脏洗掉。还一再强调性对祥子的肉体摧残。认为,对劳动者身体具有破坏性。结婚以后,拉车就没有力气,弓腰驼背等。最后,虎妞死了,祥子什么也没有剩下。老舍这里告诉我们的是,女人是祸水,只能给人带来灾难和不幸。后来的夏太太,勾引了祥子。祥子面对夏太太的时候,只觉得她和虎妞是一路货。作品中的女人,都是男人的灾星。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37 其实,虎妞固然有缺点,沾染了市井社会的流氓气,但是,有勇敢、可爱,精明强干的一面。
她首先是职业女性。是一个女强人。她虽然在家里,但是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而是企业管理者。城市白领阶层。带有女强人的性格。在工作上,她具有管理才能和经营意识。她有能力管理车厂。他父亲主外,她主内把人和车厂管理得有条不紊。这样看来,她的缺点有可以理解的地方。在和祥子结婚以后,她也并没有丧失职业女性的思想性格,她要买几台车,租出去,吃车租,而不喜欢祥子拉车卖苦力。她是靠管理挣钱。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38 其次,她对祥子的爱情,是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具有一定的个性解放的意义。或者可以说,是市井社会中自发的个性解放精神。她对祥子爱情虽然手段上卑劣,但是感情上是真诚的,义无返顾的。她告诉祥子,怎样去先任刘四为干爹,然后一步一步的实现他们的爱情,都体现了真诚。她宁可和父亲决裂,也要死心踏地的和祥子生活在一起,从来没有动摇过结婚以后,全心全意地关心、照顾祥子。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39 再次,在家庭生活中,她未必就是一个坏妻子。她有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的渴望。自己给自己操办结婚大事,租房子,装修房子,都是她一个人张罗。同时,也有妇女的勤劳。她也并不是好吃懒做的,总是把饭菜都作好,等着祥子回来吃。过节就张罗着主元宵,包饺子,逛庙会、灯会等。新婚她要祥子好好休息,要祥子陪她上街,都是市民社会的生活追求。但是,在老舍看来,这些却是贪图安逸的腐败生活。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40 其实,祥子与虎妞的冲突,更多的是农民与市民的冲突。祥子完全是农民心态和价值观念,这里应该有更深刻的文化、人性的含义。但是却没有深入挖掘。而是以那种素朴的膨胀的平民意识,对于这种冲突进行了简单道德评判。他完全站在农民、底层市民的立场上,对于虎妞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同。这样虎妞中层市民成为“恶”的化身,而祥子作为底层贫民成为“善”的化身。在善与恶的两极对立中,老舍把自己的爱都给了祥子,而把自己的恨憎恶,都给了虎妞,这样,虎妞就被漫画式的丑化了。她成为黑暗社会的一部分。成为祥子悲剧的最重要的社会原因之一。这就过于简单。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41 与对虎妞丑化相反,祥子却得到美化。甚至到了把落后、愚蠢、固执当作美德的程度。祥子的贞操观念,和虎妞上床以后,发现虎妞不是处女。就把她看作是不要脸,破烂货等等。结婚以后,非要拉车,闲不住,不吃车租,这些,被当作贫民的勤劳美德来赞美。虎妞在道德上有缺欠,但是在观念上却比祥子进步。 老舍的女性观,是非常保守、传统的。老舍最认同的是传统型贤妻良母。有点文化,温柔敦厚,会体贴丈夫,料理家务。祥子理想的妻子是农村女性。要在有钱的时候,回到农村娶一个妻子,那种朴素、勤劳的乡村妇女。要那种“年轻力壮,吃得苦,能洗能做的姑娘”。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42 2、《骆驼祥子》这种以人为本的社会批判,在文学史上被误读
由于老舍的这种社会批判精神,与建国以后意识形态在表层上的吻合,构成了对旧中国社会的全面否定,所以,《骆驼祥子》就成为老舍最有价值的作品,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作品。没有人不知道《骆驼祥子》。但是,很多人会不知道《离婚》、《四世同堂》,其实,这些都是一个档次的作品。各有自己的特色。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43 但是,《骆驼祥子》人本主义精神被消解。 在建国以后的文学史中,对于《骆驼祥子》的阐释,不是立足于老舍的以人为本的社会批判,而是从社会为本的角度去理解《骆驼祥子》的社会批判。老舍好象不是在由对人的同情而批判社会,而是在探讨社会解放。好象社会进步了,人的悲剧就解决了。其实不是这样。祥子的这样的悲剧永远存在,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还是存在的。文学以人为本,就是要对这样的不幸的人,寄予同情和关怀。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44 由于是从社会批判的而把《骆驼祥子》的主题由单一性的社会批判,变成了双重性的批判:既是社会批判,同时又是对个人主义的批判。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社会的原因,更有他自己的原因。那就是,他是个个人主义者,认为,他只知道靠个人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生活愿望,却不知道“团结起来进行斗争”,这种盲目奋斗,就注定了他的失败命运。言外之意是,祥子应该投身到工农大众的革命中去,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翻身解放。其实,投身到历史洪流中去,也未必解放。历史不会解放每一个人,只解放一部分人。文学家不应该随着外部的历史跑,而应该服从自己内在的人性良知。历史是最大的骗子。它永远关心一部分人,而文学家却应该关心所有的人。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45 这种观点,不是从老舍的人本主义立场去理解它的这种社会批判,而是从社会本位的立场上去理解这种社会批判。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46 二、祥子形象 老舍小说主要是以人物塑造见长,《骆驼祥子》是那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小说,有点象传记小说,记录了祥子的人生历程。《骆驼祥子》之所以成功,还在于塑造了成功的人物。作品中有二个人物比较出色。祥子和虎妞。 祥子形象,祥子是个普通车夫,是城市里的最底层劳动者,但是,他和一般城市贫民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从农村刚刚进入城市的,还没有完全市民化。他的身份虽然是市民,但是,性格却是农民性格。从这点上看,祥子是城市里的农民。他具有农民式的价值观念,也具有农民式的善良、朴实、勤劳、内向和坚韧。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47 这个人物写得好,首先是性格丰满。祥子作为一个朴实的农民,他的生活态度是非常农民化,他没有所谓非分之想,没有对生活的奢侈要求,只希望凭着自己的劳动过着温饱的生活。他把这种生活理想寄托在车上,在他看来,只要有了自己的车,就可以过上温饱生活。他对于车的执著,对车的感情,就象农民对土地和耕牛一样。农民是一母地,两头牛。他是一个人一台车。他的车,都有生日。他以农民的坚韧、勤劳、节俭,去实现一台的车的理想,早出晚归,省吃俭用,用一个闷葫芦,把每天挣来的钱存起来。作品还写到他的善良,比如给别的车夫买包子吃。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48 他缺乏商业意识。他攒钱,不放债。他和虎妞结婚以后,虎妞不喜欢他拉扯劳动,让他做点小买卖,或者买几台车出租,吃利息。但是,他坚决不干,非拉扯不可。这也显示了他农民式的价值观念。他在道德上高于虎妞,但是在观念上,却不如虎妞。 其次,写出了他性格变化过程,也就是精神历程。他的性格是有发展过程,有变化的。这是人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长篇小说写人,最忌讳人物只是一个点,而不是一个线。祥子的毁灭就是他的精神的毁灭,他的美好品德的泯灭。他经历了一个由单纯到复杂到堕落的精神悲剧历程。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49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自立自强阶段。
充满朝气,自信,好强,为自己的生活理想而奋斗。即使被抢劫,被敲诈,也没有完全丧失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他确乎有点象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二焦虑阶段。与虎妞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对他的精神、肉体构成巨大的摧残和伤害,使他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50 那么,祥子形象的意义,就在于体现了老舍对普通人的悲悯,关怀,对于不合理的社会批判。体现老舍人性关怀。
三堕落阶段。虎妞死了以后,又变得一无所有。但是他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那种朝气和纯洁,没有道德感,开始吃喝嫖赌,寻衅斗殴,和夏太太私通。曹先生的帮助和关心,使祥子萌生了新是生活渴望,他要把祥子和小福子都安排在自己家里当用人,祥子在感情上倾向于小福子,但是,小福子却在妓院里悬梁自尽。这是对祥子的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他彻底堕落。成为市井街头的流氓地痞。祥子由一个淳朴农民变成了市井诬赖。 那么,祥子形象的意义,就在于体现了老舍对普通人的悲悯,关怀,对于不合理的社会批判。体现老舍人性关怀。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51 三、市井风俗 1、风俗和景物。固态的景观。如大杂院,四合院,胡同,街道,茶馆,车厂等。习俗,特定的地方性民俗,它贯穿在日常生活之中。
《骆驼祥子》作为老舍代表性作品,和其他的作品一 样具有浓郁的北京市井风俗意味。 在老舍的小说中,市井风俗应该包含这样几个方面: 1、风俗和景物。固态的景观。如大杂院,四合院,胡同,街道,茶馆,车厂等。习俗,特定的地方性民俗,它贯穿在日常生活之中。 2、精神层面,由风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意蕴,更重要的是人的性格心理。北京的市井风俗,既是老舍小说的基本背景,也是重要的表现对象。人物、故事、环境都和市井风俗联系在一起。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52 其实,现在阅读老舍的作品,最具有魅力的是这种风俗文化。老舍能够把人物、故事、情节和风俗文化完全结合在一起。作品写得最好的那些,都是风俗文化很浓的部分,老舍一写的这些的时候,总是灵感倍出。《骆驼祥子》中,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风俗文化最强的地方。形形色色的人力车夫,车厂,刘四过生日,有寿棚酒席。祥子和虎妞住在大杂院,虎妞上街逛集市、庙会,虎妞难产请个神婆,虎妞的朋友小福子是暗娼,小福子被迫到白房子,等等。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53 如,作品开头首先是风俗文化描写。介绍北京人力车夫分成几派及其群体心理。非常吸引人。年轻力壮派,拉漂亮的新车,喜欢拉包车,拉大活;中年派,八成的新车;车和人都很漂亮,善于讲价;老年派,车破,跑的慢,赚钱少,经常拉货物;少年派,小孩车夫,很苦,拉倒最后往往非常悲惨。还有洋派的,专拉外国人,会外语。他们有特殊优越感: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54 他们自己有一套外国话,不传授给别人。他们的跑法也特别,四六步儿不快不慢,低着头,目不旁视的,贴着马路边儿走,带出与世无争自有专长的神气。因为拉着洋人,他们可以不穿号坎,而一律的是长袖小白褂,白的或黑的裤子,裤筒特别肥,脚腕上系着细带;干净,利落,神气。一见这样的服装,别的车夫不会再过来争座与赛车,他们似乎是属于另一行业的。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55 “人和车厂”那一部分写得也非常好。祥子的车被抢去,回到人和车厂。刘四和虎妞正吃饭,祥子把卖骆驼的钱交给刘四保存。那种生活场景非常有北京市井生活的意味。有人情味,有人物个性。
刘四爷性格非常生动。体现了市井社会中一类特殊人物的特殊性格。他是那种江湖气和市井气的结合。有江湖义气,也有狡猾精明,还有善良,同时也有狠毒。他年轻时候当过库兵,当过流氓,设过赌场,买卖人口,打架斗殴,强男霸女,跪过铁索。岁数大了以后淡出江湖,开个车厂。他喜欢祥子的勤劳,对祥子也多些照顾。连祥子的钱,他都给保存着,还要低息借给祥子钱买车。但是,他有很深的等级观念,所以不同意虎妞和祥子的之间的婚姻。最后,和虎妞断绝关系,把车厂卖掉,自己远走高飞。则体现出他的狠毒性格。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56 小福子的父亲,二强子,小福子等都有北京市民气息。这些人物性格,特别是虎妞性格,都非常充分地反映了市井低层社会深层心理特征。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57 四、大俗大雅的语言风格 在很长时间里,老舍被认为是语言大师。现在,没有使用大师这个称呼了。但是,老舍小说的语言才华还是公认的。
老舍的语言才华是大俗大雅。所谓“俗”,就是通俗,世俗。就是连着市民生活和古典小说、戏曲的味道。老舍语言以北京市民生活口语为基础,具有浓郁的北京市民生活气息,同时,也吸收了古典小说语言,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语言风格。所谓“雅”,就是不仅仅是生活口语的简单照办,而是经过改造的口语,容入了新文学语言因素。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58 老舍的《骆驼祥子》的语言,在本质上,是生活口语、传统文学语言和新文学语言的融合,有一种很独特的文学表现力。
一般说来,人物语言多为口语,什么人说什么话,很能够体现人物性格: 如:虎妞在勾引祥子时有这样话: 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地道窝窝头脑袋!你先坐下,咬不着你!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59 描写语言是这样的: 御河的水已冻好,静静的、灰亮的、坦平的,托着那紫金城的城墙。城内一点声响也没有,那玲珑的角楼,金碧的牌坊,丹朱的城门,景山上的亭阁,都静悄悄的好似听着一些很难再听到的声音。小风吹过,似一种悲叹,轻轻的在楼台殿阁之间穿过,象要道出一点历史的消息。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60 叙述语言带有明显 新文学语言特点: 他转身,放开步,往回走,疯了似的。 迷迷糊糊的他拉了几个买卖。 虎妞为顾全大家的面子,想拦拦父亲的撒野。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61 本来,老舍语言很幽默,但在这里却故意停止了幽默。《骆驼祥子》中的语言并不幽默。
如果以现在的文学标准和趣味,《骆驼祥子》最有魅力的地方,或者说老舍最有魅力的地方,不是思想文化,老舍没有深度,没有思想深度和人性深度。思想比较简单。也未必是人物,祥子和虎妞虽然有性格,但是缺乏心理深度。我觉得,最关键就是风俗文化和语言魅力。所以,老舍是风俗文化型作家。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Download ppt "老舍作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