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國民黨時期大陸政策 (1991~2000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國民黨時期大陸政策 (1991~2000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民黨時期大陸政策 (1991~2000年)

2 國統綱領 一、堅持一個中國,謀求中國的統一。 二、堅持和平統一,反對使用武力。 三、以尊重台灣地區人民的權益為統一的前提。
四、和平統一有進程,分階段而無時間表。 對「國統綱領」的內涵,從統一進程的規劃中提出三點: 一、近程-交流互惠階段。 二、中程-互信合作階段。 三、協商統一階段。

3 大陸政策的近程目標 (1)兩岸屏除敵對狀態。 (2)建立交流秩序,制訂交流規範,設立中介機構。 (3)逐步放寬限制,擴大民間交流。 (4)互不否定對方為政治實體。 (5)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於國際間互相尊重,互不排斥。

4 大陸政策的推行原則 (1)兩岸責任共同體之原則:「國統綱領」主張,大陸與台灣均是中國的領土,促進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人共同的責任,也是兩岸共同的責任,任何一方都無法推諉。 (2)全民福祉為依歸之原則:「國統綱領」主張,中國的統一,應以全民的福祉為依歸。 (3)文化、人權、民主、法治之原則:「國統綱領」主張,中國的統一,應以發揮中華文化,維護人性尊嚴,保障基本人權,實踐民主法治為宗旨。 (4)理性、和平、對等、互惠之原則:「國統綱領」主張,中國的統一,其時機與方式,首應尊重台灣地區人民的權益並維護其安全與福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原則下,分階段逐步達成。

5 一個中國的意涵 海峽兩岸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我方則認為「一個中國」應指1912年成立至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則僅及台澎金馬。台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 1949年(民國38年)起,中國處於暫時分裂之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乃為客觀之事實,任何謀求統一之主張,不能忽視此一事實的存在。 中華民國政府為求民族之發展、國家之富強與人民之福祉,已訂定「國家統一綱領」。

6 兩項「三不原則」 我們所謂的「三不原則」,是有兩種不同的意涵。在與大陸官方關係建立的層面上,台北目前採取的原則是「不談判」、「不接觸」、「不妥協」。在面對北京當局多次呼應全面開放三通四流之時,台北則不為所動的堅持「不通航、不通商、不通郵」的原則。

7 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 1994年7月4日至5日舉行了大陸工作會議,並於會議結束之際公佈一部大陸政策白皮書,正式名稱是「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
對抗中共當局的定位,引用1990年6月「國是會議」的建議,則界定為「對抗性的競爭政權」。 對於兩岸關係處理的原則,除以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等項之外,「確定了中華民國政府正式而且率先片面放棄以武力追求國家統一」。 對於一個中國的政策,中華民國政府認為「中國只有一個」、「台灣與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但「一個中國」是指歷史上、地理上、文化上、血緣上的中國,而「中共不等於中國」。

8 李六條 李登輝在1995年4月8日提出六點主張: 在兩岸分治的現實上追求中國統一。 中華文化為基礎,加強兩岸交流。
增進兩岸經貿往來,發展互利互補關係。 兩岸平等參與國際組織,雙方領導人藉此自然見面。 兩岸均應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 兩岸共同維護港澳繁榮,促進港澳民主。

9 李登輝「特殊兩國論」 李登輝在1999年7月說:「特殊國與國關係」。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談到兩個中國正好與1990年之前的兩個德國模式相呼應,有向國際社會宣示台北新的立場意味。實際上,李登輝拋出這項主張,又何嘗不是為2000年總統大選建立一個競選主軸,至少在他主導下,所有有意參選的候選人必須被迫要在這個問題上表態。李登輝的「兩國論」脫離了憲法規範的軌道,也與國民黨傳統大陸政策的精神有違,因此「兩國論」引起了熱烈的辯論。

10 國民黨時期大陸政策的取向 一、「說明書」與「李六條」均說明遵循「國統綱領」的原則來處理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
二、「一個中國」的原則仍被強調,而統一的目標也持續重申。 三、就是由於對「一個中國」意涵有了新的說詞,也因此加強了「說明書」與「李六條」對兩岸分裂分治現實的強調。 四、「國統綱領」在近程交流互惠階段裡,有提到「兩岸應摒除敵對狀態,並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以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 五、「不通航、不通郵、不通商」與「不談判、不接觸、不妥協」的「三不政策」,過去一直是傳統大陸政策的一部分,但是自從海峽兩岸自1987年進行交流以來,儘管在形式上維持著兩岸戴著白手套從事協商的現象,但是雙方官方人士化明為暗的來往兩岸等地,已是比比皆是。

11 國民黨時期大陸政策的策略應用 一、「一個中國」的原則台北固然始終堅持,但是「一個中國」的意涵卻有多次改變的說法,而且在「說明書」裡並特別提出在動員戡亂時期結束之後,台北已放棄與北京在國際間爭奪中國代表權,也因而以「一個國家兩個政治實體」來定位兩岸關係架構,並說明這可建立兩岸平行參與國際社會的模式,就成為台北既不違背「一個中國」立場又可突破中共杯葛參與國際社會最佳的鼓吹主張。至於李登輝的「特殊國與國」關係論調,也正是反映了台北在這方面的企圖性。只不過「特殊兩國論」用詞較具敏感。

12 二、台灣問題國際化,雖在政策上因面臨中共可能的反彈不可能有其被採用的可行性。但是在策略上,台北還是不斷在運用,期使台灣未來安全的保障,能喚起國際社會的關注。
三、另一種策略在台北目前推動大陸政策之際比較不顯 著,但卻是重點所再的就是「以時間換取空間」的概念。 四、與北京當局一樣,台灣人在策略上也訴之於民族情感與中華文化。 五、國民黨執政時期,台北在大陸政策策略運用最顯著的改變,便是對兩岸情勢採取了「主動出擊」的手法,一反過去傳統上比較保守的作風。


Download ppt "國民黨時期大陸政策 (1991~2000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