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愚柑笞 樊 Modified 7年之前
1
老子(节选)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老子生平与《道德经》基本思想内容 2.把握《老子》(选读章节)的内容和思想精髓以及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2
作家作品 老子(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 人。
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道经》《德经》又名《道德经》韵文哲理诗体 。 老子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
6
写作背景 公元前518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离宫归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 函谷著书《道德经》 。 上、下两篇,共五千言。
上篇《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 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7
内容分析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注释】下:低。倾:依靠。处无为之事: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8
第三章 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第五十七章 我 无 为 , 而 民 自 化 ; 我 好 静 , 而 民 自 正 ﹔ 我 无 事 , 而 民 自 富 ﹔ 我 无 欲 , 而 民 自 朴 。
9
第二十二章 曲 则 全 , 枉 则 直 , 窪 则 盈 , 敝 则 新 , 少 则 得 , 多 则 惑 。
是 以 圣 人 抱 一 为 天 下 式 。 不 自 见 , 故 明 ﹔ 不 自 是 , 故 彰 ﹔ 不 自 伐 , 故 有 功 ﹔ 不 自 矜 , 故 长 。 夫 唯 不 争 ,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
10
注释: 窪:洼。敝:破旧、陈旧。伐 :夸耀。 “懂得委弯曲就能得以保全,受得屈枉才能有伸冤之日,能处卑下才能得高贵,能去除陈旧才能有创新,少学才能精,多学就会迷惑。”因此,圣人都能专精守一,以“一”作为道的本源,不坚持已见,便能明白事件真相,不自以为是,但能得真理,不自居自夸,才能成就功业,不骄傲自大,便能持续成长。正因为不与人争,因而天下没有人可以跟他争。 。
11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2
第六十三章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注释:图:图谋。作:开始,起始,做起。
13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哉。 第八章 节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14
第六十四章节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5
思想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1.认识世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又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2.顺其自然
16
“鹰爸”暴雪中训练儿子 4岁裸跑弟爆红网络 “鹰爸”: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幼鹰往谷底坠下时,拼命地拍打翅膀,趁此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
17
1)守柔示弱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
3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无尤。” “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守柔示弱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 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2)居后为下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18
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皆乐推而弗厌也”第八十章 水
19
相关链接 1.老子与庄子 同 异 2.老子与孔子 儒道互补
20
在线阅读 1.在线阅读诸子百家大讲堂 2.老子解读
21
思考与练习 一、结合《老子》(选读章节)的思想内容,说说其中的论述对你当下的学习和工作有何启发? 二、翻译《老子》(选读章节)。
三、背诵整部《老子》。
22
谢谢观看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