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七章 土壤肥料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七章 土壤肥料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七章 土壤肥料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 本章重点讲4个问题:我国土壤肥料资源的概况、土壤退化与防治、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壤肥料资源的利用。要求同学们在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
1.土壤与肥料资源的特点. 2.土壤退化的有关概念及防治措施. 3.土壤资源利用途径及发展肥料资源对策.

3 第一节 我国土壤肥料资源概况 一、我国土壤资源概况 (一)、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7) 1.土壤资源极其丰富,土壤类型多样(表)。
第一节 我国土壤肥料资源概况 一、我国土壤资源概况 (一)、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7) 1.土壤资源极其丰富,土壤类型多样(表)。 2.山地土壤多,平地土壤少。 3.人均耕地面积小. 4.中低产土壤所占比重大。 5.土壤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生产力差异显著。 6.后备耕地资源少。 7.水土资源匹配不协调(图)。

4 中国各土纲土壤资源面积 土 纲 面积 (万hm2) 占总面积 (%) 铁铝土 淋溶土 半淋溶土 钙层土 干旱土 漠土 10185.29
土 纲 面积 (万hm2) 占总面积 (%) 铁铝土 淋溶土 半淋溶土 钙层土 干旱土 漠土 5806.9 3186.9 5959.1 11.62 11.30 4.84 6.62 3.63 6.79 初育土 半水成土 水成土 盐碱土 人为土 高山土 1613.1 3222.2 18.36 6.97 1.61 1.83 3.67 22.66 注:未包括我国台湾省的面积239.9万公顷。

5

6 (二)、我国耕地土壤资源 1、旱耕地土壤资源
我国总耕地面积为1.26亿hm2, 其中水田面积为0.2亿hm2,旱耕地面积为1.06亿hm2。 1、旱耕地土壤资源 (1)雨养旱耕地土壤资源:靠降水提供水分土壤资源,是耕地土壤资源主要部分,0.83亿hm2,占旱耕地78.3%。 (2)灌溉旱耕地土壤资源:靠灌溉提供作物水分的土壤资源,0.23亿hm2,占旱耕地21.7%。灌淤土耕地152.65万hm2,灌漠土耕地91.58万hm2。

7 我国旱耕地土壤的总体特征: 具有深厚而松软的土层;富含CaCO3,盐基饱和度高;土壤pH值高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缺水干旱;土壤供氮力低下,广泛而严重贫磷,锌、硼、锰、铁的有效性普遍处于中低水平,有一定潜力的供钾能力。

8 2、水田土壤资源 经长期淹水耕作、季节性排干、干湿交替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类型。包括水稻土和种植水稻历史较短尚未形成水稻土特征的土壤。我国水田面积0.2亿hm2。

9 水田土壤的特点: 由于水旱交替,具有特殊的土壤剖面构型;水层增大了土壤热容量,水热状况相对比较稳定;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物质的化学变化较大(氧化态Mn4+、Fe3+被还原性的Mn2+、Fe2+所代替);微生物以嫌气类型为主,有机质积累较多。

10 (三)、我国园艺、园林土壤资源 园艺、园林土壤资源,在我国的的面积仅次于耕地,包括茶园土壤、果园土壤、花卉苗圃土壤、菜园土壤和保护地土壤等。 由于其利用方向不同, 特点各异,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不断提高生产力。

11 (四)、我国土壤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土壤管理保护不善,土地退化日趋严重。 2.投入不足,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中低产
3.重用轻养,经营不当。经济条件、文化素质 4.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12 二、我国肥料资源概况 (一) 我国肥料资源的特点 1.有机肥资源数量丰富,但内部结构极不合理 2.化肥养分资源国产与进口搭配,原料资源紧缺:
图17-1 2.化肥养分资源国产与进口搭配,原料资源紧缺:

13 (二)、我国肥料利用存在的问题 1.施肥结构不合理,养分施用不平衡 2.化肥利用率普遍低下 3 .化肥资源配置不合理,肥效下降
4.有机肥收集利用率低下

14 第二节 土壤退化与防治 一、土壤退化的概念 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15 二、我国土壤退化的成因与态势 1.土壤退化的成因 ①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 ②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 ③自然条件对土壤退化的作用

16 2.我国土壤退化的特点 (1) 土壤退化的发生广,类型多 (2) 土壤退化发展快,强度大 (3)土壤退化后果严重,影响深远
①陆地生态系统平衡遭破坏,土壤生产力和肥力降低。 ②诱发土被破坏、水系萎缩、森林衰亡和气候劣化。 ③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特大洪水危害加剧。 ④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加剧; ⑤农业投产比增大,生产成本上升。 ⑥人地矛盾突出,生存环境恶化。

17 三、土壤退化的类型

18 (一)土壤侵蚀与防治 2、类型: 1、概念: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在外力(水、风)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1)水利工程措施.
  2、类型: 通常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风力侵蚀和生物侵蚀等。 3、防治 1)水利工程措施. 2)生物工程措施. 3)农业技术措施.

19 黄土水蚀 黄土地貌

20

21

22 (二) 土壤沙化与防治 1、概念 土壤沙化指良好的土壤或可利用的土地变成含沙很多的土壤或土地,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 2、类型  (1)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壤沙化 (2)半干旱地区的土壤沙化 (3)半湿润地区的土壤沙化 一组沙尘暴图片 3.土壤沙化的防治 (1)营造防沙林带 (2)实施生态工程 (3)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 (4)合理开发水资源 (5)控制农垦 (6)完善法制,严格控制破坏草地

23 市民出行全副武装图 ( 武汉晚报)

24 北京:2002年3月18日

25 北京:总降尘量3万t

26 阿拉善左旗: 2003年3月14日

27 埋没

28 袭击(96年,阿拉善)

29 吞噬(97年阿拉善)

30 占领(98年阿拉善)

31 居延海原貌

32 86年的阿拉善旗

33 水草丰美的阿拉善

34 居延海现状

35 枯死的灌木

36 枯死的芦苇

37 沙进草退

38 沙尘暴的杰作

39

40

41 (三)土壤潜育化与防治 1、概念 土壤潜育化是土壤长期处于饱和水浸润状态下 ,在lm内的土体中某些层段氧化还原电位在200mv以下,并出现因Fe、Mn还原而生成青泥层或泥炭层的土壤形成过程。图 2、改良和治理 (1)开沟排水,消除渍害 : (2)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稻田-鱼塘、稻田-鸭-鱼系统 (3)合理施肥:施氮肥效益较低,宜施磷、钾、硅肥 (4)开发耐渍植物品种:生态适应措施。

42

43 (四)、土壤酸化及其控制 指土壤pH值在原有基础上逐渐下降的现象,是土壤中H+逐渐增加和交换性盐基逐渐减少的过程。
1.概念 指土壤pH值在原有基础上逐渐下降的现象,是土壤中H+逐渐增加和交换性盐基逐渐减少的过程。 2.土壤酸化的控制 (1)根治酸沉降污染源(图) (2)进行合理的农作物品种布局: (3)施用石灰 (4)合理施肥、补充酸化土壤损失的盐基:Ca、K (5)拦截酸性污水

44

45 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图 2、危害: (1)引起植物“生理干旱”。 (2)盐分的直接毒害作用。
(五)土壤盐渍化与防治 1、概念: 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图 2、危害: (1)引起植物“生理干旱”。 (2)盐分的直接毒害作用。 (3)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4)恶化土壤物理和生物学性质。 3. 防治 使用硫酸钙加洗盐、高垄种植,挖排水沟等。

46

47 3、防治 (六)土壤污染 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容纳能力和土壤净化速度的现象。
1、土壤污染源: 污水灌溉;施肥污染;农药污染; 废气、废渣和城市垃圾。 2、土壤污染物质: (1)无机污染物:①重金属 ②酸、碱、盐等。 ③化学肥料、污泥、矿渣、粉煤灰等。④工业三废。图 ⑤放射性污染物 ,137铯、铀等 (2)有机污染物:有机农药;有机废弃物;有害微生物。 3、防治 (1)土壤污染的预防措施: (2)污染土壤的综合治理措施:

48

49 第三节 土壤资源的调查与质量评价 一、土壤资源调查
是通过土壤个体调查,了解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利用现状等,在观察、记载剖面形态、性状的基础上,划分土壤类型,并经过归纳与综合,制成土壤图。 二、土壤质量评价 土壤质量评价是对土壤质量现状与状态变化高低或优劣的对比和等级的定性与定量的评定。

50 三、土地质量评价 一级地:土地质量好,一年二熟至三熟,旱涝保收。 二级地:土地质量较好,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适灌农业。
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及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鉴定。 一级地:土地质量好,一年二熟至三熟,旱涝保收。 二级地:土地质量较好,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适灌农业。 三级地:土地质量中等,有旱涝威胁。改良可农业利用。 四级地:土地质量较差,一年一熟。适于林业、牧业。 五级地:土地质量差,土层浅薄、石砾多;坡度>15° 不适农业,主用于牧业或林业。 六级地:土少石砾多;强度盐碱化;坡度>25°。 只能用于牧业或林业,适宜树种少。 七级地:仅能短期生长野生牧草,放牧、造林困难。 八级地:不适宜于生产性利用。如戈壁、沙漠等。

51 中国的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 八大沙漠(55.78万 km2)
塔克拉玛干 古尔班通古物 库姆达格 柴达木 巴丹吉林 腾格里 乌兰布和 库布齐 新疆 青海 内蒙古 河套平原 33.76 4.88 1.95 3.49 4.42 4.27 1.15 1.86 四大沙地(11.65万 km2) 浑善达克 科尔沁 毛乌素 呼伦贝尔 西辽河中下游 2.38 5.06 3.21 1.0

52 第四节 土壤肥料资源的利用 一、土壤资源的利用途径 1、改造中低产土壤,提高地力等级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持续稳产高产
3、开发立体农业,发挥耕地生产潜力 4、综合开发山丘,探索用养结合的挖潜模式 ①少耕多熟间套利用改良 ②蓄水覆盖聚肥丰产沟利用改良 ③坡改梯利用改良 ④聚土利用改良 ⑤林草多种经营开发

53

54 二、发展肥料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农田养分再循环利用的潜力。 (二)改变传统施肥方式,推行施肥新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三)对现有化肥品种进行改性,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肥料。 (四)加强施肥与其他栽培措施(品种、密度、灌溉等)的相互组装配套。 (五)建立健全肥料管理法规,完善肥料管理制度.

55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土壤退化 土壤沙化 土壤污染 2.简答题: (1) 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如何合理利用土壤资源? (2) 我国肥料资源的特点?肥料资源利用存在什么问题?


Download ppt "第十七章 土壤肥料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