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硅油及其应用 毛 杰 二○○七年十一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硅油及其应用 毛 杰 二○○七年十一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硅油及其应用 毛 杰 二○○七年十一月

2 主要内容 一、硅油的基本结构及分类 二、硅油的基本合成方法 三、常见硅油介绍 四、硅油的应用

3 一、硅油的基本结构及分类

4 硅油基本结构

5 硅氧硅键(Si-O-Si) 硅碳键(Si-C) 硅氧键 (Si-O-R) 硅氢键 (Si-H) 其他有机基团成键
硅油基本结构 耐热性、阻燃性、抗氧化性、耐电晕、耐电弧性、耐辐照性、介电性、耐候性 结构特点一:化学键 硅氧硅键(Si-O-Si) 硅碳键(Si-C) 硅氧键 (Si-O-R) 硅氢键 (Si-H) 其他有机基团成键 如:C-C,C=C,C-N, C-O-C 表面活性、疏水性、脱模性、消泡性 耐寒性、可压缩性、低蒸气压、生理惰性

6 硅油基本结构 结构特点二:有四种基本单元 M D T Q

7 甲基硅碳键是最稳定的硅碳键 硅甲基的存在赋予硅油独特的性能 各种硅油都是甲基硅油的衍生物 衍生硅油用甲基以外的基团命名
硅油基本结构 结构特点三:硅甲基不可缺少 甲基硅碳键是最稳定的硅碳键 硅甲基的存在赋予硅油独特的性能 各种硅油都是甲基硅油的衍生物 衍生硅油用甲基以外的基团命名

8 更多的是利用硅油的物理性质,而不是化学性质
硅油分类 惰性硅油 在使用中一般不参与化学反应 更多的是利用硅油的物理性质,而不是化学性质 如:甲基硅油、苯基硅油、聚醚硅油、长烷基硅油、三氟丙基硅油、乙基硅油等

9 如:羟基硅油、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氨基硅油、巯基硅油
硅油分类 反应性硅油 有明确的反应性基团 在使用中通常参与化学反应 如:羟基硅油、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氨基硅油、巯基硅油

10 硅油是以硅碳键、硅氧硅键为主的一类特殊的油状液体
硅甲基赋予其表面活性、疏水性、脱模性;硅氧硅结构赋予其稳定性(惰性)、优良的电性能。 多种有机团使得硅油品种繁多 有惰性硅油和反应性硅油

11 二、硅油的基本合成方法

12 对现有或潜在的M、D、T、Q结构的重新拼接和组装
基本合成方法 单体或偶联剂工业基础之上的合成 对现有或潜在的M、D、T、Q结构的重新拼接和组装 三种基本合成方法 硅氧烷的平衡化 硅氧烷的官能团缩合 硅氢加成反应

13 硅氧硅键(Si-O-Si)在亲核或亲电试剂的作用下发生断键
硅氧烷的平衡化 硅氧硅键(Si-O-Si)在亲核或亲电试剂的作用下发生断键 断裂的键重新组合成新的硅氧硅键 形成各种组成物的动态平衡 含有硅氧硅键(Si-O-Si)的有机硅化合物都能够参与平衡反应

14 碱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钾) 季铵盐(四甲基氢氧化铵) 碱金属氢氧化物和季铵碱的硅醇盐 浓硫酸 各类磺酸 强酸性树脂、酸性白土
硅氧烷的平衡化 平衡化反应常用的催化剂 碱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钾) 季铵盐(四甲基氢氧化铵) 碱金属氢氧化物和季铵碱的硅醇盐 浓硫酸 各类磺酸 强酸性树脂、酸性白土

15 硅氧烷的平衡化 碱催化下的平衡化反应

16 硅氧烷的平衡化 酸催化的平衡化反应 * * * *

17 当硅原子的取代基(R)体积增大平衡趋向于环体
硅氧烷的平衡化 硅氧烷环体和线型体之间的平衡 平衡化反应方向与催比剂性质无关 当硅原子的取代基(R)体积增大平衡趋向于环体 M结构的量决定了平衡点产物的组成 共聚时,存在分子量平衡和基团的分布平衡

18 分子量平衡 基团的分布平衡 两种平衡 硅氧烷的平衡化 酸法反应活性大小为:MM>D4,无粘度高峰。
碱法反应活性大小为:D4>MM,有粘度高峰。 基团的分布平衡 延长反应时间 采用混合环体

19 平衡化制备多基团硅油 硅氧烷的平衡化 乙烯基硅油+三氟丙基硅油 → 乙烯基氟硅油 乙烯基硅油+苯基硅油 → 乙烯基苯基硅油
含氢硅油+苯基硅油 → 含氢苯基硅油 乙烯基环体+甲基环体+水→羟基乙烯基硅油 苯基环体+甲基环体+水→羟基苯基硅油 …………….

20 从反应体系中去除环体打破平衡,使线型聚硅氧烷转化为环状聚硅氧烷。
硅氧烷的平衡化 平衡的破坏(裂解) 从反应体系中去除环体打破平衡,使线型聚硅氧烷转化为环状聚硅氧烷。

21 在合成各种共聚硅油时,平衡化反应只能得到均聚的产物,而缩合法产物的结构非常容易控制,可以得到结构规整的嵌段共聚物
官能团的缩合 硅羟基自缩合和异官能缩合,生成硅氧硅键 反应常伴随水解反应 在合成各种共聚硅油时,平衡化反应只能得到均聚的产物,而缩合法产物的结构非常容易控制,可以得到结构规整的嵌段共聚物

22 官能团的缩合 常见硅油合成中的缩合反应

23 硅氢加成反应 形成新的硅碳键的有效方法 没有合适的单体用于平衡化或缩合时 可以直接得到有机基团改性的硅油

24 三种方法的比较 原料要求不同 使用不同的催化剂 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不同

25 原料要求不同 三种方法的比较 平衡化反应:含硅氧硅键的各种高、低分子有机硅(常常来自单体工业)
缩合反应:含硅羟基、硅氮、硅氢、烷氧基、酰氧基等结构的低分子或高分子有机硅(常常来自偶联剂工业) 硅氢加成:含硅氢的聚硅氧烷、含双键的有机化合物

26 缩合反应: 酸或碱(可能引起平衡化反应)、有机锡、钛等
三种方法的比较 使用不同的催化剂 平衡化反应:酸或碱 缩合反应: 酸或碱(可能引起平衡化反应)、有机锡、钛等 硅氢加成: 氯铂酸或铂络合物

27 平衡化反应: 硅碳键无变化,硅氧键重新排列组合, M\D\T\Q进行重新组装。
三种方法的比较 化学键的变化不同 平衡化反应: 硅碳键无变化,硅氧键重新排列组合, M\D\T\Q进行重新组装。 缩合反应: 硅氧键、硅碳键无变化,有新的硅氧键形成,M\D\T\Q的拼接。 硅氢加成: 硅氧键无变化,形成新的硅碳键,有新的M\D\T形成(常见是形成D结构)

28 在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了平衡化反应和缩合反应
乳液聚合 小分子有机硅在乳液条件下聚合成硅油乳液 在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了平衡化反应和缩合反应

29 单端基硅油的合成 阴离子开环聚合

30 三、常见硅油介绍

31 良好的热稳定性;良好的介电性;憎水性;防粘性及消泡性等
常见硅油介绍 甲基硅油 分子结构中的全部有机基团都是甲基 良好的热稳定性;良好的介电性;憎水性;防粘性及消泡性等 最重要的商品硅油(201,DC200,KF96,TSF451) 采用平衡化反应制备 常采用粘度表征硅油的聚合度,用粘度进行产品区分

32 将甲基硅油与分头剂按比例混合流经反应柱后,闪蒸后得到成品硅油
常见硅油介绍 50mPa.s以下粘度甲基硅油的连续合成 原料:50mPa.s商品甲基硅油 六甲基二硅氧烷(封头剂) 大孔酸性阳离子树脂 装置:填满树脂的反应柱,真空闪蒸系统 将甲基硅油与分头剂按比例混合流经反应柱后,闪蒸后得到成品硅油

33 含有Si-H键的反应性硅油(KF99,TSF484) 两种常见结构单元 酸平衡法制备 主要用途:硅氢加成原料、硅橡胶助剂、防水处理剂
常见硅油介绍 含氢硅油 含有Si-H键的反应性硅油(KF99,TSF484) 两种常见结构单元 酸平衡法制备 主要用途:硅氢加成原料、硅橡胶助剂、防水处理剂

34 主要用途:织物整理、脱模剂、化妆品 、有机改性
常见硅油介绍 氨基硅油 含有烃氨基的反应性硅油 常见结构单元 主要用途:织物整理、脱模剂、化妆品 、有机改性

35 常见硅油介绍 氨基硅油合成 水解平衡法

36 常见硅油介绍 氨基硅油合成 缩聚平衡法 氨基链节分布更均匀

37 常见硅油介绍 乙烯基硅油 常见结构单元 平衡化反应制备 利用乙烯基,用于基胶、有机改性 OH- or H+

38 常见硅油介绍 羟基硅油 硅羟基封端的聚硅氧烷 高分子合成方法: 低分子合成方法

39 商品羟基硅油 常见硅油介绍 107胶:高分子量羟基硅油(粘度1000mPa.s以上),作为橡胶基胶(含苯基为108胶)
低分子羟油:羟基含量6%以上,结构化控制剂,含氟羟油用于氟硅橡胶结构化控制 线型体:粘度100mPa.s~1000mPa.s,常用于缩合法合成改性硅油。

40 由以上的结构单元与甲基结构单元平衡化反应,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结构及苯基含量的苯基硅油产品。
常见硅油介绍 苯基硅油 由以上的结构单元与甲基结构单元平衡化反应,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结构及苯基含量的苯基硅油产品。

41 高苯基含量硅油用于在高热、辐照条件使用的场合
常见硅油介绍 苯基硅油用途 高苯基含量硅油用于在高热、辐照条件使用的场合 低苯基含量硅油低温性能好,用于有耐寒要求的场合 苯基硅油折光率范围很宽1.41~1.58,适合有折光率要求的应用

42 常见硅油介绍 特殊苯基硅油

43 由性能差别很大的聚醚链段与聚醚链段,通过化学键连结而成
常见硅油介绍 聚醚硅油 由性能差别很大的聚醚链段与聚醚链段,通过化学键连结而成 亲水性的聚醚链段赋予其亲水性 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赋予低表面张力 形成各种各样的表面活性

44 常见硅油介绍 聚醚硅油 H

45 聚醚硅油研发的重点是应用筛选 常见硅油介绍 有机硅D链节数m、 含氢链节数n 改性D链节数l(如:三氟丙基D链节)
聚醚有环氧乙烷链节数x、环氧丙烷链节数y 环氧乙烷链、环氧丙烷链节排列方式 合成方法通用,结构改变方便 理论上可以合成无限多种聚醚硅油 从结构上无法完全确定其应用性能 应用筛选才是工作的重点

46 聚醚硅油用途 常见硅油介绍 聚氨酯泡沫匀泡剂(L580) 涂料流平剂 (BYK 3字头的流平剂) 表面活性剂(L-77)
织物整理剂(柔软剂) 水性脱模剂 抗静电剂 消泡剂(自乳化型) ……………..

47 四、硅油的主要应用

48 羟基硅油、乙烯基硅油、烷氧基硅油可以作为硅橡胶基胶
在硅橡胶中的应用 作为硅橡胶的基胶 羟基硅油、乙烯基硅油、烷氧基硅油可以作为硅橡胶基胶 羟基硅油、烷氧基硅油缩合方式硫化 乙烯基硅油以加成、过氧化物、紫外光固化等方式硫化

49 在硅橡胶中的应用 快速固化单组分脱醇基胶 制作快速固化的脱醇型胶(表干3min),存储后固化速度不变慢 采用硅氢加成合成

50 在硅橡胶中的应用 甲基嵌段硅橡胶基胶 将羟基硅油(107胶)与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低聚物共聚,得到的烷氧基硅油,可以作为室温硅橡胶的基胶,称为甲基嵌段硅橡胶基胶,固化后的胶比107胶为原料的胶有更高的强度和粘接力

51 硅橡胶添加剂 结构化控制剂(低分子羟基硅油) 交联剂(含氢硅油、巯基硅油) 增塑剂、白碳黑处理剂(甲基硅油) 发泡剂(羟基硅油、含氢硅油)
硅油应用 硅橡胶添加剂 结构化控制剂(低分子羟基硅油) 交联剂(含氢硅油、巯基硅油) 增塑剂、白碳黑处理剂(甲基硅油) 发泡剂(羟基硅油、含氢硅油) 抗黄剂(含氢硅油) 力学性能提高助剂(高乙烯基含量硅油) 自润滑硅橡胶润滑剂(苯基硅油、氟硅油) 硅橡胶流变改性剂(聚醚硅油)

52 消泡剂 消泡剂基本要求 硅油应用 低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 不溶于起泡液; 在起泡液中有良好的分散性。 二甲基硅油具有低的表面张力
在水及一般油中的溶解度低 具有挥发性低及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 是优良的制备消泡剂的原料

53 消泡剂的加工 硅油应用 提高硅油在起泡液中的分散性 降低硅油与起泡液之间的界面张力 核心消泡成分的制备 消泡剂的配制
乳液型、溶剂型、固体型(粉剂或块材)

54 消泡膏制备 硅油应用 白炭黑在硅油中均匀分散 白炭黑气相法,比表面积大200以上 热处理温度150℃~200℃ 足够的剪切力
不同的基础油得到不同的消泡膏

55 乳液型消泡剂 硅油应用 用于水体系消泡 用量最大的有机硅消泡剂类型
硅膏20份,羟甲基纤维素0.8份,脱水山梨山梨醇硬脂酸酯6份,烷基聚氧乙烯醚4份,去离子水70份。加热将各种原料搅拌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水乳化,最后过胶体磨两遍,得到消泡剂乳液。

56 硅油应用 消泡性能评价装置 鼓气法测定消泡剂性能的装置 冲击起泡法测定消泡剂性能的装置

57 消泡剂的应用 硅油应用 石油工业钻、采、炼 造纸:纸浆黑液、抄纸、污水处理 发酵工业:氨基酸(味精)有机酸(柠檬酸)
工业清洗:机械加工、电路板、啤酒瓶 化工生产:乳胶生产、PVC生产 纺织印染 污水处理 涂料:乳胶漆、油漆、油墨 …………

58 硅油应用 织物整理剂 纺织品如果手感粗糙和发硬,直接影响视觉效果、触觉效果和使用性能,所以必须进行整理。织物整理剂不仅要满足耐磨、耐撕裂、耐褶皱、挺括、免烫熨,而且要求手感柔软、富有弹性及超级滑爽。 有机硅因其独特的结构赋予的卓越表面活性,在织物整理中得到应用广泛,成为最重要的织物后整理剂。

59 硅油应用 有机硅整理剂 氨基硅油主链柔顺,分子间作用力小,表面张力低,成膜性好,又由于它的侧链氨基具有极性,易与纤维表面的羟基、羧基等相互作用,使硅氧烷主链定向附着于纤维表面,降低纤维间的静摩擦系数,赋予织物优异的柔软平滑手感,因此,氨基硅油广泛用作织物柔软剂。 高分子量的硅油具有更好的平滑性,赋予织物超级滑爽的手感,常作为平滑剂的主要成份。 含氢硅油由于硅甲基可以定向排列具有极佳的疏水效果,赋予织物极佳的防水性,常最织物防水剂的主要成分成份

60 氨基硅油乳液柔软剂 硅油应用 目前最大的有机硅整理剂品种 最普及的是来602双氨型硅油品种 采用硅油直接乳化或乳液聚合直接合成
缺点易黄变、强疏水

61 氨基硅油改进 硅油应用 酰化试剂改进氨基硅油黄变 有机酸酐(乙酸酐)、内酯(γ-丁内酯) 使用低黄变氨基 γ-环己氨基硅油氨基硅油
哌嗪基氨基硅油 氨基硅油中引入亲水聚醚结构提高亲水性 氨基硅油中的氨基与活性聚醚反应 (端基为环氧基或丙烯酰氧基)

62 硅油应用 氨基硅油的乳液聚合 阳离子乳液:使用602为氨基原料加入D4,在乳化剂1231、平平加、OP-10乳化剂及碱的作用下,得到稳定的阳离子氨基乳液。 阴离子乳液:使用KH550为氨基原料加入D4,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聚乙二醇、平平加为乳化剂,可以得到稳定的氨基硅油阴离子乳液,

63 脱模剂 硅油应用 要求:脱模效果好、对模具不腐蚀、易铺展、不影响制品后加工(如粘接、印刷、涂饰)
适用作脱模剂的硅油主要有二甲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羟基硅油、烷氧基硅油、长链烷基硅油、聚醚硅油、巯基硅油、氨烷基硅油等。 根据脱模的具体要求,选择最适合的硅油

64 脱模剂的形态 硅油应用 本体型,直接使用硅油脱模 溶液型,将硅油及添加剂溶解在溶剂中使用 乳液型 硅膏型,白炭黑稠化使用
喷雾型,将硅油溶于抛射剂中使用

65 硅油应用 乳液型脱模剂 硅油乳化而得 用乳化剂TX-4,TX-7,TX-10(2:2:1),烷苯基硅油很容易乳化得到稳定的硅油乳液,用于铝合金的压铸脱模,效果好,制件可直接上漆 乳液聚合而得 用3%的十二烷基磺酸,2%的OP-10,30%D4,经过高压匀浆机处理两遍,85℃聚合4h,中和后得到稳定的乳液,用于橡胶、塑料的脱模。

66 硅油应用 纸张防粘剂 适当的剥离性 指标:剥离力 无迁移性 指标:残粘率 良好的加工性 指标:可涂布时间,固化条件

67 缩合型 硅羟基与烷氧基、硅氢缩合实现固化 成加型 紫外光固化型 有机硅防粘剂的类型 硅油应用 乙烯基与硅氢加成实现固化。
乙烯基与巯基加成或环氧基开环聚合实现固化

68 加成型防粘剂一般技术要求 硅油应用 防粘效果:低剥离力对应高的交联密度(高乙烯基含量),一定结构MQ树脂可以作为剥离力调节剂(调高剥离力)
转移性:固化程度越高(固化快)转移越少,基础硅油中含的不固化成份越少,转移越少 可操作性:操作时间长,固化时低温快速,需要铂的催化活性好,抑制剂低温抑制效果高,高温迅速失去抑制力

69 加成型防粘剂一般组成 硅油应用 基础油:乙烯基硅油(M D结构的两种乙烯基) 交联剂:全含氢硅油(不含二甲基D链节)
催化剂:铂络合物(乙烯基双封头络合物) 抑制剂:多乙烯基硅油、丁炔醇 剥离力调节剂:MQ(不必须)

70 硅油应用 加成型防粘剂工作的重点 基础油的合成,控制反应基团的结构,分布。 铂催化剂活性方面的改进。 抑制剂的筛选,互配。

71 两类商品加成型防粘剂 硅油应用 以高粘度乙烯基硅油(高温胶生胶)为原料的溶剂型,基本配方: 高温胶生胶(0.6%mol) 100
低粘度乙烯基硅油(乙烯基含量1%)10 全含氢硅油:10 铂催化剂:80ppm(按pt计) 抑制剂丁炔醇:0.5 以低粘度乙烯基硅油为原料的无溶剂型

72 硅脂 硅油应用 以硅油为基础油,添加增稠剂等助剂加工而成的脂状混合物。 用于润滑、密封、填充、脱模等直接使用硅油容易流失、失效的场合。
两个主要的指标: 锥入度:表征硅脂稀稠程度。使用锥入度测试仪测试,数值越小,硅脂越稠(越干)。 油离度:表征硅脂稳定性。测试一定温度条件下,规定时间内,硅脂分离出的硅油量。数值越大,硅脂越不稳定。

73 白炭黑增稠的硅脂 硅油应用 使用白炭黑加工硅脂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加工过程,使用捏合机、三棍研磨机等高剪切设备就能达到要求。
白炭黑高的比表面积、高的硅油润湿性都有利于降低油离度。最好使用气相法白炭黑,在350℃ 对白炭黑除水处理。

74 光学透明硅脂 硅油应用 基础油: 10000mPa.s苯基硅油 白炭黑:气相法白炭黑,比表面积300以上,用D4进行处理
透光效果好,透光率:>90%(550nm) 稳定性好,油离度:<1.3%(150℃, 24h)

75 金属皂增稠的硅脂 硅油应用 由于金属皂类与硅油的相容性很差,无法直接分散加工。
采用气凝胶法,先控制形成皂的纤维骨架,再分散到硅油中,加工工艺复杂。 该类硅脂使用温度不高,但润滑性好,常作为润滑用硅脂。 如:用羟基硬脂酸钙、四氟粉、硅油加工的硅脂,对塑料齿轮润滑效果极佳。

76 高分子量硅油 硅油应用 塑料添加剂(加工成塑料母粒或粉剂是使用) 阻尼油(直接使用,如:硅油减震器) 锤纹漆助剂(配成溶液使用) 滑爽剂
在织物、皮革上提高手感(滑爽),用于化妆品提供滑爽。 色谱固定相 

77 谢谢!


Download ppt "硅油及其应用 毛 杰 二○○七年十一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