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实验三、Pspice仿真1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实验三、Pspice仿真1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验三、Pspice仿真1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三、实验要求 四、Pspice6.3仿真举例

2 1、Pspice软件功能 仿真功能: (1)静态工作点分析 (2)瞬态分析(时域分析) (3)交流小信号分析(频域分析) (4)直流扫描分析
(5)直流小信号传递函数值分析 (6)直流小信号灵敏度分析 (7)统计特性分析(蒙特卡罗分析和最坏情况分析)

3 2.Pspice软件结构 PSPICE 6.3版本含有两个集成环境, 通用的电路仿真分析环境
MicroSim Eval 6.3(共七个程序项) 可编程数字逻辑器件分析设计环境 MicroSim PLSyn 6.3 Evaluation

4 (1)Schematics电路模拟程序

5 Schematics图标工具栏

6 (2)Pspice分析程序

7 (3)Probe分析程序

8 二、Pspice6.3仿真步骤 1. 编辑电路原理图(画电路图) 2. 设置仿真分析类型(Analysis\Setup)
(1)调元件(2)元件移动、旋转和删除(3)画线 (4)修改元器件标号和参数(5)保存和自动检查 2. 设置仿真分析类型(Analysis\Setup) 3. 仿真分析(Analysis\Simalate) 4. 查看仿真输出结果 从输出文件中查看仿真结果 Analysis/Examine Output 用Probe程序观测仿真结果的波形和曲线 参阅406~409页

9 仿真分析类型窗口(Analysis\Setup)
(1)静态工作点分析 Bias Point Detail (2)瞬态分析(时域分析)Transient… (3)交流小信号分析(频域分析)AC Sweep…

10 三、实验要求 1、单管共射电路分析(实验38) (1)在Schematics中画出电路图
(2)静态工作点:IB、IC、VBE、VCE (out文件) (3)观测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并计算电压增益Av (4)观测幅频响应曲线:db(V(Vo)/V(Vs:+)) 测中频增益、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 (选)相频响应曲线:Vp(Vo)-V(VS:+) (5)观测输入电阻的频率响应:Ri -- V(Vi)/I(Vs) (6)观测输出电阻的频率响应:Ro-- V(Vo)/I(Vs) (9)观察非线性失真现象(选做)

11 三、实验要求 2、(选做)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实验8,84页) 任务: 观测幅频响应曲线:db(V(Vo)/V(Vs))
测中频增益、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 3、验收: ……

12 四、Pspice6.3仿真举例 以“单级共射放大电路”为例 1. 编辑电路原理图(画电路图)
(1)调元件(2)元件移动、旋转和删除(3)画线 (4)修改元器件标号和参数(5)保存和自动检查 2. 设置仿真分析类型(Analysis\Setup) (1)静态工作点分析 (2)瞬态分析(时域分析) (3)交流小信号分析(频域分析) 3. 仿真分析(Analysis\Simalate) 4. 查看仿真输出结果 5. 求解输出电阻(需修改电路)

13 (1)调元件 菜单Draw/Get New Part

14 VDC POT R C BUBBLE BUBBLE AGND模拟地 VSIN 习惯标法 突出效果

15 (2)元件移动、旋转和删除 选中元器件: 移动:压住鼠标左键拖到合适位置,松开鼠标左键
4. 1. 编辑电路原理图(画电路图) (2)元件移动、旋转和删除 选中元器件: 用鼠标左键单击,此时元器件变为红色 移动:压住鼠标左键拖到合适位置,松开鼠标左键 旋转:菜单Edit/Rotate(或快捷键Ctrl+R) 翻转:菜单Edit/Flip(或快捷键Ctrl+F) 删除:选择菜单Edit/cut ;或按键Delete

16 (3)画线 进入:菜单Draw/wire或工具栏的笔 此时鼠标箭头变为一支笔。
4. 1. 编辑电路原理图(画电路图) (3)画线 进入:菜单Draw/wire或工具栏的笔 此时鼠标箭头变为一支笔。 画线:将光标移到需要连线的起点,单击左键(此时会拖着1根线);移动鼠标到所需位置,单击左键,如此循环,直到连线的终点(某元件的引脚)。 结束:单击鼠标右键结束 移动、旋转和删除:与元件操作相同

17 (5)修改元器件标号和参数 方法1:选中元器件,选择菜单中Edit/Attributes 方法2: 双击该元件符号 方法3: 双击参数文字

18 (5)修改元器件标号和参数 特别注意! ●电位器POT: VALUE=100K,SET=0.5(2和3)
4. 1. 编辑电路原理图(画电路图) (5)修改元器件标号和参数 特别注意! ●电位器POT: VALUE=100K,SET=0.5(2和3) ● VSIN信号源:AC=50mv、VOEF=0v、 FREQ=1kHz、VAMPL=50mv。 ●三极管参数设置方法1: 选择菜单Analysis/Setup ; 选择Parametric ;选择Model Parameter 填入:NPN、Q2N2222、 bf 、100 (Value List)

19 三极管 设置方法1: ● 选择菜单Analysis/Setup ● 选择按钮Parametric

20

21 (6)保存和自动检查 保存:应在D盘下,建立子目录 进行电路规则检查: 建立网表文件(*.net):
4. 1. 编辑电路原理图(画电路图) (6)保存和自动检查 保存:应在D盘下,建立子目录 注意:目录名和文件名不能有汉字、空格等! 进行电路规则检查: Analysis/Electrical Rule check 若有问题,屏幕会有指示 自动弹出窗口MicroSim Message Viewer 建立网表文件(*.net): Analysis/ Ctcate Netlist

22 2. 设置仿真分析类型(Analysis\Setup)
交流小信号分析(频域分析) 瞬态分析(波形) 静态工作点分析

23 瞬态分析(时域分析) 设置仿真分析类型(Analysis\Setup) 选择“Transient…” 见413页图(d)
设置: Print Step: 20us Final Time: 2ms 见413页图(d)

24 交流小信号分析 (频域分析) 设置仿真分析类型(Analysis\Setup) 选择“AC Sweep…” 见413页图(c)

25 4. 查看仿真输出结果

26 2、静态工作点分析 静态:Bias Point Detail 运行仿真:Analysis/Simulate 查阅结果报告
四、Pspice6.3仿真举例 2、静态工作点分析 静态:Bias Point Detail 运行仿真:Analysis/Simulate 查阅结果报告 Analysis/Examine Output 判定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

27 3、瞬态分析(时域分析) 设置仿真分析类型(Analysis\Setup) 运行仿真:Analysis/Simulate
四、Pspice6.3仿真举例 3、瞬态分析(时域分析) 设置仿真分析类型(Analysis\Setup) 选择“Transient…” 设置: Print Step: 20us Final Time: 2ms 运行仿真:Analysis/Simulate 用Probe程序观测仿真结果的波形和曲线

28 3、瞬态分析(时域分析) 用Probe程序观测仿真结果的波形和曲线 计算电压增益 菜单Plot/Add Plot:增加1个波形窗口
四、Pspice6.3仿真举例 3、瞬态分析(时域分析) 用Probe程序观测仿真结果的波形和曲线 菜单Plot/Add Plot:增加1个波形窗口 菜单Trace/Add: 增加1个波形,如选V(Vo)、V(Vi:+)等; 扩展向量:Alias Names 菜单Tools/Cursor/Display 激活游标测量 菜单Tools/Label/Mark 将游标处的坐标值标注在曲线附近 菜单Tools/Copy to Clipboard 计算电压增益

29 4、交流小信号分析(频域分析) 设置仿真分析类型(Analysis\Setup) 运行仿真:Analysis/Simulate
四、Pspice6.3仿真举例 4、交流小信号分析(频域分析) 设置仿真分析类型(Analysis\Setup) 选择“AC Sweep…”,并设置 AC Sweep Type:选Decade (十倍频,半对数坐标) Parameters框中填入 Pts/ Decade =101 Start Freg =1 End Freg = 100Meg 运行仿真:Analysis/Simulate

30 用Probe程序观测仿真结果的波形和曲线
4、交流小信号分析(频域分析) 用Probe程序观测仿真结果的波形和曲线 观测幅频响应曲线: Trace/Add: db(V(Vo)/V(Vs:+)) Tools/Cursor/Display激活游标测中频增益 用游标找到增益下降3dB ,对应频率为上限频率或下限频率 *观测相频响应曲线: Vp(Vo)-Vp(Vs:+) 观测输入电阻的频率响应: Trace/Add: Ri = V(Vi)/I(Vs) Tools/Cursor/Display激活游标测中频输入电阻

31

32

33 5、求解输出阻抗 仿真结束! 修改电路: 其他步骤与“输入电阻的频率响应”分析相同 Ro – V(Vo)/I(Vs)
令Vs=0,信号源短路,取掉负载RL,外加一个信号源VSIN(400mv) 其他步骤与“输入电阻的频率响应”分析相同 Ro – V(Vo)/I(Vs) 仿真结束!

34 PSPICE 共射-共集放大电路 任务: 设计与仿真一个共射-共集组合放电路。要求有合适静态工作点,AV大于100,Fh大于3MHZ,其中RL=5.1kΩ。 一、 设计电路图(参考电路如下),编辑电路图。

35

36 实验小结

37 实验四、Pspice仿真2 ——差分放大电路

38 下次实验 1.下周国庆放假,实验停课1周 2.第6周实验:有源滤波电路(实验8、84页) 3.预习要求
复习有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完成相关理论估算 复习测量幅频响应曲线的方法 了解集成运放741的管脚排列和性能 完成预习报告 4.注意:硬件实验,应带插件板和元件!!

39 实验4、Pspice仿真2 ——差分放大电路 一、实验任务与要求 二、复习Pspice6.3仿真方法和步骤 三、学习新的分析方法 讲课思路
1.画电路图,并设置参数 2.查看静态工作点(out文件) 3.观测电压波形(瞬态分析Transient) 4.观测频率响应曲线(交流扫描分析AC Sweep ) 三、学习新的分析方法 1.小信号传递函数值分析(Transfer Function) 2.观测直流电压传输特性(直流扫描分析 DC Sweep) 3.分析参数变化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Parametric) 讲课思路

40 一、实验任务与要求 ——差模特性 1.观测电压波形(瞬态分析Transient) 2.观测频率响应曲线(交流扫描分析AC Sweep)
一、实验任务与要求 ——差模特性 1.观测电压波形(瞬态分析Transient) 单端输出: Vid;Vo1、Vo2; 双端输出: Vid;Vo = Vo1-Vo2(表达式为:V(Vo1,Vo2)) 用游标测出峰峰值,手工计算电压增益:Avd、Avd1 2.观测频率响应曲线(交流扫描分析AC Sweep) 幅频响应曲线:DB(V(Vo1,Vo2)/V(Vid:+)) 相频响应曲线:Vp(Vo1,Vo2)-Vp(Vid:+) 用游标测出:中频电压增益Avd、上限频率Fh;中频相位差 3.小信号传递函数值分析(Transfer Function) 在out文件中,查看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观测直流电压传输特性(直流扫描分析 DC Sweep) 获取电压传输特性:Vo1=f(Vid),Vo2=f(Vid) 用游标测出:电压增益Avd1、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值 均可测量电压增益,但3、4项只能用于直接耦合放大器!!

41 一、实验任务与要求 共模特性 1.修改电路图(共模输入) 2.观测电压波形(瞬态分析Transient)
单端输出:Vo1、Vo2 双端输出:Vo=Vo1-Vo2(表达式为V(Vo1,Vo2)) 用游标测出峰峰值,手工计算电压增益:Avc、Avc1 3.小信号传递函数值分析(Transfer Function) 在out文件中,查到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参数变化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1.变化 2.射极负反馈电阻Re1、Re2的变化(修改电路) (利用Parametric分析类型)

42 二、复习Pspice6.3仿真方法和步骤 1.画电路图,并设置参数 2.查看静态工作点(out文件) 3.观测电压波形 4.观测频率响应曲线
(瞬态分析Transient) 4.观测频率响应曲线 (交流扫描分析AC Sweep ) 用游标读出,寻找增益下降3dB处 利用目标函数计算频带宽度(新的)

43 1.画电路图, 并设置参数 的设置 VSIN 二极管D1N4148 负电源VDC

44 若Parametric处需设置别的参数,则此法不可用!
三极管的设置 (方法1) 若Parametric处需设置别的参数,则此法不可用!

45 三极管的设置(方法2) 三极管的设置(方法2) 50 第1次修改(T1) 或几个三极管参数不相同 参数相同的模型(T2,T3)

46 2.查看静态工作点(out文件) 打开方法:Analysis\Examine Output 也可用“记事本”程序打开

47 3.观测电压波形(瞬态分析Transient)
(1)设置 (2)观测波形 用Probe程序

48 4.观测电压波形(瞬态分析Transient)
用Probe程序观测仿真结果的波形和曲线 Plot/Add Plot:增加1个波形窗口 Trace/Add: 增加1个波形,如选V(Vo)、V(Vid:+)等; 双端输出:Vo=Vo1-Vo2,表达式为V(Vo1,Vo2) Tools/Cursor/Display 激活游标测量 Tools/Label/Mark 将游标处的坐标值标注在曲线附近 Tools/Copy to Clipboard 计算电压增益

49 5.观测频率响应曲线(交流扫描分析AC Sweep )
(1)分析设置

50 (2)数据测量 方法2:利用目标函数计算频带宽度(新的) 目标函数:LPBW(db(V(Vo1,Vo2)/V(Vid:+)),3)

51 方法2:利用目标函数计算频带宽度 步骤1: 使目标函数功能处于有效状态
用菜单“Tools\Options…”打开“Probe Options” 对话窗 (如上图),并选择“Display Evaluation”

52 方法2:利用目标函数计算频带宽度 步骤2: 用菜单Trace\Eval Goal Function打开对话框

53 目标函数:LPBW(db(V(Vo1,Vo2)/V(Vid:+)),3)
步骤3:找到相应的目标函数LPBW(1,db_level) 目标函数:LPBW(db(V(Vo1,Vo2)/V(Vid:+)),3)

54 三、学习新的分析方法 1.小信号传递函数值分析 2.观测直流电压传输特性 3.分析参数变化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Transfer Function) 2.观测直流电压传输特性 (直流扫描分析 DC Sweep) 3.分析参数变化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参数分析 Parametric )

55 1.小信号传递函数值分析(Transfer Function)
(1)设置 双端输出:V(Vo1,Vo2) 2个节点电压差 单端输出:V(Vo1)

56 1.小信号传递函数值分析(Transfer Function)
(2)查找结果(out文件) Avd Ri Ro

57 2.观测直流电压传输特性 (直流扫描分析 DC Sweep) (1)设置

58 2.观测直流电压传输特性 (2)查找结果 Probe程序中选择DC方式

59 电压增益 取2点求斜率 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值 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值 双端输出:V(Vo1,Vo2),要求单端输出。

60 3.分析参数变化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1)变化的影响分析(利用参数分析Parametric) 设置了3个值

61

62 画线:Tools\Label\Line 文字:Tools\Label\Text 双击 BF=50,80,100时的V(Vo1)瞬时波形

63 画线:Tools\Label\Line 文字:Tools\Label\Text 双击

64 (2)射极负反馈电阻 Re1、Re2的变化 (修改电路) 增加2个射极电阻 电阻值VALUE={R} 自定义变量 通用变量global
预定义参数元件 打开元件属性对话框 NAME1=R VALUE1=5(初值)

65 设置了一组Re变化值

66 电压传输特性:Vo1=f(Vid),Vo2=f(Vid)

67 一、实验任务与要求 共模特性 1.修改电路图(共模输入) 2.观测电压波形(瞬态分析Transient)
单端输出:Vo1、Vo2 双端输出:Vo=Vo1-Vo2(表达式为V(Vo1,Vo2)) 用游标测出峰峰值,手工计算电压增益:Avc、Avc1 3.小信号传递函数值分析(Transfer Function) 在out文件中,查到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参数变化对性能指标的影响(差模) 1.变化 2.射极负反馈电阻Re1、Re2的变化(修改电路) (利用Parametric分析类型)

68 共模输入 电路图

69 观测输入输出波形,计算共模增益与共模抑制比。
实验小结与心得体会


Download ppt "实验三、Pspice仿真1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