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预激综合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预激综合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预激综合征

2 一、概述 是指房室之间存在异常的传导组织,能使心房激动提早到达心室的某一部分,并使之提前兴奋,心室预激本身不产生血流动力障碍,故无症状,仅能由EKG、心电向量检查作出诊断,但有引起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倾向。 Wolff、Parkinson、White三氏于1930年首先报告了一组EKG,它们具有以下特点:P-R间期短,QR波增宽且起始部粗钝或有切迹(预激波),常有继发性ST段、T波改变,从此被命名为W-P-W综合征。实际上它是一部分心室肌预先激动所致,后来人们称之为预激综合征。此综合征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少数也可伴发于三尖瓣下移畸形、二尖瓣脱垂、室间隔缺损、主A瓣下狭窄等,可能为胚胎期房室纤维组织互相分开时发育缺陷所造成。偶可发生于心肌炎、心肌梗塞之后。

3 二、典型预激综合征的EKG特点: ⑴P-R间期缩短,在0.12″以内,大多数0.11″ 或更短,P波为窦性。
⑵QRS波群时限延长到0.11″以上。 ⑶QRS波群起始部粗钝模糊,形成预激波 (称“⊿”波) ⑷P-J间期,也即P-R间期加上QRS时限正常, 大多数小于0.26″;QRS时间的延长, 正好代偿了P-R间期缩短的时间。 ⑸常有继发性ST段、T波改变,通常T波与方向相反。

4 预激综合征 短 PR 间期(<120 ms) QRS 起始变形(delta wave) 宽 QRS 继发性ST-T改变

5 三、W-P-W分型 典型W-P-W大多数是冲动经肯氏束预激心室所引起, 但也可由全氏束和马氏束纤维同时预激心室所造成 预激波的方向与肯氏束的位置有关,通常根据胸导联 上QRS波形将其分为三型: (1)A型:肯氏束终止于左心室的后基底部,心室提早除极,由后向前进行。反映在V1-V6导联上,预激波均为正向,QRS主波全部向上,P-R间期缩短。此型常见,需注意与右心室肥厚、右束支传导阻滞、正后壁心肌梗塞相鉴别。

6 A型

7 B型

8 (2)B型:肯氏束位于右房室交界处,心室预激部分的向量从右前到左后方。V1V2导联预激波和QRS波均向下,呈QS,Qr或rS型;V5V6导联上QRS主波向上,此型需与前间壁心肌梗塞、完全性束支阻滞相鉴别。 (3)C型:较少见。异常传导束终止于左心室前侧壁,预激波的平均向量由左指向右前,V1-V4导联QRS主波向上,V5V6导联出现深Q波(或QR、Qr)。此型易误认为前侧心肌梗塞。

9 四、什么叫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分以下几种类型
四、什么叫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分以下几种类型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是与典型预激综合征比较而言,它仅具备后者特征中的一项或两项,可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1)L-G-L综合征:EKG表现P-R间期缩短,QRS波群正常无预激波。窦性冲动桡过房室结向全氏束传导,然后进入希氏束和左右束支。此型也叫短P-R综合征。 (2)马氏纤维型:P-R间期正常,QRS波群增宽;有预激波。由于激动从心房下传至房室结,然后绕过希氏束或束支,沿马氏纤维传人心室,因而产生预激波。此型罕见。

10 (3)发育不全型:P-R间期0.11″-0.13″,预激波小,有时仅见于个别导联,QRS波时限正常。可能因异常通道仅稍快于正常房室传导,故表现的预激波不典型。
(4)P-R间期长短不等型:P-R间期时长时短,较长的P-R间期伴有不明显得预激波,QRS波较窄,较短的P-R间期伴有明显得预激波,QRS 波较宽。此种现象也称手风琴效应。


Download ppt "预激综合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