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抽动障碍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儿科 胡宇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抽动障碍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儿科 胡宇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抽动障碍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儿科 胡宇伟

2 抽动障碍 抽痛障碍(tic disorders)是指一种以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的、反复的单一或多个部位的肌肉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可伴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多起病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少数可持续至成年。

3 抽动障碍的分类 根据抽动的形式不同 运动性抽动 简单性运动抽动 复杂性运动抽动 发声性抽动 简单性发声抽动 复杂性发声抽动
运动性抽动 简单性运动抽动 复杂性运动抽动 发声性抽动 简单性发声抽动 复杂性发声抽动 根据抽动的病程不一 短暂性 长期性

4 抽动障碍的分类 按照临床症状和病程长短以及是否伴有发声抽动,抽动障碍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短暂性抽动障碍(transient tic disorder)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TS)

5 短暂性抽动障碍 又名:性惯性痉挛、一过性抽动障碍、暂时性抽动。 是抽动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多见于4-7岁儿童。
抽动的症状较轻,部位较局限,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所以通常容易被忽视。 国内报道,本病患病率为1%-7%,以男孩多见。

6 短暂性抽动障碍 病因: 1、遗传因素 2、器质性因素 3躯体因素 4社会心理因素 5药源性因素

7 短暂性抽动障碍 临床表现: 大多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抽动为首发症状, 也有少数病儿以简单性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 病程持续至少2周,但不超过1年
症状常常无目的性、具有突然、快速、重复交替出现的特点,可受意志控制数分钟至数小时。症状此起彼伏,部位多变。抽动症状和频率严重程度不一,通常对儿童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异常发现。 病程持续至少2周,但不超过1年

8 短暂性抽动障碍 诊断标准: 1)有单个或多个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常表现为眨眼、扮鬼脸或头部抽动等简单运动;
2)抽动天天发生,1天多次,至少已经持续2周,但不超过12个月。某些患儿的抽动只有单次发作,另一些可在数月内交替发作; 3)18岁以前起病,以4-7岁儿童最为常见 4)不是由于TS、小舞蹈病、药物或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所致

9 短暂性抽动障碍 预后:短暂性抽动障碍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可以 自行好转。对于抽动症状轻微,对社交、学 习功能干扰少者无需特殊治疗。
治疗:抽动症状明显者,可给予药物治疗, ------如小剂量的氟哌啶醇或泰必利。 家长避免过度关注孩子的抽动症状 忽视态度 注意培养和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避免过度紧张和其他过重的精神负担,

10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 多见于成人,但可发生于儿童少年期。 发生率约为1%-2%
临床表现: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但运动抽动与发声抽动两种症状不同时存在,病程长,超过1年以上,有些患者可持续终身。抽动形式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发杂性的。抽动的部位可以是单一部位的,也可以是多部位的。

11 慢性抽动障碍 诊断标准: 1)不自主运动抽动或发声,可以不同时存在,常1天发生多次,可每天或间断出现;
2)1年中没有持续2个月以上的缓解期; 3)18岁以前起病,至少已持续1年; 4)不是由于TS、小舞蹈病、药物或精神系统其他疾病所致。

12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TS)、多发性抽动症等。
本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性疾病,病因尚未明确,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抽动,伴发声抽动为临床特征,可伴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或精神障碍。 可不同程度的干扰和损害儿童的认知功能,影响社会适应能力。 多起病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少数可持续终身。

13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流行病学资料: 1 TS的患病率在0.05%-3%之间,近年的发病 有明显增多趋势。
2 男性患病率较女性高,男女之比为3:1-5:1. 3 大多起病于2—15岁,平均为7岁。

14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神经生化因素:(1)多巴胺 (2)5-羟色胺 病理因素:围生期因素 神经免疫学和感染
社会心理因素 其他

15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临床表现 运动性抽动:简单性的 复杂性的 发声性抽动:简单性的 发声性抽动与运动性抽动同时存在,是TS的特征

16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临床表现 通常发生在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之前,患者感觉身体局部有不适感,如压迫感、痒感、热感、冷感或其他不适感,也可以是一种非局限的、无特征性的感觉,如冲动、焦虑或其他精神感觉

17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共患病 强迫症(OCD) 30%-6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35%-80%
学习困难(LD) %-50% 情绪障碍 % 睡眠障碍 12%-44%

18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诊断:( DSM-Ⅳ的诊断标准)
1)在病程的某个时间出现多种运动性抽动与一种或多种语声抽动,虽然两者不一定同时出现。(抽动是突然的、快速的、反复的、非节律的、刻板的运动) 2)抽动一天出现多次(通常为阵法),几乎每天如此,或间断出现一年以上,但从未有过连续3个月以上无抽动。 3)问题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显著损害。 4)18岁以前起病。 5)问题不是由于物质(如,兴奋剂)或躯体情况(如,亨廷氏舞蹈病或病毒性脑炎)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

19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诊断标准:(CCMD-3)
症状标准:表现为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多为复杂性抽动,二者多同时出现,抽动可在短时间内受意志控制,在应激下加剧,睡眠时消失。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明显受损,患儿感到十分痛苦和烦恼。 病程标准:18岁前起病,症状可延续至成年,抽动几乎天天发生,1天多次,至少持续1年以上,或间断发生,且1年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

20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鉴别诊断 风湿性舞蹈病 Huntington舞蹈症 肝豆状核变性 肌阵挛 迟发性运动障碍 癔症和儿童精神分裂症

21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严重、影响到儿童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单纯的心理行为治疗无效者,应及早进行药物治疗。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一般不提倡外科治疗

22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药物治疗: 1针对抽动症状的治疗:氟哌啶醇 哌迷清 泰必利 舒必利 利培酮(有不少学者推荐作为TS的首先药物)
可乐定 胍法新

23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药物治疗 2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的治疗 共患ADHD:首先可乐定或胍法新 共患OCD:首先氯丙咪嗪

24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
轻重不同的额抽动症状可以干扰和影响儿童和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而且患儿的抽动症状也常常易受精神压力、情绪波动或学习负担过重等因素的影响而加重,所以心理行为治疗也是TS治疗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对于暂时性抽动症、轻度的慢性抽动症患儿,心理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25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 不批评、不提醒、不安慰 对于年龄较大儿童可进行行为治疗:松弛训练、习惯反转训练、自我监控训练

26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预后及结局 既往认为TS是一种终身疾病,但近年来发现大部分患者到青春期抽动症状可以明显好转。甚至完全消失。大部分TS患儿预后较好。一些追踪调查显示TS患者病程长、有否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有否神经精神病家族史和既往史可能会影响TS的预后。一般起病于4-6岁TS儿童预后较差。

27 谢谢


Download ppt "抽动障碍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儿科 胡宇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