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輔導原理與實務 校園霸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輔導原理與實務 校園霸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輔導原理與實務 校園霸凌

2 校園霸凌的定義 霸凌(bullying)一般係指針對一個無法自我防衛的同儕予以不斷地侵犯,亦即侵犯者單向地攻擊被侵犯者(Olweus, 2001)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 ,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霸凌對象,成為受凌學生,導致其身心受到痛苦的情形。

3 校園霸凌的現況 民國97年1月至99年8月底止,校園暴力及霸凌事件共有4314件,包括學生對學生、學生對老師、家長對學生、家長對老師,其中以學生對學生最多,有3725件。 若以地區區分,新興的社區霸凌,比較多是物質方面,發生比較多的狀況是要錢;此外答應後反悔、考試時不配合、搶男女朋友等,都會產生霸凌。 教育部呼籲,學生若遇霸凌,要撥打24小時防制霸凌免付費投訴專線: ,縣市政府也設置專線電話指定專人接聽處理,學校則設置申訴信箱,提供學生及家長申訴管道。

4 校園霸凌的類別 肢體霸凌:以肢體暴力行為霸凌他人。
言語霸凌:運用語言刺傷或嘲笑別人,包括 取綽號、用言語刺傷、嘲笑弱勢同儕、恐嚇 威脅等,是校園中最常出現且最不易發現的 霸凌行為 關係霸凌:此類的霸凌往往牽涉到言語的霸 凌,包括排擠弱勢同儕、散播不實謠言中傷 某人等。 反擊型霸凌:這是受凌學生長期遭受霸凌之 後的反擊行為。包括受霸凌時生理上的自然 回擊或去霸凌比自己更弱勢的人。

5 校園霸凌的類別 性霸凌:類似性騷擾,包括以有關性、身體性徵及性別取向作為玩笑或嘲諷內容的行為或是以性的方式施以身體上的侵犯。
網路霸凌:係指利用網路散播色情圖片 、散佈謠言中傷他人、留言恐嚇他人等使人心理受傷或恐懼的行為,這是近年來新興的霸凌型態,而且程度相當嚴重。

6 根據教育部統計,最近一個學期,竟有三萬名國中小學生,曾遭受校園霸凌。另一項調查顯示,有一成的國高中職生,曾以肢體或語言等方式霸凌同學。(99年11月資料)
教育部曾抽查十萬名國中生,進行霸凌抽樣調查,23%的國中生反應:曾經被同學毆打,有13%的學生表示:曾經被同學勒索金錢。不算言語及網路霸凌,全台灣有五萬名國中被欺負,這是何等驚人的數字。 美國有三十七州制訂反霸凌法,強制校方必須介入處理霸凌事件。

7 遭受霸凌的癥狀 神情沮喪或焦慮,但拒絕說明原因。 身上出現不明的傷口或瘀清。 學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毀損。 學業明顯退步,藉口不去上學。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用錢。 經常頭痛、失眠與作惡夢

8 校園霸凌的輔導 多關懷少暴力:教導孩子時,多關懷少打罵,並讓他們遠離有關暴力的媒體資訊、電視節目與電玩內容。
鼓勵正向的社交技巧:積極地教導及示範正向的社會技巧,如接納、關懷與尊重,而且當孩子表現出所期待的行為時,則應馬上給予肯定與鼓勵 訂定合理明確的規範:讓孩子了解什麼是霸凌行為,它是非法而且是不被允許的。期許發現霸凌行為時要通報,不要圍觀。 鼓勵孩子說出心事:並讓他知道做錯事的人是霸凌者而不是他,勇敢的說出心事與遭遇。

9 受霸凌兒童會出現生氣、害怕、委屈等心理機轉,但因受強大力量壓制,不敢反抗或告訴大人,在挫折一再難以平衡下,有些會出現自卑、退縮或自殘等反應,長期忍受的後果,可能戕害身心健康,甚至扭曲人格發展。
根據研究,出現嚴重霸凌行為者,成年後的犯罪率,是一般人的四倍以上; 長期受霸凌者,長大後則有憂鬱、缺乏自信及暴力衝突傾向,為社會埋下不安的火種。

10 教導孩子面對霸凌行為 教導孩子以堅決果斷的態度來面對,比如說是離開現場或向大人求助,但絕對不要回擊,事件會較快落幕。
注意個別差異並給予適時的支持 造成霸凌行為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源自於家庭霸凌者角色的模仿、反擊性霸凌,因此進行輔導時 ,必須因應個別差異採用適當策略。 與專家合作:學校與家長應密切合作,必要時可尋求心理輔導專家協助,以矯正孩子的霸凌行為 長期的追蹤輔導 霸凌行為的輔導成效並不是一蹴可幾,學校應進行長期的追蹤輔導,而家長也應與學校密切合作 ,共同來協助孩童改正其偏差行為;必要時也可尋求專家的協助。

11 教育部的立場 吳清基認為,消弭校園霸凌,建構友善與安全校園,需貫徹下列三項措施,以期標本兼治,禁絕霸凌: 一、落實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二、落實友善校園總體營造計畫; 三、推動各級學校防制校園霸凌執行計畫

12 校園霸凌執行計畫 校園霸凌執行計畫是三級預防,
第一級是教育宣導,每學期開學第一週為「友善校園週」,並將法治教育、人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等融入教學; 第二級是「發現處置」,暢通行政聯繫以及投訴管道,讓被霸凌的學生願意求救; 第三級是「介入輔導」,由學校霸凌會議確認,學校擬定輔導計畫,若有需要,應聯繫社政及警政單位協助。

13 教育部定調短期用兒童及少年福利法處理,中長期才是設立專法。
教育部宣示比照抗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新流感的機制,各縣市學生校外生活輔導委員會每週二次,統計彙整校園霸凌事件及措施,即時掌握校園資訊,同時也要求申訴霸凌的管道要暢通。


Download ppt "輔導原理與實務 校園霸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