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学校建设培训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学校建设培训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学校建设培训班”
主办: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办 公室 承办: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 协办: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2

3 葛司长培训班开幕式讲话 ㈠为什么办这次培训班? 1.经济发展的需要;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 3.高职管理隶属关系变化的需要。
㈡本次培训班的目的、任务 1.承担责任,即是一个态度问题; 2.寻求创新,即是一个方向问题; 3.挖掘潜力,即是一个立场问题。 ㈢要求 身到、心到、嘴到、眼到、神到。

4 领导能力领先--新时期高职院校改变发展的关键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协作委员会会长 李进
领导能力领先--新时期高职院校改变发展的关键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协作委员会会长 李进

5 主要内容 一、明白大局,把握高职改革发 展思路 二、明晰运作,把握高职改革发 展执行 三、明确责任,把握高职改革发 展境界

6 一、明白大局,把握高职改革发展思路 思路1、坚持方向,深化改革。 思路2、瞄准瓶颈,破题解题。 思路3、创新观念,教育归位。

7 ㈠思路1、坚持方向,深化改革。 坚持教育类型; 坚持办学导向; 坚持教学理念; 坚持服务面向。 三个角度; 关联;定位;引领。

8 高职任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作用:建设小康社会、区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强国中不可替代。
1.首先,关联: 高职本质:区域经济的教育。 高职任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作用:建设小康社会、区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强国中不可替代。 四个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创业。 形成三对关系: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是相互促进、相互拉动的关系;区域经济与人才培养,是相互适应、相互支撑的关系;区域经济与创新创业,是相互依赖、相互引领的关系。

9 明确认识和把握“关联度”,把高职教育提升到双向重视的位置,即教育界与社会各界共同认识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引出责任性。
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责任分解,“官产学研”各司其职,实质性地从政策层面、规制层面与实施层面共同推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预期产学合作教育的可能性,其核心是实施“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继而引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就业路径的改革和创新。

10 ⑴一方面是人才规格与学校定位,培养什么规格人才的问题。 学校必须明确自身在区域产业结构和教育结构中的地位作用,错位发展,有序竞争。
2.其次,定位: ⑴一方面是人才规格与学校定位,培养什么规格人才的问题。 学校必须明确自身在区域产业结构和教育结构中的地位作用,错位发展,有序竞争。 在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格局中,选择 “增长极”战略,也就是针对社会需要,凸显自身优势,集聚有限资源,办出鲜明特色。

11 ⑵另一方面是人才规格与机制定位,如何培养这一规格人才的问题,在根本上建立培养机制。(四个机制)
①第一,整体前瞻机制。 加强区域产业发展调研、专业发展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并形成预警机制。 加强国内比照、国际比较,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有明晰的认知度,鲜明的方向感,和谐的节奏感。

12 人才培养、教育资源配置与技术能级提升和开发需求及人才需求对接; 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与产业人才岗位素质要求对接;
②第二,合作对接机制。 加强教育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匹配度; 人才培养、教育资源配置与技术能级提升和开发需求及人才需求对接; 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与产业人才岗位素质要求对接; 教学运行周期与产业运行周期对接。

13 高职教育的质量要求体现在课程及其开发的质量上。 必须充分考虑企业核心技术的教学与应用。
③第三,课程开发机制。 高职教育的质量要求体现在课程及其开发的质量上。 必须充分考虑企业核心技术的教学与应用。 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的衔接,资格证书与行业注册制度的衔接。 学生职业生涯与综合素质的个性设计。

14 师资转型体现在专业教师的行业素养和行业经历上。
④第四,师资转型机制。 师资转型体现在专业教师的行业素养和行业经历上。 通过个体的双师素质教师和群体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达成,在国家层面制定高职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标准,推进区域形成高职教育师资队伍。 具备从事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的综合素质。

15 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体现在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推进产业技术能级提升,职业院校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等方面。
3.再次,引领: 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体现在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推进产业技术能级提升,职业院校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等方面。 由于类型教育的引领作用,以及当前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职业教育已经成为 “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的实践阐释。

16 高职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才会扩大和巩固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吸引力,才能真正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可取代的类型教育。
社会和谐需要适需的教育支撑,人的尊严需要必备的技能基础. 高职教育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境界和发展环境。

17 ㈡思路2、瞄准瓶颈,破题解题 ⑴主要瓶颈: 地位,投入;合作,结合;课程,师资。 ⑵三个角度: 宏观,强调战略地位; 中观,强调体制机制;
微观,强调教育运作。

18 高职教育直接与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紧密联系,直接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 “直接性”导致“合作性” ;
⑶最根本的问题: 高职教育直接与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紧密联系,直接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 “直接性”导致“合作性” ; 合作是双向的抑或是多向的,政策不清、体制不通、机制不活、利益不明、沟通不畅,都会形成瓶颈。

19 产学合作、校社联携的高职教育基本建设任重道远。 现有机制下的智慧运作。
①其一,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但目前总体来说,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仍然不高,社会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仍然不多,学校的实训条件的建设仍然不足。 产学合作、校社联携的高职教育基本建设任重道远。 现有机制下的智慧运作。

20 ②其二,高职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关键是师资,由双师素质的教师上课,教学生适需的技术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教育教师必须职业化,由来自行业或企业的 “能工巧匠”与学校教师组成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形成一线教学的” “临床教师” 。 形成课程标准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

21 ③其三,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岗位变动频率加快,技术能级提升速率加快,职业培训的需求也相应加快。
要着重解决 “优化职前,抢滩职后”的职业教育一体化的通路,适时推出职业技能人才召回制度,让高职院校真正成为企业培训中心。 使职业人才能够 “胜任一个岗位,适应一批岗位” ,与国际通用职业能力接轨。

22 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的和最有效的工具;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但它是第一的工具、首要的工具。
㈢思路3、创新观念,教育归位 1.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 2.三个角度: 第一线人才;第一主角;第一工具。 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的和最有效的工具;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但它是第一的工具、首要的工具。

23 ⑴首先,明确职业导向,引导第一线人才职业归位。 高职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建设第一线需要服务,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必然要求明确:
教育的职业导向、院校的职业定位、专业的职业路径、师资的职业素养,最终指向学生的职业归位。 遵循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与第一线人才的成长规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之路:

24 坚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 坚持推进“校社联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实施“理实一体、学训并重、双师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完善“内外协同、双向评价、质量监控”的管理体制机制。

25 ⑵其次,更重要的是贯穿目的导向,引导第一线人才的全面发展。 ①高职教育强化以下教学着力点:
a.“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促进第一线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组织实现的解决方案; b.“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围绕第一线人才的能力要求和素质养成设计教学环节; c.“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激发和发掘第一线人才的个性和潜力。

26 ②实施“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基于学生规格的教师职业化,基于行业发展的实训养成”的教育组织。
③达成“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强职业道德之筋,壮应用技术之骨”的教育目标。

27 ⑶再次,始终坚持迁移导向,引导第一线人才终身学习。 高职教育关注个人需求,关注职业迁移能力。
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产业能级和就业结构调整;学习型社会构建;职业学生融入社会,可能面临“从业、转业(失业)、从业”循环过程。 面临着调适理念、调整心理、调理技能的挑战,必须学习和养成综合素质和发展技能。 教育内涵已经从社会发展的外在需要转化为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成为第一线人才的自觉行为,这是最重要的教育归位。

28 二、明晰运作,把握高职改革发展执行 “院校示范建设引领,推动地方政府投入、拉动行业企业加入,战线整体跟进”成为深化高职改革的重要方式。
央财杠杆,示范校支点;撬动思想观念,撬动培养模式,撬动课程体系,撬动师资结构,撬动评价方式。 示范建设始终坚持社会评价,建设方案、过程、验收挂网;校长把握全过程,深入核心层,掌握话语权。

29 执行1、强调发展,突出示范。 执行2、紧扣核心,展现目标。 执行3、提炼内涵,凸显特色。

30 项目拉动发展;建设目标和要求随认识深化和事业发展而提高。 新的起点:政策层面,体制机制层面。
㈠执行1、强调发展,突出示范。 项目拉动发展;建设目标和要求随认识深化和事业发展而提高。 新的起点:政策层面,体制机制层面。 科学定位,合理设计总体建设任务;不保守,不浮躁,干自己能干好的事,干好自己能干的最好的事。 量入为出按需配置,合理安排经费资源,建设重点突出,配置重在绩效。 央财绩效:实训设备增量,实训功能增量,教学要素增量,育人效果增量。

31 建设目标;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培养方案;专业特色——贯穿。 水平提高;比较指标;年度体现——描述。 专业制高点,体现的是学校整体水平。
骨干建设把握“三讲”。 1.一讲核心内涵: 十二五规划;建设方案;任务书——统筹。 建设目标;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培养方案;专业特色——贯穿。 水平提高;比较指标;年度体现——描述。 专业制高点,体现的是学校整体水平。 建设方案既是发展蓝图,又是教学依据,也是管理规范。

32 不是1000所,而是新的100所;不是一般建设,不是填平补齐,而是创优争先。
2.二讲示范高度: 示范点,引领点,拉动面。 不是1000所,而是新的100所;不是一般建设,不是填平补齐,而是创优争先。 集中砸出一个最高水平亮点的手笔,做出高度;大投入的差距是很难撵上的,真正的特色是很难复制的。 学校特色水平,专业具体水平,实验实训水平,师资队伍水平,学生水平。

33 建设总体任务:要干什么?何时完成?如何整合资源?能看到什么? 教学实验实训:功能、水平、面积、设备、受益面、利用率。
3.三讲检测可行: 建设总体任务:要干什么?何时完成?如何整合资源?能看到什么? 教学实验实训:功能、水平、面积、设备、受益面、利用率。 师资队伍建设:人数、条件、去向、任务、总体水平。 课程体系改革:体系开发、课程设计、讲义结构、质量监控。 培养方案监测:特色描述——样本——跟踪记录。

34 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人才规格的落实,实施的路径;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的因果关系,先讲因再现果。
㈡执行2、紧扣核心,展现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概念: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人才规格对应与描述,课程体系设计与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与实训,教师素质要求与教材,教学质量标准与监控,学生毕业调研与反馈。(培养方案每年要修定,修订的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人才规格的落实,实施的路径;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的因果关系,先讲因再现果。

35 学校建设总目标完成的描述,对照建设目标,方案的目标:说明总体目标一流、领先、鲜明等的要素;支撑材料齐备。
对行业贡献;对社会贡献。 重点专业带动的政策?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实践教学的系统建设?技术开发培训能力?

36 从立项到验收,从模式概括到实施描述;通过布局整合学校教育的整体职能,使之由结构形态深化为功能形态,并体现学校的特色。
㈢执行3、提炼内涵,凸显特色。 从立项到验收,从模式概括到实施描述;通过布局整合学校教育的整体职能,使之由结构形态深化为功能形态,并体现学校的特色。 合作切入点:从“教育主体”到“教育社会共同主体”,从“学校主体”到“学校企业共同主体”。 合作融合点:工学结合的融合度,合作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 建设创新点: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具体到课程、讲义、顶岗、师资等。 制度创新点:系列运行制度,实施路线图,落实到位的情况描述。

37 三、明确责任,把握高职改革发展境界 境界1、社会责任 境界2、全新视野 境界3、责任保障

38 充分开发和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创建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教育环境,促进第一线人才的价值意识、认知水平、职业能力、综合素养协调发展。
㈠境界1、社会责任 高职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充分开发和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创建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教育环境,促进第一线人才的价值意识、认知水平、职业能力、综合素养协调发展。 促使充分就业,保障第一线人才可持续的追求人生价值,实现体面劳动,享受尊严生活。

39 理解和贯彻国家改革发展纲要的核心理念: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实施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学会生存,成为专才。 学校的积极探索,战线的精神状态。 十年打磨一剑,聚焦提升实力,服务社会辐射。

40 1.第一,在服务区域经济中构建职业教育的体系;问题在于服务面向服务水平。 服务意识,服务能力; 服务内涵,服务方式; 服务精神,服务价值;
㈡境界2、全新视野 1.第一,在服务区域经济中构建职业教育的体系;问题在于服务面向服务水平。 服务意识,服务能力; 服务内涵,服务方式; 服务精神,服务价值; 服务定位,服务结构。 服务反馈教学,服务反哺科研。

41 2.第二,在终身教育视野下协调中高职整体发展;问题在于技能人才的终身发展。
合理版图:职业教育首先瞄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其次瞄准技能型人才规格,再次瞄准职业岗位群的技术提升和技能升级,是国家人才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立交贯通:技能型人才的配备和储备;有下匝分流,有上匝深造;高职教育是中等与高等的关键衔接点,起着启下承上作用,引领作用。

42 3.第三,在体制改革背景下推进高职的科学发展;问题在于体制机制创新能力。 解决教育内部有效运行和社会外部保障问题。
列入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规划,融入区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整体步骤。 路径选择遵循纵向的成才规律,横向的培养规律,立向的用人规律;培养指向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发展的前瞻性需求,要有层次区分度。

43 首先要组织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投身高职改革发展的事业。 院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教育理念的领导;三种领导:思想,思路,技术操作。
㈢境界3、责任保障 1.一是,举校行动,压力传递。 首先要组织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投身高职改革发展的事业。 院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教育理念的领导;三种领导:思想,思路,技术操作。 贤者居上、能者居中、工者居下、智者居侧;领导,放手,担责。 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全体教师发动起来才是真正的发动。

44 高职教育师资质量提升,学校与行业是双责任主体、共同承担责任,共同推进发展。 来源多元化,职业标准化,培养一线化,游教制度化。
2.二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教育领导也包括教师对于课程实施的领导。 教育均衡根本在于师资均衡,教育质量根本是师资力量;如果说,基础教育师资均衡实施要校际流动、区域带动;高等教育师资质量提高要国际交流、创新拉动;那么,高职教育师资结构完善要校企合作、行业互动。 高职教育师资质量提升,学校与行业是双责任主体、共同承担责任,共同推进发展。 来源多元化,职业标准化,培养一线化,游教制度化。

45 示范建设运行要建立系列制度,三个层面:非规范性制度,理念、观念方面等;规范制度,规章制度等;实施机制,运行控制等。
3.三是,制度完善,运行规范。 党政齐抓共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 示范建设运行要建立系列制度,三个层面:非规范性制度,理念、观念方面等;规范制度,规章制度等;实施机制,运行控制等。 发扬雷锋精神,不让雷锋吃亏。 建设好项目,不倒下个人。 (不进医院,不进班房) 出成果,出学生,出教师,出干部。

46 回到题目: 领导就是把握,大局在胸; 能力就是掌控,过程控制; 领先就是前瞻,顶层设计。

47 战线协作,共建平台; 携手共进,共享平台。 干好自己的活,辛苦着并快乐着。 祈福高职,祝愿成功!

48 Thank You !

49 全面提高质量— 从示范计划到骨干建设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上海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全面提高质量— 从示范计划到骨干建设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上海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副会长 马树超

50 主要内容 一、质量:新时期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二、100所示范高职项目执行思考 三、审视骨干《方案》的10个重要视角
四、40所骨干院校《方案》和《任务书》的15个共性问题

51 第一部分 质量:新时期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52 1、高职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 政策基础:《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的方向、目标、定位;
发展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形势,“走出去”国家战略,…; 新时代要求:人才培养如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适应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 新的历史使命: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新阶段。

53 2、国家2020教育战略目标 两基本一进入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54 3、国家2020职教战略目标 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55 4、已经明确的改革发展主线 以质量为核心,以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为主线;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明确高职目标:努力建设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56 5、高职可能成为高教改革的战略突破口 高等教育的新类型,充满活力,具有创新力;
集聚了一批优秀中职学校资源和经验;集聚了一批大学、企业、政府机关的社会精英;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使高职教育走出“压缩饼干”模式成为历史的必然; 中国教育发展三大战略,高职教育占了两个,既要大力发展又要提高质量; 示范建设探索积累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经验; 一大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57 6、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标兵:示范院校建设的成就;
追兵:一大批特色高职学院在迅速崛起,无论是办学条件,办学特色,院校长领导能力,校企合作意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模式等; 骨干院校的眼界:准备好了吗?

58 第二部分 100所示范高职项目 执行思考

59 1、示范计划的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示范计划,使示范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
特别在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办学特色等方面明显进展; 发挥示范作用,带动高职加快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职教育,更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60 2、以示范促改革,全面提高质量 14、16号文联袂推出,以示范促改革,以改革提质量,点面结合,整体提升;
以示范院校建设方案编制修改为抓手,引导院校长观念变革,凝聚共识,提升执行力;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引导内涵建设尤其是教学系统化建设; 创新项目运行机制,重绩效监控,强化院校绩效意识,带动高职上水平。

61 3、改革,是示范建设的灵魂和主线 明确以“示范建设计划实施”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原则,并作为项目执行始终贯彻的主线;
抓好“示范建设计划”两个主要文件的研究起草工作;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召开视频大会,抓好全面动员工作。

62 4、落实是示范立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凸显中央引导作用; 抓好项目院校《建设方案》和《项目任务书》编制论证工作;
抓好申报院校立项陈述答辩工作。

63 5、行动为基础,强调项目执行力 要求项目院校拥有坚强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一个能干的院校长,要求他们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超强的领导能力;
要求申报院校具有领导能力领先、综合水平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统一认识,培养和锻炼队伍。

64 6、指导,贯穿示范建设全过程 政策指导,覆盖项目建设各阶段; 绩效检查,贯穿项目执行全过程;
网上公示,让社会各界参与对示范建设的监督和指导; 政策合力,加快高职改革发展。

65

66 第三部分 审视骨干《方案》的10个重要视角

67 1、(高教【2010】27号)、(高教【2006】16号)等文件要求;
2、能否体现一个重大的主题: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8 3、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履行承诺,支持建设;多方共建,解决发展规划、经费筹措、基础建设、政策措施等问题,建立合作办学的长效运行机制;
落实吸引企业参与办学的优惠政策,建立顶岗实习制度,优化建设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环境;提前招生录取批次,高职单独招考改革试点;不升本。

69 4、能否实现一个重要的保障:加大投入 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确保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确保企业兼职教师教学、实习实训耗材及设备损耗、学生生产实习保险、院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锻炼、企业教学管理等促进校企合作开支的需要。

70 5、是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制定相关制度;解决企业参与教学、兼职教师聘任、教学内容更新、先进技术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问题;
改革校内人事管理分配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要安排一定比例给予企业兼职教师; 教研项目、教学成果评审要安排比例给予企业兼职教师或合作企业参与申报。

71 6、是否与企业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具体制度实现校企协同管理,教学组织与实施要弹性、灵活,保障符合工学交替的要求,确保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 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实施“双证书”制度;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态,提高教学效率。

72 7、是否制定师资规划和实施方案 将企业经历和实践锻炼要求纳入专任教师评聘、使用和激励政策; 新进教师一般应具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确保2012专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达到90%以上。

73 8、是否制定社会服务的具体措施 能否保证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提升校企合作能力;
面向社会、中职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成人学历教育,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开展地区间、城乡间、东西部间的校际合作与对口支援工作。

74 9、央财资金使用是否合理 用于重点建设专业内涵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 严格遵守(高教【2007】12号)规定。

75 10、阶段目标是否明确,有无硬伤 各相关栏目有无矛盾?包括空白等; 有没有可检测指标和过程监控手段,年度绩效考核可操作性强;
项目建设经费预算科学合理,管理措施切实可行; 建设责任落实到位,项目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文件规范。

76 40所骨干院校《方案》和《任务书》的15个共性问题
第四部分 40所骨干院校《方案》和《任务书》的15个共性问题

77 1.特色不特,亮点不亮;对区域经济社会分析不够;示范点不够。23,57.5%。
2.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不足,验收指标不具体。建设目标不明确,操作性不强;子项目预期目标与验收要点缺少可检测性。20,50%。 3.校企合作各成员的责、权、利及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不明确。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19,47.5%。

78 4. 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不细化,缺具体举措,验收要点不明。34,85%。
5. 专业课程设计不具体,建设目标缺乏量化指标。19,47.5% 6.专业建设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未梳理未提炼,建设思路不清。26,65% 。 7.社会服务功能拓展不足,缺乏教师参与企业研发的措施。25,62.5%。

79 8. 国际合作、吸引留学生没有实施措施;措施与方式弱。25,62.5%。
9. 与西部校际合作几乎不涉及,任务不具体,验收与检测性弱。17,42.5%。 10.数据存在不一致或者谬误。15,37.5% 。 11. 央财使用不当,师资超15%;未安排专业骨干教师培养等。15,37.5%; 地方和学院用于聘用兼职教师经费低于央财资金。14,35%。

80 13.地方政府未承诺招生录取批次,单招、跨省招生(西部招生)、鼓励企业参与办学等政策支持。27,67.5%。
12.实验实训设备央财超50%。8,20%。 13.地方政府未承诺招生录取批次,单招、跨省招生(西部招生)、鼓励企业参与办学等政策支持。27,67.5%。 14.地方资金投入问题,缺数额、到位时间和承诺等。15,37.5%。 15.建设方案与任务书不一致、不匹配。30,75%。

81 结语:高职品牌建设的路径思考 以强势产业为依托;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切入点; 以知名企业为伴侣; 以编制(把握)“标准”为抓手;
以高水平技术服务为关键; 以强化国际化水平为重点; 以名师、高水平双师为魂; 以高质量教学和就业为根本。 纲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

82 Thank You !

83 葛司长培训班总结讲话 先讲三个故事: 1.高职当年三高一不的形势与现在的形势; 2.某中职学校培训起家的形势;
3.推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项目未启动。 结论:路在脚下,命运在自己手上。 讲四句话: 一是明确方向:三个示范――改革的示范、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 二是绑定任务:体制机制创新(内、外)、提高质量; 三是落实责任; 四是坚定意志。

84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示范建设亮点 创新体制机制 董事会管理体制 践行“三三”模式 区、校共建数字科技园 北仑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基地
县、校共建阳明学院

85 共建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融学习与生产中 依托北仑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共建工业设计专业 挖掘校友资源,开展真实外贸业务实训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融行业标准与机电专业人才培养 共建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融学习与生产中 依托北仑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共建工业设计专业 挖掘校友资源,开展真实外贸业务实训 倡导“无界化”合作,共同培养会计人才 教学单位与职能部门合作,共建校园课堂 共建“厂中校”,物流岗位轮训全年不间断

86 搭建素质教育平台 实施成功教育 开展班集体项目建设 创立思源基金 打造学生名片

87 拓展社会服务能力 建立化工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九峰模具网和九峰模具技术服务中心 成立宁波服务外包学院 对口支援西部高职院校
扩大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Download ppt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学校建设培训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