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4)知道《九章算术》,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

2 政权分立 (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 战争不止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民族汇聚 (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评价) 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 政治 南方经济发展 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原因 经济 文化 数学.农学.地理学. 书法.绘画.雕塑

3 第十八课、三国鼎立 1、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 2、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 3、魏蜀吴三国建立者、时间、都城? 4、概述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

4 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1、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人民的三次南迁浪潮指的是哪三次,并指出其共同原因。 2、淝水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影响? 3、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表现?

5 1、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二十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历史背景:①386年,_______族建立魏国,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___________,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局面。 改革的目的:为学习___________,加强______ 改革措施:①494年将都城从____迁到_____。 ②汉化措施措施改穿_______; 学说________; 采用________; 与汉人______。 改革作用:_______________。

6 (一)魏晋南北朝 (1)乘坐时空飞船,来到了北魏,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举例说明。 (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民族关系出现了怎样趋势? 第二板块: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纵观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史实,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2)以史为鉴,今天我国各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7 (二)(1)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来谈,如从语言、服饰、姓名、婚姻、官制、礼法等方面举例即可。
(2)民族大融合。 第二板块: (1)和睦相处、友好交流。 (2)要增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等。

8 材料一 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材料二 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水稻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三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引见群臣……班赐冠服(按官位不同赐给汉官服装) 材料四 北魏时期,出现了“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

9 (1)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有着怎样联系?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四之间有什么联系? (4)材料四中的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例子很多,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

10 (1)因果关系。因为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改穿汉服、改说汉语、迁都洛阳。 (3)材料四说明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材料三、四互为因果关系,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4)汉族人吃新疆羊肉串;汉族人吃涮羊肉;汉族人跳少数民族舞蹈;少数民族说汉话;少数民族穿汉族服装;少数民族过春节;满族人的旗袍等等。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2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受益于上述哪项改革措施? (3)以上改革,取得了怎样成效? (4)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主要改革内容是什么? (5)材料二的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13 (3)使秦国的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4)北魏孝文帝改革。学说汉语。 (5)巩固北魏的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受益于上述哪项改革措施? (3)以上改革,取得了怎样成效? (4)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主要改革内容是什么? (5)材料二的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答案:(1)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奖励生产。 (2)奖励军功。 (3)使秦国的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4)北魏孝文帝改革。学说汉语。 (5)巩固北魏的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

14 公元207年,53岁的曹操写了一首诗《龟虽寿》,其中有几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伏在马槽上的老马仍想驰骋千里,想建功立业的烈士到了暮年,仍是壮志不减。
请回答:(1)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2)曹操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功绩? (3)曹操一生受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他为什么会受挫折?

15 表达了曹操致力于统一,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1)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1)“壮心”是指统一全国 表达了曹操致力于统一,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2)曹操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功绩?(2)最大历史功绩:统一了北方 原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 经济上实行屯田 军事上取得官渡之战胜利,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曹操一生受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他为什么会受挫折?(3)赤壁之战遭到失败 原因:1、曹操骄傲自满 2、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性 、孙刘联军的正确战术

16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江南地区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人们的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物,他们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这里也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二分别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经济现象? (2)两则材料所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3)分析材料 二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 (4)用一句话概括上述历史现象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

18 影响:加速少数民族的的汉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3) 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 答案: (1) 边疆少数民族内迁 (2) 魏主是孝文帝 具体改革措施:改鲜卑族姓为汉姓 影响:加速少数民族的的汉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3) 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19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时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 ②书桌上有一叠印制的书籍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 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发现曹操陵墓。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有
A.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C.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 D.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

21 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被列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完成北方的统一 D.淝水之战,打败苻坚

22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来源与历史故事。请将以下成语与相关的历史故事用线连起来。
卧薪尝胆 城濮之战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 退避三舍 吴越争霸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淝水之战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鸿门宴

23 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羌族    C.鲜卑族    D.氐族 (2010·东营)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24 A.迁都洛阳 B.实行官吏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讲汉语
“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昕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A.迁都洛阳 B.实行官吏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讲汉语

25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意义是 A.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B.学习汉族文化风俗 C.借鉴汉族政治和经济制度 D.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26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对于诏令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A.在朝廷必须说汉语,违反者免其官职 B.采用汉族的法律,惩治违法的官员 C.朝廷令所有的鲜卑人都说汉语 D.朝廷有权惩处违法官员.

27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以下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A.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 B.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 C.统一度量衡 D.禁止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28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魏主欲变北俗,

29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30 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景点之一。古代有人曾对三峡两岸的猿声作这表的描写:“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A.贾思勰    B.郦道元    C.祖冲之    D.李冰父子

31 ◆(2010·宜宾)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右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②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③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技术④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赵州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 ◆(2010·南京)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A.《兰亭集序》 B.《九成宫碑》 C.《颜氏家庙碑》D.《玄秘塔碑》

33 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图一 司母戊鼎 图二 甲骨文 图三 殷墟宫殿复原图 A.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 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图三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 D.上述三幅图支持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景点

34 右图人物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的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九章算术》 D.《伤寒杂病论》

35 (2010·湖北宜昌)4.“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水经注》中对三峡的描述,它的作者是
A.郦道元 B.张衡 C.张仲景 D.贾思勰

36 (2010·广西贵港)3.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A.华佗——医生 B.李冰一一都江堰 C.郦道元一一农学家 D.小篆一一秦朝通用的标准字体

37 4.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开凿于 A.西汉时期 B.东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38 下列名画中,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作品的是 ①《步辇图》 ②《清明上河图》 ③《女史箴图》 ④《洛神赋图》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9 看到成语“画龙点睛”,你最有可能联想起“以形写神”的著名画家:
A.王羲之 B.祖冲之 C.顾恺之 D.贾思勰

40 下列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的是
①编钟 ②“书圣”王羲之 ③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④兵马俑 ⑤石窟艺术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③⑤

41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东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并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犹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请回答: (1)这幅图是改革之前的孝文帝还是改革之后的孝文帝?你的依据是什么?“北俗”指什么? (2)这段材料体现魏主改革的什么内容?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魏主改革的其他内容你还知道吗?请写出来。 (4)魏主的改革带来怎样的影响?

42 西 东晋 南朝 北方 十六国 北魏 北周 北齐 东魏 西魏 北朝 魏晋南北朝更替表 南方

43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项 目 人 物 朝 代 代 表 作 品 书 法 绘 画 雕 塑 东 晋 王 羲 之 《兰亭集序》 《女史箴图》
人 物 朝 代 代 表 作 品 书 法 绘 画 雕 塑 东 晋 王 羲 之 《兰亭集序》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顾 恺 之 东 晋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南 北 朝

44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 ②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 ③用材料中的一句话来说明商鞅变法的作用。

45 (1)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有着怎样联系?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四之间有什么联系? (4)材料四中的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例子很多,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28. (1)因果关系。因为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改穿汉服、改说汉语、迁都洛阳。 (3)材料四说明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材料三、四互为因果关系,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4)汉族人吃新疆羊肉串;汉族人吃涮羊肉;汉族人跳少数民族舞蹈;少数民族说汉话;少数民族穿汉族服装;少数民族过春节;满族人的旗袍等等。

46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主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右衽矣。”(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百姓至今仍受其恩惠。若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夷狄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论语》                                  请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Download ppt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