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2 说出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 古巴比伦 古中国 古埃及 古印度

3 一、古代埃及 法老的陵墓 1、发源河流: 尼罗河 2、发展过程: 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统一的国家 3、文明象征: 金字塔
最大——胡夫金字塔 法老的陵墓

4 二、古巴比伦王国 1、发源河流: 两河流域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2、发展过程: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3、文明象征:
——《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 内容: 性质: 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序言 正文 结语 奴隶主阶级法律

5 三、古代印度 1、发源河流: 印度河和恒河 2、发展过程: 公元前2500年,出现早期的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入侵,统一印度。 种姓制度 3、文明象征: ——佛教: 产生:公元前6世纪 古代印度 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 教义: 传播 (1)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 (2)教导人们如何消除欲望而避免苦的因果

6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 ——希罗多德 尼罗河,我赞美你, 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1、水源充足; 2、定期泛滥,土壤肥沃……

7

8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早在旧石器时代,尼罗河就是人类安居乐业的地方,尼罗河定期的氾滥为埃及人帶來了肥沃的耕地,孕育了埃及的人民与文化……
万岁,尼罗河! 你在这大地上出现, 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阿孟神啊,你将黑夜引导到白天, 你的引导使人高兴! 繁殖拉神所创造的花园, 给一切动物以生命; 不歇地灌溉着大地。 从天堂降下的行程, 食物的爱惜者,五谷的赐子者。 普塔神啊,你给家家户户 带来了光明! ——《尼罗河颂》

9 罗塞塔石碑 公元前3500年左右,在非洲尼罗河下游两岸出现一系列小国,后形成上埃及、下埃及南北两个王国。
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征服了埃及,完成了埃及最初的统一大业。 . 埃及最高统治者被称为法老。 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神诸权于一身。 罗塞塔石碑

10

11 胡夫金字塔 ——最大的金字塔 高146.5米 边长230多米 230万块巨石 每块2.5吨

12 胡夫金字塔运用的数学、天文学、建筑学 1、用以砌塔的巨石达230万块之多,它们的重量从2.5吨到50吨不等,石块间的接处密得连削铅笔刀也难插入。 2、延长在底面中央的纵平分线,就是地球的子午线 。这条线正好把地球的大陆和海洋平分成相等的两半 。 3、其塔底每边长230米,误差小于20厘米;塔高146.5米,东南角与西北角的高度误差仅1.27厘米。这样的精确度,是现代建筑也望尘莫及的。

13 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在距离父亲大金字塔不远的地方,给自己也建了一座小金字塔。附近还建有一个雕着哈夫拉头像而配着狮子身体的大石雕,即所谓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高22米,长57米,整个雕像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  哈夫拉金字塔 (狮子身人面像)

14 金字塔的建造 迄今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7座。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 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传统的说法,都认为是依靠奴 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
近年来,有位叫戴维杜维斯的法国化学家,得到5块从胡夫 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块,他把每块化石都进行了化验,结果证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 因为在这之前的考古活动曾证明过,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制作技术,所以戴维杜维斯推测,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还在石块中 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这缕 头发可能就是古埃及人辛勤劳动和灿 烂智慧的见证。

15 公元前3500年前,苏美尔人建立自己的城邦 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占据了巴比伦城,在两河流域建立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16 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公元前3500年前苏美尔人建立起自己的城邦。
苏美尔人是历史上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早期的定居民族,他们所建立的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是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他们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17 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占据了巴比伦 城在此建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mó)拉比(约公元前
1894-前1595年)。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mó)拉比(约公元前 1792-前1750年)先后征服其他城邦, 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一个强大的 中央集权制国家,成为西亚古代 奴隶制国家的典型。汉谟拉比死后, 逐渐衰弱,在公元前1595年为赫梯 王国所灭。

18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太阳神沙马什 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 序言 正文 结语 世界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君 权 神 授

19 《汉谟拉比法典》条文 “同态复仇法” 第一九六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一九六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二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tooth. ——《汉谟拉比法典》 “同态复仇法”

20 读后思考:《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汉谟拉比法典》条文 第6条 自由民窃取神庙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 第21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读后思考:《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21 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甲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 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

22

23 古代印度与今日印度的地理范围不同,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
古代印度与今日印度的地理范围不同,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 公元前2500年出现早期的奴隶制小国。 雅利安人部落从西北方侵入古代印度,统一了印度。

24 “种姓”制度 统治阶级 原人普鲁沙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从事低贱的职业

25 释迦牟尼 佛教创始人。本名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是其种族名。成道之后被尊称 释迦牟尼。他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
释迦是其种族名。成道之后被尊称 释迦牟尼。他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 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 是释迦部落的一位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 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 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 提树下大彻大悟,他逐步创立佛教,随即 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

26 众生平等 教义: 苦,消除欲望,修行

27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28 思考: 你知道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哪些共同点? 东方文明 1、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2、以农业经济为主 3、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

29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 利资源充沛 的大河流域 促进了农业 的发展,孕 育了人类社 会的早期文 明。 黄河、长江 底 格 幼 发 里

30 随堂练习 一、连连看(P93): 古代巴比伦文明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 古代印度文明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
古代中国文明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尼罗河流域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31 金字塔 二、古代埃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是( ) 三、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是( ) 《汉谟拉比法典》 四、世界三大宗教中最早产生的是( )的( ) 印度 佛教 五、最能说明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是: 古埃及的( ) 古巴比伦的( ) 古印度的( )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佛教

32 六、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地位最高的是( )。国王和贵族
属于( )阶级。 婆罗门 刹帝利

33 ——古代中国 ——古代埃及 四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王国 ——古代印度

34 级制度,救援人员不由慨叹“地震震垮房舍却无法撼动无形的种姓 制度”。 、、、、、、上个月受地震严重摧残的古吉拉特省几个乡村,
种姓制度从中作梗 印度灾民六种待遇 2001年02月09日   本报综合消息 强烈地震之后,灾民领取救济品却仍受限于阶 级制度,救援人员不由慨叹“地震震垮房舍却无法撼动无形的种姓 制度”。 、、、、、、上个月受地震严重摧残的古吉拉特省几个乡村, 阶级差别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而这也造成了救援工作上的困扰。 以拉孔德镇为例,该镇无家可归的灾民,依印度教的五个种姓和 少数民族伊斯兰教徒的差别,分住在六个泾渭分明的帐篷区。每次 救助团体出现当地,要发放毛毯等救济物资,镇领导人就得提出六 份灾民清单。 这种情形普见于1月26日受强震袭击 的西印度地区。种姓制度对救灾的危害, 就在于它可能让位居最下层的贱民拿不 到救济物资。


Download ppt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