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章 幼儿游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章 幼儿游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幼儿游戏

2 第一节 游戏的特征与教育作用 有关游戏的理论 游戏的特征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 游戏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教育作用 游戏的种类

3 一、有关游戏的理论

4 在我国“游戏”一词与“嬉戏”、“玩耍”极为相似,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在英文中,游戏一词有“play”和“game”两词,主要切近play,因为game主要指有规则的游戏。可以说儿童游戏的历史和人类社会历史一样古老悠久,但游戏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大约开始于19世纪中期以后。 传统儿童玩具

5 德国的福绿贝尔(F·Frnbel, )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并尝试创建游戏实践休系的第一个教育家。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他将游戏的本质归结为生物性。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社会性活动,是在真实的实践情况之外,在行动上再造某种生活现象。游戏的本质是以物代物进行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凭借语言的功能,以角色为中介,了解。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6 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则提出“游戏发泄论”、“游戏补偿论”。认为人的欲望常爱压抑不能随意表现,游戏则可促使儿童发泄他的内在的抑郁和坏的情感,从而摆脱和消除它。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现实环境,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和要求,从而得到正常发展。

7 皮亚杰经典试验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指不断重复一些行为,而主要是希望从中得到快乐”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儿童早期认知结构发展不成熟,不能够保持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这种不平衡有两种情况: 一是顺应大于同化,表现为主体忠实地重复范型的动作,即模仿;别一种是同化大于顺应,表现为主体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客观特性,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改变现实,这就是游戏。 皮亚杰经典试验

8 上图中的小婴儿还没有建立客体永久性。实验开始时,给婴儿呈现一个玩具小象,当他对这个玩具正感兴趣时,用纸板把玩具挡住,他就不再关心这个玩具了。

9 年龄稍大的儿童则不同,当处于类似的实验情景时,儿童能够爬过遮挡用的帷幕,寻找他所感兴趣的玩具。

10 二、游戏的特征 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愉快的活动 3、游戏是一种假想的活动 4、游戏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11 三、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 儿童教育心理学早就指出,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活动,它贯穿于整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之中。
文学巨匠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他甚至认为,艺术和游戏的产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一个最后标志,也是最重要的标志。 哲学家马丁·海德格也指出:“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因为他们游戏。‘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游戏。”

12 四、游戏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教育作用 (一)游戏与幼儿生理发展 (二)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 (三)游戏与儿童社会化 (四)游戏与人格发展

13 (一)游戏与幼儿生理发展 1、游戏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 2、游戏是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 3、游戏促进大脑发展

14 (二)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 1、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①游戏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为儿童自由表达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
②游戏(特别是语言游戏),本身就是儿童学习语言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③游戏不仅使语言理解深刻化,而且使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调节功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15 2、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①游戏,是儿童创造性的源泵 ②游戏中获得的技能,有助于问题的创造性解决。 ③游戏,特别是结构游戏,有助于改善儿童的认识结构,挖掘儿童 的创造潜能。 ④游戏提供了一种激励创造性思维的适宜气氛。

16 3、游戏与儿童智力发展 ①智力游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 ②游戏中问题的解决或新颖的联想,能够改善或组化儿童的智力结构,使智力转化为一种认识策略和机制。 ③游戏过程中,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智力活动。

17 (三)游戏与儿童社会化 游戏与儿童社会化密切相关,它是儿童以后能否成功地适应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游戏中,儿童不仅获得一些粗浅的交往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逐渐地解除自我中心,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关心他人,认识并认同成人的社会角色,发展道德责任感,从而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游戏促进儿童性别社会化 2、游戏促进儿童情感社会化 3、游戏促进儿童道德社会化 4、游戏促进儿童更好地接受文化

18 1、游戏是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或方法。 2、游戏可以促进儿童人格和谐,保证儿童心理健康
(四)游戏与人格发展 1、游戏是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或方法。 2、游戏可以促进儿童人格和谐,保证儿童心理健康 ①游戏有利于儿童积极情感的发展,也有利于疏导消极情绪 ②游戏有助于幼儿意志品志的培养。 ③游戏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 ④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19 五、我国常用的游戏分类 角色游戏 创造性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游戏 体育游戏 规则性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20 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条件的创设 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 创设幼儿游戏场地 准备玩具及游戏材料

21 一、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 关注幼儿自主游戏的价值
自主游戏——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当前现状——“三轻三重四困惑”现象,即轻自主自发生成重设计导演,轻自由表现重集中统一,轻游戏过程重游戏结果,以及教师对什么是游戏的认识困惑,如何指导的尺度困惑,游戏与发展的引导困惑和游戏评价的标准困惑。

22 二、创设幼儿游戏场地 创设游戏场地的基本要求: 1、促进儿童的发展 2、培养儿童的自信 3、保证儿童的安全

23 游戏场地的分类创设 (一)室内游戏场地的创设 必须保障足够的游戏空间 游戏区:积木区、美工区、角色游戏区、益智操作区、科学区、图书区
活动区设置的基本要求: 1、根据各类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与特点来设置 2、设置应体现层次和渐近发展性,不断更换游戏材料 3、设置应体现用空间,因地制宜 4、赋予环境一定的自治因素,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 5、整个环境应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实现整体优化,发挥整体效应。 A、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平面界限的划分/立体界限的划分/悬挂张贴不同的标牌或装饰物 B、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 C、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相互转换性

24 (二)室外游戏场地的创设 1、意义: ①促进幼儿身心多方面发展 ②提供了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③促进幼儿教师之间的接触的机会。
生一生互动,师—生互动 2、构成:集体活动区、器械设备区、种植养殖区 3、创设:①场地的面积 ②场地的器械设备 ③场地的结构 ④ 绿化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第三节 幼儿园各类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智力游戏

34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一、角色游戏 (一)什么是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1、角色游戏 2、角色游戏特点* 3、角色游戏产生背景

35 (一)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 1、幼儿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的源泉 2、特殊的想象活动 (二)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特殊意义 1、促进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2、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36 (二)角色游戏的结构 1、角色的扮演

37 2、对物品的假想

38 3、对游戏动作和情景的联想

39 (三)角色游戏的发展 1、角色游戏主题的发展 2、角色游戏情节的发展 3、角色的发展 4、规则 5、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

40 (四)角色游戏的指导 1、确定游戏的主题 2、分配角色 3、设计游戏的情节,布置游戏的环境 4、指导游戏的进程 5、游戏结束部分的指导

41 二、结构游戏 (一)什么是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创造性游戏之一。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和手的造型活动构造建筑工程物体的形象。”

42 (二) 结构游戏的特征 (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 (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 角色游戏与结构游戏共同点:
(二) 结构游戏的特征 (1)从材料看,是一种素材玩具游戏。 (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 (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 角色游戏与结构游戏共同点: 都是创造性游戏,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活动。

43 二者的不同点: 1.反映形式不同,角色游戏通过扮演现实生活的角色反映现实生活;结构游戏通过结构活动反映现实生活。
2.反映的侧重点不同,角色游戏反映各种各样的人的活动和相互关系;结构游戏反映各种各样建筑物及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44 (三)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幼儿智力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有助于发展幼儿的美感

45 (四)结构游戏的指导 1、明确以幼儿发展为本,突出创新、自主能力的培养目标。
2、丰富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印象,关注并注意收集周围环境变化的信息。 3、帮助幼儿认识结构材料,学习操作的技能。 4、有顺序地提供结构游戏材料 5、引导幼儿自主地游戏,注意培养幼儿游戏的目的性和坚持性

46 小班:色彩鲜艳、大小适中、并便于操作的材料, 中班:种类各异的有一定难度需一定力度操作的材料 大班:精细的、有难度的、创作余地更大的结构材料
五个自主原则; 自主选择结构材料 自主选择操作方式 自主选择场地 自主选择玩伴 自主选择游戏主题 (四)结构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 1、平等、宽松、自主的心理环境 2、开放的丰富的物质环境 (1)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室内(活动室、寝室)室外,走廊都可以成为幼儿游戏的空间。 (2)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 (3)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结构材料 (4)广泛搜集废旧物品作为辅助材料 (5)及时更换,补充结构材料 小班:色彩鲜艳、大小适中、并便于操作的材料, 中班:种类各异的有一定难度需一定力度操作的材料 大班:精细的、有难度的、创作余地更大的结构材料

47 三、表演游戏 (一)什么是表演游戏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性质与特点 1、幼儿园表演游戏是游戏而不是戏剧表演
2、表演游戏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 3、表演游戏需要教师的指导

48 (二)表演游戏的教育作用 1、表演游戏的教学潜能* 2、童话与科学的整合* 3、表演游戏的发展价值*

49 (三)表演游戏的指导 为幼儿选择供表演游戏用的儿童文学创作 让幼儿熟悉简单的表演技能,启发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
教幼儿简单的表演技能,启发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 应注意准备简单的服饰和道具,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50 四、智力游戏 (一)定义 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设计的, 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 有规则游戏的结构包括的因素:
1、有特定的游戏任务 2、游戏的构思 3、游戏的规则 4、游戏的结果

51 智力游戏案例介绍 一个好的智力游戏应该是:智力训练的目的任务明确,玩法新颖,内容多变并逐步复杂化,规则简单易行,能够激起幼儿积极的心理活动。 如蒙上幼儿的眼睛, 并将他们排成一路纵队,教师手持一只小铃, 在幼儿的前、后、左、右各方向摇动, 要求幼儿根据铃声的方位改变行走的方向, 或跟着铃声走。又如, 蒙上幼儿的眼睛, 将一只响铃球从幼儿面前向某一方向滚去, 请幼儿根据球滚动时所发出的声音去向,迅速准确地找回球。 听觉

52 视觉 假面具 隐藏的五角星

53 记忆力

54 瓶盖宝宝回家

55 瓶子宝宝排队

56 玩具(分类)


Download ppt "第八章 幼儿游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