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文化创新的途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文化创新的途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文化创新的途径

2 徐悲鸿的马独有一种豪气勃发的意态,以英俊的形象体现勇敢、自由、奔向光明的时代精神。

3 愚公移山

4 探究一: 1940年徐悲鸿创作《愚公移山》,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 1941年长沙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他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战斗英雄、劳模、民工画像,到山东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搜集反映新中国建设的素材,描绘新中国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 社会实践的发展 立足于社会实践 问题探究:1、为什么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不同?2、从中我们可看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5 探究二: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徐悲鸿一生致力于国画的创新实践,他认为革新中国绘画的要旨在于:“古法之佳者,守之;不佳者,改之;垂绝者,继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问题探究: 在进行国画创新时,徐悲鸿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为什么?

6 (一)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1.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 (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造 )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推陈出新 (体现时代精神)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7 中国版杂技舞剧《天鹅湖》

8 探究三: 中国版杂技舞剧《天鹅湖》的创作借鉴了十九世纪俄罗斯芭蕾舞剧的剧情,并将柴可夫斯基的经典音乐和世界高雅艺术之一的芭蕾以及中国国粹杂技巧妙地进行糅合创新,实现中国杂技从单纯的“技”到“剧”的质的飞跃。 问题探究: 从文化的角度看,为什么中国的杂技舞剧《天鹅湖》能够取得成功?

9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二)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1)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三过程 2)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3)是在文化交流和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0 问题探究:在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探究四: 中国版杂技舞剧《天鹅湖》的创作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又能够很好地保持自己的特色,许多故事情节都运用杂技手段表现出来,新奇而刺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问题探究:在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11 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 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12 议一议:谁的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观点一:中国传统杂技已非常优秀,没必要借鉴外国的芭蕾求创新,而且,中国版的《天鹅湖》应该全部采用中国传统的元素。 观点二:杂技是什么玩意,老“古董”,不登大雅之堂的“下九流”, 芭蕾艺术是高雅的艺术,我们应该把它照搬过来。 观点三:这出东西合璧的《天鹅湖》将中国的国粹杂技和西方芭蕾艺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汲取了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非常精彩! 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13 (三)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克服错误倾向 (1)“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 主义”

14 连线题 反对: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拒绝接受新文化 根本否认传统文化 拒绝任何外来文化

15 2、坚持正确方向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P55)

16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本课小结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17 文化创新 重要基础 文化的多样性 实质 文化的发展 作用 社会实践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 社会实践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的多样性 实质 文化的发展 文化创新 作用 社会实践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 社会实践 源泉 基础 动力 根本途径 基本途径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借鉴、融合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 古今 中外

18 小结: 人类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创新 文化的传播 文化的继承 文化具有继承性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 文化具有多样性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
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 践的要求,是文化发 展的实质 传统文化在现实中 的影响和作用 继承传统文化要“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 是针对民族文化而言 是文化魅力所在 是文化繁荣的前提 文化传播的方式与媒介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过程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 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社会制度、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和教育对文化 继承又重要影响 对传统文化要“推陈 出新、革故鼎新”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 相互交流、借鉴、 融合 有多种方式和途径 有多种媒介和手段 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 传播的作用 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

19 建设“学习型社会” C A 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 ) ①全民学习 ②活到老学到老 ③终身学习 ④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    ) ①全民学习 ②活到老学到老 ③终身学习 ④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④ 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 ( ) A.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B.每个人都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C.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D.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A

20 A 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软”,但“愚孝”会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桎梏。因此,我们应这样对待传统文化( ) 练习巩固
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软”,但“愚孝”会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桎梏。因此,我们应这样对待传统文化( ) A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 C、对其加以融合、交流 D、全盘抛弃

21 思考:“福娃”的创作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创作过程中,以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为组长的吉祥物创作修改组为了寻找好的方案,到各地采风,从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元素,查阅了大量资料,设计了一个个草图,如此反复,最后定稿为我们所见的“福娃”。 在表现手法上,灿烂的中华文化给予他们创作的营养,如中国的传统年画和版画的许多色彩、技法;在内容选择上,具有丰富内涵的熊猫、藏羚羊、燕子、鱼和奥运圣火交相辉映,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组合成有机的统一体。

22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可爱形象

23   很久以来,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 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贝贝温柔纯洁,是水上运动的高手,和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相互辉映。 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 .。 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欢欢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 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藏羚羊,是绿色奥运的展现。 迎迎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黄色的一环。 天真无邪、欢快矫捷的妮妮将在体操比赛中闪亮登场,她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绿色的一环。

24 思考:“福娃”的创作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创新要立足实践。 如:创作组到各地采风。 进行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如:创作组从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元素,借鉴中国的传统绘画和古代雕塑中的许多色彩、造型\技法等。 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如:创作组借鉴了奥林匹克五环、圣火的色彩与形象。 进行文化创新,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如:创新时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进行融合,形成有机统一体。

25 体验高考 (09江苏卷19)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及文化传播,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A项说法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故B项错误;C项中“走向同一”的说法是错误的;D项正确的反映了题意。【答案】D

26 体验高考 A (09江苏卷20)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及中华文化的特点,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故③的说法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④的说法错误;①②的说法正确的反映了题意。【答案】A

27 体验高考 (2008江苏卷23)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C

28 体验高考 A (2008广东卷17)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A

29 体验高考 (2007年高考文科基础测试,广东卷)《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B

30 体验高考 (2008广东卷37)(10分)看漫面,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 (2分) (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 (8分)

31 答:(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
(2)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32 体验高考 2008宁夏卷38)(16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1)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7分)

33 ①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通过遗址或通过遗址与复建部分的对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激励人们不甘屈辱,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③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独特地位,通过复建或重建推陈出新,可以使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考生赞成任何一种观点,只要答案中包含上述要点,或者其他合理内容,均可给分)

34 体验高考 (09安徽卷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就怎样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35 【解析】本题具有两个大的特色:一是具有时代特色,紧跟当今重大的时政问题(经济危机);二是具有地方特色,紧密结合安徽地方特色。
本问,首先注意注意模块限定《文化生活》,其次,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措施既要结合材料,更要注重把握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此题在于平时的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36 【答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安徽改革开放的实践,汲取营养,推动文化创新。 继承我省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交流,推陈出新。 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

37 课外作业: 有专家认为,传统文化有双重作用,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依托,但过于偏爱和僵化传统“粤味”,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会使广东文化成不了大器,很难有积极作用。我们要大力革新岭南文化,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广东。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是什么? (2)请你就革新岭南文化提合理化建议。(至少3点)

38 答:(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4分) (2)①在实践基础上对传统的岭南文化进行文化创新。(2分)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继承传统的岭南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2分) ③加强广东文化和国内其他地方文化及外国文化的交流,博采众长。(2分) ④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扩大文化视野,兼收并蓄,发扬光大岭南文化2分)


Download ppt "文化创新的途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