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高血压病
2
教学要求 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熟悉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 掌握高血压病的推拿治疗方法
3
教学内容 概述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辨证分型 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自我推拿、注意事项、按语、文献摘录
4
概述 正常血压:140/90mmHg(17.6/12kPa) 高血压:160/95 临界血压: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5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一般称为高血压病。 是指病因尚未十分明确,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占90%。
伴有头痛、头晕、头胀、耳鸣目眩、健忘、失眠、心悸乏力、烦闷不安等症。 晚期可导致心、脑、肾、眼等器官的病变 本病发病率高,与年龄、职业、家族史有一定的关系。
6
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 约占高血压中的10% 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部分表现,如: 肾性高血压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
7
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本病可由精神因素、饮食失节、内伤虚损等因素引起。
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可使肝气内郁,郁久化火,耗损肝阴,阴不敛阳,肝阳上亢而致血压升高。
8
肝阳上亢 内伤虚损:劳伤过度或年老肾亏者,致气血亏损,肾精不足,肝失所养,肝阳偏亢,内风易动而发病。
头晕目眩,头痛头胀,耳鸣,面赤,急躁易怒,夜寐不宁,胁痛,口苦,每因烦劳、恼怒而诱发,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9
痰浊壅盛 饮食不节:嗜酒肥甘,饥饱劳倦,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引起本病。
头昏头痛,沉重如蒙,胸闷脘痞,呕恶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或弦滑。
10
治疗 1、治疗原则:分清标本虚实 2、基本治法 (1)头面及颈肩部操作 (2)腰背部操作 3、辨证加减
11
(1)头面及颈肩部操作 取穴:印堂、神庭、太阳、睛明、攒竹、桥弓、风池 手法:一指禅推法、抹法、推法、按揉法、扫散法、拿法
12
操作 轻柔的一指禅推眼眶八字和额头八字3~5遍, 轻度指按或按揉上穴,每穴1分钟, 抹前额3~5遍, 拿头五经3~5遍,
轻推桥弓,每侧100~200遍 双手扫散法1分钟, 指尖击前额至头顶3~6遍。
13
失眠(头面部)高血压 一指禅推眼眶八字和额头八字3~5遍, 指按或按揉上穴,每穴1分钟, 抹前额3~5遍, 拿头五经3~5遍,
双手扫散法1分钟, 指尖击前额至头顶3~6遍。 轻柔的一指禅推眼眶八字和额头八字3~5遍, 轻度指按或按揉上穴,每穴1分钟, 抹前额3~5遍, 拿头五经3~5遍, 轻推桥弓,每侧100~200遍 双手扫散法1分钟, 指尖击前额至头顶3~6遍。
14
(2)腰背部操作 取穴:心俞、厥阴俞、肝俞、胆俞、肾俞、命门、督脉、华佗夹脊 手法:滚、捏、掌推 操作:
1、滚背腰部,重点在心俞、厥阴俞、肝俞、胆俞、肾俞、命门,5分钟。 2、自上而下捏脊3~4遍 3、自上而下掌推督脉3~4遍
15
失眠(背腰部)高血压 取穴: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督脉、华佗夹脊 手法:滚法、捏法、掌推法 操作:
1、滚背腰部,重点在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5分钟。 2、自下而上捏脊,3~4遍 3、自上而下掌推背部督脉3~4遍 取穴:心俞、厥阴俞、肝俞、胆俞、肾俞、命门、督脉、华佗夹脊 手法:滚、捏、掌推 操作: 1、滚背腰部,重点在心俞、厥阴俞、肝俞、胆俞、肾俞、命门,5分钟。 2、自上而下捏脊3~4遍 3、自上而下掌推督脉3~4遍
16
辨证加减 肝阳上亢: 重拿风池2~3分钟(泻) 掐太冲、行间各2~3分钟(泻) 摩揉肝俞、肾俞、涌泉,透热为度(补)
17
辨证加减 痰浊壅盛: 一指禅推法结合指按、指揉丰隆、解溪(泻) 推、擦足三里,摩中脘(补)
18
自我推拿 攀头醒脑 开弓降压 曲肘清热 拔关宁心 按阳泄火 揉里治本 宽胸理气
19
攀头醒脑 双手食指按揉太阳穴3次 双手拇指按揉头维3次 双手拇指按揉率谷3次 双手拇指揉风池3次
双手大小鱼际推少阳经,由太阳穴经耳上率谷至耳后胸锁乳突肌前缘直到人迎止。耳前用大鱼际,耳后用小鱼际。
20
自我推拿 开弓降压:用右大鱼际推左桥弓,用左大鱼际推右桥弓。 曲肘清热:按揉曲池穴 拔关宁心:拇指揉内关
按阳泄火:双手拇指同时按揉同侧阳陵泉 揉里治本:按揉足三里 宽胸理气:双臂缓缓抬起,扩胸深吸气;双臂缓缓放下,深呼气。
21
注意事项 对继发性高血压,不宜推拿治疗 生活要有规律,不宜过度疲劳 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忌食动物脂肪、内脏 戒烟少酒
22
按语 对本病的诊断要慎重,特别是第一期病人需多次复查血压。 推拿对本病的治疗确有其效,其机理为:
清醒头目、镇静安神、理气解郁、除湿祛痰、调整阴阳
23
文献摘录 《临症指南医案*眩晕门》:“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甚则有 昏厥跌之虞”。
24
文献摘录 《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景岳全书*眩运》:“丹溪则曰无痰不作眩,当以治痰为主,而兼用他药。余则曰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酌兼其标”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