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九章 查找 £9.1 概述 £9.2 静态查找表 £9.3 动态查找表 £9.4 哈希表 £9.1.1 查找表 £9.2.1 概述
第九章 查找 £9.1 概述 £9.2 静态查找表 £9.1.1 查找表 £9.2.1 概述 £9.1.2 相关术语 £9.2.2 顺序表的查找 £9.1.3 类型说明 £9.2.3 有序表的查找 £9.2.4 索引顺序表的查找 £9.3 动态查找表 £9.4 哈希表 £9.3.1 概述 £9.4.1 定义 £9.3.2 二叉排序树和平衡二叉树 £9.4.2 哈希函数的构造 £9.3.3 B-树和B+树 £9.4.3 处理冲突的方法 £9.4.4 哈希表的查找及其分析
2
£9.1 概述 £9.1.1 查找表 查找表(Search Table):是由同一类型的数据元素(或记录)构 成的集合。
静态查找表(Static Search Table):只对查找表作“查找”操作的 一类查找表。 动态查找表(Dynamic Search Table):对查找表不仅作“查找”操 作,在查找过程中还同时插入查找表中不存在的数据元素,或者从查找 表中删除已存在的某个数据元素的一类查找表。 对查找表经常进行的操作通常有: (1)查询某个“特定的”数据元素是否在查找表中; (2)检索某个“特定的”数据元素的各种属性; (3)在查找表中插入一个数据元素; (4)从查找表中删去某个数据元素。
3
£9.1.2 相关术语 关键字(Key):是数据元素(或记录)中某个数据项的值,用 它可以标识(识别)一个数据元素(或记录)。
主关键字(Primary Key):可以唯一的标识一个建立的关键字。 次关键字(Secondary Key):用以识别若干记录的关键字。 查找(Searching):根据给定的某个值,在查找表中确定一个其关键字等于给定值的记录或数据元素。 查找成功:查找表中存在关键字等于给定值的记录。此时查找的结果为给出整个记录的信息,或指示该记录在查找表中的位置。 查找失败:查找表中不存在关键字等于给定值的记录。此时查找 的结果可给出一个“空”记录或“空”指针。
4
£9.1.3 类型说明 以下是在本章以后各节的讨论中涉及的关键字类型和数据元素类型 的统一说明: 典型的关键字类型说明:
typedef float KeyType; //实型 typedef int KeyType; //整型 typedef char* KeyType; //字符串型 数据元素类型说明: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 //关键字域 … //其他域 } ElemType; 对两个关键字比较的宏定义: //-----对数值型关键字 #define EQ(a, b) ((a) = = (b)) #define LT(a, b) ((a) < (b)) #define LQ(a, b) ((a) < = (b)) … //-----对字符串型关键字 #define EQ(a, b) (!strcmp ((a) , (b))) #define LT(a, b) (strcmp ((a) , (b)) < 0) #define LQ(a, b) (strcmp ((a) , (b)) < = 0) …
5
£9.2 静态查找表 £9.2.1 概述 (1)静态查找表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StaticSearchTable {
数据对象D:D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各个数据元 素均含有类型相同,可唯一标识数据元素的关键字。 数据关系R:数据元素同属一个集合。 基本操作P: Create (&ST, n);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含n个数据元素的静态查找表ST。 Destroy (&ST); 初始条件:静态查找表ST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表ST。 Search (ST, key); 初始条件:静态查找表ST存在,key为和关键字类型相同的给定值。 操作结果:若ST中存在其关键字等于key的数据元素,则函数值为 该元素的值或在表中的位置,否则为“空”。 Traverse (ST, Visit ( )); 初始条件:静态查找表ST存在,Visit是对元素操作的应用函数。 操作结果:按某种次序对ST的每个元素调用函数visit ( )一次且仅 一次。一旦visit ( )失败,则操作失败。 } ADT StaticSearchTable
6
(2)查找操作的性能分析 衡量查找算法好坏的依据:其关键字和给定值进行过比较的记录个 数的平均值。 平均查找长度(Average Search Length):为确定记录在查找表中 的位置,需和给定值进行比较的关键字个数的期望值,称为查找算法在 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对于含有n个记录的表,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9-1) 其中:Pi为查找表中查找第i个记录的概率,且 ;Ci为找到表中其关 键字与给定值相等的第i个记录时,和给定值已进行过比较的关键字个数。 查找算法的平均查找长度= 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 查找不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7
£9.2.2 顺序表的查找 (1)顺序存储结构的类型定义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elem; //数据元素存储空间基址,建表时按 //实际长度分配,0号单元留空 int length; //表长度 } SSTable (2)顺序查找的实现 顺序查找(Sequential Search)的查找过程为:从表中最后一个记录开 始,逐个进行记录的关键字和给定值的比较,若某个记录的关键字和给定值 比较相等,则查找成功,找到所查记录;反之,若直至第一个记录,其关键 字和给定值比较都不等,则表明表中没有所查记录,查找不成功。 算法9.1如下: int Search_Seq (SSTable ST, KeyType key) { //在顺序表ST中顺序查找其关键字等于key的数据元素。 //若找到,则函数值为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否则为0。 ST.elem[0].key = key; //“哨兵” for (i = ST.length; !EQ(ST.elem[i].key, key); ――i); //从后往前找 return i; //找不到时i为0 } // Search_Seq
8
(3)性能分析 ①只考虑查找成功时的情况 在顺序查找的过程中,式(9-1)中Ci取决于所查记录在表中的位置。 假设n=ST.length,则顺序查找的平均长度为: ASL = nP1 + (n-1)P2 + … + 2Pn-1 + Pn 假设查找每个记录的概率相等,即 Pi=1/n。则在等概率情况下顺序查 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②考虑查找成功和查找不成功时的情况 顺序查找中,不论给定值key为何值,查找不成功时和给定值进行比较的关 键字个数均为n+1。 假设查找成功与不成功的可能性相同,对每个记录的查找概率也相等,则 Pi=1/(2n),此时顺序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9
缺点:平均查找长度较大,特别是当n很大时,查找效率较低。
(4)顺序查找算法的特点 优点:算法简单且适应面广。它对表的结构无任何要求,无论 记录是否按关键字有序均可应用。 缺点:平均查找长度较大,特别是当n很大时,查找效率较低。
10
£9.2.3 有序表的查找 (1)有序表查找的实现 折半查找(Binary Search)的查找过程:先选定待查记录所在范
围(区间),然后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找到或找不到该记录为止。 算法9.2如下: int Search_Bin (SSTable ST, KeyType key) { //在有序表ST中折半查找其关键字等于key的数据元素。 //若找到,则函数值为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否则为0。 low = 1; //置区间初值 high = ST.length; //low和high分别指示待查元素所在范围的下界和上界 while (low <= high) { mid = (low + high) / 2; //mid指示区间的中间位置 if (EQ(key, ST.elem[mid].key)) //找到待查元素 return mid; else if (LT(key, ST.elem[mid].key)) //继续在前半区间进行查找 high = mid-1; else low = mid + 1; //继续在后半区间进行查找 } // while return 0; } // Search_Bin
11
(2)例子 例如:已知如下11个数据元素的有序表(关键字即为数据元素的值): (05,13,19,21,37,56,64,75,80,88,92) 现要查找关键字为21和85的数据元素。 ①给定值key=21的查找过程: high low mid ST.elem[mid].key > key, 令high = mid-1, mid = 3; low mid high ST.elem[mid].key < key, 令low = mid + 1, mid = 4; low mid high ST.elem[mid].key = key。查找成功。
12
②给定值key=85的查找过程: high low mid ST.elem[mid].key < key, 令low = mid + 1, mid = 9; low mid high ST.elem[mid].key < key, 令low = mid + 1, mid = 10; low mid high ST.elem[mid].key > key, 令high = mid-1, mid = 9; low high 因为下界low >上界high,说明表中没有关键字等于key的元素,查找不成功。
13
(3)性能分析 ①查找算法的判定树 判定树:描述查找过程的二叉树。 判定树中圆形结点为内部结点;方形结点为外部结点(由内部结点的 空指针域链接)。树中每个圆形结点标识表中一个记录,结点中的值为该 记录在表中的位置。方形结点中的值v为:第i结点的值< v <第i+1结点的 值;若i结点为第1个结点则v <第1个结点的值;若i结点为最后一个结点则 v >最后一个结点的值。 多不超过树的深度,而具有n个结点的判定树的深度为 ,所以, 显然,折半查找法在查找成功(或不成功)时进行比较的关键字个数最 折半查找法在查找成功时和给定值进行比较的关键字个数至多为 。
14
例如,上述11个元素的表的例子。查找21的过程如红线所示,查找
85的过程如蓝线所示。 6 3 9 1 4 7 10 2 5 8 11 -1 3-4 6-7 9-10 1-2 2-3 4-5 5-6 7-8 8-9 10-11 11- 图9.1 判定树和查找21(红线),85(蓝线)的过程
15
②折半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 假定有序表的长度n=2h-1(反之,h=log2(n+1)),则描述折半 查找的判定树是深度为h的曼二叉树。假设表中每个记录的查找概率相 等(Pi = 1/n),则查找成功时折半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 对任意的n,当n较大(n>50)时,可有下列近似结果: (4)折半查找算法的特点 特点:只适用于有序表,且限于顺序存储结构(对线性链表无法进行 折半查找)。 (5)斐波那契查找 斐波那契序列:F0 = 0, F1= 1, Fi = Fi-1+ Fi-2, i≥2。 算法思想:假设开始时表中记录个数比某个斐波那契数小,即n=Fu-1, 然后将给定值key和ST.elem[Fu-1].key进行比较,若相等,则查找成功;若 key < ST.elem[Fu-1].key,则继续在自ST.elem[1]至ST.elem[Fu-1]的子表中进行 查找,否则继续在自ST.elem[Fu-1+1]至ST.elem[Fu-1]的子表中进行查找, 后一子表的长度为Fu-2-1。
16
特点:①斐波那契查找的平均性能比折半查找好,但最坏情况下的性能
却比折半查找差。 ②分割时只需进行加、减运算。 (6)插值查找 插值查找时根据给定值key来确定进行比较的关键字ST.elem[i].key 的查找方法。 ST.elem[h]分别为有序表中具有最小关键字和最大关键字的记录。显然, 这种插值查找只适于关键字均匀分布的表,在这种情况下,对表长较大的顺序 表,其平均性能比折半查找好。 令 ,其中ST.elem[l]和
17
£9.2.4 索引顺序表的查找 (1)分块查找 分块查找又称索引顺序查找,这是顺序查找的一种改进方法。在此
查找法中,除表本身以外,尚需建立一个“索引表”。如下例所示。 例如,图9.2所示为一个表及其索引表,表中含有18个记录,可分成 3个子表(R1, R2, …, R6)、(R7, R8, …, R12)和(R13, R14, …, R18)。对每一个子 表(或称块)建立索引项。索引表按关键字有序,则表或者有序或者分块 有序。 索引表 最大关键字 起始地址 图9.2 表及其索引表 索引项包括: 关键字项:其值为该子表内的最大关键字。 指针项:指示该子表的第一个记录在表中的位置。
18
分块有序:即后一个子表中的所有记录的关键字均大于前一个子表中
的最大关键字。 分块查找的算法思想: ①确定待查记录所在的块(子表); ②在块中顺序查找 (2)性能分析 分块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SLbs=Lb+Lw 其中:Lb为查找索引表确定所在块的平均查找长度,Lw为在块中查找元素的 平均查找长度。 ;又假定表中每个记录的查找概率相等,则每 一般情况下,为进行分块查找,可以将长度为n的表均匀地分成b块,每 块含有s个记录,即 块查找的概率为1/b,块中每个记录的查找概率为1/s。则分块查找的平均长 度为: ①用顺序查找确定所在块 ②用折半查找确定所在块
19
£9.3 动态查找表 £9.3.1 概述 (1)动态查找表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DynamicSearchTable {
数据对象D:D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各个数据元素均含有 类型相同,可唯一标识数据元素的关键字。 数据关系R:数据元素同属一个集合。 基本操作P: InitDSTable (&DT);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的动态查找表DT。 DestroyDSTable (&DT); 初始条件:动态查找表DT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动态查找表DT。 SearchDSTable (DT, key); 初始条件:动态查找表DT存在,key为和关键字类型相同的给定值。 操作结果:若DT中存在其关键字等于key的数据元素,则函数值为 该元素的值或在表中的位置,否则为“空”。 InsertDSTable (&DT, e); 初始条件:动态查找表DT存在,e为待插入的数据元素。 操作结果:若DT中不存在其关键字等于e.key的数据元素,则插入 e到DT。
20
DeleteDSTable (&DT, key);
TraverseDSTable (DT, Visit ( )); 初始条件:动态查找表DT存在,Visit是对元素操作的应用函数。 操作结果:按某种次序对DT的每个元素调用函数visit ( )一次且仅一 次。一旦visit ( )失败,则操作失败。 } ADT DynamicSearchTable (2)动态查找表的特点 特点:表结构本身是在查找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即对于给定值key, 若表中存在其关键字等于key的记录,则查找成功返回,否则插入关键字 等于key的记录。
21
£9.3.2 二叉排序树和平衡二叉树 (1)二叉排序树 ① 定义
二叉排序树(Binary Sort Tree):它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 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1.若它的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2.若它的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3.它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 ② 图形表示 45 12 53 3 37 100 24 78 61 90 CAO ZHAO DING CHEN LI DU WANG XIA MA (b) (a) 图 二叉排序树示例
22
③二叉排序树的查找 算法思想:二叉排序树又称二叉查找树,当二叉排序树不空时,首 先将给定值和根结点的关键字比较,若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将依据 给定值和根结点的关键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别在左子树或右子树上继 续进行查找。 算法实现:取二叉链表作为二叉排序树的存储结构。 算法9.3(a)如下: BiTree SearchBST (BiTree T, KeyType key) { //在根指针T所指二叉排序树中递归地查找某关键字等于key的数据元素, //若查找成功,则返回指向该数据元素结点的指针,否则返回空指针。 if ((!T) | | EQ(key, T->data.key)) //查找结束 return (T); else if LT(key, T->data.key) //在左子树中继续查找 return (SearchBST (T->lchild, key)); else return (SearchBST (T->rchild, key)); //在右子树中继续查找 } // SearchBST
23
④二叉排序树的插入和删除 1.插入算法 i.算法思想:根据二叉排序树的特点,易知,新插入的结点一定是 一个新添加的叶子结点,并且是查找不成功时查找路径上访问的最后一个 结点的左孩子或右孩子。 ii.算法实现:为了在查找不成功时返回新结点的插入位置,将上述 算法算法9.3(a)修改为9.3(b)。插入算法如算法9.4所示。 算法9.3(b)如下: Status SearchBST (BiTree T, KeyType key, BiTree f, BiTree &p) { //在根指针T所指二叉排序树中递归地查找某关键字等于key的数据元素,若 //查找成功,则指针p指向该数据元素结点,并返回TRUE,否则指针p指向 //查找路径上访问的最后一个结点并返回FALSE,指针f指向T的双亲,其初 //始调用值为NULL。 if (!T) { p = f; return FALSE;} //查找不成功 else if EQ(key, T->data.key) { p = T; return TRUE;} //查找成功 else if LT(key, T->data.key) //在左子树中继续查找 return (SearchBST (T->lchild, key, T, p)); else return (SearchBST (T->rchild, key, T, p)); //在右子树中继续查找 } // SearchBST
24
算法9.4如下: Status InsertBST (BiTree T, ElemType e) { //当二叉排序树T中不存在关键字等于e.key的数据元素时,插入e并 //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if (!SearchBST (T, e.key, NULL, p)) { //查找不成功 s = (BiTree) malloc (sizeof (BiTree)); s->data = e; s->lchild = s->rchild = NULL; if (!p) T = s; //被插结点*s为新的根结点 else if LT(e.key, p->data.key) //被插结点*s为左孩子 p->lchild = s; else p->rchild = s; //被插结点*s为右孩子 return TRUE; } else return FALSE; //树中已有关键字相同的结点 } // InsertBST
25
iii.例子 例如,从空树出发,经过一系列的查找插入操作之后,可生成一棵二叉树。设查找的关键字序列为{45, 24, 53, 45, 12, 24, 90},则删除的二叉排序树如图9.4所示。 45 24 45 24 53 45 24 53 12 45 24 53 12 90 45 (a) (b) (c) (d) (e) (f) 图9.4 二叉排序树的构造过程
26
2.删除算法 i.算法思想 假设在二叉排序树上被删结点为*p(指向结点的指针为p),其双亲 结点为*f(结点指针为f),且不失一般性,可设*p是*f的左孩子(如图 9.5(a)所示)。 a.若*p结点为叶子结点,即PL和PR均为空树。由于删去叶子结点不破坏 整棵树的结构,则只需修改其双亲结点的指针即可。 b.若*p结点只有左子树PL后者只有右子树PR,此时只要令PL或PR直接成 为其双亲结点*f的左子树即可。 c.若*p结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均不空。从图9.5(b)可知,在删去*p结点之 前,中序遍历该二叉树得到的序列为{…CLC…QLQSLSPPRF…},在删去*p 之后,为保持其他元素直接的相对位置不变,可以有两种做法:其一是令*p 的左子树为*f的左子树,而*p的右子树为*s的右子树,如图9.5(c)所示;其二 是令*p的直接前驱(或直接后继)替代*p,然后再从二叉排序树中删去它的 直接前驱(或直接后继)。如图9.5(d)所示,当以直接前驱*s替代*p时,由于 *s只有左子树SL,则在删去*s之后,只要令SL为*s的双亲*q的右子树即可。
27
c f p F P C Q S PR s q CL QL SL f p F P PL PR (a) 以*f为根的子树 (b) 删除*p之前 返回 算法
28
c f p F S C Q PR q CL QL SL f c F C PR S CL SL (c) 删除*p之后,以PR作为*s的右子树的情形 (d) 删除*p之后,以*s 代替*p的情形 返回 算法 图9.5 在二叉排序树中删除*p
29
ii.算法实现 在二叉排序树上删除一个结点的算法如算法9.5所示,其中由前述3 中情况综合所得的删除操作如算法9.6所示。 算法9.5如下: Status DeleteBST (BiTree &T, KeyType key) { //若二叉排序树T中存在关键字等于key的数据元素时, //则删除该数据元素结点,并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if (!T) return FALSE; //不存在关键字等于key的数据元素 else { if (EQ(key, T->data.key)) { //找到关键字等于key的数据元素 return Delete(T); } else if LT(key, T->data.key) return (Delete BST (T->lchild, key)); else return (Delete BST (T->rchild, key)); } // DeleteBST
30
算法9.6如下: Status Delete (BiTree &p) { //从二叉排序树中删除结点p,并重接它的左或右子树 if (!p->rchild) { //右子树空则只需要接它的左子树 q = p; p = p->lchild; free (q); } else if (!p->lchild) { //只要重接它的右子树 p = p->rchild;
31
else { //左右子树均不空 q = p; s = p->lchild; while (s->rchild) { //转左然后向右到尽头 q = s; s = s->rchild; } p->data = s->data; //s指向被删除结点的前驱 if (q != p) q->rchild = s->lchild; //重接*q的右子树 else q->lchild = s->lchild; //重接*q的左子树 delete s; } // else return TRUE; } // Delete
32
⑤二叉排序树的查找分析 假设在含有n(n≥1)个关键字的序列中,i个关键字小于第一个关键字,n-i-1个关键字大于第一个关键字,则由此构造而得的二叉排序树在n个记录的查找概率相等的情况下,其平均查找长度为: (9-2) 其中,P(i)为含有i个结点的二叉排序树的平均查找长度,则P(i)+1为查找 左子树中每个关键字时所用比较次数的平均值,P(n-i-1)+1为查找右子 树中每个关键字时所用比较次数的平均值。 又,假设表中n个关键字的排列是“随机”的,即任一个关键字在序列中将是第1个,或第2个,……,或第n个的概率相同,则可对(9-2)式从i等于0至n-1取平均值: 容易看出上式括弧中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对称。又,i=0时iP(i)=0,则上式 可改写为: n≥2 (9-3) 显然,P(0)=0, P(1)=1。
33
由式(9-3)可推得: 又 由此可得 (9-4) 即 由递推公式(9-4)和初始条件P(1)=1可推得: 则当n≥2时: (9-5)
34
平衡二叉树(Balanced Binary Tree 或Height-Balanced Tree)又称
(2)平衡二叉树 ①定义 平衡二叉树(Balanced Binary Tree 或Height-Balanced Tree)又称 AVL树。它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它的左子 树和右子树都是平衡二叉树,且左子树和右子树的深度之差的绝对值不 超过1。 平衡因子BF(Balance Factor):二叉树上结点的左子树的深度减去它的右子树的深度的值。 由平衡二叉树的定义易知,平衡二叉树上所有结点的平衡因子只可能 是-1、0和1。 ②图形表示 例如,图9.6(a)所示为两棵平衡二叉树,而图 9.6(b)为两棵不平衡二叉树,结点中的值为该结点 的平衡因子 1 -1 1 (a) 平衡二叉树
35
-1 -2 1 2 -1 1 (b) 不平衡二叉树 图9.6 平衡与不平衡二叉树及结点的平衡因子 ③C语言描述 typedef struct BSTNode { ElemType data; int bf; //结点的平衡因子 struct BSTNode *lchild, *rchild; //左、右孩子指针 } BSTNode, * BSTree;
36
④平衡调整 假设由于在二叉排序树上插入结点而失去平衡的最小子树根结点的 指针为a(即a是离插入结点最近,且平衡因子绝对值超过1的祖先结点), 则失去平衡后进行调整的规律可归纳为下列4种情况: 1.单向右旋平衡处理: 由于在*a的左子树根结点的左子树上插入结点,*a的平衡因子由1增 至2,致使以*a为根的子树失去平衡,则需进行一次向右的顺时针旋转操 作。如图9.6(a)所示。 2.单向左旋平衡处理: 由于在*a的右子树根结点的右子树上插入结点,*a的平衡因子由-1 变为-2,致使以*a为根的子树失去平衡,则需进行一次向左的顺逆针旋 转操作。如图9.6(c)所示。 3.双向旋转(先左后右)平衡处理: 由于在*a的左子树根结点的右子树上插入结点,*a的平衡因子由1增 至2,致使以*a为根的子树失去平衡,则需进行两次旋转(先左旋后右旋) 操作。如图9.6(b)所示。 4.双向旋转(先右后左)平衡处理: 由于在*a的右子树根结点的左子树上插入结点,*a的平衡因子由-1变 为-2,致使以*a为根的子树失去平衡,则需进行两次旋转(先右旋后左旋) 操作。如图9.6(d)所示。
37
(a) LL型 (b) LR型 返回 算法 LL 插入结点 LR 插入结点 2 A 1 B AR h-1 BL BR AR
LL AR h-1 h BL h-1 BR (a) LL型 BL CL CR AR LR 2 A -1 B 1 C AR h-1 h BL h-1 CL h-2 CR 插入结点 (b) LR型 返回 算法
38
(c) RR型 返回 算法 (d) RL型 图9.6 二叉排序树的平衡旋转图例 RR 插入结点 RL 插入结点 AL BL BR -2 A
-1 B RR AL h-1 BL h-1 BR h (c) RR型 RL -2 A 1 B C -1 BR h-1 h AL h-1 CL h-2 CR 插入结点 AL CL CR BR 返回 算法 (d) RL型 图9.6 二叉排序树的平衡旋转图例
39
⑤插入算法 算法思想: 在平衡二叉排序树BBST上插入一个新的数据元素e的递归算法可描述如下: 1.若BBST为空树,则插入一个数据元素为e的新结点作为BBST的根结 点,树的深度增1; 2.若e的关键字和BBST的根结点的关键字相等,则不进行插入; 3.若e的关键字小于BBST的根结点的关键字,而且在BBST的左子树中 不存在和e有相同关键字的结点,则将e插入在BBST的左子树上,并 且当插入之后的左子树深度增加(+1)时,分别就下列不同情况处 理之: i.BBST的根结点的平衡因子为-1(右子树的深度大于左子树的深度): 则将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更改为0,BBST的深度不变; ii.BBST的根结点的平衡因子为0(左、右子树的深度相等):则将根结 点的平衡因子更改为1,BBST的深度增1; iii.BBST的根结点的平衡因子为1(左子树的深度大于右子树的深度): a.若BBST的左子树根结点的平衡因子为1,则需进行单向右旋平衡处理, 并且在右旋处理之后,将根结点和其右子树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更改为0, 树的深度不变;b. 若BBST的左子树根结点的平衡因子为-1,则需进行 先向左、后向右的双向旋转平衡处理,并且在旋转处理之后,修改根结 点和其左、右子树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树的深度不变。
40
4.若e的关键字大于BBST的根结点的关键字,而且在BBST的右子树中不
存在和e有相同关键字的结点,则将e插入在BBST的右子树上,并且当 插入之后的右子树深度增加(+1)时,分别就不同情况处理之。其处 理操作和上述3.中描述相对称。 算法实现: 算法9.7如下: void R_Rotate (BSTree &p) { //对以*p为根的二叉排序树作右旋处理,处理之后p指向新的树根结点, //即旋转处理之前的左子树的根结点 lc = p->lchild; //lc指向的*p的左子树根结点 p->lchild = lc->rchild; //lc的右子树挂接为*p的左子树 lc->rchild = p; p = lc; //p指向新的根结点 } // R_Rotate 算法9.8如下: void L_Rotate (BSTree &p) { //对以*p为根的二叉排序树作左旋处理,处理之后p指向新的树根结点, //即旋转处理之前的右子树的根结点 rc = p->rchild; //rc指向的*p的右子树根结点 p->rchild = rc->lchild; //rc的左子树挂接为*p的右子树 rc->lchild = p; p = rc; //p指向新的根结点 } // L_Rotate
41
算法9.9如下: void LeftBalance (BSTree &T) { //对以指针T所指结点为根的二叉树作左平衡旋转处理,本算法 //结束时,指针T指向新的根结点 lc = T->lchild; //lc指向*T的左子树根结点 switch (lc->bf) { //检查*T的左子树的平衡度,并作相应平衡处理 case LH: //新结点插入在*T的左孩子的左子树上,要作单右旋处理 T->bf = lc->bf = EH; R_Rotate (T); break; case RH: //新结点插入在*T的左孩子的右子树上,要作双旋处理 rd = lc->rchild; //rd指向*T的左孩子的右子树根 switch (rd->bf) { //修改*T及其左孩子的平衡因子 case LH: T->bf = RH; lc->bf = EH; case EH:
42
case RH: T->bf = EH; lc->bf = LH; break; } // switch (rd->bf) rd->bf = EH; L_Rotate (T->lchild); //对*T的左子树作左旋平衡处理 R_Rotate (T); //对*T作右旋平衡处理 } // switch (lc->bf) } // LeftBalance 算法9.10如下: #define LH +1 //左高 #define EH 0 //等高 #define RH -1 //右高 Status InsertAVL (BSTree &T, ElemType e, Boolean &taller) { //若在平衡的二叉排序树T中不存在和e有相同关键字的结点,则插入 //一个数据元素为e的新结点,并返回1,否则返回0。若因插入而使二 //叉排序树失去平衡,则作平衡旋转处理,布尔变量taller反映T长高 //与否。 if (!T) { //插入新结点,树“长高”,置taller为TRUE T = (BSTree) malloc (sizeof (BSTNode)); T->data = e; T->lchild = T->rchild = NULL; T->bf = EH;
43
taller = TRUE; } else { if (EQ(e.key, T->data.key)) //树中已存在和e有相同关键字的 {taller = FALSE; return 0;} //结点则不再插入 if (LT(e.key, T->data.key)) { //应继续在*T的左子树中进行搜索 if (!InsertAVL(T->lchild, e, taller)) //未插入 return 0; if (taller) //已插入到*T的左子树中且左子树“长高” switch (T->bf) { //检查*T的平衡度 case LH: //原本左子树比右子树高,需要作左平衡处理 LeftBalance (T); taller = FALSE; break; case EH: //原本左右子树等高,现因左子树增高而使树增高 T->bf = LH; case RH: //原本右子树比左子树高,现左、右子树等高 T->bf = EH; } // switch (T->bf) } // if
44
else { //应继续在*T的右子树中进行搜索
if (!InsertAVL(T->rchild, e, taller)) //未插入 return 0; if (taller) //已插入到*T的右子树中且右子树“长高” switch (T->bf) { //检查*T的平衡度 case LH: //原本右子树比左子树高,现左、右子树等高 T->bf = EH; taller = FALSE; break; case EH: //原本左右子树等高,现因右子树增高而使树增高 T->bf = RH; taller = TRUE; case RH: //原本右子树比左子树高,需要作右平衡处理 RightBalance (T); } // switch (T->bf) } // else return 1; } // InsertAVL
45
⑥平衡树查找的分析 在平衡树上进行查找的过程和排序树相同,由此,在查找过程中 和给定值进行比较的关键字个数不超过树的深度。 含有n个结点的平衡树的最大深度为 。 由此,在平衡树上进行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
46
£9.3.3 B-树和B+树 (1)B-树 ① B-树的定义 B-树是一种平衡的多路查找树。一棵m阶的B-树,或为空树,或
2.若根结点不是叶子结点,则至少有两棵子树; 3.除根之外的所有非终端结点至少有 棵子树; 4.所有的非终端结点中包含下列信息数据: (n, A0, K1, A1, K2, A2, … , Kn, An) 其中:Ki(i = 1, … , n)为关键字,且Ki < Ki+1(i = 1, … , n-1); Ai(i = 1, … , n)为指向子树根结点的指针,且指针Ai-1所指子树中 所有结点的关键字均小于Ki(i = 1, … , n),An所指子树中所有结 点的关键字均大于Kn, 为关键字的个数(或 n+1为子树个数)。 5.所有的叶子结点都出现在同一层次上,并且不带信息(可以看作是 外部结点或查找失败的结点,实际上这些结点不存在,指向这些结 点的指针为空)。
47
t a b c f e g d h F F ②图形表示 图9.7 一棵4阶的B-树 ③C语言说明 #define m 3 // B-树的阶,暂设为3 typedef struct BTNode { int keynum; //结点中关键字个数,即结点的大小 struct BTNode *parent; //指向双亲结点 KeyType key[m + 1]; //关键字向量,0号单元未用 struct BTNode *ptr[m + 1]; //子树指针向量 Record *recptr[ m + 1]; //记录指针向量,0号单元未用 } BTNode, *BTree;;
48
typedef struct { BTNode *pt; //指向找到的结点 int i; //1..m,在结点中的关键字序号 int tag; //1:查找成功,0:查找失败 } Result; //B-树的查找结果类型 ④ B-树的查找 1.算法思想:在B-树上进行查找的过程是一个顺时针查找结点和在结点 的关键字中进行查找交叉进行的过程。 2.算法实现: 算法9.11如下: Result SearchBTree (BTree T, KeyType K) { //在m阶B-树T上查找关键字K,返回结果(pt, i , tag)。若查找成功, //则特征值tag=1,指针pt所指结点中第i个关键字等于K;否则 //特征值tag=0,等于K的关键字应插入在指针pt所指结点中第i和 //第i+1个关键字之间 p = T; //初始化,p指向待查结点,q指向p的双亲 q = NULL; found = FALSE; i = 0;
49
while (p && !found) { i = Search (p, K); //在p->key[1..keynum]中查找, //i使得: p->key[i] <= K < p->key[i + 1] if (i > 0 && p->key[i] = = K) found = TRUE; //找到待查关键字 else { q = p; p = p->ptr[i]; } if (found) return (p, i, 1); //查找成功 else return (q, i, 0); //查找不成功,返回K的插入位置信息 } // SearchBTree
50
3.查找分析: 从算法9.10可见,在B-树上进行查找包含两种基本操作: a.在B-树中找结点(操作在磁盘上进行); b.在结点中找关键字(操作在内存中进行)。 显然,在磁盘上进行一次查找比在内存中进行一次查找耗费时间多 得多,因此,在磁盘上进行查找的次数、即待查关键字所在结点在B-树 上的层次数,是决定B-树查找效率的首要因素。 根据B-树的定义,第一层至少有1个结点;第二层至少有2个结点;由 棵子树,则第三层至少有 2( )个结点;……;依次类推,第l+1层至少有2( )l-1个结点。 于除根之外的每个非终端结点至少有 而l+1层的结点为叶子结点。若m阶B-树中具有N个关键字,则叶子结点即查找不成功的结点为N+1,由此有: 推得: 这就是说,在含有N个关键字的B-树上进行查找时,从根结点到关键字所 在结点的路径上涉及的结点数不超过
51
⑤B-树的插入 1.算法思想:由于B-树结点中的关键字个数必须 ,因此, 每次插入一个关键字不是在树中添加一个叶子结点,而是首先在最低层的某个非终端结点中添加一个关键字,若该结点的关键字个数不超过 m-1,则插入完成,否则要产生结点的“分裂”。 一般情况下,结点可如下实现“分裂”: 假设*p结点中已有m-1个关键字,当插入一个关键字之后,结点中含有信息为: m, A0, (K1, A1), … , (Km, Am) 且其中 Ki < Ki+1 1≤i < m 此时可将*p结点分裂为*p和*p’两个结点,其中*p结点中含有信息为: *p’结点中含有信息: 而关键字 和指针*p’一起插入到*p的双亲结点中。
52
Status InsertBTree (BTree &T, KeyType K, BTree q, int i) {
2.算法实现 算法9.12如下: Status InsertBTree (BTree &T, KeyType K, BTree q, int i) { //在m阶B-树T上结点*q的key[i]与key[i+1]之间插入关键字K。 //若引起结点过大,则沿双亲链进行必要的结点分裂调整, //使T仍是m阶B-树。 x = K; ap = NULL; finished = FALSE; while (q && !finished) { Insert (q, i, x, ap); //将x和ap分别插入到q->key[i+1]和q->ptr[i+1] if (q->keynum < m) finished = TRUE; //插入完成 else { //分裂结点*q s = ; split (q, s, ap); x = q->key[s]; //将q->key[s+1..m], q->ptr[s..m] //和q->recptr[s+1..m]移入新结点*ap q = q->parent; if (q) i = Search(q, x); //在双亲结点*q中查找x 的插入位置 } // else } // while q和i是由查找函数SearchBTree 返回的信息而得。
53
if (!finished) NewRoot (T, q, x, ap); //T是空树(参数q初值为NULL)或者根结点 //已分裂为结点*q和*ap生成含信息(T, x, ap) //的新的根结点*T,原T和ap为子树指针。 return OK; } // InsertBTree 3.例子 例如,图9.8(a)所示为3阶B-树(图中略去F结点,即叶子结点),假设需一 次插入关键字30,26,85和7。 bt a 45 b 24 c 3 12 d 37 f 50 h 100 g e (a) 一棵2-3树 返回 图9.9例
54
bt a 45 b 24 c 3 12 d f 50 h 100 g e 30 37 (b) bt a 45 b 24 c 3 12 d f 50 h 100 g e (c)
55
bt a 45 b 24 30 c 3 12 d f 50 h 100 g e 37 26 d’ (d) bt a 45 b 24 30 c 3 12 d f 50 h 100 g e 37 26 d’ (e)
56
bt a 45 b 24 30 c 3 12 d f 50 h 100 g 61 e 37 26 d’ 85 g’ (f) bt a 45 70 b 24 30 c 3 12 d f 50 h 100 g 61 e 53 37 26 d’ 85 g’ e’ 90 (g)
57
bt a 45 70 b c 3 d f 50 h 100 g 61 e 53 37 26 d’ 85 g’ e’ 90 12 c’ (h) bt a b 7 c 3 d f 50 h 100 g 61 e 53 26 d’ 85 g’ e’ 90 12 c’ 30 b’ 37 (i)
58
bt a 70 b 7 c 3 d f 50 h 100 g 61 e 53 26 d’ 85 g’ e’ 90 12 c’ 30 b’ m a’ 45 24 37 (j) 图9.8 在B-树中进行插入(省略叶子结点) (a) 一棵2-3树; (b) 插入30之后; (c)、(d) 插入26之后; (e)~(g) 插入85之后; (h)~(j) 插入7之后;
59
⑥B-树的删除 1.算法思想: 在B-树中删除一个关键字,则首先应找到该关键字所在结点,并 从中删除之。 i.若所删关键字为非终端结点中的Ki,则可以指针Ai所指子树中的最 小关键字Y替代Ki,然后在相应的结点中删去Y。 ii.若所删关键字在最下层非终端结点中。有下列3种情况: a.被删关键字所在结点中的关键字数目不小于 ,则只需从该结点 中删去该关键字Ki和相应指针Ai,树的其他部分不变。 b.被删关键字所在结点中的关键字数目等于 -1,而与该结点相邻 的右兄弟(或左兄弟)结点中的关键字数目大于 -1,则需将其 兄弟结点中的最小(或最大)的关键字上移至双亲结点中,而将双亲 结点中小于(或大于)且紧靠该上移关键字的关键字下移至被删关键 字所在结点中。 c.被删关键字所在结点和其相邻的兄弟结点中的关键字数目均等于 -1。假设该结点有右兄弟,且其右兄弟结点地址由双亲结 点中的指针Ai所指,则在删去关键字之后,它所在结点中剩余的关 键字和指针,加上双亲结点中的关键字Ki一起,合并到Ai所指兄弟 结点中(若没有右兄弟,则合并至左兄弟结点中)。如果因此使双 亲结点中的关键字数目小于 -1,则一次类推作相应处理。
60
2.例子 bt a 45 b 24 c 3 d 37 f 50 h 100 g e (a) bt 45 a b 24 c 3 d 37 f 53 h 100 g 70 e (b) 说 明
61
bt 45 a b 24 c 3 d 37 h 100 g 61 70 e 90 (c) e c 3 24 h 100 g 61 70 bt (d) 说 明 图9.9 在B-树中删除关键字的情形
62
i.从图9.8(a)所示B-树中删去关键字12,删除后的B-树如图9.9(a) 所示。
说明: i.从图9.8(a)所示B-树中删去关键字12,删除后的B-树如图9.9(a) 所示。 ii.从图9.9(a)中删去50,需将其右兄弟结点中的61上移至*e结点 中,而将*e结点中的53移至*f,从而使*f和*g中关键字数目均 不小于 -1,而双亲结点中的关键字数目不变,如图9.9(b) iii.从图9.9(b)所示B-树中删去53,则应删去*f结点,并将*f中的 剩余信息(指针“空”)和双亲*e结点中的61一起合并到右兄弟 结点*g中,删除后的树如图9.9(c)所示。 iv.在图9.9(c)的B-树中删去关键字37之后,双亲b结点中剩余信息 (“指针c”)应和其双亲*a结点中关键字45一起合并至右兄弟结点 *e中,删除后的B-树如图9.9(d)所示。 (2)B+树 ① 定义 B+树是应文件系统所需而出的一种B-树的变型树。一棵m阶的B+树和 m阶的B-树的差异在于: 有n棵子树的结点中含有n个关键字。
63
2.所有的叶子结点中包含了全部关键字的信息,及指向含这些关键字记录
的指针,且叶子结点本身依关键字的大小自小而大顺序链接。 3.所有的非终端结点可以看成是索引部分,结点中仅含其子树(根结点) 中的最大(或最小)关键字。 通常在B+树上有两个头指针,一个指向根 结点,一个指向关键字最小的叶子结点。 root sqt ②图形表示 图 一棵3阶的B+树
64
③B+树的查找 对B+树可以进行两种查找运算: 1.从最小关键字起顺序查找; 2.从根结点开始,进行随机查找。 在查找时,若非终端结点上的剧组机等于给定值,并不终止,而是 继续向下直到叶子结点。因此,在B+树中,不管查找成功与否,每次 查找都是走了一条从根到叶子结点的路径。其余同B-树的查找类似。 ④B+树的插入 B+树的插入仅在叶子结点上进行,当结点中的关键字个数大于m时要分 和 。并且,它们的 裂成两个结点,它们所含关键字的个数分别为 双亲结点中应同时包含这两个结点中的最大关键字。其余同B-树的插入类似。 ⑤ B+树的删除 B+树的删除也仅在叶子结点进行,当叶子结点中的最大关键字被删除时, 其在非终端结点中的值可以作为一个“分界关键字”存在。若因删除而使结点中 时,其和兄弟结点的合并过程亦和B-树类似。 关键字的个数少于
65
£9.4 哈希表 £9.4.1 定义 哈希(Hash)函数:在记录的存储位置和它的关键字之间建立的一个
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每个关键字和结构中一个唯一的存储位置相对应。 称这个对应关系f为哈希函数。 均匀的(Uniform)哈希函数:对于关键字集合中的任一个关键字, 经哈希函数映像到地址集合中任何一个地址的概率是相等的,则称此类哈 希函数为均匀的哈希函数。 哈希表:根据设定的哈希函数H(key)和处理冲突的方法将一组关键字映像 到一个有限的连续的地址集(区间)上,并以关键字在地址集中的“像”作为记 录在表中的存储位置,这种表便称为哈希表,这一映像过程称为哈希造表或散 列,所得存储位置称哈希地址或散列地址。 冲突(collision):不同的关键字可能得到同一哈希地址的现象。 同义词(synonym):在一个哈希函数中,具有相同函数值的关键字,互 称为同义词。
66
例如,假设建立一张全国30个地区的各民族人口统计表,每个地区
为一个记录,记录的各数据项为: 编号 地区名 总人口 汉族 回族 显然,可以用一个一维数组C(1:30)来存放这张表,其中C[i]是编号为i的 地区的人口情况。编号i便为记录的关键字,由它唯一确定记录的存储位 置C[i]。假设北京市的编号为1,则若要查看北京市的各民族人口,只要 取出C[1]的记录即可。若把这个数组看成是哈希表,则哈希函数f(key)=key。 又,若取关键字中第一个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序号作为哈希函数。如, BEIJING的哈希函数值为字母“B”在字母表中的序号等于02。关键字 HEBEI和HENAN不等,但f(HEBEI)=f(HENAN),这种现象即为冲突。 HEBEI和HENAN相对于该哈希函数称为同义词。
67
£9.4.2 哈希函数的构造 构造哈希函数要考虑的元素,通常有: 1.计算哈希函数所需时间(包括硬件指令的因素); 2.关键字的长度;
3.哈希表的大小; 4.关键字的分布情况; 5.记录的查找频率。 直接定址所得地址集合和关键字集合的大小相同。对于不同的关键字不会发生冲突。 (1)直接定址法 1.定义 取关键字或关键字的某个线性函数值为哈希地址。即: H(key) = key 或H(key) = a * key + b 其中a和b为常数(这种哈希函数叫做自身函数)。 2.例子 例一,有一个从1岁到100岁的人口数字统计表。 地址 … … 100 年龄 … … … 人数 … … … … … 表9.1 直接定址哈希函数例子一 其中,年龄作为关键字,哈希函数取关键字自身。若要询问25岁的人有 多少,则只要查表的第25项即可。
68
其中,关键字是年份,哈希函数取关键字加一常数:H(key) = key + (-1948)。
例二:有一个解放后出生的人口调查表。 地址 … … 年份 … … 人数 … … … … … 表9.2 直接定址哈希函数例子二 其中,关键字是年份,哈希函数取关键字加一常数:H(key) = key + (-1948)。 若要查1970年出生的人,则只要查第(1970-1948)=22项即可。 (2)数字分析法 主要思想:假设关键字是以r为基的数(如:以10为基的十进制数),并且哈 希表中可能出现的关键字都是事先知道的,则可取关键字的若干位组成哈希地址。 例如,有80个记录,其关键字为8位十进制数。假设哈希表的表长为10010,则 可取两位十进制数组成哈希地址。这两位的取法,原则是使得到的哈希地址尽量避 免产生冲突。假设这80个关键字中的一部分如下所列:
69
对关键字全体的分析:第①②位都是“8 1”,第③位只可能取1、2、3或4, 第⑧位只可能取2、5或7,因此这4位都不可取。由于中间4位可看成是近乎随 机的,因此可取其中任意两位,或取其中两位与另两位的叠加求和后舍去进位 作为哈希地址。 (3)平方取中法 1.定义 取关键字平方后的中间几位为哈希地址。取的位数由表长决定。
70
例如,为BASIC源程序中的标识符建立一个哈希表。假设BASIC语言 中允许的标识符为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母和一个数字。在计算机内可用两
2.例子 例如,为BASIC源程序中的标识符建立一个哈希表。假设BASIC语言 中允许的标识符为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母和一个数字。在计算机内可用两 位八进制数表示字母和数字,如图9.11(a)所示。取表示符在计算机中的八 进制数为它的关键字。假设表长为512=29,则可取关键字平方后的中间9 位二进制数为哈希地址。例如,图9.11(b)列出了一些标识符及它们的哈希 地址。 A B C … Z … 9 … … 71 (a) 字符的八进制表示对照表 A I J I P P Q Q Q 记录 关键字 (关键字) 哈希地址(217~29) (b) 标识符及其哈希地址 图9.11
71
(4)折叠法 1.定义 折叠法(folding):将关键字分割成位数相同的几部分(最后一 部分的位数可以不同),然后取这几部分的叠加和(舍去进位)作为 哈希地址。 移位叠加:将分割后的每一部分的最低位对齐,然后相加。 间界叠加:从一端向另一端沿分割界来回折叠,然后对齐相加。 2.使用前提 关键字位数很多,而且关键字中每一位上数字分布大致均匀时。 3.例子 例如,每一种西文图书馆都有一个国际标准图书编号(ISBN),它是一 个10位的十进制数字,若要以它作关键字建立一个哈希表,当馆藏书种类不 到10000时,可采用折叠法构造一个四位数的哈希函数。如国际标准图书馆 图书编号 的哈希地址分别如图9.12(a)和(b)所示。 +) +) H(key) = H(key) = 6092 (b) 间界叠加 (a) 移位叠加 图9.12 由折叠法求得哈希地址
72
(5)除留余数法 1.定义 取关键字被某个不大于哈希表表长m的数p除后所得余数为哈希地址。 即: H(key) = key MOD p , p ≤ m 由经验得知:一般情况下,可以选p为质数或不包含小于20的质因数的合数。 2.例子 若p含有质因子pf,则所有含有pf因子的关键字的哈希地址均为pf的倍数。 例一:当p=21(=3×7)时,下列含因子7的关键字21取模的哈希地址均 为7的被数。 关键字 哈希地址 例二:假设有两个标识符xy和yx,其中x、y均为字符,又假设它们的机器 代码(6位二进制数)分别为c(x)和c(y),则上述两个标识符的关键字分别为: key1 = 26 c (x) + c (y) 或 key2 = 26 c (y)+ c (x) 用除留余数法求哈希地址,且p=tq,t是某个常数,q是某个质数。则当q=3时, 这两个关键字将被散列在差为3的地址上。因为:
73
= {[26 c (x) + c (y)] MOD p-[26 c (y)+ c (x)] MOD p} MOD q
[H(key1)-H(key2)] MOD q = {[26 c (x) + c (y)] MOD p-[26 c (y)+ c (x)] MOD p} MOD q = {26 c (x) MOD p + c (y) MOD p-26 c (y) MOD p-c (x) MOD p} MOD q ={26 c (x) MOD q + c (y) MOD q-26 c (y) MOD q-c (x) MOD q} MOD q (因对任一x有(x MOD (t * q)) MOD q = (x MOD q) MOD q) 当q=3时,上式为: = {(26 MOD 3)c(x) MOD 3 + c(y) MOD 3-(26 MOD 3)c(y) MOD 3 - c(x) MOD 3} MOD 3 = 0 MOD 3 (6)随机数法 1.定义 选择一个随机函数,取关键字的随机函数值为它的哈希地址,即 H(key)=random(key),其中random为随机函数。 2.使用前提 关键字长度不等时,采用此法构造哈希函数较恰当。
74
£9.4.3 处理冲突的方法 假设哈希表的地址集为0~(n-1)。 冲突:指由关键字得到的哈希地址为j(0≤j≤n-1)的位置上已存
在记录。 处理冲突:为产生冲突的关键字的记录找到另一个“空”的哈希地址。 (1)开放定址法 1.定义 Hi = (H(key) + di) MOD m i = 1, 2, … , k (k≤m-1) 其中,H(key)为哈希函数;m为哈希表长;di为增量序列。 增量序列,可有下述3种取法: i.di = 1, 2, 3, … , m-1,称线性探测再散列; ii.di = 12, -12, 22, -22, 32, … , ±k2 (k≤m/2),称二次探测再散列; iii.di = 伪随机数序列,称伪随机探测再散列。 二次聚集:处理冲突过程中发生的两个第一个哈希地址不同的记录争夺 同一个后继哈希地址的现象。即,在处理同义词的冲突过程中又添加了非同 义词的冲突。
75
2.例子 例如,在长度为11的哈希表中已填有关键字分别为17,60和29的记 录(哈希函数H(key)= key MOD 11),现有第四个记录,其关键字为 38,由哈希函数得到的哈希地址为5,产生冲突。 线性探测再散列:得到下一个地址6,仍冲突;再求下一个地址7, 仍冲突;直到哈希地址为8的位置(“空”)时止。 二次探测再散列:应填入序号为4的位置。 伪随机探测再散列:伪随机数列9, … 应填入序号为2的位置。 (a) 插入前 (b) 线性探测再散列 (c) 二次探测再散列 38 (d) 伪随机探测再散列 图9.12 用开放定址处理冲突时,关键字为38的记录插入前后的哈希表
76
(2)再哈希法 Hi = RHi (key) i = 1, 2, … , k 其中,R、Hi均是不同的哈希函数,即在同义词产生地址冲突时计算另一 个哈希函数地址,直到冲突不再发生。 (3)链地址法 1.定义 将所有关键字为同义词的记录存储在同一线性链表中。 假设某哈希函数产生的哈希地址区间[0, m-1]上,则设立一个指针 型向量: Chain Chain Hash[m]; 其每个分裂的初始状态都是空指针。凡哈希地址为i的记录都插入到头指 针为Chain Hash[m]的链表中。在链表中的插入位置可以在表头或表尾, 也可以在中间,以保持同义词在同一线性链表中按关键字有序。 2.例子 例9-1,已知一组关键字(19,14,23,01,68,20,84,27,55,11, 10,79)。则按哈希函数H(key)=key MOD 13和链地址法处理冲突构造所得 的哈希表如图9.13所示。
77
设哈希函数的值域为[0, m-1],则设向量HashTable[0..m-1]为基本表,每
2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图 链地址法处理冲突时的哈希表 (同一链表中关键字自小至大有序) (4)建立一个公共溢出区 设哈希函数的值域为[0, m-1],则设向量HashTable[0..m-1]为基本表,每 个分量存放一个记录,另设立向量OverTable[0..v]为溢出表。所有关键字和基本 表中关键字为同义词的记录,不管它们由哈希函数得到的哈希地址是什么,一旦 发生冲突,都填入溢出表。
78
£9.4.4 哈希表的查找及其分析 (1)相关术语 查找过程:给定K值,根据造表时设定的哈希函数求得哈希地址,
若表中此位置上没有记录,则查找不成功;否则比较关键字,若和给 定值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根据造表时设定的处理冲突的方法找“下 一地址”,直至哈希表中某个位置为“空”或者表中所填记录的关键字等 于给定值为止。 影响查找过程中需和给定值进行比较的关键字的个数的因素: 1.哈希函数 2.冲突处理方法 3.哈希表的装填因子 装填因子: 其中,α标志哈希表的装满程度。 直观的看,α越小,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α越大,表中 已填入的记录越多,再填记录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则查找时, 给定值需与之进行比较的关键字的个数也就越多。
79
(2)查找算法实现(开放定址法处理冲突) // 开放定址哈希表的存储结构 int hashsize[ ] = {997, …}; //哈希表容量递增表,一个合适的素数序列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elem; //数据元素存储基址,动态分配数组 int count; //当前数据元素个数 int sizeindex; // hashsize[sizeindex]为当前容量 } HashTable; #define SUCCESS 1 #define UNSUCCESS 0 #define DUPLICATE -1 算法9.13如下: Status SearchHash (HashTable H, KeyType K, int &p, int &C) { //在开放定址哈希表H中查找关键字为K的元素,若查找成功,以p指示待查 //数据元素在表中位置,并返回SUCCESS;否则,以p指示插入位置,并返回 //UNSUCCESS,c用以计冲突次数,其初值置零,供建表插入时参考 p = Hash (K); //求得哈希地址 while (H.elem[p].key != NULLKEY && !EQ(K, H.elem[p].key)) //该位置中填有记录并且关键字不相等 collision (p, ++ c); //求得下一探查地址p
80
return SUCCESS; //查找成功,p返回待查数据元素位置 else return UNSUCCESS;
if EQ(K, H.elem[p].key return SUCCESS; //查找成功,p返回待查数据元素位置 else return UNSUCCESS; //查找不成功(H.elem[p].key = = NULLKEY), p返回的是插入位置 } // SearchHash 算法9.14如下: Status InsertHash (HashTable &H, ElemType e) { //查找不成功时插入数据元素e到开放定址哈希表H中,并返回OK; //若冲突次数过大,则重建哈希表 c = 0; if (SearchHash (H, e.key, p, c)) return DUPLICATE; //表中已有与e相同关键字的元素 else if (c < hashsize[H.sizeindes]/2) { //冲突次数c未达到上限(c的阈值可调) H.elem[p] = e; //插入e ++H.count; return OK; } else { RecreateHashTable (H); //重建哈希表 return UNSUCCESS; } // InsertHash 算法9.14通过调用查找算法(算法9.13) 实现了开放定址哈希表的插入操作。
81
(3)查找的例子 例如,已知例9-1中所示的一组关键字按哈希函数H(key) = key MOD 13 和线性探测处理冲突构造所得哈希表a.elem[0..15]如图9.14所示 图9.14 哈希表a.elem[0:15] 给定值K=84: 首先求得哈希地址H(84)=6,因a.elem[6]不空且a.elem[6].key≠84, 则 找第一次冲突处理后的地址H1=(6+1) MOD 16=7,而a.elem[7]不空且 a.elem[7].key≠84,则找第二次冲突处理后的地址H2=(6+2) MOD 16=8, a.elem[8]不空且a.elem[8].key=84,则查找成功,返回记录在表中序号8。 给定值K=38: 先求哈希地址H(38)=12,a.elem[12]不空且a.elem[12].key≠38,则 找下一地址H1=(12+1) MOD 16=13,由于a.elem[13]是空记录,则表 明表中不存在关键字等于38的记录。
82
(4)平均查找长度 ①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1.线性探测再散列 2.伪随机探测再散列、二次探测再散列和再哈希表 3.链地址法 ②查找不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1.线性探测再散列 2.伪随机探测再散列、二次探测再散列和再哈希表 3.链地址法
83
③公式推导 仅以伪随机探测的一组公式为例进行分析推导。 假定:1.哈希函数是均匀的。即产生表中各个地址的概率相等; 2.处理冲突后产生的地址也是随机的。 若设pi表示前i个哈希地址均发生冲突的概率;qi表示需进行i次比较才 找到一个“空位”的哈希地址(即前i-1次发生冲突,第i次不冲突)的概率。 则有: 可见,在pi和qi之间,存在关系式: qi=pi-1-pi
84
由此,当长度为m的哈希表中已填有n个记录时,查找不成功的平均
查找长度为: (用归纳法证明) 由于哈希表中n个记录是先后填入的,查找每一个记录所需比较次数的期望 值,恰为填入此记录时找到此哈希地址所进行的比较次数的期望值。因此,对 表长为m、记录数为n的哈希表,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85
设对n个记录的查找概率相等。即pi=1/n则:
度限定在一个范围内。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