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灣水生態 短吻紅斑吻鰕虎.灣石.菊池氏細鯽 陳昱文 魟. 陳氏鰍鮀. 燈籠棘鮫. 台灣纓口鰍----江欣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灣水生態 短吻紅斑吻鰕虎.灣石.菊池氏細鯽 陳昱文 魟. 陳氏鰍鮀. 燈籠棘鮫. 台灣纓口鰍----江欣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水生態 短吻紅斑吻鰕虎.灣石.菊池氏細鯽----------陳昱文 魟. 陳氏鰍鮀. 燈籠棘鮫. 台灣纓口鰍----江欣瀚
台灣鬚鱲. 台灣中間鰍鮀 林冠穎 台灣間爬岩鰍. 台東間爬岩鰍.短吻小鰾鮈—舒偉瀚 台灣櫻花鉤吻鮭.台灣細鯿.細斑吻鰕虎 蕭皓煒 大吻鰕虎 恆春吻鰕虎 斑帶吻鰕虎 黃致凱 南台吻鰕虎.鯨鮫 林紅惠 參考資料

2 短吻紅斑吻 鰕 虎 分布: 西部各河川之中上游 俗名: 短吻 鰕 虎、 赤斑吻 鰕 虎、狗甘仔 為吻 鰕 虎中之典型陸封型魚種。可歸於初級淡
水魚。底棲性,仔魚無浮游期。常棲息於小型 的支流裡,或主流區之小分流、緩流區、邊緣 水等棲地環境中。不喜好游動。肉食性,通常 以水生昆蟲為食。

3 台灣石 分布: 西部各河川 俗名: 石斑 初級性淡水魚。亞底棲性,主要棲 息於河川中游較清澈之淺流、深流、深潭中。
白天喜鑽入石縫裡,幼魚則穿棲於河岸石頭 間。夜行攝食者,雜食性,主要攝食石頭上的 藻類、水生昆蟲。雄、雌魚的吻部均有追星, 雄魚個體較小。魚卵有毒,避免誤食。

4 菊池氏細鯽 分布: 東部各河川池塘 俗 名: Medaka ( 台東) 初級性淡水魚。生活於 河溝或池沼中,喜歡在有水生植物繁生之水
域,以掉落水面之昆蟲和藻類為食,可長至 7~8 公分,性活潑善跳躍。體側自眼後至尾鰭 基部有一條藍黑色縱帶,是其重要特徵。

5 鯨鮫 鯨鮫體型雖大,但因性情溫柔且是「素食主義」者,也 沒有和白鯊那樣的伶牙利齒,所以應該是人類的好朋
友。但遺憾的是由於它的經濟價值很高,肉可以吃,肝 可以製魚肝油,骨和肉臟可以製成魚粉和藥品,一尾十 餘公尺的鯨鮫可賣到幾近六、七十萬元,所以漁民只要 發現它莫不競相獵捕。它雖然給漁民帶來一舉意外的財 富,但過度捕抓的結果,也造成今天鯨鮫正面臨滅絕的 危機。國際保育組織正打算將它列入禁止捕獵的種類。

6 魟 魟因為多半是吃底棲小型無脊椎或是濾食浮游 動物,所以它們的牙齒變成平板舖石狀,而不 像鯊牙的三角形銳牙這麼可怕。所以魟魚性情
溫和也沒有攻擊性,在海裏如果看到魟,一點 也不用驚慌,可以慢慢靠近仔細地觀察。

7 陳氏鰍鮀 分布: 大肚溪、濁水溪等流域 俗名: 八 鬚鯉 為初級淡水魚,行底棲性生活,喜棲息於溶氧高之
河川中,可在潭頭及深潭之底層發現。喜棲息在泥沙底 之河床。攝食時,將整個吻端鎮入泥沙中,以濾食泥砂 中之有機碎屑及其他小生物為食。亦會在水流較為湍 急,具有小型礫石底的河床區域攝食,無明顯領域性。

8 台灣纓口鰍 分布: 淡水河以南至濁水溪間溪流中上游 俗名: 石貼 仔、鹿仔魚、花貼仔、肉貼仔
初級性淡水魚。性喜冷涼性流水水域。底棲性,常以扁 平身體及胸腹鰭平貼於石上,耐激流;主要棲息於河川 中、上游之淺流、淺瀨,底質多為中大型之圓石和漂 石。雜食性,喜啃食河床底石上附著性藻類(絲狀藻和 矽藻)、有機物碎屑、水生昆蟲,在冬季,攝食水生昆 蟲的量尤多。

9 台灣鬚 鱲 分布: 西部各地、河川及東部少數流域 俗名: 一枝花、山漣仔 初級性淡水魚。性喜涼溫性水,游泳能力強、
善躍游,常分布於河川中游支流與主流交會河 段中之淺流、淺瀨、深潭,稚魚則聚集於溪流 兩岸緩流處覓食。雜食性,貪食常至腹部飽滿 膨大;通常可長至 9 - 10 公分左右。

10 台灣中間鰍鮀 分布: 高屏溪中游 俗名: 八鬚鯉 初級性 淡水魚。是台灣特有亞種,行底棲生活,喜歡 生活在急流高溶氧之溪流。其生活習性與陳氏
鰍鮀有相類似之處,喜棲息於泥沙底之河床, 以濾食有機碎屑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數量 不多,極需保護。

11 燈籠棘鮫 燈籠棘鮫,又稱烏鯊,雖然體小但 牙齒銳利,也是掠食者,主要生活 在深海,所以體身黝黑

12 台灣間爬岩鰍 分布: 台灣西部各河川 俗名: 台灣 爬岩鰍、石貼仔 初級性淡水魚。性喜冷涼性流 水水域。底棲性,耐激流,以扁平身體及胸腹
鰭平貼於石上;主要棲息於河川中、上游之淺 流、淺瀨,底質多為中大型之圓石和漂石。雜 食性,主要以啃食河床底石上附著性藻類、有 機物碎屑及水生昆蟲為生。

13 台東間爬岩鰍 分布: 花蓮、台東各河川中上 游 俗名: 石貼仔 初級性淡水 魚。本種是花東兩縣所特有之魚類,底棲性,
耐激流,常以扁平身體及胸腹鰭平貼於石頭 上,主要棲息於湍急之山區溪流,以石頭上之 藻類及水生昆蟲為食,可長至 7 - 10 公分。

14 短吻小鰾鮈 分布: 西部各河川 俗名: 短吻棒花魚、臺 灣鐮柄、車栓子 初級性淡水魚。性喜涼性水 域。底棲性,常以扁平之胸腹鰭貼於河床底石
上,主要棲息於河川中游之淺瀨、深流、深 潭,底質多為中小型之圓石和砂石上。喜歡群 體棲息覓食。雜食性,喜啃食藻類、水生昆 蟲、有機物碎屑。

15 台灣櫻花鉤吻鮭 分布: 大甲溪上游、七家灣溪 俗名: 台灣鱒、 梨山鱒、櫻花鉤吻鮭 本屬魚類原為溯河產卵之洄游性魚種,台灣特
有亞種則已演化成為陸封型初級性淡水魚。性 喜冷性清澈及水質良好之水域。亞底棲性,主 要棲息於高山森林溪流之深潭及攔沙壩下方落 瀑潭中。肉食性,主要攝食蜉蝣、石蠅、石 蠶、搖蚊等水生昆蟲,亦食其他小魚或掉落水 面之昆蟲。

16 台灣細 鯿 分布: 大湖、內湖、汐止 俗名: 車栓 子、台灣黃 魚 初級性淡水魚。本種係喜歡棲息於營養豐富之
水域,雜食性,以攝食浮游動植物、小型無脊 椎動物為食物來浪。可長至 7~10 公分左右。

17 細斑吻 鰕 虎 分布: 台灣花蓮、台東之部份溪流 俗 名: 甘仔魚 屬於陸封型或非必要降海型之魚 種。目前僅發現其分佈於花東地區之花蓮溪、
秀姑巒溪、馬武窟溪及卑南大溪等溪流,惟東 部地區之部份溪流上游尚未完全調查,因此推 估其分佈之溪流不僅於此,其生態習性甚待了 解。

18 大吻 鰕 虎 分布: 宜蘭南部、花蓮、台東各地區溪流 俗名: 甘仔魚 為吻 鰕 虎中之典型必要降海型魚
種,當其欲溯入河口返回溪流時,體長已達 2 - 2.5 公分,亦即其仔魚降海後,需經較長之浮 游期方能再回溯河川之中。常棲息於河川中、 下游,游泳能力強,以水生昆蟲為食。

19 恆春吻 鰕 虎 分布: 楓港溪及四重溪 俗 名: 甘仔魚 屬於陸封型或非必要降海型之魚 種。目前只發現於台灣南部的楓港溪,四重
溪。以水生昆蟲、有機碎屑、小型蝦類為食物 來源。

20 斑帶吻 鰕 虎 分布: 曾文溪及高屏溪水系 俗名: 狗甘仔、苦甘仔 為典型的河海迴游魚種。底棲 性。仔魚具浮游期。本種游泳能力強,常棲息
在本流及支流較低海拔的溪段之急流、瀨區、 潭頭等水域中 。棲息的區位可很明顯地與南台 虎區隔出來。肉食性,以水生昆蟲、小型 魚蝦類為食。

21 南台吻 鰕 虎 分布: 曾文溪及高屏溪水系 俗名: 狗甘仔、苦甘仔 屬於陸封型或非必要降海型之 魚種。底棲性。仔魚可能無浮游期或浮游期較
短。本種棲息於潭區淺水域或瀨區中,若與同 屬之相似種共棲,其棲息之微棲地選擇上,會 呈現明顯之差異。通常以水生昆蟲、有機碎 屑、小型魚蝦為食物來源。

22 小試身手 : 第一關 台灣櫻花鉤吻鮭 : ? 的長相是哪個 1 2

23 第二關 : 1 2 3 1 2 3 斑帶吻 鰕 虎和南台吻 鰕 虎 的分布地點在哪呢 ? 楓港溪及四重溪 曾文溪及高屏溪水系
台灣花蓮、台東之部份溪流 1 2 3

24 第三關 : 1 2 3 1 2 3 台灣細 鯿 台東間爬岩鰍 鯨鮫 這種魚的體型雖大,但因性情溫柔且是「素食主義」
者,他沒有和白鯊那樣的伶牙利齒,所以應該是人類的 好朋友。但遺憾的是由於它的經濟價值很高,肉可以 吃,肝可以製魚肝油,骨和肉臟可以製成魚粉和藥品 1 台灣細 鯿 2 台東間爬岩鰍 3 鯨鮫 1 2 3

25 第四關 : 哪種魚俗名叫 一枝花、山漣仔 1 大吻 2 3 台灣細 鯿 4 細斑吻 台灣鬚 1 2 3 4

26 第五關 : 虎和南台吻 斑帶吻 虎哪裡一樣 1 分布地點 2 俗名 3 長相 1 2 3

27 第六關 : 1 2 3 上面是甚麼魚 • 魟 斑帶吻 鰕 虎 南台吻 鰕 虎 1 2 3 這種魚多半是吃底棲小型無脊椎或是濾食浮游動物,所
以它們的牙齒變成平板舖石狀,而不像鯊牙的三角形銳 牙這麼可怕。 上面是甚麼魚 1 2 斑帶吻 3 南台吻 1 2 3

28 答錯了 從玩一次

29


Download ppt "台灣水生態 短吻紅斑吻鰕虎.灣石.菊池氏細鯽 陳昱文 魟. 陳氏鰍鮀. 燈籠棘鮫. 台灣纓口鰍----江欣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