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
第十三章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
2
第一节 督 脉 督,本义为观察、审察,《说文》:“督,察也”。 引伸为总督、统率、正中。 督脉主干行于身后正中线。
第一节 督 脉 督,本义为观察、审察,《说文》:“督,察也”。 引伸为总督、统率、正中。 督脉主干行于身后正中线。 按十四经流注与足厥阴肝经衔接,交于任脉。 联系的脏腑器官主要有:胞中、心、脑、喉、目等。 其络脉从长强上背、项、头。
4
一、督 脉 循 行 示 意 图 两目之下中央 (承泣) 起于睛明 入脑 龈交 沿膀胱经第一侧线(直者) 风府 陶道 贯心 任脉行线
⑤与足太阳 沟通 龈交 沿膀胱经第一侧线(直者) 风府 陶道 贯心 任脉行线 并 于 脊 里 风门 起于 ①起源 身柱 胞 中 腰中 (♀) (♂) ⑥与任脉沟通 腰俞 入循膂络 溺孔 ③旁 支 阴 茎 阴器 ②本支 ④与足少阴沟通 会阴 绕臀 长强 会阳 贯脊属肾
5
生殖器,肾,脊,脑,心,目(睛明,承泣),喉,唇 三、腧穴 本经穴:28 交会穴:会阴,风门,会阳(膀胱经,原属督脉),
二、联系脏腑器官 生殖器,肾,脊,脑,心,目(睛明,承泣),喉,唇 三、腧穴 本经穴:28 交会穴:会阴,风门,会阳(膀胱经,原属督脉), 另:后溪通督脉 被交会穴:龈交 任脉 水沟 手阳明 神庭 足阳明、足太阳 百会、脑户 足太阳 风府、哑门 阳维 大椎 手足三阳 陶道 足太阳 长强 足少阴
6
“总督诸阳”,“阳脉之海”,“阳脉之都纲” 2. 督领经脉之海 3. 调补脑脊 4. 调节脏腑功能 通过膀胱经背俞穴
四、作用 1. 统率、督领诸阳经脉气 “总督诸阳”,“阳脉之海”,“阳脉之都纲” 2. 督领经脉之海 3. 调补脑脊 4. 调节脏腑功能 通过膀胱经背俞穴 督脉本身有支脉, “并于脊里” 五、病候 六、用药 鹿角胶 鹿角霜 皆通阳 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 牛、羊、猪脊髓 督脉病多从足少阴、足太阳论治 叶天士称为“直入奇经” 通阳刚药:多入太阳,如附子、肉桂、干姜、川椒、桂枝、细辛、蒿本等 通阳柔剂:多肾经药,如牛、羊、猪脊髓、麋角胶、熟地
7
督脉穴 本经首穴为长强 末穴为龈交 一名一穴 共28穴
9
长强 1.长强* (DU 1) 络穴,督脉、足少阳、足少阴经交会穴 【定位】 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定位】 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取法:胸膝位或侧卧取之。 【主治】 ● 痔疾,脱肛,泄泻,便秘 ● 癫狂痫,瘈疭 ● 腰痛,尾骶骨痛 【操作】 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0寸。 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 长强
10
骶管 裂孔 岬 骶角 骶骨和尾骨
11
4.命门* (DU 4) 【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 腰痛,下肢痿痹 ● 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尿,尿频 ● 泄泻 【操作】 直刺0.5~1.0寸。 3.腰阳关* (DU 3) 【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法:两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下方凹陷处。 【主治】 ● 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 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 筋缩 中枢 脊中 悬枢 命门 腰阳关 腰俞
12
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14.大椎* (DU 14) 督脉、手足三阳经交会穴 【定位】 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 热病,疟疾,骨蒸盗汗,咳嗽,气喘 ● 癫痫,小儿惊风 ● 感冒,畏寒,风疹,头项强痛 【操作】 斜刺0.5~1.0寸。 按语 本穴为退热要穴。《素问·骨空论》“灸寒热法”,首选大椎。临床上,无论实热、虚热皆可取之。现代研究报道,针刺大椎、足三里等穴可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灵台 至阳 12.身柱 Shēnzhù (DU l2)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3.陶道 Táodào (DU 13) 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9.至阳* (DU 9)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法:两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 黄疸,胸胁胀痛,身热 ● 咳嗽,气喘 ● 胃痛,脊背强痛
13
15.哑门* (DU 15) 督脉、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 【主治】 ● 暴喑,舌强不语 ● 癫狂痫 ● 头痛,项强,中风 【操作】 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 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0寸。 不可向内上方深刺,防止刺伤延髓。 16.风府* (DU l6) 督脉、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l寸,枕外隆凸直下, 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主治】 ● 头痛,眩晕,项强,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癫狂痫 ● 目痛,鼻衄,咽喉肿痛 【操作】 伏案正坐,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 0.5~1.0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强间 脑户 风府 哑门
14
20.百会* (DU 20) 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 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痫 ● 失眠,健忘 ● 脱肛,阴挺,久泻 “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百会偏于治疗内风(肝风); 风府偏于治疗外风。 【操作】 平刺0.5~1.0寸。 23.上星* (DU 23) 【定位】 在头部,当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主治】 ● 鼻渊,鼻衄,目痛,头痛,眩晕,癫狂 ● 热病,疟疾 【操作】 平刺0.5~0.8寸。 24.神庭 (DU 24) 督脉、足太阳、足阳明经交会穴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后顶 百会 前顶 囟会 上星 神庭
15
25. 素髎* (DU 25) 【定位】 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主治】 ● 鼻塞,鼻渊,鼻衄,酒皶鼻,目痛 ● 惊厥,昏迷,窒息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一般不灸。 26.水沟* (DU 26) 督脉、手足阳明经交会穴 【定位】 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 ● 昏迷,晕厥,中风,癫狂痫,抽搐 ● 口口呙,唇肿,齿痛,鼻塞,鼻衄,牙关紧闭 ● 闪挫腰痛,脊膂强痛 ● 消渴,黄疸,遍身水肿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一般不灸。 素髎 水沟 兑端
16
28.龈交 (DU 28) 【定位】 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龈交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