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耳针 耳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耳针 耳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耳针 耳针

2 致病友和医生们 我们是不幸的,上帝无原则的选择了我们,但我们没有畏惧。我们满怀憧憬地希望得到救助,然而命运和我们每个人开了个玩笑,非常残酷的玩笑。我们并不甘心,希望有志之士学习耳针,用有生之年造福人们 贫苦无告的百姓。

3 概 述 定义 来源与发展 古籍记载 《灵枢五邪》 ……恶血在内,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备急千金要方》 艾灸耳后阳维穴-风聋雷鸣
耳针 概 述 定义 来源与发展 古籍记载 耳脉 《阴阳十一脉灸经》─《内经》手少阳三焦 《灵枢五邪》 ……恶血在内,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备急千金要方》 艾灸耳后阳维穴-风聋雷鸣 《针灸大成》 艾灸耳尖治疗眼生翳膜 民间 针刺耳轮-痄腮/砭石刺耳-斑疹/刺耳垂-红眼病 国外 古希腊 割耳后血管-阳萎不育 古埃及 妇女节育

4 耳针图的形成 《德国针术杂志》1957年1号 耳穴标准 《耳穴国际标准方案》 耳针体系 中国耳针体系 法国耳针体系
概 述 耳针图的形成 《德国针术杂志》1957年1号 耳穴42个(耳与内脏的关系) 1958年译成中文传入我国 耳穴标准 《耳穴国际标准方案》 1987.6西太地区卫生组织通过。 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1993年 耳针体系 中国耳针体系 法国耳针体系

5 一、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脏腑联系 《厘正按摩要术》提出耳分五脏 经络联系 手三阳、足少阳经脉、经别入耳中,足阳明、足太 阳-耳前、耳上角
耳针 一、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脏腑联系 《厘正按摩要术》提出耳分五脏 经络联系 手三阳、足少阳经脉、经别入耳中,足阳明、足太 阳-耳前、耳上角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灵枢 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研究显示 刺激相应耳穴可诱发循经感传 耳部存在十二经脉相应的路线

6 耳针 二、耳郭的表面解剖 耳 轮 耳轮结节 耳轮脚 耳轮尾 对耳轮 对耳轮体 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下脚 耳 屏 对耳屏

7 二、耳郭的表面解剖 三角窝 耳舟 屏上切迹 屏间切迹 轮屏切迹 耳 甲 耳甲艇 耳甲腔 耳 垂

8 耳针 耳穴 分布与耳廓上的腧穴 阳性反应点 刺激点
三、耳穴的分布 耳穴 分布与耳廓上的腧穴 阳性反应点 刺激点 耳穴分布规律 与头面对应的穴位 与上肢对应的穴位 与躯干下肢对应的穴位 与内脏对应的穴位 (消化系统特点) 耳垂、对耳屏 耳舟 对耳轮 耳甲

9 耳针 四、耳穴的部位 与主治 (一)耳轮穴位 12区 11穴 1)耳中(膈) 部位 耳轮脚 耳轮1区 主治 呃逆、呕吐 皮肤病 血证

10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2)耳尖 部位 耳郭向前对折的尖端 耳轮6/7区交界 主治 发热、高血压、眼病、 肝阳上亢诸症

11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二)耳舟穴位 6区6穴 3)风溪 部位 耳舟内 1、2区之间 主治 风证(皮肤病、外感、 眩晕、过敏性鼻炎等)

12 (三)对耳轮穴位 13区14穴 4)交感下脚端 部位 耳轮内缘与 对耳轮下脚交界处 主治 内脏疼痛 (心/胃/胆/肾) 精神紧张
耳针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三)对耳轮穴位 13区14穴 4)交感下脚端 部位 耳轮内缘与 对耳轮下脚交界处 对耳轮6区前端 主治 内脏疼痛 (心/胃/胆/肾) 精神紧张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13 (四)三角窝穴位 5区5穴 5)神门 部位 三角窝后1/3上部 三角窝4区 主治 炎症疼痛 失眠/高血压 癫痫/戒断综合症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四)三角窝穴位 5区5穴 5)神门 部位 三角窝后1/3上部 三角窝4区 主治 炎症疼痛 失眠/高血压 癫痫/戒断综合症

14 6-肾上腺下屏尖 (五)耳屏穴位 4区9穴 部位 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2区后缘 主治 急性炎症/休克 过敏/低血压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耳针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五)耳屏穴位 4区9穴 6-肾上腺下屏尖 部位 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2区后缘 主治 急性炎症/休克 过敏/低血压

15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六)对耳屏穴位 4区8穴 7-皮质下(脑) 部位 对耳屏内侧面 对耳屏4区 主治 神经精神障碍 各种慢性病

16 耳针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七)耳甲穴位 8-心 部位 耳甲腔正中凹陷中 耳甲15区 主治 心/舌/神/脉

17 9-胃 部位 耳轮脚消失处 耳甲4区 主治 胃/牙/前额/肌肉

18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10-肾 部位 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 耳甲10区 主治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腰/耳

19 11-内分泌(屏间) 部位 屏间切迹内 耳甲腔前下方 耳甲18区 主治 月经病、更年期、 座疮、甲状腺等疾病

20 耳针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八)耳垂穴位 9区8穴 (九)耳背穴位 5区6穴 (十)耳根穴位 3穴

21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望诊法 变色 红色 鲜红-急病; 淡红、暗红-慢性病或恢复期 白色 慢性病;
变色 红色 鲜红-急病; 淡红、暗红-慢性病或恢复期    白色 慢性病; 中白边红 慢性病急性发作 灰色(淡暗) 陈旧性损伤、肿瘤

22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变形 隆起、结节、条索、凹陷 慢性器质性疾病、肿瘤 丘疹 红色、白色 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慢性) 

23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血管变化 充盈、扩张、网状等 心脑血管疾病、炎证 脱 屑 皮肤病/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内分泌紊乱

24 耳针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2、触诊法  触摸法 隆起、凹陷、结节 压痛法 + ++ +++ 3、电测定法

25 4、#染色法 5、#耳─心(脉)反射诊断 采用光照、手触、棒压刺激耳穴时,桡动脉幅值、频率变化明显者,表示相应部位的病理变化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4、#染色法 5、#耳─心(脉)反射诊断 采用光照、手触、棒压刺激耳穴时,桡动脉幅值、频率变化明显者,表示相应部位的病理变化

26 (二)选穴原则 按相应部位 眼病-眼,子宫肌瘤-子宫 按脏腑辨证 眼病-肝 按经络辨证 眼病-胆/胃/膀胱 面瘫-胃经 腰痛-膀胱经
耳针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二)选穴原则 按相应部位 眼病-眼,子宫肌瘤-子宫 按脏腑辨证 眼病-肝 按经络辨证 眼病-胆/胃/膀胱 面瘫-胃经 腰痛-膀胱经 按现代医学 月经不调—内分泌 过敏性疾病-肾上腺 按临床经验

27 (三)针灸方法 1、毫针刺法 针刺反应 操作要点 一般刺入2-3分(软骨)/深刺 可达对侧皮下行针用捻转法, 刺激强度因人而异 单双侧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三)针灸方法 1、毫针刺法 消毒/针具/体位 操作要点 一般刺入2-3分(软骨)/深刺 可达对侧皮下行针用捻转法, 刺激强度因人而异 单双侧 针刺反应 运动功能障碍者可活动肢体

28 3、埋针法 4、压丸法 5、穴位注射法 6、刺血法 皮肤病-耳背充血处
耳针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2、电针法:疼痛/神经系统疾病/哮喘 3、埋针法 4、压丸法 5、穴位注射法 6、刺血法 皮肤病-耳背充血处 扭伤/急性炎症-耳尖

29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四)适应范围 (五)注意事项 严格消毒 预防晕针 禁忌病症 习惯性流产/严重心脏疾病

30 刺法灸法小结 毫针刺法 刺激经脉穴位--调气 电针 穴位注射 灸法 皮内针-------刺激皮部---------调气
耳针 刺法灸法小结 毫针刺法 刺激经脉穴位--调气 电针 穴位注射 灸法 皮内针 刺激皮部 调气 皮肤针 刺激皮部、浮络---调气血 三棱针 刺激络脉 调血 火罐 刺激皮部/络脉/经筋---调血为主 头针 微针系统 耳针 微针系统

31 脏腑患病时相应耳穴变化 (1)组织细胞层次: (2)组织化学层次: (3)组织化学元素: 生长层棘层增生变厚-结节隆起丘疹样物
角化层变薄-电阻 生长层棘层增生变厚-结节隆起丘疹样物 大量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2)组织化学层次: 酸性磷酸酶活性存在(正常时不存在)/过氧化氢酶活性存在-提示处于杀菌解毒等防御状态 (3)组织化学元素: Zn.Fe.Ca上升 K、Mg下降

32 染色法(云南-管遵信) 配方 鉻黑T0.2g 龙胆紫1g 步骤 1)5%NaHco3 去皮脂 95%酒精98ml 苯胺2mg 混合溶解
2)0.25% PP 氧化去脂 3)5%草酸还原去脂 4)蒸溜水洗耳后吸干 5)用棉球蘸染色液均匀涂染2-3次 6)用95%酒精分化 冲洗2-3次 7)棉球吸干——穴位着色

33 《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
开窍于耳,藏精于心 《灵枢·五阅五使》:耳者,肾之官也 《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千金方》: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 寄见于耳,荣华于耳 《证治准绳》: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 《杂病源流犀烛》: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 《厘正按摩要术》: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 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 《证治准绳》:凡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 薄而白、薄而黑者皆为肾败

34

35


Download ppt "耳针 耳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