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2 第 五 章 卤 代 烷 (Alkyl halides) 一. 卤代烷的命名 二. 一卤代烷的反应 三.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卤 代 烷 (Alkyl halides) 一. 卤代烷的命名 二. 一卤代烷的反应 三.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四. 一卤代烷的制备 五. 有机金属化合物

3 概述:卤代烷— 卤代烃— 来源: 用途及重要性: 聚氯乙烯 聚四氟乙烯 麻醉剂 灭火剂 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 卤代烷在有机合成中起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是原料和目标化合物之间的重要桥梁。

4 一. 卤代烷的命名 (Nomenclature of Alkyl Halides)
1. 习惯命名 规则:先叫取代基后叫卤素。 叔丁基氯 环己基溴 仲丁基溴 注意: 氯仿 溴仿 碘仿 全氟丙烷

5 2. 系统命名 规则: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母体为烷烃。 1-氯丁烷 2-甲基-3-溴丁烷 7,7-二甲基-1-氯二环[2.2.1]庚烷 7,7-二氯二环[4.1.0]庚烷

6 注意:卤素原子和伯碳原子相连的叫伯卤代烷。
R, S 命名? 顺-1-甲基-2-氯环己烷 (S)-2-甲基-3-溴丁烷 注意:多氟化合物的商品名。 二氟二氯甲烷 氟里昂-12,即F12 注意:卤素原子和伯碳原子相连的叫伯卤代烷。 卤素原子和仲碳原子相连的叫仲卤代烷。 卤素原子和叔碳原子相连的叫叔卤代烷。

7 二. 一卤代烷的反应 (Chemical Reactions of Alkyl Halides)
X带一对电子离去 结构特点: 取代反应 负性试剂 负性试剂 消去反应 1. 取代反应 1). 与水作用 例:

8 2). 与醇钠作用 Williamson反应 用于制备混合醚 例: 3). 与氰化钠、氰化钾作用 NaCN 增长碳链的方法 4). 与氨作用

9 5). 与卤离子作用 (Cl、Br) (Cl、Br) 除了上述负性试剂外还有: 上述试剂的特点:负性基团或多电子基团 负性基团或多电子基团在反应中进攻反应物的正性部分, 叫亲核取代反应,用SN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表示。

10 把负性基团或多电子基团叫亲核试剂。 亲核试剂 底物 离去基团 2. 消去反应 从一个分子中消去一个小分子的反应,例:HX。 常用的催化剂是强碱,例:乙醇钠的乙醇溶液。 消去方式:1,1-消去、1,2-消去。 1). 1,1-消去(α-消去) 卡宾

11 卡宾: 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例: 二氯卡宾。 例: 2). 1,2-消去(β-消去) 是制备烯烃的一种重要方法。 例:

12 注意 ①. 消去与取代的竞争 21% 79% 取代产物和消去产物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反应条件和底物结构。 ②. 消去方向的问题 例: 81% 19% 扎衣切夫(Saytzeff)规则: 在β-消去中,当有两种β-H时,总是从含H最少的β-C上消去H,即得到双键碳上取代基较多的烯烃—扎衣切夫烯烃。

13 3. 还原反应 1). 一卤代烷被还原为烷烃,是制备烷烃的一种重要方法。 2). 常用还原剂:四氢铝锂(LiAlH4),硼氢化钠(NaBH4)或硼 氢化钾(KBH4)。 机理: + + + 反应活性: 伯卤代烷 仲卤代烷 叔卤代烷

14 三.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Mechanism fo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s) 概述: 20世纪30年代英国伦敦大学教授英果(C. Ingold)就提出了: SN1: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SN2: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15 在决定反应速度步骤中一定包含有两种粒子的碰撞。
1. 双分子亲核取代机理(SN2) 以溴甲烷碱性水解为例:根据实验事实: 在决定反应速度步骤中一定包含有两种粒子的碰撞。 1). 机理: δ– 亲核试剂 底物 过渡态 产物

16 2). SN2的特点 不分阶段,协同进行,一步完成。 反应中经过一个过渡态,没中间体。 3). 反应动力学 二级反应
V=K[RX][Nu-] 4). 反应能线图 过渡态 E Eact 反应坐标 δ–

17 5). SN2的立体化学 根据机理, SN2立体化学的特点是:骨架构型转变。 实验:旋光性的2-碘辛烷与放射性碘负离子进行卤素交换反应, 发现在反应过程中,外消旋化的速度是卤素交换反应的 2倍。由此说明,反应是按下列机理进行: + + 即亲核试剂I*是从背面进攻,发生骨架构型转变。 设想:亲核试剂I*是从前面进攻或前后进攻机会相等会怎样? 因为骨架构型转变是瓦尔登发现的,所以叫瓦尔登转变。

18 例: + (R) (S) 注意:瓦尔登转变是指骨架构型转变,不是指R转为S 或S转为R。 例: + (R) (R)

19

20 6). 位阻效应 由机理可知:伯卤代烷一般按SN2反应。 仲卤一般按SN1、SN2 反应。 叔卤一般不按SN2反应,而按SN1反应。 7). 试剂的亲核性 结论:试剂 的亲核性越强,越易和底物发生SN2反应。 怎样判断试剂亲核性强弱呢? 试剂的亲核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试剂的碱性 亲核试剂一般是多电子或带负电荷的基团,具有碱性。 碱性:提供电子对和质子结合的能力。

21 亲核性:提供电子对和带部分正电荷的碳结合的能力。
碱性与亲核性共同点:提供电子对和带正电荷的实体结合。 所以一般碱性与亲核性一致,试剂碱性强,亲核性就强。 例: 碱性: 亲核性: 例: 碱性: 亲核性:

22 ②.试剂的可极化性 试剂的可极化性越大,其亲核性就越强。 试剂的可极化性:指它的外层电子云在外界电场作用下 发生变形的难易程度。 例: ③.溶剂的影响 亲核试剂的强弱还与溶剂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指亲核试剂溶剂化作用的影响。 例:在非质子性溶剂(DMF)中: 碱性: 亲核性:

23 例:在质子性溶剂(C2H5OH,H2O)中: 碱性: 亲核性: 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一般是在质子性溶剂中进行,所以常常说 I –是较强的亲核试剂。 8). 离去基团 结论:离去倾向越大, SN2越易进行。 离去基团的碱性弱(不易给出电子,有较强的承受负电荷的能力),离开中心碳原子的倾向强。 离去倾向: I –是较好的离去基团。

24 好的离去基团有: 硫酸根、硫酸酯的酸根、磺酸根都是好的离去基团。 这是因为:氧上的负电荷可以通过硫离域到整个酸根上, 从而使负离子稳定,所以负离子易离去。 不好的离去基团有:

25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决定反应速度步骤与碱的浓度无关。
2. 单分子亲核取代机理(SN1) 以叔丁基溴碱性水解为例:根据实验事实: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决定反应速度步骤与碱的浓度无关。 1). 机理 第一步 过渡态1 中间体 第二步 过渡态2

26 即:3o C+ > 2o C+ > 1o C+ > +CH3
第一步为决定反应速度的步骤。 2). 反应特点 分两步进行,有中间体碳正离子生成。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即:3o C+ > 2o C+ > 1o C+ > +CH3 (用σ–p超共轭效应解释) 电子效应:有利于正电荷分散的取代基使碳正离子稳定。 空间效应:当碳与三个大的基团相连时,有利于碳正离 子的形成。

27 例:3o C+ > 2o C+ , 烯丙基 C+ > 1o C+ > +CH3
注意: (a) 虽为二级碳正离子,但未受到桥键的影响,所以相对较稳定。 (b) (c) (d)均为三级碳正离子,但受到桥键的影响,与(a) 相比,相对较不稳定。桥越短,张力越大,越不稳定,因此(d)最不稳定,另外也要考虑构象,椅型较船型稳定,故(b) 比(c)稳定。 3). 反应动力学 一级反应 V=K[RX] 在决定反应速度步骤中,有一个分子参加。

28 从反应的活化能可看出:第一步为决定反应速度的步骤。
4). 反应能线图 Eact1 Eact2 过渡态1 过渡态2 E 反应坐标 从反应的活化能可看出:第一步为决定反应速度的步骤。

29 5). 立体化学 SN1反应的活性中间体为碳正离子,结构为: sp2杂化:平面结构 若底物旋光,取代后得到的产物是外消旋的。 但在大多数实验中,只得到部分外消旋产物。

30

31 例:α–苯基氯乙烷水解时,87%发生外消旋化,13% 发生构型转化。
①. 离子对机理 认为底物在溶剂中解离是分步的,并按如下方式形成离子对: + 分子骨架 紧密离子对 溶剂分割离子对 碳正离子 构型转化 骨架构型转化 部分外消旋化 外消旋化 典型SN2 典型SN1 碳正离子越稳定,解离程度越大,碳正离子起的作用就越突出。若碳正离子不稳定,而试剂的亲核性又比较强,那么分子和紧密离子对的作用就越突出。

32 ②. 邻基参与 实验事实: S–乳酸盐 S–2–溴丙酸盐 这一实验现象无法用SN2、SN1及离子对机理解释。 后来研究这个反应的过程如下:

33

34 邻基参与:当能够提供电子的基团处于中心碳原子邻近位
置时,它们通过某种环状中间体参与亲核取代 反应,其结果不仅加快了反应速度,而且使产 物具有一定的立体化学特征,有时还会得到重 排产物。 6). 溶剂的影响 溶剂极性越强,越易发生SN1反应。 对于SN1反应,决定反应速度步骤为卤代烷离解为碳正离子,从反应物到碳正离子的变化过程,正负电荷集中,使体系极性增强,极性溶剂有利于稳定它们的过渡态,降低活化能使反应速度加快。极性溶剂有利于SN1反应。

35 7). 卤代烷类型 由机理可知:叔卤代烷一般按SN1反应。 仲卤一般按SN1、SN2 反应。 伯卤一般按SN2反应。 8). 离去基团 结论:离去倾向越大, SN1越易进行。 注意:① 稀丙型、苄型卤代烷都很容易进行SN1和SN2反应。 因为:若按SN1进行,中间体C+稳定。 若按SN2进行,过渡态稳定。 1 40 120 VSN2

36 ② 苯型、乙稀型卤代烃较难发生亲核取代(SN)反应。
因为:若按SN1进行,C–X键不易断裂。 若按SN2进行,不能发生瓦尔登转化。 ③ 桥头卤素, 不利于SN反应(比苯型、乙稀型卤代烃更难)。 因为:若按SN1进行,不利于形成平面结构 。 若按SN2进行,不利于亲核试剂从背面进攻。 1 10-3 10-6 VSN1 10-13

37 四. 一卤代烷的制备 (Preparations of Alkyl Halides)
1. 烷烃的卤代 烷烃卤代比较复杂,得到一个混合物,少数情况才用。 例: 2. 烯烃与卤化氢加成 例: + 84%

38 可以用来制备伯、仲、叔卤代烷。 3. 醇的取代 常用试剂:HX、PX3、PX5和SOCl2。 例: + + 95% 4. 卤素交换反应 是由氯代烷、溴代烷制备碘代烷的好方法。 + +

39 五. 有机金属化合物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1. 有机锂化合物 + + 例: + + 2. 有机镁化合物 + Grignard试剂 (格利雅试剂或格氏试剂) 有极性很强的C—Mg键,可提供负碳离子。 ①. 常用溶剂:干乙醚 ②. 格氏试剂可与活性氢反应

40 用于制备 炔化物格氏试剂 + + ③.可以和羰基 加成。 ④.和活泼卤代烃反应。 例: + +

41 ⑤.合成上的应用 例:实现下列转变: 解:

42 例:从相应的环烷烃制备下列化合物: 解: 解:

43 3. 二烷基铜锂 + + 应用: + + + 一般为伯卤代烷 常用来合成 例: + 98% + 84%

44 75% 例:用6个碳以下的卤化物合成 解:

45 练习: HI 解: 注意:格氏试剂只能和活泼的卤代烃 : 发生偶联反应得到烃类化合物,而伯卤代烷、仲卤代烷不发生此反应。 4. 有机锌化合物(自学)

46 人物介绍: 英果(C. Ingold, 1893~1970,英国化学家)
英果是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物理有机化学的创始人,著作很多。他是中介论的创立者。当鲍林和威兰特的关于共振论论文发表之后,英果立即于1934年对共振论表示赞同,并称为“物理学原理”,而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之为“化学原理”,而他表示,“中介”一词是更为合理的概念。到1938年,英果在《关于苯的结构》一文中进一步把中介论和共振论融合起来。

47 扎依切夫(A. M. Saytzeff, 1841–1910, 俄国) 扎依切夫是有机结构理论奠基人布特列洛夫的学生。从1869年起任喀山大学的讲师,1870年任教授。培养了无数卓越的有机化学家。他曾致力于布特列洛夫的第二,第三醇合成法的研究,不饱和酸和羟基酸的研究,曾发现过环状内酯。在1875年第一次提出脱卤化氢反应的取向"法则"。这种优先形成稳定异构体取向称为"扎依切夫取向"。

48 瓦尔登(Paul Walden, ) 瓦尔登生于1863年7月26日,是帝俄时代的拉脱维亚人。幼年丧父母成为孤儿。在当地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后,被公费保送到拉脱维亚的里加(Riga)上中学,成绩优异。1882年19岁中学毕业,进入里加很有名的工业大学。1887年他跟着他的老师,当时颇有名望的化学教授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去德国莱比锡大学,一面从事研究工作,一面做私人教师来维持生活,所以他于28岁时才获得博士学位。后来他回到母校工作,从助教、讲师、教授、教务长一直到校长。主要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并从事物理化学研究。1897–1899年这三年间,他从事有机立体化学研究,发现了著名的瓦尔登转化现象。由此引起英、美、德、意等国许多化学家进行类似的研究,使他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化学家。

49 瓦尔登在1906年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从1919年起被德国的罗斯托克大学聘任为教授。从此他成为国际化学界很活跃的一位化学家。1929年受聘为美国康乃克大学的客座教授。1934年他曾担任第九届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的会长,历时四年。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罗斯托克的家被毁,他不得不逃到德国土宾根,成了土宾根大学的客座教授。 瓦尔登一生的著作很多,发表论文将近二百篇。他写的书有《瓦尔登转化》(1919),《非水溶液》(1924),《作为化学家的歌德》(1932),《化学简史》(1947)等。他一生名誉很多,得过许多国外大学授予的荣誉学位,得过很多国外学术机构赠的奖章。他之所以取得惊人的成就是勤奋努力的结果,他自己说,曾经有些年每天只睡上3-4小时,而大部分时间用来读书和做实验研究。 瓦尔登于1957年1月22日在土宾根因病逝世,享年94岁。 本章结束


Download ppt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