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7 市场失败:公共产品和信息不对称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本章要点 1. 区分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 2. 理解公共产品是如何导致市场失败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7 市场失败:公共产品和信息不对称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本章要点 1. 区分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 2. 理解公共产品是如何导致市场失败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17 市场失败:公共产品和信息不对称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本章要点 1. 区分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 2. 理解公共产品是如何导致市场失败的;
3. 了解三种主要的提供公共产品办法; 4. 理解公共资源的悲剧; 5. 界定什么是信息不对称并理解它是如何产生逆向选择问题的; © 王秋石

3 17 市场失败:公共产品和信息不对称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本章要点 6. 理解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几种方法;
7. 理解信息不对称是如何产生道德风险问题的; 8. 区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9. 理解信息不对称是如何产生委托代理问题的; 10. 理解美国是如何爆发金融危机的以及产生的微观基础。 © 王秋石

4 在本章,我们试图说明市场失败的另外两种成因:公共产品和信息不对称。
在上一章中,我们证明了一旦市场是非竞争性的就会导致非效率,同时,一旦经济活动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时,即便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也不可能实现社会最优状态。 在本章,我们试图说明市场失败的另外两种成因:公共产品和信息不对称。 一旦产品具有公共性,就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得以解决;一旦交易双方出现信息不对称,便会出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等问题,因而就会偏离市场最优状态。 © 王秋石

5 第一部分 公共产品 如不讲,则跳到第二部分 © 王秋石

6 私人产品的冲突性是指某一消费者消费了某一产品和其他人消费该产品形成冲突。
私人产品具备冲突性和排他性。 私人产品的冲突性是指某一消费者消费了某一产品和其他人消费该产品形成冲突。 私人产品的排他性是指某一消费者拥有某一产品就能够排斥他人消费。例如,你买了一套住房,你有权力排斥他人在你家居住, 你的这种排它性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因此,私人产品是具备消费上冲突性和受益上排他性的产品。 © 王秋石

7 公共产品 与之相反,公共产品是具备非排他性和非冲突性的产品。 公共产品的非冲突性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消费不会影响到现有消费者消费这一产品。
在不太拥挤的情况下,多一个或少一个人过桥,不会有明显的成本增加。 © 王秋石

8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是指要排斥某一部分人群消费某种商品要么非常困难、成本高昂,要么从技术上讲是不可能的。
一旦一国的国防建立起来,很难排斥任何一位公民不从国防中受益,哪怕他没缴纳过一分钱的税。 © 王秋石

9 产品有两种性质,性质又可区分“有冶和“无冶,因此,我们可以将产品分成四大类型。
产品的分类 产品有两种性质,性质又可区分“有冶和“无冶,因此,我们可以将产品分成四大类型。 © 王秋石

10 公共资源 第二类产品是公共资源,它是具有冲突性和非排他性组合的产品。
例如,在公海捕鱼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你捕到了鱼,我就要少捕鱼,这就具有冲突性;但在公海又不能或很难排斥他人捕鱼。 因此,它是一种典型的公共资源。 © 王秋石

11 准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它是具有排他性和非冲突性组合的产品。
例如,一旦卫星在某地传送电视信号,该地区的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它具有非冲突性,但它可以通过加密、解密等技术手段排斥未缴费的居民收看,它具有排他性。 © 王秋石

12 竞争性的私人产品市场之所以有效率是因为它满足(生产的)边际成本(MC)等于(消费的)边际收入(MB)这一条件。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败 竞争性的私人产品市场之所以有效率是因为它满足(生产的)边际成本(MC)等于(消费的)边际收入(MB)这一条件。 由私人企业、或者说由市场提供公共产品会出现有效率的结果吗? 我们利用下面三种方法讨论。 直觉法 几何法 代数法 © 王秋石

13 假定有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小国,他们决定应该拥有自己的国防。核心问题是要建多大规模的国防呢?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败:直觉法 假定有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小国,他们决定应该拥有自己的国防。核心问题是要建多大规模的国防呢? 如果这三个人都非常诚实地报告国防对他们各自的重要性(即边际收入)分别为1 万元、1.5 万元和2 万元的话,那么,由市场提供恰好等于4.5 万元的国防就变成了最优供给了。 问题在于,这三个人都会这样想:一旦国防建好,无论我缴多少钱,他们都无法排斥我消费国防,为什么我不可以让他们多缴一点,我少缴一点,免费搭车一趟呢? © 王秋石

14 免费搭车是指人们在消费公共产品时希望他人付费、自己免费使用的一种心态。亦称“搭便车”。
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冲突性的客观存在,免费搭车行为在所难免,由市场来提供公共产品一定会出现供给不足的现象。 此时,边际社会收入大于边际社会成本,市场出现严重的失败。 © 王秋石

15 私人产品的最优供给 私人产品的最优供给是如何决定的呢? 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市场中各个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
■如果竞争性市场的供给曲线为S 的话,市场的均衡产量为qE,均衡价格为p1,市场是有效率的,因为此时MR =MC。 © 王秋石

16 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 公共需求曲线D 为两个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DA 和DB 的垂直和。 给定一条供给曲线,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量为q*。
■由于人们会有意低估公共产品的边际收入,很可能得到一条更低的“不真实的”公共需求曲线,市场供给达不到最优,从而出现市场失败。 © 王秋石

17 公共产品 司法是公共产品。 公安服务是公共产品。 © 王秋石

18 现假定经济中有两个消费者A 和B。消费两种商品x 和y,x 为一般商品,y 为公共商品。在有公共产品情况下的优化问题可以写成: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败:代数法 现假定经济中有两个消费者A 和B。消费两种商品x 和y,x 为一般商品,y 为公共商品。在有公共产品情况下的优化问题可以写成: ■拉格朗日函数为: © 王秋石

19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败:代数法 对xA,xB,x 和y 求偏导并令其为零,有: © 王秋石

20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败:代数法 最优解为: ■很显然,它不能满足总体交易均衡的最优条件MRSA = MRSB =MRT。因此,完全竞争将导致公共商品的生产不足和消费不足,从而不是一个帕累托最优解,实际上是一种“次优解”。 © 王秋石

21 政府可以生产,但更多地应该由市场中的竞争性私人企业为政府生产,然后由政府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服务。
公共产品的提供 公共产品如果由自由市场机制提供便会产生供给不足,出现生产的非效率问题。因此,政府的介入就成为一种必然。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些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或政府企业直接生产。 政府可以生产,但更多地应该由市场中的竞争性私人企业为政府生产,然后由政府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服务。 © 王秋石

22 公共产品的提供 关键问题有两点: 第一,要较为准确地界定什么是公共产品及其最优供给量为多少。
第二,公共产品的生产如何得到补偿以及如何组织生产。 公共汽车不是公共产品 © 王秋石

23 公共产品的界定问题 按照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原理决定最佳的公共产品产量。
然而,在实际中,估计总成本和总收益会存在许多困难。因此,实际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并不一定等于最优量。 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公共产品由私人企业生产会出现不足,但由政府提供可能会出现供应过多。 © 王秋石

24 (1) 税收。像国防这样的公共产品的成本补偿几乎全部依赖于税收,一个国家的司法公正也应该全部来自于税收。否则,就有可能失去公正。
公共产品的成本补偿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 税收。像国防这样的公共产品的成本补偿几乎全部依赖于税收,一个国家的司法公正也应该全部来自于税收。否则,就有可能失去公正。 (2) 价格。有一部分准公共产品虽然是由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提供,却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捕获其价格,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广播电视等。 (3) 补贴加收费。有时考虑到社会公平、政治安定等因素,往往采取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部分按较低的价格收费,比如教育、医疗等。 © 王秋石

25 公共资源问题 纯公共产品由市场供给会出现生产不足;而公共资源则会出现使用过度的问题。下面我们看一下著名的“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准确地理解应为“公共资源的悲剧”)是如何产生的。 © 王秋石

26 公地的悲剧 哈丁的《公地的悲剧》: 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上放牧。每个牧民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但他还是想多养一只羊以增加个人收益。如果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个人收益最大,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 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被过度放牧而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可能导致所有牧民受损。 © 王秋石

27 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Tragedy of Commons)是指公共资源被过度使用的悲剧。 © 王秋石

28 公地悲剧 我国第二大草原、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全年理论载畜量为113. 66万只绵羊单位,而实际牧放牲畜为253. 08 万。
© 王秋石

29 “圈地运动”使大批的农民和牧民失去了维持生计的土地,史称血淋淋的“羊吃人”事件。
15 世纪和16世纪的英国,草地、森林、沼泽等都属于公共用地,耕地虽然有主人,但是庄稼收割完以后,也要把栅栏拆除,敞开作为公共牧场。由于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养羊业飞速发展,于是大量羊群进入公共草场。不久,土地开始退化,“公地悲剧”出现了。于是一些贵族通过暴力手段非法获得土地,开始用围栏将公共用地圈起来,据为己有,这就是在史书中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使大批的农民和牧民失去了维持生计的土地,史称血淋淋的“羊吃人”事件。 © 王秋石

30 “圈地运动”的阵痛过后,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草场变好了,英国人作为整体的收益提高了。
由于土地产权的确立,土地由公地变为私人领地的同时,拥有者对土地的管理更加高效了,为了长远利益,土地所有者会尽力保持草场的质量。同时,土地被兼并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单元演化成为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劳动效率大为提高。 英国正是从“圈地运动”开始,逐渐发展为“日不落”帝国的。 © 王秋石

31 公地悲剧的解决方案 土地私有化 通过土地私有化解决土地过度使用问题是有效率的。 但人们对这一方案存有价值判断。 土地私有化不是唯一解决方案。
© 王秋石

32 公地悲剧的解决方案 管制和发放许可证 政府可以管制每一个家庭中羊群的数量,通过对羊征税把外部性内部化,或者拍卖数量有限的牧羊许可证。目的是为了实现牧民可持续地放牧。 © 王秋石

33 公地悲剧的解决方案 公海和近海捕鱼的例子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如果没有任何制度保障,竞争性的、自利性的生产方式一定会导致过度捕鱼 。
多次博弈之后,渔民会达到一种合作解——休渔,即所有渔民每年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不得捕鱼,使鱼得以更好地繁衍下去,渔民也实现了可持续地捕鱼。 2010年6月1日起,我国黄渤海海域将进入为期三个月的伏季休渔期。 © 王秋石

34 第二部分 信息不对称 如不讲,则跳到本章小结 © 王秋石

35 信息是人类对社会、自然界的事物特征、现象、本质及规律的认识的一种描述。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信息技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 经济信息是指关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从事生产、分配和交换等经济活动中的资讯。例如,生产者的产品的品质、成本和价格,消费者的收入、偏好和收益等方面的资讯。 © 王秋石

36 公共信息是指所有经济行为主体都能够免费获取的资讯,公共信息是公共产品的一种表现形式。
信息可被分为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 公共信息是指所有经济行为主体都能够免费获取的资讯,公共信息是公共产品的一种表现形式。 私人信息是指只有某个经济行为主体拥有的、可交换的信息。如果它对其他主体有价值,它就是可交易的,其价格可由市场的供求所决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私人信息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可交易的产品。 © 王秋石

37 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完善程度,我们可以将信息可被分为完全信息(或充分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或不充分信息)。
完全信息就是行为主体充分掌握了做出某项决策所需要的全部资讯,这里包括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 不完全信息是指行为主体做出某项决策所需掌握的资讯不够充分。 © 王秋石

38 根据不同主体对同一信息掌握程度的不同,信息可以被分为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
对称信息是指不同的经济行为主体对某项事物各自拥有等量的信息。一是彼此拥有完全信息;二是彼此完全没信息;三是彼此拥有不完全但程度相同的信息。 不对称信息是指不同的经济行为主体对某项事物拥有不等量的信息。如果信息是有价值的并且是真实的话,拥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具有信息优势,而拥有更少信息的一方则具有信息劣势。 © 王秋石

39 旧车市场 由于产品质量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柠檬”问题首先是由2001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乔治·阿克洛夫在1970 年的一篇经典论文《 “柠檬”市场:品质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中分析的。 乔治·阿克洛夫 © 王秋石

40 “柠檬”问题 什么是柠檬? 在美国俚语中,“柠檬”是指“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 © 王秋石

41 信息不对称与旧车市场 首先假定,如果有人急于将一辆原价为23 万元的仅仅使用半年的丰田凯美瑞作为二手车出让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辆车要出售? 车主不喜欢它了,还是车有什么大问题? 难道和丰田刹车系统存有故障有关? 或许这车就是一个“柠檬”? 二手车车行。 © 王秋石

42 旧车市场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旧车的卖方对该旧车的了解比买者要多得多;买方对其质量总是心存疑虑。
信息不对称与旧车市场 旧车市场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旧车的卖方对该旧车的了解比买者要多得多;买方对其质量总是心存疑虑。 假定有两种类型的旧轿车:高质量的二手车和低质量的二手车。 再假定买卖双方具有完全的、对称的信息,即都知道哪一种车是高质量的,哪一种车是低质量的。这样就存在两个市场:高质量和低质量的二手车市场。 © 王秋石

43 高质量的二手车市场 在图(a)中,SH和DH分别代表高质量二手车的市场供给和需求曲线,市场的均衡点分别为EH,价格分别为10 万元,成交量均为5 万辆。 © 王秋石

44 低质量的二手车市场 图(b)中的SL和DL分别代表低质量二手车的市场供给和需求曲线。
市场的均衡点为EL ,价格分别为5万元,成交量为5 万辆。 ■此时,我们发现,好车高价、差车低价,市场出现了正向选择。 © 王秋石

45 信息不对称与旧车市场 由于信息不对称,为了降低自己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消费者把所有的车都看成是“中等”质量的车。
中等质量车的需求曲线DM要低于高质量车的需求曲线DH ,但又高于低质量车的需求曲线DL 。 高质量的车主只愿意卖出2.5 万辆,而低质量的车主能卖出7.5 万辆。 © 王秋石

46 低质量的二手车市场 中等质量车的需求曲线DM要低于高质量车的需求曲线DH ,但又高于低质量车的需求曲线DL 。
低质量的车主能卖出7.5 万辆。 ■由于预期的不断调整,低质量的二手车更多地把高质量的车逐步挤出市场。 © 王秋石

47 当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具有更多信息时,人们担心自己花了肉价买到白菜的现象发生,不断调低对二手车的预期价格。
信息不对称与旧车市场 当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具有更多信息时,人们担心自己花了肉价买到白菜的现象发生,不断调低对二手车的预期价格。 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低质量的二手车将高质量的二手车全部驱逐出市场,这就是“柠檬问题”。 整个市场出现了“逆向选择”——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预期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出现“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现象。 © 王秋石

48 在一个理想的、信息充分的竞争性市场中,消费者能够区分高质量和低质量的二手车,并在各自价位上进行选择。这是所谓的“正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败 在一个理想的、信息充分的竞争性市场中,消费者能够区分高质量和低质量的二手车,并在各自价位上进行选择。这是所谓的“正向选择”。 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在购买之前不太容易确认一辆旧车的质量,他只有逐步调低自己的价格预期,使得旧车的价格下跌,高质量的旧车逐步被驱逐出市场,市场出现了“逆向选择”问题。 尽管高质量旧车车主多次声明自己的车的确是好车,也于事无补。整个资源的配置偏离了完全竞争时的效率状态,因此,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败。 © 王秋石

49 柠檬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卖者事先隐藏信息。
事先隐藏信息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息更充分的一方在成交前有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的特征。 即便他没有这种事先隐藏信息行为,你都会怀疑他有这种行为。 所以是特征,而不是实际行为导致了逆向选择。 © 王秋石

50 医疗保险市场 在医疗保险市场,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就投保人的健康状态具有信息不对称性,投保人明显拥有更多的关于自己身体状况的信息。而身体不太健康的人购买保险更倾向于购买保险。 随着不健康的人投保越来越多,占投保人的比例增大,保险公司不得不提高价格以便赚取合理的利润,但保费提高会挤走一部分健康的投保人。这进一步提高了不健康的人的比例,而这又迫使保险价格上升。如此持续下去,作出极端的判断,几乎所有想买保险的人都是不健康的人。 © 王秋石

51 医疗保险市场 此时,保险就极为昂贵,保险公司可能干脆就不再卖保险了。 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的逆向选择:不健康的人把健康的人挤出了医疗保险市场。
着便装的护士 © 王秋石

52 一些驾驶技术不熟练的人更喜欢保险,而驾驶技术娴熟的人更不愿意购买保险。 因此,不熟练的驾驶员比例增加,迫使保险公司提高保费。
汽车保险市场 一些驾驶技术不熟练的人更喜欢保险,而驾驶技术娴熟的人更不愿意购买保险。 因此,不熟练的驾驶员比例增加,迫使保险公司提高保费。 如果保险是自愿购买的,更多的技术好的人会退出保险市场。 因此,汽车保险市场也出现了逆向选择——技术不熟练的驾驶员挤走了技术熟练的驾驶员。而本来一个好的、正向的选择应该是技术好的驾驶员所付的价格比技术不太好的驾驶员要更低一些。 © 王秋石

53 逆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事先隐藏信息,使得市场的选择过程出现了“不好”的结果。
因此,逆向选择还可以被称为“反向选择” (antiselection)或者“负面选择”(negative selection)。 正向选择或正面选择(positive selection)是指信息充分且对称的竞争性市场所出现的“好的”结果。 © 王秋石

54 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会伴随着逆向选择问题,但程度有轻重之分。 特别严重的逆向选择可能导致市场完全消失。
应对逆向选择的办法 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会伴随着逆向选择问题,但程度有轻重之分。 特别严重的逆向选择可能导致市场完全消失。 然而,旧车市场以及保险市场都没有像我们所说的极端那样消失了,它们之所以还(较好地)存在,说明买卖双方在处置信息不对称方面有一些有效的举措,使得双方的信息更对称一些。 下面我们讨论应对信息不对称的一些有效机制。 © 王秋石

55 迈克尔·斯宾思 2001 年另一位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迈克尔·斯宾思(Michael Spence)在1974 年率先提出市场信号传递机制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 他指出,在某些市场,卖方向买方发出更多的传递产品品质信息的信号是非常有意义的。 迈克尔·斯宾思 © 王秋石

56 市场信号传递机制 信号传递是指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向对方传递私人信息的过程。
信号传递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广告宣传;(2)产品质量证明;(3)售后服务承诺;(4)生产者的市场声誉;(5)标准化产品及服务。 沙发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王秋石

57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2001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分享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于1976 年提出,通过信息甄别机制(information screening,也有人译为“筛选”)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 王秋石

58 所谓信息甄别,是指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通过某种方式使另一方更多地披露信息的过程。更多的信息有利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去甄别产品的品质。
信息甄别机制 所谓信息甄别,是指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通过某种方式使另一方更多地披露信息的过程。更多的信息有利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去甄别产品的品质。 例如,一个有经验的旧车买主往往会要求卖主试驾几公里或者要求汽车技师的全面检验,拒绝这些要求的车主就披露了他的旧车很可能是次品的私人信息,你也就甄别出了这辆旧车品质的好坏。 © 王秋石

59 信息甄别机制 保险公司提供两种保单,一种保单保险费较高,但补偿所发生的任何一次事故的全部费用;另一种保单保险费较低,但一旦出现事故,司机要对事故的第一个1 000 元负责,而保险公司只补偿剩余的事故费用。 这样一来,会有免赔条款的低保险费保单将会吸引习惯于安全驾驶的司机,而没有免赔条款的高保险费保单将吸引爱冒险的司机。面对这两种保单,两类司机通过选择不同的保单而披露了自己的私人信息,也为保险公司甄别出了两类司机。 © 王秋石

60 当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逆向选择时,政府的干预有时就有必要了,干预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信息劣势方的合法权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政府干预 当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逆向选择时,政府的干预有时就有必要了,干预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信息劣势方的合法权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一,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劣品驱逐良品”事件的发生。 要求企业依法公布有关产品品质信息,使得消费者更放心地选择购买。 第三,政府定期检查并公布有关产品合格信息,对检验不合格产品勒令下架。 © 王秋石

61 三鹿奶粉事件 2008 年度三聚氰胺问题幼儿奶粉事件震惊中国和全世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08 年9 月18 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工商部门立即对市场上含三聚氰胺的液态奶责令停止销售、下架退市。 红极一时的三鹿集团于2009 年3 月4 日宣布破产并被拍卖。 三鹿奶粉事件. © 王秋石

62 试图说明:信息不对称可能会产生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问题 试图说明:信息不对称可能会产生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又译“道德危机”和“败德风险”)一词最早产生于保险业。换言之,保险业最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现假定人们普遍没有购买家庭财产保险,人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确保家庭财产的安全。 但一旦购买了保险,人们很可能放松警惕,不会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 当保险降低了个人防范风险的动力,从而扭曲了原本的损失概率时,便发生了道德风险。 © 王秋石

63 道德风险问题 道德风险是当信息不对称时,交易的一方牺牲另一方的利益,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导致另一方受损的风险。人们的这种行为是自私的,也是不够道德的,因此,这一类问题被称为道德风险问题。 火灾险降低了人们防范风险的激励。 © 王秋石

64 如果你开一家保险公司,由于缺乏经验,没有考虑到这类道德风险,按正常利润所确定的保费很可能就不够赔偿因而出现亏损,这就迫使保险公司提高保费。
道德风险问题 如果你开一家保险公司,由于缺乏经验,没有考虑到这类道德风险,按正常利润所确定的保费很可能就不够赔偿因而出现亏损,这就迫使保险公司提高保费。 保费的提高一方面标志着社会资源的某种浪费,另一方面又使得具有高尚道德标准的人在为败德行为买单。 享受公费医疗者的不道德行为时常发生,为自己多拿药、拿好药,还为其他家庭成员甚至亲朋好友领药,造成了医疗资源大量浪费。 © 王秋石

65 道德风险问题 美国一所大学学生的自行车被盗概率约为10%,几个有学生发起保险业务,保费为保险标的的15%。 学生应获得5%的利润。
但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 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 © 王秋石

66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比较 产生的原因不一样: 时间点不一样: 逆向选择是“隐藏特征”所致,道德风险是“隐藏行为”所致。
以签订合约的时间为界限,逆向选择是“合约前的机会主义”所致。而道德风险是“合约后的机会主义”所致。 结果有所不同:在二手车例子中,掌握信息多的好车车主受到伤害,劣品要驱逐良品;而家庭财产保险案中,信息少的保险公司的利益受到侵害,整个市场保费势必上升。 © 王秋石

67 道德风险不可以完全消除,只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道德风险的治理 道德风险不可以完全消除,只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第一,尽可能制定完备的合约,明晰投保人的责任和义务,防范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例如投保人自己忘了关好门窗而发生的失盗,保险公司免赔; 第二,共同承担风险。享受医疗保险的客户自己要负担一部分费用,购买了汽车保险合同的客户如果今年的赔付率高到一定程度,明年将支付更高的保费。 © 王秋石

68 所谓委托人就是雇佣他人完成特定任务的个人(或企业),在股东与总经理的关系当中,股东就是委托人。
委托代理问题 所谓委托人就是雇佣他人完成特定任务的个人(或企业),在股东与总经理的关系当中,股东就是委托人。 所谓代理人是指被雇佣去完成特定任务的个人(或企业),在上述关系中,总经理就是代理人。 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往往很难判断代理人的敬业和努力程度,代理人就有可能不会全力以赴般地工作。 © 王秋石

69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委托人和代理人行为目标不一致所产生的问题就是委托代理问题。
在上市股份制中委托代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总经理偷懒问题”(当然也有“工人偷懒”问题),这是指总经理由于激励不足没能尽最大努力工作所产生的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一种制度体系用于激励总经理努力工作以便更好地实现股东的目标呢? 这就是所谓激励和约束机制的设计问题。 © 王秋石

70 应当承认,委托代理问题是永远得不到完全解决的,只是解决得相对好一些还是差一些的问题。 在总经理偷懒问题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建立总经理市场; 提供高薪和股权等方式的激励; 加强各种约束机制; 形成潜在的威胁机制。 © 王秋石

71 第三部分 金融危机 如不讲,则跳到本章小结 © 王秋石

72 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的供给者和需求者进行交易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资本市场。它还可细分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金融市场及其分类 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的供给者和需求者进行交易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资本市场。它还可细分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大宗商品市场。交易各类大宗商品的市场; 货币市场。提供短期债务融资及投资的市场; 衍生品市场。提供风险管理的各种工具,包括远期市场; 保险市场。便于分散各类风险的市场; 外汇市场。便于外汇交易的市场。 © 王秋石

73 第一,资本市场的行为主体繁多,各自掌握的信息严重不对称。
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第一,资本市场的行为主体繁多,各自掌握的信息严重不对称。 第二,除了企业自身行为以外,国家宏观政策及其形势以及所属行业发展态势都会影响到企业股票价格的决定。 第三,有些机构和个人为了自身利益、故意释放虚假信息,隐瞒或拖延信息的发布、制造新的信息不对称,这些都会加剧信息不对称的严重程度。 © 王秋石

74 金融危机是指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或主要金融资产极其严重缩水的一种状态及其变体。
美国2007—2009 年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指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或主要金融资产极其严重缩水的一种状态及其变体。 在19、20 世纪,众多的金融危机是银行业恐慌的产物,并伴随着经济的衰退。有时候,金融危机包括了股市崩盘以及金融泡沫破灭等结局。 金融危机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人们名义资产的损失并改变了人们的资产分配格局,对实体经济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金融危机伴随着大萧条或大衰退的话,它一定间接地、负面地、可能是严重地影响着实体经济。 © 王秋石

75 在2001年之后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诱导下,房地产信贷市场出现了繁荣。
2007—08 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次级抵押贷款简称次级贷款,还被进一步简称为“次贷”或“次债”,是指区别于优级抵押贷款(prime mortgage)的一种消费者信贷,它是为信用记录较差、还贷能力较弱的借贷人所提供的贷款。 在2001年之后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诱导下,房地产信贷市场出现了繁荣。 美国的房价在2006 年达到高峰,2007 年开始有所下降,这必将调整人们对未来房市价格的预期。 © 王秋石

76 在2001年之后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诱导下,房地产信贷市场出现了繁荣。
2007—08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次级抵押贷款简称次级贷款,还被进一步简称为“次贷”或“次债”,是指区别于优级抵押贷款(prime mortgage)的一种消费者信贷,它是为信用记录较差、还贷能力较弱的借贷人所提供的贷款。 在2001年之后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诱导下,房地产信贷市场出现了繁荣。 美国的房价在2006 年达到高峰,2007 年开始有所下降,这必将调整人们对未来房市价格的预期。 © 王秋石

77 2008—09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随着住房价格的下跌,越来越多的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试图尽快出售房屋以便止损,这样,房屋供给进一步增加,房价下跌之压力进一步增强。 2007 年4 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被看做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标志。 美国房价的冬天。 © 王秋石

78 2008—09年美国及全球金融危机 西方经济学家们普遍将20 世纪30 年代的经济危机简称为“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而现在把这次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简称为“大衰退”(The Great Recession)。 以美国为例,受此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第3 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负的0.5%,跌幅为7 年之最;第4 季度跌幅进一步加深为负的6.2%,创下自1982 年以来的最大降幅;2009 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经济继续衰退,其经济增长率分别为负的5.5% 和负的1.5%。 © 王秋石

79 2008—09 年美国及全球金融危机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9 年4 月21 日发表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估计,在这轮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各国损失预计达到4.1 万亿美元,其中美国成为最大的损失国,预计损失超过2.7 万亿美元,几乎高达美国2007 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0%左右。 © 王秋石

80 其次,相对于其它一般产品市场而言,金融市场本身就存在着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产生金融危机的微观基础 首先,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或称为“大衰退”,再次证明完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在信息不对称时是不能有效工作的。换言之,信息问题,包括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微观基础。 其次,相对于其它一般产品市场而言,金融市场本身就存在着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再次,金融全球化很容易使得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失败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市场失败,以至于世界各国政府必须就市场失败提出政府解决方案,还可能更多地要求加强合作,联手刺激经济。 © 王秋石

81 第四,在金融市场上,不仅仅可能产生道德风险,也有可能出现道德破产(moral bankruptcy,也可译为道德丧尽)。
产生金融危机的微观基础 第四,在金融市场上,不仅仅可能产生道德风险,也有可能出现道德破产(moral bankruptcy,也可译为道德丧尽)。 在经济过热的背景下,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资信评估公司等相关机构都存有激励故意隐藏债券安全的信息,这种系统性隐藏信息,使得信息劣势一方很难甄别资产安全性,就可能产生道德破产。 © 王秋石

82 产生金融危机的微观基础 最后,信息不对称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尽管美国已宣布,本轮危机已于2009 年6 月结束,然而,未来在另外一个节点上再次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它是基于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加速、金融创新加剧、专业性及信息不对称加强所得出的结论。 Money never sleeps. © 王秋石


Download ppt "17 市场失败:公共产品和信息不对称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本章要点 1. 区分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 2. 理解公共产品是如何导致市场失败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