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6、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纬度) B、大气环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6、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纬度) B、大气环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6、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纬度)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人类活动 7、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凉 热 上海市区

2 副热带高气压带

3

4

5

6

7

8 第四章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阅读----归纳----练习的教学方法) 楼兰国立国700 多年,在唐朝以前突然在历史上消失了。最昌盛时期有14000多人。 一、战争毁灭论 二、瘟疫灭亡论 三、气候恶化论(占多数)

9 一、全球气候变化 总特征:冷(冰期)暖(间冰期)干湿交替。 以气温变化为主,以降水变化为次。 三个阶段: 气温波动幅度 1、地质时期 ℃∕每10万年 (22亿—1万年前) 2、历史时期 ℃∕1万年 (1万年以来) 3、近代时期 波动上升 (19和20世纪至今)

10 阅读:科学家是如何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 古气候变化会导致其它地理要素相应变化。反之亦然。 要素 要点 古地理环境情况 推测气候 植物 年轮
宽而稀 窄而密 花粉 低纬喜热喜湿植物花粉 高纬耐寒耐旱植物花粉 动植迁移 热带亚热带动植物从黄河流域南退到长江流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平原可在面积种植水稻 水文 氧-16在水中的比重升高 氧-18在水中比较丰富 山地雪线升高,极地冰川面积缩小 地形 中低纬度发现冰川地貌 暖(湿) 冷(干) 暖(湿) 冷(干) 变冷(干) 古气候变化会导致其它地理要素相应变化。反之亦然。 变暖(湿) 变冷(干) 变暖(干) 变暖(湿) 冷(干)

11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山地雪线高度与气候冷暖呈正相关
文化与经济兴起和灭亡;民族大规模迁移;动植物分布带的迁移

12 资料1:据考证,在距今约3000多年前,我国中原地区的气候比现在暖和得多,那里生存着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动植物。热带标准动物——大象几乎随处可见。因此,当时的河南省称为豫州,“豫”字形象比喻为一个人牵了一头大象,直到现在,河南省仍简称“豫”。

13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近代全球气温波动上升 气温上升 破冰船到了83°5′N 冰岛与格林兰岛之间有厚冰接连

14 为什么? 气温上升的原因: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燃烧矿物燃料产生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毁林 还有CH4、CO、氟氯烃、O3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

15 世界各地气温上升幅度不同:有大有小,还有降温

16 2、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主要表现 (1)农业 :全球变暖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会因作物种类和地区条件而异。
阅读:A.高纬度地区受益的原理:  B.中纬度地区受损 的原理:  C.综合起来,得不偿失的原因: 地球上五个热量带的位置和范围不变。但是温度带中的热带、亚热带、温带会向高纬度方向扩移,寒带缩小 作物生长期延长 熟制提高 增产 温度升高 蒸发增强 干旱 减产 降水异常 旱涝灾害 世界中低纬“谷物带”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和东北南部 东南沿海地区

17 ( 2 )工业:气候变暖还会对哪些产业产生影响? 阅读: A、气温增高对生活用电的影响:
B、气温增高对工业技术和结构的影响: 滑雪场人工造雪 羽绒服厂等防冻护肤日用品 冬季供暖工业及其能源消耗 夏季制冷工业及其能源消耗 节水节能技术耐温耐旱培育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思考:气候变暖对右边产业是福还是祸 美国用电南增北减原因

18 ( 3 )人类健康 疟疾、登革热等通过昆虫传播的疾病将可能殃及世界人口的40%至40%,另外病虫害和细菌繁殖速度也会增加。
气候变暖引致的高温热浪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可能导致以心脏和呼吸系统为主的疾病和死亡增加。一些极端的天气异常状况甚至会对人类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造成精神发病率的上升。

19 ( 4 )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可能影响 美国科幻影片《后天》描述了“明天之后”的未来世界:北半球冰川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在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 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和高山冰川消融 + 海水受热膨胀 =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是一种缓发性灾害,其长期累积效应会造成: ①沿海低地、城市以及一些岛屿国家面临被淹没的危胁; ②海岸侵蚀、沿海地区海水倒灌入河流,称为咸潮、海水侵入地下,发生土壤盐碱(渍)化,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③沿岸防潮排涝基础设施功能降低,沿海城市排污系统失效;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破坏,影响航运; ④高海平面期间的风暴潮致使洪涝灾害程度增加; ⑤沿海水产养殖业将受影响; “但是目前海平面上升速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令人恐慌,海平面上升对岛国的威胁更大,对于全球的具体影响还需更深入的科学分析。”

20 据统计,全球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60%—70%分布在距海岸线不到200公里的范围内,也就是说,世界上人口最密集和经济最繁华的地区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区。
我国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从1980年至2014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度为每年3.0毫米,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7毫米。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因素造成。另外,沿海地区的地面沉降,也造成海平面的相对提高。从全球来看,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速度较高,中国位于西太平洋地区,这也是中国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的原因之一。

21 图瓦卢为什么要举国移民新西兰?

22 ( 5 )、生态系统 任何生态系统都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无生命物质、能量、空间)组成。任何一个区域的生态系统都具有各要素之间的适应性、联系性、稳定性,合称整体性。全球气候变暖来得太快速,超过了生态系统自然的适应性而来不及变化或迁移,生物物种灭绝。 海洋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更大,会因为海水升温,全球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大洋环流的改变而改变,如某些渔场会消失,而另一些渔场会扩大。 据有关研究表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气候、洋流异常现象也与全球变暖有一定关系。

23 我们的家园怎么了?!

24 1、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2、加强国际间协作。
作为政府领导,我们应该…… 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1、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2、加强国际间协作。 作为科技人员,我们应该…… 作为普通公众,我们能作些什么?

25 D A C (一).单选题 1.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年降水量不断增加 B.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果 C.地壳下降运动 D.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 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二氧化碳溢出 3.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陆地面积增加 C.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粮食产量增加 D.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 B.保护大气环境,需要独自努力 C.保护热带森林,是减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有效措施 D.我国远离南极,可不参与臭氧层保护 D A C

26 AD AB AB BD (二).双选题 1.可能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是: A.森林被大量砍伐 B.厄尔尼诺现象的周期性爆发
C.硫氧化物、氢氧化物等气体的大量排放 D.人类活动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 图瓦卢是太平洋上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过50年,这个由9个小岛组成的国家将会因被淹没而消失。据此回答2-3题 2.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因素是: A.大量砍伐森林 B.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C.海水体积膨胀 D.陆地外流区人海河水水量大幅增加 3.下列措施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A.调整生产结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加强国际合作 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 D.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大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4.气候变化可能对海岸带产生的影响是: A.扩大对海岸的侵蚀,加剧海水人侵 B.土地利用减少 C.浅海渔场增多 D.海岸生态变化 AD AB AB BD

27 B C C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图回答: 1.图中反映该了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 最可能是 A、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 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3.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B C C

28 下图表示某树木年轮截面的一部分,标号①②③分别表示5年时间段的年轮。该树生长地区7月气温最低,但仍高于0℃。回答(1)~(3)题。
(1)植物生长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在气温变化较稳定的前提下,下图中表示①②③三个时间段逐年降水量的图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2)该树生长 地点可能在 A.30°S,118°E B.23.5°N,130°E C.54°S,173°E D.30°N,118°E (3)该树生长地区所属 自然带可能为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温带草原带 C A B

29 读挪威雪线高度与中国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挪威雪线高度和中国气温高低大体上呈正相关 B.挪威雪线高度和中国气温高低大体上呈负相关 C.挪威雪线高度和中国气温高低大体一致,个别时期有差异 D.距今4000年左右的一次寒潮使许多古国衰败 2.分析我国气温距平值变化图,气候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总体气温出现波动下降或波动上升两种趋势。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后19世纪中期,我国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可信的是: A.热带、亚热带动植物(野象、竹、稻)分布最北界线南移缩小 B.温带动植物分布最南界线南移,面积扩大 C.冬季积雪冰冻范围不断扩大化 D.农作物病虫害越来越严重 B D


Download ppt "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6、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纬度) B、大气环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