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我的一次红色之旅经历 班级:软件14-1 姓名:闫鑫 学号:20143504019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我的一次红色之旅经历 班级:软件14-1 姓名:闫鑫 学号:20143504019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的一次红色之旅经历 班级:软件14-1 姓名:闫鑫 学号:

2 莱芜战役 1947年2月20日 - 2月23日 山东·莱芜

3 目 录 CONTENTS Part 0 莱芜战役概况 Part 1 莱芜战役背景 Part 2 莱芜战役经过 Part 3 莱芜战役名将
莱芜战役结果与意义

4 莱芜战役 莱芜战役,华东野战军以临沂 一座空城来换取歼灭国民党军 1个“绥靖”区指挥部、2个军 部、7个师共5.6万余人的重大 胜利。此役,粉碎了国民党军 南北夹击,逼迫华东野战军在 不利条件下与其决战的计划, 这一战役俘敌数量之多、歼敌 速度之快,都创造了解放战争 开始以来的最高纪录。

5 1 莱芜战役背景 部分

6 莱芜战役背景 鲁南战役后,蒋介石错误地判断华东军区部队 伤亡重大,不堪再战,遂急忙调集53个旅31万人 组织“鲁南会战”。南线国民党军以整编第19军 军长欧震指挥8个整编师20个旅(整编军相当于 兵团),组成主要突击集团,自台儿庄、郯城、 城头一线北犯临沂。北线国民党军以第2“绥靖” 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指挥3个军9个师(未整编), 组成辅助突击集团,由明水、周村南犯莱芜、新 泰,进行南北夹攻,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主力在 临沂地区与其决战。 针对国民党军的作战企图,华东野战军决心集 中主力24个师的兵力,将诱北犯之敌诱进至适当 地区,选其突出的一路围而聚歼。1947年1月31 日,南路之敌开始北犯,但由于进攻之敌齐头并 进,稳扎稳打,不便分割歼灭。自胶济路向南

7 莱芜战役背景 进犯的北线之敌李仙洲集团先头部队,同 年于2月4日到达莱芜。华东野战军认为与 其待机过久,不如主动放弃华东军区首府 临沂,遂决定迅速北上求歼李仙洲集团。 同年2月10日,华东野战军除留第2、第3 纵队伪装主力阻击南线之敌外,主力隐蔽 兼程北上。19日,华东野战军各部逼近莱 芜、颜庄地区。22日,北线之敌第46军由 新泰退至莱芜与第73军汇合,华东野战军 即将该敌包围。23日,莱芜被围之敌向北 突围,战至中午华东野战军攻占莱芜城, 切断了北逃之敌的后路。随后,华东野战 军主力自东、西两面发起猛烈攻击,至下 午5时,将敌人全歼,战役结束。

8 2 莱芜战役经过 部分

9 南线战况 1.我主力北上时,敌人的情况是: 第四十六军在新泰及其外围,李仙 洲(2)总部及第七十三军的第十五 师、第一九三师在颜庄南北地区, 第十二军率第一一一师在莱芜,第 一一二师在口镇及其以东至和庄地 区,新编第三十六师在蒙阴寨及南 北师店。 2.根据以上情况和我们的预定方 针,打算一口气歼灭敌人两个军比 较困难,甚至可能打成僵局。因此 确定首先歼灭位于第二线的王耀武 (3)嫡系第七十三军及李仙洲总部 (第四十六军在前面,非王嫡系, 为保存实力,与我们有些联系,我 可利用敌内部矛盾);尔后再集中 全力歼灭第四十六军。当时我们的 部署是:以第一、第六纵队组成左 路军,攻歼莱芜、口镇之敌;以第

10 南线战况 八、第九纵队组成右路军,歼灭李仙 洲总部及第七十三军两个师;以第四、 第七纵队组成中路军,配合右路军行 动。 3.我们原来预计在北线打两仗,第 一仗打第七十三军,第二仗打第四十 六军。这两仗估计需用一个星期的时 间才能结束。因此,留了两个纵队钳 制南线之敌,要求在北线打响以后再 放弃临沂。但当我们部队刚进抵指定 集结地区(左路军进抵羊流店地区, 中路军进抵蒙阴及其东北地区,右路 军进抵鲁村地区)时,南线之敌即于 十五日进入临沂,与当时我北线预定 战斗发起日期(最早为十八日)相隔 尚有四天。如南线之敌继续前进,则 在我打响第二天即可赶上与北线之敌 会师。

11 北线战况 南线之敌占领临沂后,北线敌情共发生了四次变化。
第一次敌情变化:十五日晚,王耀武发觉我部队自费县 向西北运动,同时由于其南线部队迅速进入临沂,估计我 主力转移方向,乃于十六日调整部署,全线后缩。第四十 六军自新泰撤至颜庄地区;李仙洲总部及第七十三军的第 十五师、第一九三师自颜庄撤至莱芜地区;第十二军的新 编第三十六师自蒙阴寨及南北师店撤至口镇、上有庄一线, 归第七十三军指挥;第十二军率第一一一师、第一一二师 北调胶济线,担任张店、明水一线守备。 第二次敌情变化:王耀武判断我们要打他,将其部队后 撤,并获得了徐州绥署的同意。但国防部参谋总长陈诚却 认为我放弃临沂,是由于鲁南战役伤亡巨大,不堪再战, 并谓刘邓部队未能打下民权,因此估计我可能放弃山东, 退向黄河以北。陈诚妄图乘此机会,实行南北夹击,将我 主力歼灭于沂蒙山区,乃令王耀武确保新泰、莱芜,并派 有力一部插向大汶口以南地区,断我退路。我们得知此情 况后,认为还有歼灭敌人的机会。

12 北线战况 第三次敌情变化:我部署刚定,敌又发觉我主力北移, 特别是发觉我第一纵队第一师在莱芜以西等了两三天,同 时也发觉我右路军在鲁村集结,加上几个逃跑的俘虏兵回 去告密,情况又起了变化。 第四次敌情变化:敌发觉其第七十七师在博山以南 的和庄地区挨打,即令第四十六军于当晚(二十日晚)自 颜庄星夜北撤莱芜,并拟以第一九三师两个团于二十一日 上午自莱芜北援,接应第七十七师归建。当时,我们一方 面要歼灭第七十七师,另一方面要切断第四十六军退路, 同时又要阻击莱芜之敌向东北增援,遂令第四、第七纵队 于当晚插至莱芜、颜庄之间,切断第四十六军退路,第四 纵队并参加攻击莱芜。当晚,口镇及莱芜外围打响;第十 纵队占领锦阳关。二十一日晨,敌第七十七师大部被我解 决。

13 3 莱芜战役名将 部分

14 我军将领——陈毅 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 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 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 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 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 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 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 流”。1968年,下放石家庄。1972年去世。 主要领导了黄桥战役、孟良崮战役(莱芜战 役)、淮海战役、上海战役。

15 我军将领——粟裕 粟裕( ),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 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 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 井冈山,参加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 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抗日 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 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 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 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 员兼代政委等职,主要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徐 (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 (莱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上海战役等。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 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 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16 我军潜入国军将领——韩练成 韩练成(1909—1984),宁夏固原县人。原国民党 军高级将领。韩练成将军是中国共产党深入龙潭虎 穴的四大传奇将军之一,是被蒋经国称为在“总统 身边隐藏时间最长、最隐秘的隐形将军”。 韩练成1948年脱离国民党部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 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韩练成是中国共产党 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解放后 曾任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甘肃省副省长等。 1947年1月28日,韩练成到徐州参加蒋介石、陈诚 召开的军事会议,回来后马上把国民党进行鲁南作 战、全迁临沂共匪的方案这一重要情报通过解魁传 达到临沂的华野。1947年2月1日,国民党第二绥靖 区副司令李仙洲下达了占领新泰、莱芜的命令。韩 练成马上把这一情报告诉杨斯德要他立即报告华野, 华野迅速制定了在莱芜一带打一仗的作战方案。

17 国军将领——李仙洲 李仙洲(1894年6月17日~1988年10月22日),山东河 西县人(现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赵官镇大马头村)。第 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东征。 抗战期间在山东对日军作战。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 年)6月3日中午,蒋介石夫妇由北平飞抵济南。在空军 第九战区司令部设行辕,召见山东国民党军政首脑王耀 武、丁治磐(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第二 绥靖区副司令长官)。莱芜战役时被俘,1960年11月被 特赦释放。此后,历任山东省政协秘书处专员,省政协 委员、常务委员,民革山东省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等 职。1978年2月起任五、六、七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 1983年当选民革中央委员会顾问;后又被选为民革中央 监察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1984年6月被推选为黄埔同 学会理事,任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1988年10 月22日在济南逝世,终年94岁。

18 4 莱芜战役结果与意义 部分

19 在政治上 粉碎了敌人占我临沂以后的狂妄宣传。敌占我临沂后,曾大肆宣传歼灭十四 个旅,但不到十天,我们即予以歼灭其七个师的严重打击。对此,美国官方 报纸也不得不承认:“国军占领临沂未及十日,共军又包围济南。”新闻记 者访问国民党宣传部长彭学沛,质问鲁中形势时,彭答:“你们勿轻信共方 宣传,只要看国军在各战场始终是前进的,即可知道。”记者又问:“共军 既被消灭十几个旅,又有何力量包围济南?”彭哑口无言,敌之狂妄宣传终 于被完全揭穿。 轰动了国民党统治区各界人士,表现了群众对我解放军胜利的关切。一般中 间与进步人士一致认为:国民党的军事失败,将更加助长其政治、经济危机 的增长。正因为如此,国民党恼羞成怒,要赶走我们在南京、上海、重庆等 地办事处的代表,逼迫我们撤退。 引起了敌人内部的恐慌和不安。在国民党高级要人中,张群说要寻找更好的 办法来恢复和谈。张治中则唉声叹气,说如果和谈没有办法,只好听天由命。 连美国大使司徒雷登也故意放出和谈空气。 更重要的是,这次胜利鼓舞了全解放区军民的斗争情绪,提高了斗争勇气, 增强了胜利信心。正面战场的胜利,同时也有力地支援了敌后。淮北已站住 脚跟,盐阜、淮海已打开局面,苏中前两个月很紧张,当今也已经开始打开 局面,敌后军民的信心较前更加提高。我们部队经过这次胜利,士气更加高 涨,新兵更加容易巩固;俘虏也受到教育,相信我们有力量。

20 在军事上 给了敌人首脑机关一个严重打击,敌人的军事机构开始由动 摇逐渐走向崩溃。蒋介石本人于二十四日晚亲赴济南,停留 五六小时,又匆匆飞回南京。王耀武怪陈诚不采纳下级意见, 陈诚怪蒋介石干涉其军事职权。徐州绥署也因此被撤销,薛 岳另候任用,由顾祝同率陆军总部移驻徐州,统一指挥徐、 郑两绥署部队。根据我们了解,薛岳用兵尚机敏果断,而顾 祝同则历来是我军手下的败将,这无异以庸才代替干才。在 高级军事指挥人员的更迭上,正象征着国民党的日暮途穷, 最后必然会走向崩溃。 滋长了敌高级将领的悲观失望情绪,同时也增加了敌人内部 的矛盾。王耀武写给第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的信中说:“莱 芜战役,损失惨重,百年教训,刻骨铭心。”敌第七十四师 师长张灵甫要求休整,并说:“本师装备不适合山地作战。” 李天霞则屡次装病请假要求不干。莱芜战役的胜利,在精神 上的确给了敌人一个严重打击。

21 在军事上 在军事战略上,我们达到了错乱敌人部署,使敌人手忙脚乱, 仓皇应付。他们花了不少人力物力经营了半年才打通的胶济线, 不得不弃于一旦。我们只经过一个莱芜战役,就收复了县城十 三座、重镇数十处,控制铁路线五百余里。敌人物资无法运走, 仅周村一地即丢下三个满储弹药的仓库和百万多斤粮食。在北 线,最近敌又拟空运几个师到济南。在西线,号称全国主力的 第五军也调来津浦线,与原来津浦线上的敌人会合,妄图北犯, 解济南之危。在南线,敌进攻临沂扑了空,未找到我主力决战, 反背上包袱,骑虎难下,丢了可惜,不丢又怕挨打。记得我军 在鲁南歼灭敌第二十六师、第一快速纵队及第五十一师后,敌 仍按原定计划向临沂前进,部署未乱,但这次敌人已完全陷入 被动。在战略上我们争取了主动权,我们已开始能够调动敌人, 使敌人听从我们指挥了。 我们完成了大的机动和大的歼灭任务,获得了空前的胜利,解 除了敌对我鲁中山区的威胁,打通了与渤海、胶东的联系。在 一次战役中,仅以六十三个小时就俘虏了四万多敌人,加上被 我毙伤的共歼敌六万人左右,我仅伤亡六千余人,这在中国战 史上是少有的。

22 莱芜战役烈士英名录 亓学正 徐芹修 王振英 张训诰 李光顺 狄聘三 张玉兹 徐太珍
逯德圣 吕海廷 吕心仁 谷玉胜 谷玉珍 李淑功 崔日诗 张边吉 尚庆永 魏勋业 魏士先 吕荣超 陶立孟 胥促宾 刘来吉 申明瑞 车立都 郭晋业 郭怀友 贾同昌 刘宗禹 高洪来 吕清楚 李效景 李效灏 朱茂吉 王克贞 贾绪绍 石茂田 张立伦 杨德文 王灿德 陈贯商 李传颂 李秋菊 李金生 吕逢三 时近清 张培训 亓秀山 毕永兴 鹿保进 陈录田 曹占峰 李维凯 齐化东 雷现昌 吴维成 纪瑞武 齐瑞亭 毕墨德 姜庆永 冯海泉 宿奉西 吕厚德 毕于山 毕宗周 王奎宜 王子贵 王哲会 戴英武 刘学秀 张清富 吴茂泗 陈洪钊 齐瑞富 高亨敏 高志廷 郭殿林 李光清 刘学武 刘保武 何式清 李磊实 李化欣 孙心恒 郭庆爵 程明申 伊开文 黄宪良 吴维兴 高占山 吴西讷 赵功起 刘训孝 赵兴信 高京奎 周俊荣 王恒善 王恒顺 王孝善 王加昌 尚怀献 龚建恂 巨科芹 郑兴梓 魏少巨 刘俊明 高祥太 董学远 秦孝雨 李爱宣 齐文选 齐文记 韩克珍 石成俊 李志绪 李永春 李宝春 孙兆瑞 杨信章 狄立和 等六千余人

23 ~ 模板来自于 23


Download ppt "我的一次红色之旅经历 班级:软件14-1 姓名:闫鑫 学号:20143504019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