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基础篇 第二章 物流的功能要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基础篇 第二章 物流的功能要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础篇 第二章 物流的功能要素

2 第一节 运输 CASE Haier物流是Haier集团为发展配送服务而建立的一套完备齐全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Haier物流拥有16000部货车,通过分布在全国的服务网络,可视的、灵活的管理系统去帮助客户,并提高对客户的响应速度和及时配送。Haier物流管理各种形式的运输模式,包括快递、整车、零担、空运、海运和铁路运输,并按照客户的要求,应用各种先进的费率计算系统向客户提出建议。通过集中运输中心的建立,Haier物流可以整合所有承运者,选择合适的承运工具,大幅度地降低偏差和运输成本。 运输在物流中的关键作用是什么? 合理化运输的途径有哪些?

3 1.1运输的概念 1.2运输的特征 运输是指通过运输工具和方法使货物在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或者是物流据点之间的流动。
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运输不产生新的实物形态产品 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4 1.3运输的地位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运输可以创造“场所价值” 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在生产过程中,运输是生产的直接组成部分,没有运输,生产内部的各环节就无法连接 在社会上,运输是生产过程的继续,这一活动联结生产与生产、生产与消费的环节,联结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联结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运输可以创造“场所价值” 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5 1.4各种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是我国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主要工具为汽车。
特点:灵活机动、运输过程的换装环节少,运输速度较快,运输费用较低 缺点:运量较小,长距离运输比铁路运输效率低、费用高 适合于中短距离、中少量的高频率配送 铁路运输 是我国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 特点:运量大、速度快、可靠性高、连续性强、远距离运输费用低、一般不受气候因素影响 缺点:受线路、货站、运行时刻、配车、遍列等因素影响,不够灵活,近距离运输的费用较高 适合于中长距离的大批量运输

6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特点:载重量大、能耗小、航道投资省、运输费用较低 缺点:运输速度慢、装卸搬运费用较高、航运和装卸作业受气候条件的约束
适合于长距离、大批量的运输,适应于原材料、中间产品的运输 航空运输 特点:运输速度快,货物包装要求低 缺点:运输费用高、重量受限制,对航空港设施要求高,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适合于长距离快速运输,也适合于生鲜商品和高价、低重量小体积商品的运输

7 管道运输 联合运输 特点:运量大、连续性强、损耗小、运输安全、建设投资省,高度专业化,货物不需要包装,不受地面气候影响
缺点:单向封闭的运输系统,灵活性很差,一次性固定投资大 主要用于成品油、天然气等液体和气体的运输 联合运输 综合性运输方式,包括驮背式运输、卡车渡运或火车渡运、航空卡车运输等 特点:货物运输在途时间缩短,提高运输工具的利用率、方便用户,有利于开展集装单元化运输 缺点:对联运车站、码头以及装卸搬运能力的要求较高 适用于有联运条件的运输路线的货物运输

8 散装运输 集装箱运输 产品直接通过专用的运输工具,不需要进行产品包装的运输方式
特点:减轻了装卸搬运的劳动强度,节约包装材料,降低物流成本,中途损耗少 缺点:对运输工具有特殊要求 适用于水泥、原油、石油、煤、钢铁、沙石等 集装箱运输 是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 特点:运费较低,最大限度减少货损,高效率、高质量、标准化、专业化、节省包装费用,适用性强 缺点:需要采用统一的集装箱和配套的运输车辆,对搬运装卸机械的要求高 适用于各种产品

9 1.5运输的发展趋势 一贯拖盘化运输正在推广 门到门运输成为国际运输的主流 智能化运输迅速发展,ITS在运输中起着关键作用
新型“绿色”运输工具正在开发

10 1.6运输合理化 合理运输:按照商品流通规律、交通运输条件、货物合理流向、市场供需情况,走最少的里程,经最少的环节,用最少的运力,花最少的费用,以最短的时间,把货物从生产地运到消费地 意义: 加快货物调运时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繁荣城乡市场,发展商品经济,及时供应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改善流通部门的经营管理,减少货物在途资金的积压,加速资金周转 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货物运输中的损失、损耗,提高货物运输质量,节约运输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车船装载量,合理使用运输工具,充分发挥运输工具的效率,节约运力和社会劳力

11 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 运输距离 运输环节 运输工具 运输时间 运输费用

12 物流中不合理运输的表现 返程或起程空驶 对流运输 迂回运输 倒流运输 重复运输 过远运输 无效运输 运力选择不当--- 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明显的对流运输 隐含的对流运输 迂回运输 倒流运输 重复运输 过远运输 无效运输 运力选择不当--- 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弃水走陆 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 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

13 企业物流中合理运输的主要形式 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 直达运输
在物流活动中,对某种货物其由一定的生产区固定与一定的消费区。在产销平衡的基础上,按近产近销的原则,使货物走最少的里程,组织运输活动 特点:加强了产、供、销的计划性,消除过远、迂回、对流等不合理运输,降低了物流费用、节约运输成本 适用与单一、规格简单、生产集中、消费分散或生产分散、消费集中且调动量大的货物 直达运输 越过商业物资仓库环节或铁路交通中转环节,把货物从产地或起运地直接运到销地或客户,减少中间环节的一种运输方式 特点:减少中间环节,节省了运输时间和费用,灵活度较大 缺点:对于企业各部门分工协作程度要求较高 适用于某些体积大、笨重的生产资料运输

14 “四就”直拨运输 就厂直拨:物流部门从工厂收购产品,在经厂验收后,不经过中间仓库和不必要的转运环节,直接调拨给销售部门或直接送到车站码头运往目的地的方式 就车站直拨:物流部门对外地到达车站的货物,在交通运输部门允许站用货位的时间内,经交接经验收后,直接分拨或运给各销售部门 就仓库直拨:在货物发货时越过逐级的层层调拨,省略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直接从仓库拨给销售部门 就车船直拨:对外地用车、船运入的货物,经交接验收后,不在车站或码头停放,不入库保管,随即通过其他运输工具换装置直接运至销售部门 特点:运用直拨办法,把货物直接分拨给基层批发、零售中间环节,可减少一道中间环节,在时间与各个方面收到双重效益 在实际物流工作中,物流经理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直拨方式

15 合整装车运输 提高技术装载量 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
组织铁路货运过程中,同一发货人的不同品种发往同一到站,统一收货人的零担托运货物,由物流部门组配,放在一个车内,以整车运输的方式托运到目的地;或把同一方向、不同到站的零担货物,集中组配在一个车内,运到一个适当的车站再中转分运 可减少一部分运输费用,节约劳动力 适用于商业、供销部门的杂货运输 提高技术装载量 充分利用车船载重吨位和装载容积,对不同的货物进行搭配运输或组装运输,使用一运输工具能装载尽可能多的货物。 可提高运输工具的效率 主要做法:组织轻重配套装、实体解体运输、改进堆码方法 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

16 1.7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 满足下列5个条件可称为集装箱 特点 能长期反复使用,具有足够的强度 各种运输方式联运或中途中转时,箱内货物无须倒装
具有便于快速装卸和搬运的装置,可以从一种运输方式比较方便地直接换装到另一种运输方式 便于货物装满或卸空,能充分利用箱内容器 箱内几何容积在1立方米以上 特点 强度高、保护功能强、货损小 有储存功能 可以重叠垛放,有利于提高单位地面储存数量 集装数量大 具有标准化

17 集装箱运输方式 集装箱集疏运输 集装箱班轮运输 集装箱定期直达火车列车运输 集装箱火车专运列车、快运列车运输 集装箱联运 一般集装箱联运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门到门“的集装箱联运 大陆桥集装箱联运

18 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 保证货物运输安全,减少货损 节省包装材料,降低包装费用 简化运输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装卸效率,加速车船周转
可露天存放,减少仓库占用 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管理

19 第二节 仓储管理 case HP台式打印机面临的难题
DeskJet打印机是HP的主要产品之一,但随着其销售量稳步上升,库存的增长也紧随其后。 面临难题:HP的分销商都希望尽可能降低库存,同时尽可能快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导致了HP很大的保证供货及时性的压力,从而不得不采用备货生产的模式以保证对分销商准时的高可靠性,因而分销中心成为有大量安全库存的库存点。 合理化储存有哪些途径? 库存控制在物流中起怎样的关键性作用?

20 2.1仓储的概念 2.2储存的功能 储存:物品离开生产过程但尚未进入消费过程的间隔时间内在仓库中储存、保养、维护管理 库存控制与管理
储存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储存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储存可以创造“时间价值” 储存是“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源泉之一

21 2.3储存作业 运达、收货 卸货、搬运 暂存 验收 入库 保管 出库 搬运、装货 发货、运出

22 2.4物资维护保养 创造适合物资储存的环境条件 对部分所存物资进行个别技术处理 进行救治防护 温度条件 湿度条件 密封隔离条件
个别物品的封装 物品表面的喷涂防护 物品表面施以化学药剂 气相防锈保护 喷水增湿降温 进行救治防护

23 2.5仓库 仓库是以库房、货场及其他设施、装置为劳动手段,对商品、货物、物资进行收进、整理、储存、保管和分发的场所 仓库分类
按使用对象及权限:自备仓库、营业仓库、公共仓库 按所属的职能:生产仓库、流通仓库 按结构和构造:平房仓库、楼房仓库、高层货架仓库、罐式仓库 按技术处理方式及保管方式:普通仓库、冷藏仓库、恒温仓库、露天仓库、水上仓库、危险品仓库、散装仓库、地下仓库 特种仓库:移动仓库、保税仓库

24 自动化立体仓库 用货架---托盘系统储存单元化的货物,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或人工控制的巷道式起重设备取送货物的一种新型仓库 分类
仓库的建筑形式:整体式立体自动化仓库和分离式自动化仓库 仓库高度:高层自动化仓库、中层自动化仓库、低层自动化仓库 仓库容量:小型自动化仓库、中型自动化仓库、大型自动化仓库 控制方法:手动控制的自动化仓库、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仓库 货架形式:固定货架式自动化仓库、重力货架式自动化仓库

25 自动化仓库的优点 自动化仓库的使用条件 节省劳动力,节约占地 出入库作业迅速、准确,缩短了作业时间 提高仓库的管理水平
自动化仓库有利于物资的保管 自动化仓库的使用条件 物资出入库要频繁和均衡 要满足仓库建设的一些特殊要求 投资与回报 自动化仓库需要一支专业技术队伍

26 自动化仓库发展的趋势 自动化仓库已进入智能技术阶段 堆垛技术的快速、准确 信息处理技术实时、可靠 自动化仓库的规模
自动化仓库更适应现代生产方式 自动化仓库现代管理系统的运作

27 2.6储存合理化 不合理储存 储存合理化: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对于物流系统的功能 储存时间过长 储存数量过大 储存数量过低
储存条件不足或过剩 储存结构失衡 储存合理化: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对于物流系统的功能

28 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 储存合理化途径 质量标志 数量标志 时间标志 结构标志 分布标志 费用标志 进行储存物的ABC分析
适度集中储存 加速总的周转,提高单位产出 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 贯通式货架系统 “双仓法”储存 计算机存取系统

29 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储装备一体化的方式
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 采取高垛的方法,增加储存高度 缩小库内通道宽度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 减少库内通道数量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 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 “四号定位”方式 电子计算机定位系统 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 “五五化”堆码 光电识别系统 电子计算机监控系统 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 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储装备一体化的方式

30 2.7库存管理 概念:对库存物资的管理,主要包括库存业务管理、库存物资品种数量管理、库存成本管理和库存量的控制管理。 库存品种数量管理
物资编码 ABC分类 库存业务管理 订货过程 进货过程 保管过程 销售出库过程

31 库存成本管理 库存控制管理 零库存问题 订货费 保管费 缺货费 补货费 进货费和购买费 补充库存的方式 经济批量
在仓库中存储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为‘零’,即不保持库存 准时供应系统 看板方式

32 第三节 包装 Case Fruit Tree公司是一家生产各类果汁及一些水果制品的企业,随着零售点数目和类型的增加,果汁市场迅速地成长起来。FT公司所关注的最主要一个问题是果汁生产时的鲜度。十年前,FT公司的产品线是瓶装果汁和罐装水果的独立包装,所有的标签都是相同的,并且只有两种标准容器:瓶和罐。如果你需要苹果汁、梨罐头等,FT公司将会给你提供独立的产品。 然后,在过去十年中发生了许多变化,对果汁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这种趋势下,单一的包装形式很难适应多元的市场需要,从而出现了有些产品库存过多,而同类的其他产品却缺货的情况,因此公司需要需求另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33 FT通过将包装业务放置到仓储过程中完成,有效地解决了库存不均匀和生产预测的复杂问题
FT公司实行了将生产环节设计成为生产产品并将之放于未包装的罐或瓶上,这种产品被称为“裸装产品”。这种“裸装产品”相关的各瓶和罐一起被送入仓库,仓库成了一个为托盘化“裸装产品”、瓶和罐的半成品储存地。当顾客向FT公司提交每月的购买意向后,知道货物装车前两天,公司才会确认订单,并立即将订单安排到仓库四条包装线的其中一条上,完成最后的包装和发运工作。 FT通过将包装业务放置到仓储过程中完成,有效地解决了库存不均匀和生产预测的复杂问题 包装的功能是什么? 包装有那些方法?

34 3.1包装的概念 “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 国家标准GB 《包装通用术语》 3.2包装在物流中的地位 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的开头 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物流的始点

35 3.3包装的功能 保护功能 方便功能 销售功能 防止物资的破损变形 防止物资发生化学变化 防止有害生物对物资的影响
防止异物混入、污物污染、丢失、散失 方便功能 方便物资储存 方便物资装卸 方便运输 销售功能

36 3.4包装的分类 按功能不同 按产品的经营习惯 按包装层次 商业包装(销售包装) 工业包装 内销商品包装 出口商品包装 特殊商品包装 个包装
中包装(内包装) 外包装(大包装或运输包装)

37 按包装容器质地 硬包装 半硬包装 软包装 按包装使用范围 专用包装 通用包装 按包装使用次数 一次用包装 多次用包装 其他分类方法

38 3.5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应具备的性质 包装材料 保护性能 加工操作性能 方便使用性能 易处理性能 外观装饰性能 金属 玻璃 木制 纸和纸板
塑料 复合材料

39 3.6包装容器 包装袋 集装袋 一般运输包装袋 小型包装袋 包装盒 包装箱 包装瓶 包装罐 瓦楞纸箱 木箱 托盘集装包装 集装箱 塑料箱

40 3.7包装标记和标志 包装标记 包装标志 包装标记和标志的要求 一般包装标记 表示收发货地点和单位的标记 指示标志 危险品标志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办理 必须简明、清晰、容易辨认 涂刷、栓挂、粘贴标记和标志的部位要适当 要选用明显的颜色做标记或标志 标志的尺寸要注意

41 3.8包装技术和方法 一般包装技法 特殊包装法 对内装物的合理放置、固定和加固 对松泡产品进行压缩体积 合理选择外包装形状尺寸
合理选择内包装形状尺寸 包装外的捆扎 特殊包装法 缓冲包装 防潮包装 防锈包装 防霉腐包装 防虫包装 危险品包装 特种包装 充气包装 真空包装 收缩包装 拉伸包装 脱氧包装

42 3.9包装合理化、标准化和现代化问题 合理化 标准化 现代化 防止包装不足 防止包装过剩 从物流总体角度出发,用科学方法确定最优包装
包装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 工农业产品的包装标准 包装工业的产品标准 现代化 关于包装模数问题 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 包装的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处理 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

43 第四节 装卸搬运 CASE 在第五届国际物流会议上,美国产业界人士明确指出,当前美国全部生产过程中只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制造,95%的时间则用于装卸搬运、储存等物流过程。根据运输部门考察,在运输的全过程中,装卸搬运所占的时间为全部运输时间的50% 装卸搬运涉及到哪些方面? 如何才能提高装卸搬运的效率?

44 4.1装卸搬运的概念 4.2装卸搬运在物流中的地位 “装卸是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通常指短距离)为目的的活动叫搬运” ----国标 4.2装卸搬运在物流中的地位 会伴随流通活动的始终 是其他物流环节相互联系的桥梁 是一项独立的作业 是影响物流效率、体现物流水平、决定物流技术经济效果的重要环节

45 4.3 装卸搬运的特点 4.4装卸搬运的分类 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 是支持、不保障性活动 是衔接性的活动 按装卸搬运施行的设施、设备对象
按装卸搬运的机械及机械作业方式 吊上吊下 叉上叉下 滚上滚下 移上移下 散装散卸 按被装卸物的主要运动形式 按装卸搬运的对象 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

46 4.5搬运装卸工作组织 装卸作业方法 原则 单件装卸 单元装卸 散装作业 有效作业原则 集中作业原则 简化流程原则 安全作业原则
托盘装卸、集装箱装卸、货捆装卸、集装网、集装袋装卸、挂车装卸 散装作业 气力输送装卸、重力装卸、机械装卸 原则 有效作业原则 集中作业原则 简化流程原则 安全作业原则 系统优化原则

47 4.6装卸搬运合理化 防止无效装卸 充分利用重力进行少消耗的装卸 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指数 缩短搬运距离
减少装卸次数 物流设施和设备 装卸作业组织调度工作 消除多余包装 去除无效物质 充分利用重力进行少消耗的装卸 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指数 缩短搬运距离

48 4 处于搬运状态 3 置于搬运机械上 2 置于托盘内 1 成捆或装入箱内 0 散放在地面上

49 放置状态 需要进行的作业 活性指数 整理 架起 提起 拖运 散放地上 置于一般容器 1 集装化 2 无动力车 3 动力车辆或传送带 4

50 货物状态 活性指数 1 2 3 4 散放,要运输时必须先集装或一件件地处理,在运输工具上还需采取固定、苫盖、防震等保护
事先预垫,可直接穿吊索或用叉车装上运输工具,或预先放于企业内部的集装箱、托盘、网络之上 1 事先将货物置于本行业范畴的集装工具上,运输时装上运输工具即可转入本行业范畴的运输 2 事先将货物全部置于集装工具中,装到运输工具上后就可以转入全面的运输 3 不但事先将货物装入全部集装工具中,而且将集装工具放在运输工具上,一起动就可开始运输 4

51 充分利用重力和消除重力影响,实现装卸搬运作业的省力化

52 第五节 配送 case Wal-Mart的前任总裁大卫.格拉斯曾说过:“配送设施是Wal-Mart的关键之一,如果说我们有什么比别人干得好的话,那就是配送中心。”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是Wal-Mart达到最大销售量和低成本进行存货周转的核心。 配送和送货有区别吗? 配送中心的作用是什么?

53 5.1配送的概念 配送的定义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国标 配送与送货的区别 送货主要体现为生产企业和商品经营企业的一种推销手段;配送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专业化分工的产物 送货方式对用户而言只能满足其部分需求;配送是将用户的要求作为目标 送货是送货单位的附带性工作;配送是专门进行的服务 送货在商流中只是一种服务方式;配送不仅是物流手段,更是物流体制

54 配送与商流的关系 配送的作用 配送与市场营销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 配送系统具有把制造商、批发商和营销渠道联系在一起的能力
物流配送成为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功能 配送的完成周期所涉及到五个相关活动 配送的作用 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系统 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 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是低库存或零库存 简化手续,方便用户 提高供应保证程度

55 5.2配送方式 按配送组织者 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 按配送时间及数量 商店配送 配送中心配送 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多品种、少批量配送
配套成套配送 按配送时间及数量 定时配送 定量配送 定时定量配送 定时、定路线配送 即时配送

56 5.3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职能 配送中心作业环节 社会职能 具体职能 订单处理 集货 储存 拣选、分货与配货 装车 输送 “播种”方式
保管职能 倒装职能 分类职能 加工职能 装卸职能 输送职能 情报职能 “播种”方式 “摘果”方式

57 配送中心分类 按配送中心层次 按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 按运营主体不同 主配送中心 子配送中心 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中心 面向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
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 按运营主体不同 以制造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以批发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以零售业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以仓储运输业者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58 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特征 物流配送反应速度快 功能集成化 服务系列化 作业规范化 目标系统化 手段现代化 组织网络化 经营市场化 流程自动化
管理法制化 电子化和数字化

59 类型 专业配送中心 柔性配送中心 供应型配送中心 销售配送中心 城市配送中心 区域配送中心 储存型配送中心 流通型配送中心

60 第六节 流通加工 在日本东京、大坂、名古屋等地区的90家物流公司中有一半以上具有流通加工业务,且加工规模都很大
濒临东京湾的浦安钢铁基地是一个占地110万平方米的大型钢铁流通中心,在此集中了172家钢铁流通企业,一年钢铁加工量达300万吨以上 在美国,单纯的储存企业已经被淘汰,通过流通加工面向各种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和零散用户的服务已成为主流 流通加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其作用又是什么? 怎样才能使流通加工更合理?

61 6.1流通加工概念 定义 流通加工是物品从生产领域向销售领域流动过程中,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的加工作业的总称 流通加工产生的原因 现代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消费的个性化发展的结果 人们对流通作用观念的转变 效益观念的树立

62 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 流通加工的作用 加工对象 加工深度 加工责任人 加工附加价值 提高加工材料利用率 方便用户
提高加工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方式的优势 改变功能,提高收益

63 6.2流通加工的形式 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深加工 为满足需求多样化进行的服务性加工 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加工
为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的加工 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 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 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流通加工 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的流通加工 以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利润为目的的流通加工 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

64 6.3流通加工的内容与方法 输送水泥的熟料在使用地磨制水泥的流通加工 集中搅拌商品混凝土 剪板下料加工 木材的流通加工 动力配煤加工
平板玻璃流通加工 其他流通加工

65 6.4流通加工合理化 不合理的流通加工 合理化途径 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 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加工和配送结合 加工和配套结合 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 加工和节约结合

66 第七节 物流信息 Case Wal-Mart的成功还有一点应该归功于它的卫星咨讯处理系统。利用该系统,Wal-Mart把制造商、物流商融入自己的营运网络,别人要30天才能完成的配送补货,Wal-Mart只要5-7天就能完成,这个也是其维持“天天平价”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Wal-Mart一直都钟情于依托强大的信息系统进行零售供应链的优化管理,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打造核心竞争力。 物流信息对企业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物流信息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取?

67 7.1物流信息的概念 定义 物流信息特征 物流信息的功能
物流信息是在物流活动进行中产生及使用的必要信息,它是物流活动内容、形式、过程以及发展变化的反映 物流信息特征 物流信息量大,信息种类多 物流信息分布广 物流信息动态性强 物流信息的一致性要求很强 物流信息的功能

68 *战略 联盟形成 *能力和机会 的开发和提炼 *集中的/以利润为 基础的顾客服务分析 制定战略计划 决策分析 *车辆、生产日程安排 *存货水平和管理 *网络/设施选址配置 *与第三方/外源的垂直一体化 管理控制 *金融衡量 *顾客服务衡量 *成本 *生产率衡量 *资产管理 *质量衡量 交易系统 *记录订单内容 *装船 *安排存货任务 *定价和开发票 *作业程序选择 *消费者询问

69 6.2物流信息的分类 按信息在物流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按信息流的流程和范围 按信息的加工程度不同
订货信息、库存信息、生产信息、发货信息、物流管理信息 按信息流的流程和范围 企业内部的物流信息、企业间的物流信息、社会物流信息 按信息的加工程度不同 原始信息、加工信息

70 6.3物流信息平台 含义:是GPS、GIS和电子商务等多种技术在经贸、交通运输、仓储、货运代理、联运、集装箱运输以及政府行业管理等物流相关领域的集成应用,是依托区域综合物流信息服务中心的一种重要的基础系统 功能 基本功能 数据交换 信息发布 会员服务 在线交易 扩展功能 智能配送 货物跟踪 库存管理 决策分析 金融服务

71 物流信息平台的结构 船代 海关 检验检疫 边检、港监 码头 船公司 外理 运输管理 仓储管理 代理管理 条码 EDI 场站 互联网 系统管理
财务管理 仓储 GPS WN 货代 客户管理 车队 铁路

72 6.4物流信息系统 设计原则 规划与开发 完整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借助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原则 借助外部咨询原则 系统规划
系统开发过程

73 6.5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 条形码技术 EDI技术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 射频技术 GIS技术 GPS技术


Download ppt "基础篇 第二章 物流的功能要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