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公共支出 第一节 公共支出分类 第二节 公共支出规模分析 第三节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公共支出 第一节 公共支出分类 第二节 公共支出规模分析 第三节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公共支出 第一节 公共支出分类 第二节 公共支出规模分析 第三节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2 Chapter 3 Analysis of the scope and structure of public expenditure
3.1 The classifications 3.2 Analysis of the scope of public expenditure 3.3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3 第一节 公共支出分类 一、按财政功能分类 (classification by fiscal functions) 经济建设费 社会文教费
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 其他支出

4 二、按支出用途分类 (classification by spending purposes)
V M C 社会总产品价值 分配 补偿基金 消费基金 积累基金 再分配 消费社会总产品 再生产价值 补偿(重置投资) 净投资 消费 总投资 图3-1 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过程

5 公共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的经济分析意义: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classification by economic features) 公共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的经济分析意义: 1.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 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 的原则 3.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 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6 (classification by time when public expenditure obtains benefit)
四、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classification by time when public expenditure obtains benefit) 1、经常性支出。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社会保障支出。 2、资本性支出。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

7 五、国际分类方法 表3-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政支出分类 1一般公共服务 1经常性支出 2国防 (1)商品和服务支出
职能分类 经济分类 1一般公共服务 经常性支出 2国防 (1)商品和服务支出 3教育 )工资、薪金以及其他有关项目 4保健 )商品和服务的其他购买 5社会保障和福利 (2)利息支付 6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 (3)补贴和其他经常性转让 7其他社区和社会服务 )对公共企业 8经济服务 )对下级政府 (1)农业 )对家庭 (2)采矿业 )对其他居民 (3)制造业 )国外转让 (4)电业 资本性支出 (5)道路 (1)现存的和新的固定资产的购置 (6)水输送 (2)存货购买 (7)铁路 (3)土地和无形资产购买 (8)通信 (4)资本转让 (9)其他经济服务 净贷款 9无法归类的其他支出 (1)公债利息 (2)其他 表3-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政支出分类

8 第二节 公共支出规模分析 一、衡量政府活动规模的指标 二、公共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三、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measurements of fiscal activities) 二、公共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of public the common trends expenditure scope) 三、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the particularity of public expenditure scope in China) 四、公共支出合理规模的选择 (choices of reasonable public expenditure scope)

9 一、衡量公共支出规模的指标(measurements of fiscal activities)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一、衡量公共支出规模的指标(measurements of fiscal activities) (一)反映政府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 财政收入占GDP(GNP)的比重 财政支出占GDP(GNP)的比重

10 (二)反映公共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 1.公共支出增长率: 2.公共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3.公共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二)反映公共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 1.公共支出增长率: 2.公共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3.公共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11 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一)瓦格纳法则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原因:(1)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断扩张的市场与市场中的行为主体之间关系日趋复杂,各种摩擦不断增加,需要建立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2)经济的不完全竞争日益加剧,需要政府参与资源配置;(3)外部性的存在;(4)教育、文化、保健、福利等服务的收入弹性较大,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支出。

12 瓦格纳法则的图解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G3 G2 G1 人均GDP Y1 Y2 Y3 图3-2 瓦格纳法则的解释

13 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 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14 美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 Eg(系数) MGP(%) 总支出 民用支出 1890-1929 1929-1950 1950-1970
1.7 1.9 1.6 1.1 1.8 1.2 10.9 30.4 35.9 34.6 9.0 18.5 26.5 30.7 表3-2 美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

15 美国财政支出中主要项目 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
美国财政支出中主要项目 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 图3-4 美国财政支出中主要项目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

16 (二)后来经济学家的论述 1.皮科克(Peacock)和威斯曼(Wiseman)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在正常年份公共支出呈现出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剧变”(如战争、经济大危机或严重灾害)时,公共支出急剧上升;当剧变期结束之后,公共支出水平会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水平。 有3种效应会导致财政支出水平的增长: (1)替代效应:公共支出替代私人支出,高税收水平替代低税收水平。 (2)集中效应:中央政府的收支增加,而地方政府的收支相应收缩。 (3)检查效应:对剧变的检查和反思。

17 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2.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W.W.Rostow)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投资中占有较大份额,所以公共支出中用于公共投资部分比重很大,增长的速度也很快。 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公共投资继续进行,但此时公共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同时,政府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都将增加。 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用于解决社会公平的转移性支出将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使整个社会公共支出增加。

18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鲍莫尔从公共部门生产函数中投入品价格的角度,对公共支出增长现象作了解释。他把经济部门分为两大类:进步部门和非进步部门(如公共部门)。 进步部门:单位劳动小时的生产率累积性提高,这是由于规模经济与技术变化造成的。 非进步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大大慢于进步部门的增长速度。 两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不同,而工资要求以同比例提高,造成公共支出增加。

19 推导过程: 设产出只由劳动投入得来。非进步部门的产出为X1,劳动投入量为L1;进步的私人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以指数变动率的速度提高,私人部门的产出为X2。 则生产函数为:X1t=α1L1t X2t=(α2ert)L2t

20 假设两类部门之间的工资率相等,它们与私人部门的生产率同步增长,即:
Wt=W0ert 可得: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为: C1t=(W0ert)L1t/α1L1t=(W0ert)/α1 C1t=(W0ert)L2t/(α2ert)L2t= W0/α2 由上两式可知: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与私人部门的生产率同步增长,而私人部门的单位成本保持不变。

21 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一)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增长的基本特征 (二)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原因的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一)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增长的基本特征 (二)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原因的分析

22 图3-5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趋势(%)

23 中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 年份 Eg(系数) MGP(%) MGP (%)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2.50 1.25 -0.35 -0.99 0.90 0.21 0.00 0.71 0.72 0.15 0.41 0.95 66 39 11 26 21 28 24 17 16 3 8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平均 0.59 0.45 0.80 1.01 1.68 3.25 4.65 2.28 2.62 2.45 0.68 10 7 9 12 20 40 64 37 47 48 23 表3-3 中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

24 中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

25 四、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选择 (一)简略的回归分析模型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 (三)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四、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选择 (一)简略的回归分析模型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 (三)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四)完善政治决策程序

26 七个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对财政支出规模Gxt的制约模型:
1.同国外横向对比 : 公式: Gxt=a+bGDP (3.1) 式中Gxt——同一年各国的财政支出; GDP——同一年各国的GDP;a、b——待定系数 例1:从发达国家中选取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和瑞典七国(数据来源于OECD国家《1995年发展报告》以及《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运用公式(3.1),代入各国财政支出和GDP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OLS方法,可求出GDP对财政支出的制约模型如下: 七个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对财政支出规模Gxt的制约模型: Gxt= GDP R2=0.9584

27 图3-8 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和GDP关系的横截面回归分析

28 2.国内纵向对比 公式: Gxt=a+bGDP 式中Gxt——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不同年度的财政支出规模 ;GDP——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上述财政支出规模相对应的不同年度的GDP规模;a、b——待定系数 例2:选取从1980年到2000年中国财政支出和GDP数据(数据来源见中国统计年鉴),利用(3.2)式和OLS方法,计算出我国GDP对财政支出的静态时序回归模型如下: Gxt=0.1379GDP (本模型的单位为亿元) R2=0.9374 其中,R2为决定系数,其拟和情况较好(见表3.2),该回归模型能够反映发达我国自80年以来,财政支出与GDP的制约影响关系。

29 图3-7我国财政支出和GDP关系的时序回归分析

30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 1.经济性因素 2.政治性因素 3.社会性因素

31 第三节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一、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一)消耗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1、对流通领域:增加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2、对生产领域:需求增加,价格上升,扩大生产。 3、对分配领域:如果政府的购买发生倾斜,会使不同企业或部门产生不同的影响。

32 (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一个简化了的事例
O 食品 其他物品支出 A’ B C I A

33 二、财政支出结构实证

34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 “五五”时期 “九五”时期 图3-8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 (%) 行政管理费 其他 5.3%
经济建设费 59.9% 社会文教费 14.4% 国防费 16.4% 行政管理费 5.3% 其他 4.0% “九五”时期 经济建设费 38.3% 社会文教费 27.2% 国防费 8.3% 行政管理费 15.7% 其他 10.5% 图3-8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 (%)

35 我国各时期财政支出主要项目的比重 表3-4 我国各时期财政支出主要项目的比重(%) 四五时期 40.3 3.5 4.1 8.7 1.2
基本 建设 支出 挖潜改造金 和科技三项费 支农生产 支出和农 业事 业费 文教科学卫 生 事业费 抚恤和 社会福 利 事业费 国防费 行政 管理费 政策性 补贴 四五时期 40.3 3.5 4.1 8.7 1.2 19.1 4.5 / 五五时期 35.1 5.5 6.6 11.0 2.0 16.4 4.9 六五时期 25.1 5.7 5.8 15.7 1.8 11.9 0.8 七五时期 20.5 6.5 19.0 1.6 9.1 8.8 12.6 八五时期 12.1 7.1 6.8 21.3 2.1 9.5 6.9 九五时期: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13.2 11.4 11.1 12.9 16.1 6.0 5.9 6.4 5.1 4.8 21.5 20.6 20.0 18.3 17.2 1.5 1.4 8.3 8.2 7.6 12.0 13.1 12.3 11.6 11.3 6.1 5.3 表3-4 我国各时期财政支出主要项目的比重(%)

36 两类国家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 类别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购买性支出 45.2 61.5 其中:经常性支出 34.9 50.1
类别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表3-5 两类国家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 购买性支出 其中:经常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其中:公债利息 补助金 其他 合计

37 我国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及其比重 表3-6 我国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及其比重(单位:亿元) 1978 11.2 1.0 - 18.9 1.7
政策性补贴 (价格补贴) 企业亏损补贴 债务支出 抚恤与社会福 利救助费 转移性支出 合计 绝对数 比重 (%) 1978 11.2 1.0 18.9 1.7 30.1 2.7 1980 117.7 9.3 28.6 2.3 20.3 1.6 166.6 13.2 1985 261.8 10.3 507.0 19.9 39.6 31.2 1.2 839.7 33.0 1990 380.8 9.9 578.9 15.0 190.4 4.9 55.1 1.4 1205.2 1995 364.9 4.6 327.8 4.1 878.4 10.9 115.5 1686.6 21.0 1996 453.9 4.7 337.4 3.5 1311.9 13.7 128.1 2231.3 23.3 1997 551.9 4.8 368.5 3.2 1918.4 16.7 142.2 2981.0 25.9 1998 712.1 6.4 333.5 3.0 2352.9 21.1 171.5 3570.0 32.1 1999 697.6 4.5 290.0 1.9 1910.5 12.4 179.9 3078.0 20.0 2000 1042.3 5.9 278.8 1579.8 8.9 213.0 3114.0 17.5 表3-6 我国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及其比重(单位:亿元)

38 三、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职能结构 和支出用途结构 (二)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结构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三、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职能结构 和支出用途结构 (二)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结构 (三)当前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的政策和措施

39 近期内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是: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近期内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是: 1.实行重点倾斜政策 2.根据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方针,对一般支出实行零增长政策 3.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适量发行国债,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工程,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中西部倾斜 4.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缩小地方间财力差距,协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中央财政的调控作用,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干预基地建设


Download ppt "第五章 公共支出 第一节 公共支出分类 第二节 公共支出规模分析 第三节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