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重点掌握:摄象机与录像机操作技巧(摄像要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重点掌握:摄象机与录像机操作技巧(摄像要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重点掌握:摄象机与录像机操作技巧(摄像要领);
第八章 摄像与录像 重点掌握:摄象机与录像机操作技巧(摄像要领); 摄像构图(静态构图、动态构图); 注意了解:特殊摄像(阴雨天摄像) 重要名词:摄像构图。 重要问题:静态构图

2 一、拍摄前的准备 为了保证摄像任务的完成,在每 次摄像前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 出外景拍摄,更要认真检查机器是否 正常,附件是否齐备。
第一节 摄像机的操作 一、拍摄前的准备 为了保证摄像任务的完成,在每 次摄像前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 出外景拍摄,更要认真检查机器是否 正常,附件是否齐备。

3 1.摄像机电源。   在拍摄新闻或其他外景时,一般要使
用直流电池作电源。拍摄前应把所需电池 充好电,并多带几块备用。 室内拍摄,时间较长,位置又可固定不 动,可用交流供电。

4  2.话筒:     有时在拍摄新闻节目或课堂实况录像情况下,需要同期录音,就要使用话筒。     摄像机与被摄对象较近的情况下,话筒可以直接安装在摄像机上。     话筒也可以由采访者拿在手中,为了便于活动,需要一根长电缆线(话筒线)。要注意话筒的位置。如果是会议或课堂实况,话筒也可固定在被摄人物前,这时需要支话筒支架。

5 3.摄像机电缆。    连接摄像机和录像机的多芯电缆有14芯,26芯等,不要忘带,最好能检查完好。用视频线、音频线连接,则用手动控制录像机的启停。

6  4.三脚架。   在教学片或其他专题片拍摄中,最好
使用三脚架,这样拍出的图像更平稳。 新闻一般不用。要带上与摄像机配套的 托板。(三脚架高度的调整,水平的调 整,水平、垂直转动的锁扣)

7 5.录像机及磁带。     录像机也需要电池,要准备充分。磁带要够用。并注意检查是否带防抹安全帽。如果无安全帽,则录像机不记录。最好在出发前试录一下。

8 6.彩色监示器。     为了保证拍摄画面色彩的正确,有时需带上一个便携小监示器,以检查录制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可不用。

9 7.照明设备。     新闻灯有直流供电和交流供电两种。直流供电时间短,交流供电的使用起来不方便,需要用电缆盘。注意电缆盘上的插头最好是活动的,以防有些插座插不下去。 行前应检查新闻灯管是否损坏,如到远的地方,应带上几支备用灯管及保险丝、电工工具。    注意不要把电源接错,打灯时按顺序开关,开启时不要对着人。

10 二、调整       (一)摄像机的调整  1.聚焦的调整:(前聚焦和后聚焦调整)   为了确保摄像机在变焦过程中,从广角到 摄远之间,均能使景物的图像清晰,需要对镜头 的焦点进行调整。   有时会发现,前聚焦调节清晰了,可当拉开 之后,景物又变得模糊了。这时就需要调整后聚 焦。 采用“特写聚焦法”,即推成特写用聚焦 环调节清晰后,拉开并至其他景别时图像仍然清 晰。

11  2.选择滤色片。     摄像机中设置了多种滤色片,以适应不同色温的光线条件。一般都可以从转盘附近的机身上找到滤色片所对应的色温条件。       如:1号 32000K 用于室内灯光条件;       2号 56000K +1/4ND 用于晴天日光,ND为中性滤光片透光率为1/4;       3号 56000K 用于阴天条件;       4号 56000K+1/16ND       色温片的作用是把不同光源的色温转变为32000K,满足摄像机白平衡调整的要求。    选择滤色片要根据光线的情况及时调整。 否则图像的白平衡调整可能就不能进行,使图 像出现偏色。

12 3.调整黑、白平衡。       选择了合适的滤色镜之后,就可以进行黑、白平衡的调整了。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在拍摄黑、白物体时,使三路基色电平相同,电视荧光屏上重现出正确的白色。同时,白平衡调好后,其它的颜色也就能得到准确的还原,Y=0.3R+0.59G+0.11B

13 调整方法:   1)首先找一个白色物体作为调整的标准。可用标准调整卡,或其他白色物体,不要用掺有蓝色荧光粉的白纸或物体作标准。为了保持一部片子色调一致,最好始终用同一白色物体作标准。       2)白卡置于被摄物的位置处,并注意不出现反光点。       3)摄像机对准白色物聚焦,并使白色充满画面。       4)搬动一下自动白平衡调整开关钮自动调节开始,约2-3秒钟,寻像器上出现白平衡调好的标志。

14  5)把开关拨向相反的位置(向下)自动黑平衡就开始工作,此时光圈先自动关上,然后电路再对黑平衡进行高速几秒钟后,寻像器上出现“BLACTK OK”字样,表示黑平衡调好,并存入记忆电路,注意光圈的方式要处于“自动”位置(否则无法调黑平衡)。 请问什么条件下需调黑白平衡?

15   4.调整光圈。     摄像机的光圈调整有两种方式“自动”和“手动”,一般情况下,使用“自动”光圈。能够保持合适的进光量,得到规定的输出信号强度。    有时用自动光圈拍出的图像也不理想,由于自动光圈是根据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光圈值的,所以当景物反差大时,画面个别区域太亮,这部分的电平超出图像标准0.7伏的15%,形成“开花”现象。

16 5.中心重合调整。     现代摄像机一般都采用自动中心调整。调整的方法如下:       1)用自动中心卡P 。将此中心调整卡置于一定光线下,对准充满画面并聚焦清楚,然后向上拨动一下自动中心开关钮,电路即自动调整,几秒钟后出现“CENT OK”字样,表明中心调好,并记忆下来。       2)用其他代用物调整。注意代用物要有水平、垂直线条,否则可能调整不好,出现“CENT NG”,需另换代用物,最终应出现“CENT OK”为止。调整不好时会出现边缘的彩色镶边,图像不清晰。     中心调整仅对于管式摄像机,对三片CCD无此项调整。因为片式CCD在工厂已作了精确调整。

17 六、增益调整   增益调整是指摄像机图像输出信号电平大
小调整。一般有0dB+9dB+18dB等。这个开关通 常应在0 dB处,这时图像的信噪比高,清晰度 好。 只有在光线条件不好,出现“low light” 指示时,才考虑使用增益开关,置于+9 dB或+18 dB,但此时图像的信噪比会减小,除非特殊光线 情况,一般不用。

18 7.总黑台阶电平调整。 摄像机上一般用“UP”“DOWN”两个钮来调整。用“DISP”显示方式开关,直到寻像器上出现台阶电平“PESTAL LEVEL”出现,用“UP”或“DOWN”调整。用监示器观察调整结果,使图像有适当的对比度。     用波形监示器调整时,使黑图像电平比清隐电平稍高35-50mV。这时可照顾黑暗图像层次,又兼顾了图像的对比度。也能通过CCU调节,应注意通过监示器或波形监示器调节适当。     总黑台阶电平大时,对比度弱,因为这时黑的物体不黑,变成灰色,整个画面象罩上一层雾,层次不清。反之总黑台阶电平减小时,对比度变强。灰暗的物体会变的更暗,反差加大。

19  8.同步锁相调整。     用于演播室联机情况,需调节摄像机与特
技机的H相位与SC相位。 9.其他调整:     1)自动黑电平开关(ABL),用于室外拍 摄,当整个图像都很亮,缺少层次时,可把这 个开关打开,电路使黑电平降低一些,从而提 高对比度。       2)电子快门选择开关(CCD式摄像机), 用于拍摄高速物体。重放时在慢放图像更清晰。

20 (二)录像机的调整     由于录像机与摄像机的连接方式不同以及录像机的型号不同,调整的方法会有所不同。从连接方式上看,录像机与摄像机的连接方式有四种:     ⑴完全摄录一体机。     ⑵摄像机与后挂式录像机连接。     ⑶摄像机与台式录像机连接。     ⑷摄像机与便携式录像机连接。

21  1.记录调整:     1)视频记录电平的调整:自动、手动。   当视频选择开关置于“自动”位置(AUTO)视 频信号电平被控制在标准电平上,视频电平指针在 蓝色刻度的中间位置。   如需要提高或降低视频电平时,选择开关置于 手动位置(MAN),调整视频电平控制钮(VIDEO LEVEL)     2)音频记录电平的调整:手动、自动。   正常音频记录时,交将音频选择开关置于手动 位置,调整音频电平控制钮(AUDIO LEVEL),使音 频电平表指针不超过0 dB。   在声音太大的现场录音,将音频选择开关置于 自动位置以减小失真。

22 2.重放调整:     1)噪声调整:如果图像出现噪声带或雪花干扰,可调整跟踪钮(TRACKING),使图像清晰或使跟踪电平的指针摆到最大(VO-5850)。     2)扭曲调整:如果画面上部出现扭曲,可调整扭曲旋钮(SKEW)校正。     3)彩色调整:如画面突然失色或不能正常维持正确的色调,可调整彩色锁相开关(COLOR CLOCK)使其恢复正常。

23 三、摄录程序 (一)联接  1.外景系统联接。  2.演播室系统联接。   将摄象机用多芯电缆与摄象机控制器(CCU)连接起来。

24 (二)调整       接通各设备电源开关,调整:       1、摄像机的各项调整如黑白平衡、中心等。       2、演播室内同步调整。       3、录像机视、音频电平的调整。       4、放入录像带,按下录像机的录像钮,监示器出现录像机的电--电图像。

25 (三)正式摄录   1.记录控制:     新闻外景方式下,可遥控录像机:先同时按
下录像机的录放钮,这时处于待录状态,再用 摄像机上的录像按钮遥控。       摄像机上录像中REC灯亮表示正在记录。 对大1/2摄录一体机应注意看REC是否出现。 不然有可能正好操作相反,想录的没录上,没 用的录上了。室内台式录象机用手动控制。    2.重放检查:   多芯电缆与便携录像机连接时,可用寻像器检查所录图像,或用监示器检查。       摄录一体机也可用寻像器检查所录图像。       室内台式录象机用用监示器检查。       

26 (四)摄像完毕       1.关闭摄像机,盖好镜头盖。       2.取出磁带,断开电源,取出电池。       3.关闭各机电源,系统边线取下。

27 四、摄像机的操作要领 为了更好地利用摄像机拍摄出质量优良的
画面,摄像人员必须掌握摄像的基本操作要领。  (一)稳      拍摄的画面要保持稳定,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如果画面不稳定,就会给人以不安全的感觉,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画面的稳定是对摄像人员的基本要求。操作时一般多为两种方式:支架式和手持式。

28  1.支架式:即摄像机固定到摄像机三脚架云台上,摄像师握住摇把和调焦杆,用眼睛贴近寻像器取景构图,以此来进行拍摄的方式。       调节三脚架的高低,以及水平。对运动镜头拍摄时,应预先将云台的锁扣拧松,使摄像机能上下左右摇动。       演播室内使用时通常用摄像机遥控器,遥控器的左把手上有聚焦杆,右把手上有变焦杆,分别由左右手控制。       利用三脚架拍摄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获得稳定的画面,尤其在使用长焦镜头的情况下,也能得到稳定的画面。因此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要尽量作用三脚架。

29 2.手持式:    1)肩扛的姿势:又可分为站姿和跪姿  站姿:肩扛摄象机正对被摄物,两脚自然分开,重心在两脚中间。右肩扛着摄像机,右手把在扶手上,并操作电动变焦以及录像机的启停。左手放在聚焦环上进行焦点调节,并作为支撑点;右眼贴近寻像器,观察图像构图。       以录制时,如果镜头不长,最好屏住气,直到录完一个镜头。尤其在长焦状态时,轻微的呼吸会使画面产生较大晃动。在摇摄时,要事先选好起幅、落幅,并调整好双脚的位置,避免最后失去平衡。在移动拍摄时,步幅要均匀,最好用广角镜头。       跪姿:单腿或双腿跪立拍摄。摄像机放在肩上,左、右手分工同站姿。通常用于低角度拍摄的场合,如武术表演、体操表演等。

30 2)怀抱姿势:将摄像机用右手抱在胸前,左手穿过镜头下方去握住调焦杆,进行拍摄。这种姿式能使机位更低,用于表现高大或深远的场合。       各种手持的姿式,其特点是灵活机动,特别适合于拍摄一些新闻节目,或其他来不及摆布的专题节目。缺点就是画面的稳定性差,为此手持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a:可借助物体作支撑物。       b:掌握好呼吸。       c:多用广角镜头,少用长焦镜头。

31 (二)准 准包含三层意思;1. 构图准;2. 聚焦准;3. 色彩还原要准。 1
 (二)准       准包含三层意思;1.构图准;2. 聚焦准;3.色彩还原要准。   1.构图准。     取景构图准这是对准的要求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聚焦、光圈、白平衡调整都是硬的标准,而构图则不同,自动化程度再高也无法代替摄像人员的取景。构图的准又包含很多内容,如:      

32   1)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的布局安排。  2)形状、线条、色彩、质感、立体感等构图要素的表现(构图要素)。  3)正、侧、斜、背;平、仰、俯、顶拍摄角度高度的选择(机位的选择)。  4)远、全、中、近、特各种景别的运用 5)推、拉、摇、移、跟运动镜头的拍摄,及起幅落幅的确定(运动技巧的运用)。       这些都要做到准确、完美。构图的“准”能使得画面更好地表现内容,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33  2.聚焦要准。   拍摄的画面中主体应是清晰的。对于主体运动(水平方向)或距离远近的变化(垂直方向),有时需要跟焦点,即随主体的移动变化而变焦,以保持清晰。聚焦时要赶前不赶后。对主、陪体变化的情况,要做好记号,或试验后再拍,做到一次到位,聚焦清晰。       对有一定景深要求的画面,可采用小光圈、短焦距或远距离拍摄。        在拍摄变焦的推镜头时,也应先在长焦时调好聚焦,再回到广角,从广角开始推,这样图像才能整个过程都保持清晰。

34  3.色彩还原准。       1)曝光要准:      由于电视摄像系统有一个有限的亮度范围20:1,在这个范围之内它们能够接受光线,并且能按光线的相对比例再现出来。        在实际拍摄时,景物的亮度范围超过摄像机可容纳的亮度范围时,就得作出决定,究竟是损失一些阴暗部分的层次呢?还是损失一些光亮部分的层次,还是取折衷值?       总之通过选取适当的光圈和控制被摄景物的亮度范围,使得拍摄的图像符合要求。

35  2)色彩还原要准:       影响色彩还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景物受到不同色温光线的照射,二是摄像机的白平衡调整及滤色片面的选择。对于前者在摄像时就要靠合理用光,控制色温不用不同色温的光线照明,对后者在拍摄前根据光线条件选择合适的滤色片进行黑白平衡调整,当然如果是有意使画面偏色则另当别论。

36 (三)匀       “匀”是指运动镜头的速度要均匀。       在拍摄过程,运动的速度不要时快时慢,断断续续。起幅、落幅时的加速和减速也应缓慢、均匀。       如开始动时,应是缓慢起动,为匀加速运动,到一定速度时保持匀速,至落幅时,要慢慢减速,为匀减速。       推拉时控制好变焦杆,变焦过程中速度均匀。       摇摄时要控制好,使把手(或机身)的转动速度均匀。       移、跟时,控制好移动工具作匀速运动。

37 (四)平       “平”是指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不能倾斜。       在绝大多数的摄像画面中,不是有水平线条就是有垂直线条,如果画面中的这些线条不是歪就是斜,变会给观众造成某种错觉。这是摄像中的一大忌讳。       如果是肩扛摄像机操作,应当利用画面中景物的垂直线,站立的人物或水平线条作为参考,校正寻像器边框与这些线条相平等,大体就可以做到“平”的要求。       如果是使用三脚架拍摄,确保画面地平线的关键是摆平三脚架。

38 另外在拍摄中需注意的问题: 1)避免“拉风箱”“刷墙”式的摄像机运动。  “拉风箱”就是反复使用推拉镜头。“刷墙”是指摇摄时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反复摇拍。       这些也是初学者易犯的错误,这样拍出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毫无目的。也是不成熟的表现。   2)多录“5秒钟”       在起幅之前,落幅之后,应留有5-10秒钟的静止画面,以便为编辑时留有预卷的时间。       在连续记录中的镜头,如果不停录像机,可不必留5-10秒钟,留足镜头用的时间就可以,预卷时间可用上一镜头。       对于运动镜头,起幅多留5秒钟还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进行“动与动”“静与静”编辑;二是能选出静止镜头。

39 五、摄录注意事项   (一)摄像机与录像机都要在规定的电压、湿度、温度的范围内工作,在防尘、防震、防磁、防腐等环境条件下使用。   (二)摄像机使用完毕要断开电源,关闭光圈,盖好镜头盖,放于便携箱内。  (三)镜头与磁鼓不能用手摸,镜头只能用镜头纸或麂皮擦抹,磁鼓、磁头只能用麂皮沾酒精、石油醚等沿水平方向清洁。  (四)摄像机与录像机外壳不能用酒精、苯类溶剂冲洗,只能用干布擦抹。  (五)摄像机在运输或使用中应避免大的振动,轻拿轻放,尤其三管式摄像机更为重要。       

40 (六)摄像机与录像机从阴冷处到热处,镜头与磁鼓会凝聚一些露水,不要急于擦抹,或开机工作,要想办法将镜头与磁鼓露水吹干,才能工作。 (七)录像时不要经常或长时间使用暂停键,否则容易损坏磁鼓、磁头及磁带。 家用摄录一体机有5分钟自动保护功能,即暂停时间超过5分钟,自动停机。为此在课堂实况录制时两台摄像机中都要放上磁带,始终记录,否则信号会因5分钟保持而中断。       

41 第二节 电视画面构图 一、概述 (一)画面构图的含义 所谓构图就是结构画面,确立画面各 个部分的相互关系,也称画面布局。
  所谓构图就是结构画面,确立画面各 个部分的相互关系,也称画面布局。   构图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对现实面 貌进行重新组织和安排,赋予现实以美 学意味。

42 混乱事物中找出秩序;构图是一个组织过 程,它把大量的散乱的构图要素组织成为 一个可以理解的整体;构图是对这些要素
“构图是一个思维过程,它从自然存在的 混乱事物中找出秩序;构图是一个组织过 程,它把大量的散乱的构图要素组织成为 一个可以理解的整体;构图是对这些要素 的反应过程,也就是想方设法组织这些要 素的过程,目的是让这些要素向人们传达 摄影家已经体会到的兴奋、崇敬、畏惧、 惊异 ”。这段论述把构画过程对画面信 息的整理、组织和观众的反应作了全面的 概括。

43 (二)影视画面构图的特点    影视画面与绘画、摄影画面一样,同 是平面艺术,都受框架制约,因此平面艺 术(静态构图)的许多规律如画面布局, 构图的表现手法(景别;方位上的正、侧、 斜;高度上的俯、仰等),透视规律(线 条透视、空气透视),线条与色彩的运用, 光线造型的规律等等,--对影视画面仍然 适用。

44 电视画面构图与摄影、绘画构图一个本质的区别乃在于“动态构图”。即使是固定画面,也有动体和光影的运动;而摄像机的运动更会使一个画面产生多视点、多景别、多角度的构图变化。电视画面不仅单幅画面中的元素是运动的构图,而且在画面与画面之间、镜头与镜头之间也有构图的问题,如对比、呼应等。一般说来,相连的画面或镜头之间的构图要注意方向、色彩、景深等的呼应与对比。

45 二、画面布局    一幅完整的画面一般是由主体、陪体、 环境(前景、背景、空白)等诸多因素组 成的。镜头的拍摄应通过对上述诸多因素 的合理选择、搭配,精心布局处理,使之 达到主次分明,相互映衬,形成严谨、流 畅的画面语言。

46 (一) 主体及其处理   主体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是画面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所谓“内容中心”,是说失去了主体,就谈不上主题思想的表现;所谓“结构中心”,就是以它为支点,其它的画面因素都围绕它来配置,与它关联呼应,形成一个统一体。

47 1.主体的直接表现 (1)使主体在画面中占有很大的面积,或安排在画面的最近处,使观众一目了然。 (2)把主体安排在观众视线最集中的画 面部位。如:九宫格法。

48 2.主体的间接表现   间接表现的主体,在画面上的面积常常不 大,有的甚至还掩藏在画面深处,但通过画面 中线条、影调、光线、色彩配置的引导,同样 能吸引人们的视线最终集中在主体上,发挥着 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间接表现着重于神韵与 内涵的表达,比直接表现来得含蓄。具体的做 法是:

49 (2)利用影调的变化,以画面的基调即大面积的单一影调与一小面积(主体)的主影调相陪衬,达到突出主体、深化主题的目的。
(1)利用画面中具有方向性的线条,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主体。 (2)利用影调的变化,以画面的基调即大面积的单一影调与一小面积(主体)的主影调相陪衬,达到突出主体、深化主题的目的。 (3)利用光线的变化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主体上去。 (4)利用虚实变化(虚实对比),使画面各部分虚实不同,用实的表现主体,虚的做背景或前景,使观众的视觉产生主次关系,从而突出主体。

50 (二)陪体及处理   陪体是在画面中陪衬、渲染、突出 主体,并同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被摄对 象。在画面中陪体帮助主体阐发主题, 帮助观众理解主体的精神、动作和内在 含义,在一些情节性强的画面里,陪体 往往是不可缺少的。

51 陪体的处理也有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之分。 所谓直接表现,是指陪体出现在画面中。对于 直接表现的陪体要注意掌握分寸,注意以对主 体起陪衬、烘托作用为原则,一定不能使它压 过主体。为了突出主体,陪体可以是不完整的, 如一位学生在示波器前做试验,示波器可以只 出现一部分。    陪体的间接表现是指不让陪体在画面中出 现,而是利用画面中主体的形象,靠观众的联 想去形成。

52 (三)前景及其处理   前景是指主体前面的景物,在画面中是最 靠近镜头的人或物。前景距摄像机镜头最近, 由于空间透视及镜头的作用,它的成像 比后面的景物大。运用前景来陪衬、烘托主体, 可以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完美、深刻;在场面 大、景物层次多的画面中,运用前景能加强空 间透视感,增强艺术感染力,具体地说,前景 对画面造型的作用有:

53 1.加强画面概括力、深化主题的表现 把一些富有特征的形象作为前景,利用这些形象的特征所给人的感受可增强画面的概括力。例如,再现旧时的街景,运用前景做生意的、摆小摊的、占卜算命的、练武杂耍的、说赎卖艺的等展现旧日街上的景象,增强了画面的概括力,深化主题的表现。

54 2.增强画面的纵深感   前景由于形体大、影调深,就容易和主体及远 景在大小和影调上形成对比,造成距离间隔,增强 画面的纵深感。 3.造成观众的参与感  利用框式前景如从窗外拍室内上课的情景,通过 书架框、人头部中间的隙缝、腋下的间隙拍后面的 情景,能造成观众的参与,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 4.美化画面   利用富有装饰性的物体作前景,画面如同装饰 了精美的画框或花边,具有装饰、美化画面的作用。

55 (四)背景及其处理    位于主体之后,渲染、衬托主体的景物称 为背景。一幅画可以没有陪体和前景,但背景 总是以各种方式存在,它和主体几乎是不可分 割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也有人称背景是一幅 画面的基础。背景在画面中的作用,从内容上 说,它表现了主体事物所处的客观环境、地理 位置及时代气氛;从表现形式上说,它可以为 利用色调和空间来衬托主体,发挥线条结构的 影响。

56 1.注意使背景与主体形成影调、色调的对比。
背景的影调、色调过于接近主体,主体很难从 背景中分离出来,主体就不醒目和突出。结构 画面时要注意到主体是否与背景有所区别,是 否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了,要避免背景与主体在 影调、色调的雷同。这是处理背景的基本要求。 除了使背景和主体形成影调和色调的对比 外,还可以利用虚实来区分背景和主体。在虚 的背景中,实的主体的轮廓特征也能得到充分 的呈现。

57 2.利用各种手段简化背景   影视画面要力求背景简洁,与主题 无关的背景只能干扰和分散注意力,削弱 主体形象的突出。杂乱的背景不仅影响画 面的美观而且影响内容的表达。

58 (1)选择拍摄角度,避开杂乱的背景。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画面,电杆长在人身上,建筑物压在人肩上,某一棵树长在人头上,地平线切在人脖子上等等现象。实际上,只要在拍摄时调整一下拍摄方向,便可以避免。

59 (2)采用逆光或侧逆光,容易找到较暗 的背景,把与主体无关的杂乱线条掩饰 在背景的黑暗中。 (3)选用长焦距镜头,它的景深短,拍 摄范围窄,有利于缩小背景范围,使主 体清晰,把环境和背景处理在景深范围 之外。

60 (五)空白   所谓空白是指画面中除了实体对象以外, 起衬托作用的其它部分。空白不是单指天空, 只要是在画面中色调相近、影调单一、从属于 衬托画面实体形象的部分都可以称为空白,如 天空、地面、水面、树林、草地、墙壁等。一 幅画面除特殊情况外,不可能都是密密麻麻的 各种实体,而必须讲究疏密相间、虚实变化, 要有一些空白来突出主体,使之格外醒目,同 时也给观众情绪以舒展的余地,所谓“画留三 分空,生气随之发”,就是这个道理。

61 1.在画面人物视线或建筑物朝向的前方,留 有足够的空白,这样有利于给观察者的思绪提 供回旋的场所,也有利于画面的均衡。 2.在运动体前方有足够的空白,能增强动体 的动感。在有些情况下,空白不是安排在动体 的前方,而是安排在它们的后面,如轮船溅起 的浪花、汽车扬起的尘土、大车后面长长的车 辙、推土机后面粗粗的压痕、运动员身后长长 的影子。

62 3.在主体四周留有足够的空白,有助于主体 形象的醒目、突出。 4.在动态画面中,空白主要表现为“头上空 间”,即人物头顶到取景框上面的空白。这个 空间太小,图像就显得紧缩、压抑;过大,则 图像松散,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空间留得 恰当则协调、舒适。拍摄讲课、演示实验、对 话等,摄像机的操作应注意静中待动,密切配 合被摄对象的活动,随时间调“头上空间”,使 构图优美。

63 三、动态构图要点    动态构图是电视摄像构图的主要形式。摄像 动态构图通常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种是被 摄物体的运动(画面内部运动);另一种是摄 像机的运动(画面外部运动)。有时两者同时 形成综合运动。运动使构图形式随时间而发生 连续或间断的变化,拍摄时要根据运动变化的 特点去组织画面。

64 (一)被摄物体运动的构图要点  1.被摄物体在画面的几何位置没有变动,而 动作姿态发生变化,如讲演者坐在讲台上讲说, 构图要注意给动作姿态变化留有活动空间。 2.在同一环境中,人物运动产生位置变化, 构图要区分出主要位置与次要位置,并以主要 位置为依据,选择适当的角度和景别,使不同 位置有主次、有变化地得到表现。

65 3.人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连续运动变化,如某人从家
中走出到商场购物,往往用分切镜头表现。开始的 镜头构图以运动起点位置为构图依据,确定走出画 面的方向;运动过程的画面,有戏的地方以人物位 置为构图重点,无戏的地方以表现环境特色为构图 特点。人物遵循开始画面确定的方向穿过画面。人 物在运动过程中有方向或速度变化时,应在一个画 面中表现出这种变化,方向、速度转折点的位置应 作为构图的重点。   群体运动,常用中景或全景构图,随着内容和 场面调度的变化,主次人物关系会发生变化,要以 主要人物运动为构图依据。

66 (二)摄像机运动构图要点  1.摄像机运动拍摄的画面从内容、成分到构 图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例如,从教师在课堂讲课 的全景,推到黑板某部分板画的特写,画面内容 从整体变为局部,原来是陪体的黑板的板书、板 画变成了主体;又如从天安门城楼的全景摇到人 民英雄纪念碑,原来是水平线条的构图变为垂直 线条的构图,同时背景也发生了变化。构图的变 化要注意均匀、平衡、准确。

67 2.摄像机拍摄的每一个运动镜头,都要 有起幅和落幅,起幅、落幅都要求至少 有2秒钟的固定画面。起、落幅的固定画 面要运用静态构图的原则,给人以稳定、 准确、优美的感觉。起幅、落幅都要以 主要对象作为画面的结构中心,突出人 或物的特征。

68 3.运动镜头的画面构图可以不完整,但要有 明确的目的。例如用摇、跟拍摄运动的物体,在运动物体的前方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的构图看起来不均衡,但运动物体的速度和方向都使画面在运动中达到了均衡。如果物体运动停止了,可以让这个空间逐渐减小或消失。要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推、拉、摇、移、跟、变焦等),引导观众观察不同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强调的重点上。

69 4.变焦镜头的动态构图要以一定的均匀速度 完成整个拍摄过程。庄严或抒情的场面,变焦 速度要缓和;激烈变化的内容则要快推快拉。 5.摄像机运动与被摄物体运动的综合运动构 图,摄像机要随着被摄物的运动作复杂的场面 调度与焦点虚实变换,或跟被摄物一起运动, 或随剧情变化而转移。 总之,动态构图要注意运动方向、速度、 节奏、对象及范围等因素的变化。

70 第三节 线条与色彩    线条在拍摄造型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用线可以表现出各种形象的特征(结构、形态、体积、量感等),不同的线条具有不同的品格,往往代表一些特定的情感和意念。“以线造型”,线的特点及心理效应方面,与形态及空间布局的心理效应有密切联系。因此,线条的变化在摄影构图中起着重要作用。

71 1.直线类线条 直线类线条包括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三种。
水平线是水平方向延伸的线条,有左右活动的感觉,会产生辽阔、平静的心理效应,使人联想起地平线、平静的湖面等。在一定的条件下,水平线起到平稳画面的作用。

72 垂直线是上下延伸的线,产生上下流动,并有耸立、上升或下降的感觉。同水平线一样,画面中的垂直线只有在一定空间内,在与其它形式要素形成一定关系时,才能产生一定的运动方向及较为具体的心理效应。它既可以产生崇高、雄伟、向上的感觉,也能形成悲壮、孤独、忧郁等心理效应。   水平线和垂直线均给人以平衡、稳定状态的运动感。   倾斜线是一种令人感觉不稳定的形态,给人一种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的动向感。倾斜角度逾大,动感逾强,逾醒目,逾有力度。

73 2.曲线类线条   各种有规则与无规则的自由曲线,构成了曲线类线条。自行车轮子是曲线、女人体型的线条是曲线、流星轨迹、海浪、云朵……各式各样,丰富多采。曲线具有柔和的美感,使人联想起蜿蜒的河流、起伏的山脉、婀娜的舞姿等。

74 二、色彩    色彩是构图中的重要因素。色彩的作用主 要是真实、生动地表现画面的造型,再现五彩 缤纷的客观世界。要把被摄物体本来的色彩表 现出来,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在客观上需 要具备性能可靠的摄录像设备,要合理地用光、 布光;主观上则要求摄制人员具备色彩的基本 知识,要有观察、鉴别和利用色彩的能力。只 有掌握色彩变化的常识和规律,才能营造出理 想的彩色画面。

75 (一)色彩三要素   1.色相 “色相”就是一般所指的物像的颜色,即红、橙、黄、绿、青、蓝、紫,还有白色、灰色、黑色等。色相有“生色”和“熟色”之分。“生色”是指色谱上的原色(红、绿、蓝)和它们的补色(青、品红、黄),这些色相的特点是纯度高、颜色鲜、刺激性强,不易和其它色相和谐。“熟色”是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调配而成的大量的中间色相,包括“间色”和“复色”,它们的特点是色相柔和、刺激性小,相互间易于调和

76 2.明度   明度是色彩所具有的明亮程度。明度有二层含义,一是指同一色相的颜色因所受光线强弱不同而产生的明亮差别,如绿色中有明绿、绿、暗绿等深浅的区别。另一层含义是不同色相所具有的不同明度。实验证明,由于人的眼睛对于可见光谱中不同色光的视觉灵敏度不同,造成了不同颜色亮度的区别,其中黄、绿色区域明度高,而红色明度低、紫色区最低。

77 3.饱和度   色饱和度也叫色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它是指色彩的色觉强弱而言的。一般地说,色彩越鲜艳,饱和度就越高;色彩越清淡,饱和度越低。

78 (二)色彩的感情与象征   色彩的感情与象征,是人们观看色彩时的一种心理联想作用,如由红联想到太阳、热血、朝霞等,并感到一种热烈、活跃的情绪等等。各种色相感情与象征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各色相只有与具体表现对象相联系时,其感情与象征的特征才有明确的意义。

79 人们常用的色彩所表达的感情与象征大致如下: 黑:权威、庄严、静寂、悲哀、神秘、没落、污垢、绝望、死亡; 白:圣洁、光明、皎美、素雅、凄惨、阴冷、冰冷; 灰:轻盈、温和、朴素、中庸、悲凉、空虚; 红:美好、热烈、艳丽、健康、炽热、威严、真诚、革命、危险; 橙:辉煌、富丽、高贵、华美、温情、乐观、忧郁; 黄:明朗、活跃、尊贵、清新、荒凉、寂寞、 绿:柔顺、幽静、新生、和平、青春、生命、喜悦、舒畅 ; 青:沉静、理智、苍凉、阴森、冷酷、狰狞; 蓝:镇定、高爽、永恒、清澈、文静、凄凉、冷淡; 紫:华丽、廉洁、友谊、奸诈、凄怆、险恶、不安。

80 三、色彩的运用   色彩可以影响人的感情,人的感情也可以通过色彩表现出来。要使色彩的效果能通过影视画面得到充分的表达,使画面的色彩最先吸引人注意,在拍摄中也必须对色彩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

81 (一)色彩对比 色彩之美存在于各色彩的相互关系中,这种关系就是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色彩的对比指的是色彩的对立关系,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等。

82 (二)色和谐 色和谐指的是在色彩的对比关系中给人造成的那种既鲜明又协调的感受。取得色和谐一般有三种方法:   1.运用消色调的作用。如红色苹果放在绿色的桌布上,在这种强对比往往使人感到生硬、刺目,如再加入某一调和色,如再放入一点白色或灰色或黄色物体,能使红绿对比取得既鲜明又和谐的效果。

83 2.造成对比双方的面积差,避免平分秋色,如相等面积的黄、蓝平列,会使人感到刺眼眩目。但如果两物体面积相差较大,就会变得和谐起来。 3.使色对比的双方在纯度(饱和度)有较大的差别。如低纯度的红色和高纯度的蓝色对比,也能得到既鲜明又和谐的感觉。

84 (三)色彩基调   色彩基调即色调,指的是色彩的倾向。日出时,一切物象因受光而笼罩着一种金黄色,呈金黄色调。   色调的种类很多,从色性来分有暖色调、冷色调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中间色调。   暖色调。颜色接近于红、橙、黄色相的叫暖色。这种色调给人以温暖、愉快、明朗、透彻的感觉,适合于表现热烈、喜庆、歌颂的情调。   冷色调。颜色接近于青、蓝、紫色相的叫冷色,这种基调的画面往往给人以压抑、沉闷、淡雅、恬静的感觉,可用于表现悲惨的气氛。

85 (四)色彩重音   色彩重音又叫色块重音、色块对比。   色彩重音是指在大面积的色彩基调中,设立小面积的对比的颜色,便构成了色块重音,形成了画面的构图中心,例如在高山绿林中迎风飘扬的红旗,就是色彩重音。对立色作重音显得响亮;中间色块作重音显得醇厚;黑白色块作重音,显得和谐。因此,主体景物的色块不一定要数量多、面积大,相反地,可以数量少、面积小,画面的哪一部分色彩最引人注目,主体景物就在那里,“万绿从中一点红”照样可以把主体突出出来。


Download ppt "重点掌握:摄象机与录像机操作技巧(摄像要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