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埋 薛 Modified 7年之前
2
Chapter 18 貨幣與通貨膨脹
3
了解通貨膨脹的意義 了解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 釐清需求拉升與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分析通貨膨脹的不利影響 能比較冷火雞策略與漸進主義 體認短、長期菲力普曲線的意涵 探討貨幣政策應否回應資產泡沫
4
通貨膨脹的意義 通貨膨脹(inflation)係指一般物價水準在一定時期內,持續地相當幅度上漲的現象。 符合下述三要件才是通貨膨脹:
一般物價水準的上漲,而非單一商品價格的上漲。 「持續地」上漲,而非一次即停的上漲。 相當幅度的上漲。
5
常見的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 係根據消費品的價格,加權平均價格編製而得的物價指數。 躉售物價指數
係根據大宗物資的價格,加權平均編製而成的物價指數。 國民生產毛額平減指數 係指將以當年幣值計算的國民生產毛額,轉變成以固定價格計算之國民生產毛額的物價指數。
6
圖18-1 台灣歷年來的消費者物價及躉售物價上漲率(1960~2013f)
7
需求拉升的通貨膨脹 1/2 需求拉升的通貨膨脹係指,因總需求增加所引起的通貨膨脹。
需求拉升又可分為兩種情況:1.貨幣供給額增加,使得總合需求隨之增加。2.消費、投資、政府支出等總合需求構成份子增加,造成總合需求增加。 二種情況都會造成通貨膨脹,但如果是貨幣供給增加,所引起的總需求增加,會使利率下降;而C、I或G等總需求構成份子增加,會使利率上升。
8
需求拉升的通貨膨脹 2/2
9
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1/2 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係指,因生產成本提高,總供給減少所引起的通貨膨脹。 造成成本推動通貨膨脹的原因,常見者有:
原料價格上漲,如石油價格上漲。 工資提高。 企業提升利潤的衝擊。 高通貨膨脹率與低產出(高失業率)並存的現象,稱為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
10
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2/2
11
潛進性與惡性通貨膨脹 依物價上漲的速度和幅度分: 潛進性通貨膨脹 惡性通貨膨脹 惡性通貨膨脹之特色有三: 大多起因於貨幣信用的過度擴張
人們通常會對貨幣失去信心 惡性通貨膨脹的期間通常不會太長
12
惡性通貨膨脹釋例(見Box18.1) 圖18-2 德國惡性通貨膨脹時期的貨幣供給與物價水準(補充)
13
一般商品與資產價格的膨脹 房地產及股票等投資性資產的價格大幅上漲的現象,稱為資產價格膨脹。
一旦投資性資產的價格上漲,過度悖離基本面,即稱為資產泡沫現象。 資產價格膨脹多是投機炒作,以及貨幣過度擴張的結果。 一旦泡沫破滅後,經濟將陷入衰退期。
14
表18-1 歷史上最有名的十次投機泡沫(請見BOX 18.2)
多頭階段的上漲幅度(%) 上升階段的期間(月) 從高峰跌至谷底的幅度(%) 下跌階段的期間(月) 鬱金香 荷蘭( ) +5,900% 36 93% 10 密西西比股票 法國( ) +6,200% 13 99% 南海公司股票 英國( ) +1,000% 18 84% 6 美國股市(道瓊) 美國( ) +497% 95 87% 33 墨西哥股市 墨西哥( ) +785% 30 73% 銀 美國( ) +710% 12 88% 24
15
表18-1 歷史上最著名的十次投機泡沫 多頭階段的上漲幅度(%) 上升階段的期間(月) 從高峰跌至谷底的幅度(%) 下跌階段的期間(月)
表18-1 歷史上最著名的十次投機泡沫 多頭階段的上漲幅度(%) 上升階段的期間(月) 從高峰跌至谷底的幅度(%) 下跌階段的期間(月) 香港股市 香港( ) +1,200% 28 92% 20 台灣股市 台灣( ) +1,168% 40 80% 12 日本股市(1) 日本(1965-?) +3,270% 288 70% 153 美國那史達克股市(2) 美國(1992-?) +500% 96 76% 29 說明:(1)若以自1989年12月29日的高峰跌至2002年9月的低點來計算,跌幅約70%。 (2)若以自2000年3月10日的高峰跌至2002年8月的低點來計算,跌幅約76%。
16
核心通貨膨脹或總通貨膨脹 核心通貨膨脹指數(core inflation index)係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中去除能源(如石油)後,所計算而得之物價指數。 沒有剔除能源之物價指數,如CPI,即為總通貨膨脹指數,其變動率即為總通貨膨脹。
17
通貨膨脹的不利影響 1/3 財富及所得的重分配 政府和民間的財富重分配 債務人和債權人的財富重分配 固定和非固定收入者的財富重分配
資源分配的扭曲 相對價格改變使得資源遭誤用 助長投機 降低儲蓄意願與資本累積速度
18
通貨膨脹的不利影響 2/3 不利經濟成長 資源分配效率降低 出口降低 反通貨膨脹政策 經濟穩定的衝擊 產出不穩定 物價不穩定
社會及政治不穩定 社會的不穩定 政治的不安定
19
通貨膨脹的不利影響 3/3 圖18-5 通貨膨脹對經濟活動的衝擊
20
進取型穩定政策和非進取型政策 所謂進取型穩定政策,又稱為調節性政策,係指政府 為達成充分就業目標,積極地採取貨幣或財政政策, 以改變總合需求,進而影響產出水準。 非進取型政策則指政府不須採取積極的政策,來降低 失業,因為一段時間後,經濟會自動調整而回到原均 衡狀態。 前者政府積極運用財政或貨幣政策的結果,將導致通 貨膨脹;後者則認為,不論是成本推動或需求拉升型 通貨膨脹,如果政府不進一步採取對策,物價將會調 整回到原均衡水準。
21
進取型擴張政策和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22
進取型擴張政策和需求拉升型通貨膨脹
23
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 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只有在總合需求曲線持續右移下,才有可能發生,而政府支出的上限與賦稅的限制,使政府無法長久使用擴張性財政政策,但是持續增加貨幣供給則能使AD持續增加,最後導致通貨膨脹。 需求拉升的通貨膨脹下,政府支出和減稅有其極限,故不能持續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而持續增加貨幣供給,則能使AD持續增加,最後導致通貨膨脹。
24
美國物價水準與貨幣供給
25
反通貨膨脹政策─冷火雞策略 圖18-9 冷火雞策略 冷火雞策略 意義
圖18-9 冷火雞策略 冷火雞策略 意義 大幅緊縮貨幣供給,以改變社會大眾對通貨膨脹的預期,進而使物價和工資快速調整向下。 學派主張 新古典學派認為物價和工資具伸縮性,能隨通貨膨脹預期的改變而快速調整。 優點 能迅速抑制通貨膨脹 缺點 產出與就業水準會下降
26
反通貨膨脹政策─漸進主義 圖18-10 漸進主義 漸進主義 意義
圖18-10 漸進主義 漸進主義 意義 緩慢地降低貨幣供給成長率,引導通貨膨脹率緩慢下降,以降低對產出和就業的衝擊。 學派主張 新凱因斯學派認為物價和工資均具僵固性,其調整過程緩慢。 優點 對產出與就業的衝擊較小 缺點 通貨膨脹下降速度緩慢
27
央行偏好漸進主義的原因 1/2 保持選擇彈性:因貨幣政策背景存在的許多「不確定性」。
所面臨的衝擊呈序列相關,意味著適合央行持續採取同方向的行動 。 希望減緩利率的波動 大眾預期短期利率會「逐漸」調整,有助於達到預期效果 。
28
央行偏好漸進主義的原因 2/2 表18-2 美國、英國及瑞典央行利率調整幅度 利率變動 美國聯邦準備銀行 (1987/8~2006/3)
表 美國、英國及瑞典央行利率調整幅度 利率變動 美國聯邦準備銀行 (1987/8~2006/3) 英格蘭銀行 (1997/5~2006/3) 瑞典中央銀行 (1994/6~2006/3) 0.25%以下 17 32 0.25% 61 28 27 0.26~0.49% 3 2 0.50% 4 5 0.50%以上 1 合計 99 66
29
痛苦指數 由於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都會使人們感到痛苦,於是經濟學家把這兩種數字加起來稱為痛苦指數,即: 痛苦指數 = 通貨膨脹率 + 失業率
30
菲力普曲線 1/2 圖18-12 導出菲力普曲線 菲力普曲線係表示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之間關係的曲線。短期菲力普曲線為負斜率,表示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間,存在抵換關係。
31
菲力普曲線 2/2 本式為菲力普曲線的函數關係,表示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間呈反方向關係:
產出變動和失業率間的關係,可用歐肯定律(Okun’s Law)來表達: 我們可以將歐肯定律轉變成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的關係: 本式為菲力普曲線的函數關係,表示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間呈反方向關係:
32
菲力普曲線的政策意涵
33
圖18-14 台灣的菲力普曲線─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的關係(1971~2013f)
34
菲力普曲線的移動 1/2 預期通貨膨脹率上升,菲力普曲線會右移;而預期通貨膨脹率下降,菲力普曲線會左移。
以預期通貨膨脹上漲為例,當預期通貨膨脹上升時,名目工資將會提高,但假設名目工資上漲率等於通貨膨脹率,故實質工資不變,失業率水準亦不變,所以,整條菲力普曲線向右移。 不同的預期通貨膨脹率下,都會有不同的菲力普曲線,以數學式表示如下:
35
菲力普曲線的移動 2/2
36
長期的菲力普曲線及政策意涵 1/2 依照新古典學派和新凱因斯學派的論點,就平均而言,理性預期的通貨膨脹率會等於實際通貨膨脹率。
圖18-16 長期菲力普曲線 依照新古典學派和新凱因斯學派的論點,就平均而言,理性預期的通貨膨脹率會等於實際通貨膨脹率。 長期菲力普曲線是一條垂直於uF 的直線,此意味著,在長期之下,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之間並沒有存在抵換關係。
37
長期的菲力普曲線及政策意涵 2/2 圖18-17 擴張性政策下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的變化 政策意涵:決策者企圖將失業率降至自然失業率以下,而持續採取擴張性政策,都將造成通貨膨脹累積的惡化,但對產出及失業水準卻沒有影響。
38
中央銀行應否對資產泡沫作回應? 贊成央行應戳破資產泡沫者認為 : 金融穩定的職責會受到資產泡沫威脅 資產泡沫能在早期被辨認,足以採取因應措施
泡沫會導致資源錯誤配置,也會傷害總體經濟穩定 反對央行應戳破資產泡沫認為 : 採取「事後清除」策略,仍可維持金融穩定 泡沫已膨脹到相當大時,才會「很明顯」 央行不應對錯誤的私部門投資決策負責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