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二章 宏观经济总量及其测度
2
内容提要 GDP的界定; GDP的核算; GDP指标的评价; 其他总量指标; 宏观经济均衡。
3
一、GDP的界定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关键词:国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服务;市场价值。
4
GDP(国内……) 国内描述的是常住单位(包括机构和个人)。
常住单位: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机构和个人(经济领土:本国地理范围基础上,加上本国驻外使领馆、科研机构和援助机构)。 经济利益中心:一个单位和个人在一国经济领土内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并持续居住或经营一年以上。
5
GDP(生产……) GDP是生产而非销售概念,若是上期生产而在本期销售的则不应记入本期GDP;
6
GDP(最终产品……) 最终产品和服务:被最终使用者购买,不再被用于从事其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是相对于中间产品而言。
例如:面包、棉花、农产品、服装、小汽车、卡车、电力、二手车、布匹……
7
GDP(当期市场价值……) 当期价格和当期新生产最终产品(服务)的乘积; 实际的经济增长应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应区分名义和实际GDP;
8
二、GDP的核算 宏观经济运行图 GDP构成(收入法、或成本流量法) GDP构成(支出法、或产品流量法)
9
宏观经济运行图 企业 家庭 政府 国外 金融市场 要素市场 商品市场 G S I Y M X C TR TX
10
一) GDP构成(收入法) GDP=C+S+T 一国所有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 其计算以国民收入为基础。
11
1、相关经济总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
国内生产净值(NDP, net national product) 国民收入(NI, national income) 个人收入(PI, personal income)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personal disposable product)
12
GDP与GNP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创造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NP-NFP(Net Factor Product) 问题:为什么是“国内” 而非“国民” ?
13
GDP V.S. GNP
14
NDP (net national product)
NDP=GDP-折旧额
15
NI (national income) 国民收入(NI):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获得的全部要素收入的总和。 NI=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
NI = NDP - 间接税
16
PI (personal income) 个人收入(PI):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PI = NI - (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 转移支付
17
PDI(personal disposable product)
PDI = PI - 个人所得税
18
2、从国民收入到GDP 要素收入 其他项目
19
1)要素收入 劳动者收入 所有者收入 个人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 利息净额
20
要素收入—劳动者收入 劳动者工资 来自雇主的其他补贴 雇主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的社会保障金
21
要素收入——所有者收入 所有者(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不受他人雇用的独立生产者。 资本收入; 劳动收入。
22
要素收入—个人的租金收入 个人在出租土地等资产时的租金收入,包括出租土地、房屋、专利以及版权等收入。
23
要素收入—公司利润 公司利润:公司销售收入扣除工资、 利息、租金以及其他成本项目后获 得的净剩余。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除上缴公 司税和用作公司股东的红利之外剩 余的部分。
24
要素收入—利息收入 利息的类型:政府公债利息、消费信贷利息、银行存款利息以及企业债券利息。 在国民收入的核算中,这里的利息主要是指后面两种。
25
2)其他项目 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 折旧:一定时期内因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固定资本消耗的补偿。 国外净要素支付
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公司向非营利性机构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 企业间接税不同于公司所得税,没有出现在要素收入项目中但却构成政府收入,如企业缴纳的营业税、货物税等。 折旧:一定时期内因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固定资本消耗的补偿。 国外净要素支付
26
二)GDP构成(支出法)
27
1、消费(C) 消费支出(C) 家庭对房产的购置不属于消费范畴,而应计入投资。
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家庭消费支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服务支出,如教育、理发、医疗等; 非耐用消费品支出,如服装和食品; 耐用消费品支出,如汽车和家具 家庭对房产的购置不属于消费范畴,而应计入投资。
28
2、投资(I) 投资支出:国内私人总投资 固定商业投资:购买新资本品 住房投资 商业存货投资:库存
29
3、政府购买(G) 或者称为政府消费以及总投资,是政府对商 品和服务上的支出。 经常性支出,如国防、教育支出
建设性支出,如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建设 转移支付不属于政府购买范畴,因为它不会产生新 的产品或服务,转移支付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 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等开支。
30
转移支付 指政府不以取得商品和劳务作为补偿的财政支出,目的是通过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实现收入再分配,借以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关系,以缩小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并落实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最终实现国家对社会和经济的调控职能。
31
转移支付 财政转移支付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社会保障支付和财政补贴。 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包括三大块: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财政补贴,主要包括生产性补贴和消费性补贴两大类,生产性补贴是对生产者特定生产活动的补贴,它相当于给生产者减税,直接增加生产者的收入,从而提高生产者的投资和供给能力。 消费性补贴是对居民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补贴,直接增加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鼓励消费者增加消费需求。 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包括三大块: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32
4、净出口(NX=X-M) 净出口 出口: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到国外,由国外的消费者、生产者或政府对这些产品或服务进行购买。
进口:本国居民、企业或政府对外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购买。
33
课后作业 登陆中国统计局网站,利用1997-200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1)我国GDP的变化趋势;(2)2005年GDP的构成情况。
34
美国2000年 GDP及其支出部分
35
我国GDP的构成 ..\C0311C.xls
36
世界各国GDP的比较(2005) ..\..\excell\gdp2005.xls
37
例:利用支出法计算GDP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及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单位:亿元 ————————————————————— 净投资 净出口 储蓄 资本折旧 政府转移支付 企业间接税 政府购买 社会保险金 个人消费支出 公司未分配利润 公司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38
SOLUTION 解:(1)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500+(125+50)+200+15=890。 (2)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资本折旧=890-50=840。 (3)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840-75=765。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765-100-50-130+120=605。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05-80=525。
39
思考题:利用收入法计算GDP 根据下述资料计算:
(1)国民收入;(2)国内生产净值;(3)国内生产总值;(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6)个人储蓄。
40
接上页 单位:亿元 资本消耗补偿 356.4 雇员酬金 1866.6 企业利息支付 264.9 间接税 266.3 个人租金收入 34.1
公司未分配利润和所得税 164.8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120.8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64.4 政府支付的利息 105.1 政府和企业的转移支付 374.5 个人消费支出 1991.9 红利 66.4 社会保障税 253.9 个人所得税 402.1
41
SOLUTION 国民收入=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
= ( ) =2771.5 由于NI=NDP-间接税,因此,NDP=NI+间接税= =3037.8 GDP=NDP+折旧= =3394.2 PI=NI - (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 转移支付= =2793.7 PDI=PI-个人所得税-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 =2327.2 最后,个人储蓄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PDI-C= =335.3
42
思考题:GDP的计算 已知:工资=100亿元;间接税减津贴=10亿元;利息=10亿元;消费支出=90亿元;租金=30亿元;投资支出=60亿元;利润=20亿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元;出口额=60亿元;进口额=70亿元;政府的转移支付=5亿元;所得税=30亿元。 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2)按支出法计算GDP;(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4)计算储蓄额;(5)计算进出口盈亏。
43
SOLUTION 解:(1)按收入法计算GDP:
(3)政府预算赤字=政府支出-税收收入= =-5,说明政府财政尚有盈余5亿元; (4)根据四部门经济恒等式:C+I+G+(X-M)=C+S+T,因此,储蓄S=I+(G-T)+(X-M)=60+(-5)+(-10)=45(亿元) (5)进出口盈亏=出口-进口=-10(亿元)
44
三、GDP指标的评价 萨缪尔森:GDP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该指标的出现,为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提供了可能;也为不同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指明了方向。
45
缺陷(一):总产出衡量 不能衡量全部经济活动的成果,如家庭产出,农民自产自用产品;
GDP表明社会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但不能说明它包含具体是什么商品(如各次产业占GDP的比重 ;具体产品的结构等); 地下经济无法得到体现。
46
地下经济 地下经济,或曰灰色经济、非正规经济、影子经济,是处于政府管理、监督之外,未向政府申报和纳税,其产值和收入未纳入政府统计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各种经济活动的统称。 地下经济收入可以通过如走私、贩毒、诈骗、偷漏税、贪污、受贿等手段产生。 由于危害巨大,其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经济黑洞”。
47
专栏一:地下经济之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厦门远华走私案” 远华庞大复杂的“关系网”:
垄断性占有某些领域产品的生产或提供:1996年至1999年上半年,在厦门关区走私进口成品油450多万吨、植物油45万多吨、香烟300多万箱、汽车3588辆,以及大量西药原料、化工原料、纺织原料、电子机械等货物,价值高达人民币530亿元,偷逃税款人民币300亿元。 通过洗钱使财富合法化。 1998年,就造成全国石化行业直接经济损失200亿元,3000多口油井被迫关闭,30多万石化职工下岗;全国石化行业石油加工量为8060万吨,比1997年减少1500万吨。
48
专栏二:地下经济之国际比较
54
缺陷(二):福利衡量 GDP无法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不能反映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或减少;
58
思考题:离婚率及其影响因素 登陆相关网站,寻找离婚率的国际数据并加以比较; 登陆相关网站,寻找我国主要省市或城市离婚率的数据,加以比较;
分别分析影响离婚率的主要因素(如收入高低、受教育程度、是否有宗教信仰等)。
59
四、其他宏观经济总量 名义与实际GDP CPI、GDP缩减指数与通货膨胀率 劳动者参与与失业率 储蓄与财富
60
名义、实际GDP与缩减指数 名义GDP :按当年市场价格核算的GDP = 实际GDP:按基年价格核算的GDP
61
GDP缩减指数 GDP缩减指数(或折算系数,deflator index)=名义GDP/实际GDP
62
CPI CPI(Consumption Price Index,消费物价指数)=
63
CPI和GDP Deflator CPI和GDP Deflator的区别 但就经验的分析,二者的走势存在较强的趋同性。
64
CPI和GDP Deflator
65
通货膨胀率 一定时期价格上涨的幅度
66
中国的通货膨胀率(1980-2005)
67
劳动者参与与失业率 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非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15-64(world bank);16-60&16-55(china);16-60(some other country)。 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 不在劳动力人口:军队人员;在校学生;家务劳动者;退休或因病退职人员及丧失劳动能力、服刑犯人;不愿工作的人员;在家庭农产或家庭企业每周工作时间少于15小时的人员。 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人口/劳动年龄人口。
68
劳动者参与与失业率 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
失业的界定: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工作;当前准备工作;正在寻找工作。
69
劳动参与率( 1989-2005)
70
中国的“啃老族”与美国的“克雷默” 一直无业, 二老啃光, 三餐饱食, 四肢无力, 五官端正, 六亲不认, 七分任性, 八方逍遥,
九(久)坐不动, 十分无用”。
71
中国城镇失业率(1989-2005)
72
奥肯定理(Okun’s law) 经济学家阿瑟.奥肯(1968-1969年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根据美国的经验数据发现如下关系:
实际GDP变化率=3%-2*失业率变化率 涵义: 若失业率不发生变化,实际GDP增长3%; 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GDP降低2%,反则反之; 政府可以根据该经验法则,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来降低失业率。
73
储蓄与财富 储蓄与财富 一国或一家庭的富裕程度或者说经济福利水平不仅取决于 国民收入或家庭当前收入还取决于财富拥有量。 决定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财富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储蓄率。 整个国民储蓄转化为国民财富,使得财富积累还要有个投资过程。 一般来说,储蓄是一个流量,而财富则是一个存量概念。 所谓存量(Stock)是在一定时点上测算出来的量,而 流量(Flow)则反映一定时期上测算出来的量
74
二者之间的关系 当期的储蓄(流量)等于当期和上期财富 (存量)之差,即:
75
五、宏观经济均衡 两部门的收入构成 三部门的收入构成 四部门的收入构成
76
1、两部门的收入构成 简化:假设全社会只有两部门:消费者和企业,不存在税收和进出口。假定没有折旧。即 GDP=NDP=NI=Y
支出方面:总需求 Y = C + I 收入方面:总供给 Y = C + S 总需求=总供给:I = S
77
两部门均衡 I = S的恒等式,来自其定义,即GDP=消费+投资;国民收入=消费+储蓄;GDP=国民收入。
不论经济状况如何,储蓄和投资都相等。是事后的国民收入会计方面的均衡。 事前均衡问题,指计划储蓄和投资。储蓄由消费者提供;投资由企业进行。个人的储蓄动机和企业投资动机不同,储蓄与投资不可能不一致。 若I<S,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经济过冷; 若I>S,则会出现通货膨胀,经济过热。
78
2、三部门的收入构成 三部门包括政府部门。 支出方面:Y=C+I+G=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不在内,因为: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无非还是用于消费和投资,主要是消费了。 收入方面:Y=C+S+T,T是净收入=全部税金-转移支付。 居民要交纳税收,又要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 所以: C+I+G = Y= C+S+T, 即:I+G=S+T , I=S+(T-G),(T-G)为政府储蓄 投资=储蓄的恒等式仍然存在。
79
3、四部门的收入构成 四部门包括国外部门。 支出方面:Y=C+I+G+(X-M) 收入方面:Y=C+S+T+Kr
(X-M)为净出口,Kr为是本国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如救济性捐款等,都来自要素收入。 所以 C+I+G+(X-M)=Y=C+S+T+Kr 即 I +G+(X-M) =S+T+Kr ,I = S+(T-G)+( M+Kr - X) 投资=本国居民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