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麻醉恢复室循环系统并发症 及护理策略 田首元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麻醉恢复室循环系统并发症 及护理策略 田首元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麻醉恢复室循环系统并发症 及护理策略 田首元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2 术前准备不佳 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围麻醉期病人的安全性 麻醉管理不当 苏醒期处置不当

3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
麻醉后恢复室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 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完全清醒,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 现代麻醉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障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减少并发症 提高麻醉科工作效率 功 能

4 Aldrete改良评分标准(Modified Aldrete score) 其他:术后恶心呕吐、疼痛程度、躁动、寒战
呼吸稳定 意识 肢体活动 血流动力学稳定 ! 其他:术后恶心呕吐、疼痛程度、躁动、寒战 氧合状态

5 PACU常见并发症 其他 神经系统 术后恶心呕吐 寒战 循环系统 疼痛 苏醒延迟 肾功能不全 水电解质紊乱 呼吸系统 苏醒期谵妄 躁动
体温异常 神经系统 苏醒延迟 苏醒期谵妄 躁动 术中知晓 循环系统 低血压 高血压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肺水肿 呼吸系统 呼吸道梗阻 呼吸抑制 低氧血症 反流误吸

6 PACU期间循环系统并发症 3 心律失常 2 高血压 1 低血压 4 心肌缺血 5 肺水肿

7 血压的形成 血压(BP):是体循环动脉血压的简称。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收缩压(SBP):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SBP。 舒张压(DBP):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DBP 动脉血压的形成: 前提条件:血液充盈 基本因素:心脏射血(每搏量×心率)和外周血管阻力

8 一、低血压 定义---血压降低幅度超过麻醉前25%或收缩压降低达80mmHg以下
一般:由于麻醉剂作用的消失,病人意识和痛觉的逐渐恢复,加之气管导管和吸痰、尿潴留的刺激,可引起病人心率加快、血压上升 若麻醉恢复期出现血压下降,应查明原因,积极处理 究竟血压降低到多少水平才会影响组织血液灌流(即影响组织供氧) 应以血乳酸盐含量超越正常为准(正常值 mmol/L)。

9 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外周血管 阻力 心功能 有效循环 血容量 心肌缺血和梗死 椎管内麻醉 心律失常 麻醉药残留 进行性出血
补液量不足 渗透性利尿 液体在体内转移 静脉回流受阻 椎管内麻醉 麻醉药残留 浅低温后的复温 输液反应 肾上腺功能不全全身感染败血症过敏反应 肝衰竭 使用血管扩张药 心肌缺血和梗死 心律失常 充血性心力衰竭 负性变力药(麻醉药、β受体激动药、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 脓毒症 甲状腺功能低下 和恶性高热

10 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1、低血容量 PACU内患者出现低血压最为常见的原因 在PACU中,引起低血容量的常见原因包括 进行性出血
补液量不足 渗透性利尿 液体在体内转移(肠梗阻、腹水) 症状:非特异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增快、皮肤弹性降低、黏膜干燥、少尿和口渴。

11 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护理对策: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ECG、呼吸等,观察伤口引流、渗血情况。一旦出现循环异常,应立即查明原因
诊断性补快速补液:晶体液与胶体液 ml和/或血液制品。如有效,可证明血容量不足 如果血容量补足后,低血压仍然存在,应留置导尿管,并施行有创监测做进一步评估

12 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2、静脉回流受阻 常见原因: 肺动力性过度膨胀(内源性PEEP) 气胸 心包填塞
正压通气:胸腔内压会增高,可导致回心血量减少

13 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正压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心排血量下降 右心功能 前负荷:降低
IPPV和PEEP使气道内压和胸内压升高,回心血量减少 后负荷:增加 正压通气,肺泡扩张,压迫肺毛细血管床,肺血管阻力(PVR)增加 左心功能 右心室排血量减少 右室容积增加,导致室间隔左移,左室舒张顺应性降低 后负荷:不变或轻度降低

14 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2、静脉回流受阻 症状: 同真正的血容量减少 但还包括颈静脉怒张、CVP增加、呼吸音和心音减弱 护理策略:
补充血容量---主要的对症治疗方法 消除原因---基本的治疗措施

15 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3、血管扩张 导致血管张力降低的因素包括 低血容量可加重血管扩张引起的低血压 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 麻醉药残余作用
浅低温之后的复温 过敏反应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全身感染、败血症 肝衰竭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不适当使用血管扩张药 低血容量可加重血管扩张引起的低血压

16 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3、血管扩张 护理策略 单纯靠输液不能完全恢复血压
需要应用α受体激动药,如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在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下使用 其他: 麻黄碱(直接、间接双重作用) 钙剂 血管加压素 纠正酸中毒

17 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4、心输出量下降 围术期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包括 心肌缺血和梗死 心律失常 充血性心力衰竭
负性变力药(麻醉药、β受体激动药、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 脓毒症 甲状腺功能低下 恶性高热

18 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4、心输出量下降 症状包括 低血压、心律失常、奔马律、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发绀、喘鸣、肺底部湿性啰音、少尿
护理策略 加强围术期监测和管理,危重病人进行有创监测指导治疗,预防为主 增加心肌收缩力: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米力农 降低心肌后负荷:硝酸酯类(硝酸甘油和硝普钠)、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液体超负荷者给予速尿 心律失常者,抗心律失常药或电复律治疗

19 二、高血压 定义 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的25%或血压超过160/95mmHg 1 DBP SBP

20 PACU高血压的原因 是术前有高血压的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术前未经过系统药物治疗者。 1、疼痛 手术切口疼痛
痛觉过敏:瑞芬太尼的使用 其他不适感:胃肠减压管、手术引流等 2、术中补充液体超负荷和升压药使用不当 3、甲亢危象,嗜铬细胞瘤,颅内压增高

21 PACU高血压的原因 4、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 轻度低氧血症所引起循环系统反应是心率增快与血压升高,以高动力的血流动力学来补偿血氧含量的不足
PaCO2升高,可直接刺激颈动脉和主动脉化学感受器,以及交感-肾上腺系统反应,则呈现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 5、术后寒战、躁动、PONV 6、病人清醒后,对陌生的环境及对手术情况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

22 PACU高血压的原因 6、气管导管和导尿管的刺激、尿潴留膀胱高度膨胀
7、吸痰的刺激:吸痰管对口咽、气管隆突的刺激,尤其操作粗暴或超时限吸引更易引起病人的呛咳和躁动、挣扎,则使循环系统更趋显著 8、不适当的拮抗: 纳洛酮:阿片受体拮抗剂,可拮抗麻醉性镇痛药引起的呼吸抑制,但可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多沙普仑:呼吸兴奋剂,催醒。直接兴奋脑干的血管运动区和间接兴奋交感肾上腺系统,使心率增加,血压升高,甚至可诱发肺水肿。 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嗜铬细胞瘤患者不宜用 多沙普伦:新型呼吸兴奋剂,主要是增加潮气量和呼吸次数,同时还有和恢复防御反射的作用,可用于全麻的催醒。可使心率增加,血压轻度升高,主要由于兴奋脑干的血管运动区和间接通过交感肾上腺系统,迅速而显著增加血和尿儿茶酚胺,对于新功能不良和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尤为突出,甚至可诱发肺水肿。心脏后负荷急剧增大,左室压力负荷过高,肺静脉压升高,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出现肺淤血和肺水肿,如果肺毛细血管压力过高,还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肺出血。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嗜铬细胞瘤患者不宜用   纳洛酮:阿片受体拮抗剂,可拮抗麻醉性镇痛药引起的呼吸抑制,但可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剂量过大,速度过快,高血压者禁忌

23 PACU高血压的护理策略 后果:对术后持续重度高血压,若不能及时消除其发生原因和进行必要的处理,则可因心肌氧耗量的增高,诱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或脑卒中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ECG、呼吸等,观察伤口引流、渗血情况。一旦出现循环异常,应查明原因,给予药物等对症处理,防止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重在预防、及时处理

24 PACU高血压的护理策略 首先应该核对病人血压测定的正确性 针对病因的预防和处理1 满意的术后镇痛,适度镇静 吸氧,防止二氧化碳蓄积
控制输液速度 合理使用升压药和拮抗药 预防和治疗术后寒战、躁动、PONV 术前清醒时告知留置尿管、气管导管等可能带来的不适 尿管引流通畅 心理护理:病人清醒后,对陌生的环境及对手术情况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及早向病人提供信息,消除其不良情绪反应

25 PACU高血压的护理策略 针对病因的预防和处理2 恰当掌握气管导管拔管时机 对于意识清醒,肌力恢复,呼吸、循环稳定的病人应及早拔除气管导管
可使用"深麻醉下拔管"策略,其实并非深麻醉状态下拔管,而是在呼吸完全恢复正常,而意识尚未恢复或未完全恢复下拔管 吸痰动作应轻柔,减少刺激,避免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拔管前预防性用药: 利多卡因 艾司洛尔 硝酸甘油、尼卡地平

26 PACU高血压的护理策略 降压药的使用 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拉贝洛尔(α和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尼卡地平
硝酸甘油:尤其适用于伴有心肌缺血者 乌拉地尔 硝普钠 

27 三、心律失常

28 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护理策略 围术期发生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有 交感神经兴奋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心肌缺血
颅内压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时的脑-心反射 药物中毒 甲状腺毒症 恶性高热

29 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护理策略 房性早搏和偶发室性早搏常不需要治疗 恶性心律失常:吸氧、寻找原因的同时给予适当治疗 1、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100次/min 原因:疼痛、躁动、低血容量、发热、低氧、高碳酸血症、恶性高热、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肺栓塞 护理策略: 加强监测 病因治疗:镇痛、镇静、扩容、吸氧等 β受体阻滞剂、甲氧明(α受体激动剂,反射性心率减慢)

30 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护理策略 1、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50次/min
原因:高位椎管内麻醉、阿片类药物(哌替啶除外),迷走神经兴奋、β受体阻滞剂、颅内压增高;小儿则见于严重缺氧 护理策略: 加强监测 病因治疗 药物:当有低血压或严重心动过缓时,可用阿托品或者 格隆溴铵静注。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者,异丙肾上腺素或者 安装心脏起搏器

31 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护理策略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年龄大于70岁,经历胸、腹、大血管手术,术前就存在房性期前收缩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
包括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结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可导致明显的低血压 特点: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发作时心率150~250次/min

32 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护理策略 护理策略 同步电复律:如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实施同步电复律
腺苷:6-12mg快速静注,使得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转变为窦性心律的可能性增加 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可降低心室反应性 胺碘酮:可在心功能不好(EF<40%)的情况下控制心房率 心律平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艾司洛尔、普萘洛尔,可降低心室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反应性 西地兰,能降低心室反应性。

33 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护理策略 2、室性心律失常 原因:器质性心脏病、低氧血症、心肌缺血、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疼痛等
护理策略1 室早和非持续性的室性心动过速通常不需要治疗,但造成上述现象的可逆原因仍应清除 稳定、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应该用电复律或者药物治疗 频发、多源的室早或者出现R on T现象,则应该治疗,尤其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34 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护理策略 护理策略2 加强心率、血压、心电图监测 备好除颤仪 纠正致病因素:低钾血症、缺氧、酸中毒等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首选体外同步直流电击复律,电能量2J/kg。婴儿用电击能量25J,儿童50J。无效时,隔20~30min可重复应用,一般不超过3次 洋地黄中毒者禁忌 如无电击复律条件,可在纠正异常血流动力学的同时用药物复律

35 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护理策略 无血流动力学障碍者:用药物复律
利多卡因:1~2mg/kg,缓慢静脉注射,每隔10~15min可重复使用,总量不超过5mg/kg。PVT控制后以20~50µg/(kg•min)静脉滴注维持。 胺碘酮:特别是心功能不好的患者;2.5~5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可重复2~3次 普罗帕酮(心律平):1~2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隔20min可重复使用,但不超过3次。复律后以5~10µg/(kg•min)静脉滴注维持 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美托洛尔、普萘洛尔

36 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护理策略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静脉补钾和补镁    异丙肾上腺素   1-4μg/min静脉滴注,随时调节剂量,使心室率维持在90-110次/min之间。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可缩短QT间期及提高基础心率,使心室复极差异缩小,有利于控制TdP的发作。 TdP发作时,可试用I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苯妥英钠,但禁用Ia、Ic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TdP持续发作时,应按心搏骤停原则救治,有室颤倾向者,可用低能量电复律 对顽固发作伴严重心动过缓、严重传导阻滞者,药物应用有矛盾,宜安装永久调搏器。

37 四、心肌缺血和梗死 Heart attack

38 心肌缺血的原因—氧供需失衡 心肌氧供下降 冠状动脉灌流量下降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痉挛 主动脉舒张压降低 心率增快
冠状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贫血 氧离曲线、SpO2 心肌氧需增加 心肌收缩力 室壁张力 前负荷:左室舒张末期的静息张力,主要取决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室顺应性 后负荷 心率增快

39 PACU期间心肌缺血的原因 血压过高或过低 心动过速——麻醉期间心肌缺血和心梗的主要死因 疼痛
清醒后,对陌生的环境及对手术情况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 气管导管、尿管、吸痰管的刺激 尿潴留膀胱高度膨胀 术后寒战、躁动、PONV 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 贫血或缺氧

40 心肌缺血的诊断 ECG 诊断标准: J点后0.06秒ST段水平或下垂,压低至少0.1mV;
J点后0.08秒ST段弓背向上,压低至少0.2mV;ST段上升至少0.15mV 其他表现有T波倒置,QT间期延长、QRS波增宽、新出现的心律失常或传导异常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心肌缺血最早、最敏感指标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肺动脉导管 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

41 PACU期间防治心肌缺血的护理策略 保持心肌氧供需平衡,降低心肌耗氧,增加对心肌供氧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纠正低血压和高血压、预防治疗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 纠正贫血、吸氧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保温 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心肌缺血征象 药物: 硝酸甘油 钙通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

42 PACU期间防治心肌缺血的护理策略 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005年美国麻省总医院制订了围术期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指南。手术后使用建议如下: 经历全麻、局麻监护或外周神经阻滞的患者 进入PACU20min内,如果HR>80次/min,可给予美托洛尔2.5-5mg静注 若给药后5-10min,HR仍>80次/min,可再给予美托洛尔。 若HR<50次/min、SBP小于100mmHg、支气管痉挛、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患者既往出现过β受体阻滞剂副反应,则应停用美托洛尔 如果停用美托洛尔是因为血压和心率,但停用后的心率>55次/min或SBP大于110mmHg,则应继续给予美托洛尔

43 PACU期间防治心肌缺血的护理策略 经历椎管内阻滞(联合或不联合全麻)的患者 手术室内使用过美托洛尔的患者,在PACU内仍应遵循上述原则
手术室内未使用过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一旦神经阻滞完全恢复并且HR>55次/min,美托洛尔的使用同样遵循上述原则 使用艾司洛尔的患者,可通过停用艾司洛尔而使用美托洛尔2.5-5mg静注的方法过渡到使用美托洛尔,并使HR保持在50-80次/min。 对于那些因神经阻滞而需要血管活性药维持血压的患者,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必须在是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问题上,作出审慎决定

44 PACU期间防治心肌缺血的护理策略 离开PACU后的患者:应恢复术前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方案。术前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术后需持续用药2周

45 五、肺水肿

46 肺内液体分布影响因素:Starling理论
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和肺间质静水压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肺间质胶体渗透压 肺淋巴循环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47 肺水肿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可分为三类: 血流动力性肺水肿: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 通透性肺水肿:肺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 与麻醉相关的肺水肿

48 1、血流动力性肺水肿 心源性肺水肿: 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患者急性左心衰 PACU期间严重高血压危象 气管导管 不适当拮抗剂的使用
纳洛酮:阿片受体拮抗剂,可拮抗麻醉性镇痛药引起的呼吸抑制,但可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多沙普仑:呼吸兴奋剂,催醒。直接兴奋脑干的血管运动区和间接兴奋交感肾上腺系统,使心率增加,血压升高,甚至可诱发肺水肿。 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嗜铬细胞瘤患者不宜用

49 1、血流动力性肺水肿 神经性肺水肿 继发于急性CNS损伤后发生的肺水肿 目前认为与下丘脑损伤引起的功能紊乱有关 液体负荷过多
围术期补液过快或过量 大量输注晶体液,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肺复张性肺水肿 各种原因所致肺萎陷后在肺复张时或复张后24h内发生的急性肺水肿 临床上多见于气胸,胸腔积液

50 2、通透性肺水肿 感染性肺水肿: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尿毒症性肺水肿 肾性高血压致左心衰竭; 少尿病人因进水或输液过量致循环血容量增加
血浆蛋白减少,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肺毛细血管静水压与胶体渗透压的差距增大,促进肺水肿形成 氧中毒性肺水肿 氧自由基损伤肺泡上皮细胞,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透明膜形成

51 3、麻醉相关性肺水肿 呼吸道梗阻——围术期喉痉挛
急性上呼吸道梗阻,用力吸气致胸内负压增加,几乎全部传导至血管周围间隙,促进血管内液进入肺组织间隙 上呼吸道梗阻时,病人处于挣扎状态,缺氧和交感神经活性极度亢进,可导致肺小动脉痉挛性收缩,肺小静脉收缩,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酸中毒又可增加对心脏作功的抑制,除非呼吸道梗阻解除,否则将形成恶性循环,加速肺水肿的发展。

52 3、麻醉相关性肺水肿 胃内容物误吸 肺表面活性物质灭活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使液体渗出至肺组织间隙内,发生肺水肿。 肺过度膨胀
一侧肺不张时单肺通气,全部潮气量进入另一侧肺内,导致肺过度充气膨胀,随之出现肺水肿 机制可能与肺容量增加有关 快速膨肺时注意

53 预防和治疗肺水肿的护理策略 加强高危患者的监测 重视病因的预防和治疗 控制输液的速度和量 心功能支持,防治心肌缺血 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梗阻
预防呕吐、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避免肺快速过度膨胀 抗感染、纠正低蛋白血症 正确使用催醒拮抗剂 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高血压

54 预防和治疗肺水肿的护理策略 维持气道通畅:吸泡沫痰,去泡沫剂 95%乙醇或1%硅酮溶液置于湿化器内,通过吸氧吹入
75%乙醇l~2ml直接经第l~2气管环间注入 充分供氧:面罩吸氧或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治疗 增加肺泡压和肺组织间隙压力,阻止肺毛细血管内液滤出 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组织氧耗量 合适的PEEP通常先从5cmH20开始,逐步增加到10~15cmH20。前提是对病人心排血量无明显影响

55 预防和治疗肺水肿的护理策略 增强心肌收缩力 西地兰: 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减慢心率,延长舒张期充盈时间,使肺毛细血管平均压下降
对高心病、冠心病引起的左心衰竭所造成的急性肺水肿疗效明显 氨茶碱 增加心肌收缩力 降低后负荷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56 预防和治疗肺水肿的护理策略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头高位: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淤血 利尿药 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硝普钠 吗啡 解除焦虑
氧耗 松弛呼吸道平滑肌 改善通气 回心血量 左心后负荷 外周静脉张力 动脉阻力 左右心排血一时性失衡 右室充盈压 右室排血量 改善左室排血效应 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 增加外周静脉容量 降低中央血容量

57 预防和治疗肺水肿的护理策略 保持病人镇静 咪唑安定、异丙酚、吗啡
减少惊恐和焦虑,减少呼吸急促所引起的负压,将急促而无效的呼吸调整为均匀有效的呼吸,减少呼吸作功 选用SIMV等通气方式,有利于病人呼吸和呼吸机同步,以改善通气

58 预防和治疗肺水肿的护理策略 预防和控制感染 抗生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预防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减轻炎症反应,促使水肿的消退
刺激细胞代谢,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 增强心 肌收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59 PACU期间体温异常

60 术后低体温——原因 常见于体温调节能力受限的老年人和婴儿 室温低 术中输入大量冷液体、冷藏库血 术中内脏暴露时间长及冷液体冲洗胸腹腔
全身麻醉药有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 术中肌松剂的应用、阻滞了肌肉的收缩、抑制机体对低温的应激反应使机体产热减少等

61 术后低体温——不利影响 导致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和组织低灌注 损伤血小板的功能,妨碍血块的形成,增加出血的危险
心肌复极时QT间期延长,导致心律失常 药物代谢减慢,使得肌松恢复和苏醒延迟 寒战可导致代谢率显著增加;使眼内压和颅内压增加 患者在PACU滞留时间延长,增加感染的概率和心脏事件的死亡率

62 术后低体温——护理策略 室温维持在24℃左右 注重体温监测,老人和新生儿术后格外注意保温
一旦进入PACU,低温病人应常规吸氧,静脉输液和输血应加温 预防寒战 病人出现寒战时应增加氧供,用变温毯使体温升至正常

63 术后低体温——护理策略 药物治疗 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度冷丁和芬太尼,其中度冷丁效果最好,这与度冷丁作用于阿片K受体有关。
可乐定和曲马多:二者制止术后寒战效果好,而且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可乐定的使用剂量为5ug/kg iv,曲马多使用剂量为1mg/kg iv。

64 术后体温升高——原因 室温过高,湿度过大 体温调节中枢附近的操作 阿托品用量过大,抑制排汗 输血输液反应
感染(特别是处理感染和坏死的组织后) 甲亢 恶性高热 神经安定药恶性综合症(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 是一种药物特异质反应 主要有二类:①中枢多巴胺能阻断药如氯丙嗪、氟哌啶、胃复安;精神病科常用的神经安定类药如丁酰苯,吩噻嗪等②多巴胺能激动药,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如果突然停药,可诱发NMS。 多巴胺是体温调节中枢与线状运动通路之间的神经递质。突然停药可干扰多巴胺能神经活性,导致体温调节失控和帕金森氏病病情加重。由于肌肉过度活动可致产热增加,在体温调节失灵的情况下可导致病人高热

65 术后体温升高——不利影响 基础代谢率增加,耗氧量增加 常伴代酸、高钾、 高血糖 升高到40℃以上,常导致惊厥

66 术后体温升高的护理策略 严格控制室温 注重体温监测 积极查找病因 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幼儿、心肺储备功能降低的患者
常用对乙酰氨基酚和降温毯

67 安全至上 充分的术前准备 降低PACU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提高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性 完善的麻醉管理 妥当的PACU处置

68 患者安全至上 充分的术前准备 降低PACU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提高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性 完善的麻醉管理 妥当的PACU处置

69 THE END


Download ppt "麻醉恢复室循环系统并发症 及护理策略 田首元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