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鄭先祐 (Ayo) 靜宜大學 生態學系 教授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院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鄭先祐 (Ayo) 靜宜大學 生態學系 教授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院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鄭先祐 (Ayo) 靜宜大學 生態學系 教授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院長
「邁入台灣高速運輸時代--分享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華民國 運輸學會 第20屆論文研討會 (2005年11月25日) 從「生態」的觀點,談台灣的「永續運輸」 鄭先祐 (Ayo) 靜宜大學 生態學系 教授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院長

2 Contents 可持續(永續) 發展的3E處方 台灣的永續運輸 生態學者的角色與功能 結語:永續與健康的主張 永續運輸的內涵與困難
生態學,高度整合性的學科 結語:永續與健康的主張

3 1 永續(可持續)發展的3E處方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經濟學者Young (1992) 提出3E處方: Environmental Integrity (環境保全)、 Economic efficiency (經濟效率)和 Equity (公平)。

4 環境保全(Environmental Integrity)
「環境保全」,生態(生活)環境的基本功能必要保持完整安全,特別是自然免費提供的功能,是全球經濟的根基。 全球自然生態免費提供的功能每年提供給人類社會的總價值估計超過33萬億美元,遠超過全球經濟總生產值 (19萬億美元) (Stiling, 2002)。 於「環境保全」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力求「經濟效率」,以及維護「社會正義」(公平)。

5 經濟效率 (Economic efficiency )
「生態原則」是於相同或更好的生活條件上,可耗用更少的物質和能量。 這亦是「經濟」的法則。 重點是必要基於所有「外溢(部)成本」全部內化之後,才可達到真正的「經濟效率」,整體付出最少的代價,獲得最大的享用。 「外溢成本」的存在不僅是違反生態原則,更是違反經濟發展的「自由市場」基本條件。

6 「社會正義 (公平)」(跨世代) 每一代應必要維護其由上一代傳接得到的自然資源,使其留給下一代時,平均每人的資源總量不可少於其傳接得到時。
可再生資源、資源龐雜度、和生態功能,都應永遠地維持。

7 「社會正義 (公平)」(同世代) 按生態學的「最低限定率」 (Law of minimum),一生命的成長受其環境因子中最低限者(供給最差)所限制。 生態環境品質的維持,亦受到此社會最差的因素所限制。 生態環境的保育和未來發展機會的保育,其必要的條件之一就是在目前社會中最窮族群的生活改善(參考Brown Weiss, 1989)。 (弱者福利的提升)

8 3E的永續運輸 按這3E處方,套用於「運輸」的發展, 「環境保全」是基礎, 「經濟效率」是主軸, 「社會正義 (公平)」是條件。

9 台灣的「永續運輸」 (Sustainable Transport)
2 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大眾運輸導向的發展) 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智慧型運輸系統) TDM (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 (運輸需求管理) 「綠色交通」 「人本交通系統」 「生活運輸系統」 「生態城市」的交通運輸系統

10 「永續運輸」的內涵 「永續運輸」的內涵,具有以「生活需求(品質、結構和樣式)」為本位,提升運輸效率,以及多元相關聯(國家、社會、城鄉的發展)等三條軸線。 其中,提升運輸效率,在於下降每單位運輸的耗能量,以及縮短運輸時間。 這些包含建構行人和腳踏車交通網,大眾運輸系統,快速便利的軌道運輸系統,以及以電訊和無線通訊取代傳統的交通運輸等 (鄭先祐,1999) 。

11 建構跨層級的整合 滿足生活需求(品質、結構和樣式)是交通運輸發展的動力,亦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
交通運輸,與各種「經濟」和「非經濟」活動都相互關聯。 如何了解社區、社會與國家整體間的關聯,以及尋求各層級的「共識 」,建構跨層級的整合體系,這些明顯的是目前最大難題。

12 當前面臨之重要議題與挑戰 全面共識,仍未形成。 國家發展方向,未定。 計畫形成,環節眾多。 專業訓練,有待加強。
林國顯組長 / 台灣運輸系董永續發展之重要議題 全面共識,仍未形成。 國家發展方向,未定。 計畫形成,環節眾多。 專業訓練,有待加強。

13 3 生態學者的角色與功能 化解這些難題,首先可於運輸學界和各級政府交通部門,導入「生態學者」。
人類文明發展依賴其對運輸發展的改善,更是依賴其生態環境的持續支撐。 目前的國道路網建構或是各項交通運輸的規劃,往往只看到永續或綠色等的說明,但欠缺具體的落實內涵。 「生態學者」參與可協助國家至地方的整體交通運輸規劃,政策研擬,以及相關「生態城市」和「永續運輸」的TOD,ITS,TDM的具體規劃。

14 生態學,高度整合性的學科 「生態學」雖然奠基於自然科學,但已經是跨越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的橋樑(Odum, 1997)。
「生態學」具有高度整合性,更是永續(可持續)發展學術研究的根基。 「生態學」整合產生的學門,非常的多元多樣。 人類生態學、社會生態學、政治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復原生態學、保育生態學、生物多樣性的研究、生態毒理學、地景(景觀)生態學、溼地生態學、農業生態學、環境倫理學,等。 以及近年來的工業生態學 (Ehrenfeld, 2004)、綠色經營管理學 (Hopfenbeck, 1990)、商業生態學 (Abe, Dempsey,and Bassett, 1998) 等。

15 生態學 與 經濟學 Eco-logy and Eco-nomics
= the Economy of Nature =『自然的經濟』。 = 自然與人為的世界,無法切割。 人類生態學 (Human Ecology)

16 事業 生態學 Abe, J. M., P. E. Dempsey, and D. A. Bassett (1998) Business Ecology, giving your organization the natural edge. Butterworth-Heinemann.

17 4 結語:永續和健康的主張 基於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能量形式必要轉換,逐漸以「可再生能源」為主要動力(包含行人和腳踏車)。
按「生活需求」為本位,「永續運輸」的重點以行人和腳踏車為優先考量,改善城鄉各社區(生活圈)內生活交通運輸的品質(生活機能)。 社區間配合大眾運輸,讓大眾(多數人)的平常生活都可只需用行走(含腳踏車)或公共運輸系統。

18 靜宜大學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http://www.pu.edu.tw/~humanity
生態主張者:Ayo 靜宜站


Download ppt "鄭先祐 (Ayo) 靜宜大學 生態學系 教授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院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