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八章 弧 菌 科 包括一群氧化酶阳性、具有端极鞭毛、动力阳性的细菌:分为弧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和发光杆菌属等四个菌属。
2
第一节 弧菌属 共有36个种。有14个种与人类感染有关。其中以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最为重要,它们分别引起霍乱和食物中毒。
3
(一)临床意义 是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有155血清群;其中0l群有古典和EI-Tor两种生物型。巳发生七次世界性霍乱流行,均由01群引起,前六次为古典生物,第七次为EI-Tor生物型。1992年10月起分离到非01群霍乱弧菌,与01~0138群霍乱弧菌抗血清不凝集,产生的肠毒素。经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属于同一霍乱弧菌,将其命名为新的血清群0139。
4
(二)细菌特征1 1.形态结构 G-阴性,弧形或逗点状,在病人“米泔水”样便中呈“鱼群”样排列,细菌一端有鞭毛,呈“穿棱”样运动,有菌毛和性菌毛,0139群有荚膜。 2.抗原成分 有不耐热H抗原和耐热的O抗原。前者为共同抗原,特异性低;后者具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是分群和分型的基础。根据O抗原的不同,现有155个血清群,其中O1群、0139群引起霍乱。出现36kb的新基因,替代原有的01群抗原基因,遗传学特征和毒力基因与O1群相似。其余02群—0138群引起人类的胃肠炎,不引起霍乱流行,称为非Ol群霍乱弧菌。
5
(二)细菌特征2 3.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上生长良好。兼性厌氧。37℃为适宜。具耐碱性,初次分离常选用pH8.5的碱性胨水进行选择性增菌培养,经35℃4h~6h增菌后可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膜、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TCBS)。发酵蔗糖产酸,菌落呈黄色。 氧化酶阳性,发酵蔗糖,动力阳性,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无盐培养基上生长,高于6%氯化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6
(二)细菌特征3 4.变异性 经人工培养,长久保存可失去典别的弧形而成直杆状,或多形性。 EI-Tor生物型的溶血特性丧失。有毒株也可成为无毒株,强毒株成为弱毒株。 5.抵抗力 霍乱弧菌可在水中存活20天左右。对热、干燥敏感;100% 1~2min即死亡。怕酸而耐碱,在正常胃酸中仅能生存4min。对常用消毒剂敏感,0.5ppm氯 15min死亡,对庆大霉素耐药。
7
(三)微生物检验 1.在发病早期,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米泔水”样粪便标本,就地接种碱性胨水增菌。
2.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抗O1群抗体凝集试验,可快速诊断霍乱弧菌感染。 3.分离、培养与鉴定 将标本直接接种碱性胨水, 35℃ 6~8 h后,接种至TCBS平板或庆大霉素琼脂平板,35℃ 12h~18h形成黄色菌落形态,均为可疑菌落:应使用Ol群和O139群多价和单价抗血清进行凝集,结合菌落特征和菌体形态,作出初步报告。
8
4.抗生素药敏试验 常规测定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SMZ+TMP、呋南唑酮;对于具有半自限性腹泻而言,体外药敏试验非必需,对监控弧菌的耐药性发展趋势有意义。
9
5.抗体检测 抗体的测定可用于霍乱的回顾性诊断和培养不能确定的霍乱病例的辅助诊断。血清学试验主要测定杀菌抗体和抗毒素抗体。在感染发生后的十天内,特异性杀菌抗体和抗毒素抗体升高,在非流行地区杀菌抗体的效价将在1-6个月内降至原来的基础水平。而抗毒素抗体则可维持l-2年后下降,但不会降至原来的基础水平。
10
(四)霍乱弧菌的鉴别试验 (1)霍乱红试验:霍乱弧菌有色氨酸酶和硝酸盐还原能力。当将霍乱弧菌培养于含硝酸盐的蛋白胨水中时,分解培养基色氨酸产生吲哚。同时,还原硝酸盐成为亚硝酸盐,两种产物结合成亚硝酸吲哚。滴加浓硫酸后呈现蔷薇色,是为霍乱红试验阳性。 (2)粘丝试验:将0.5%去氧胆酸钠水溶液与霍乱弧菌混匀成浓悬液。lmin内悬液由混变清,并变得粘稠。以接种环挑取时有粘丝形成,弧菌属均有此反应。
11
(3)0/129敏感试验:参照标准药敏试验的方法进行。将O/129(2,4二氨基-6,7-二异丙基喋啶)药敏纸片lOμg及150μg的纸片贴在接种有待测菌的琼脂平板,35℃18~24h孵育后,纸片周围任何大小的抑菌环均表现为敏感。 (4)鸡红细胞凝集试验:古典生物型阳性,E1-Tor生物型阴性。在洁净的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1滴,取18-24h的细菌斜面培养物与生理盐水混匀成浓厚菌悬液。加入用生理盐水洗涤三次的2.5%新鲜鸡红细胞盐水悬液一滴充分混匀,1min内出现凝集为阳性。
12
(5)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在50℃的普通琼脂中加入50μg/m1多粘菌素B,混匀后倾注平板,凝固后备用,取被测菌株的3h的肉汤培养物,接种于平板表面,35℃ 18~24h后双察有无细菌生长。古典生物型不生长为敏感,EI-Tor生物型生长为不敏感。 (6)第Ⅳ、V组噬菌体裂解试验:第Ⅳ组噬菌体可裂解古典生物型,不能裂解E1-Tor生物型;第V组噬菌体裂解EI—Tot生物型,不能裂解古典生物剧。 (7)耐盐培养试验:霍乱弧菌能在不含氯化钠和含6%氯化钠培养基中生长。氯化钠浓度高于6%则不生长。
13
二、副溶血性弧菌 (一)临床意义 存在于近海的海水、海底的沉淀物、鱼虾类和贝壳及盐渍加工的海产品中。通过菌毛的粘附,产生耐热性溶血素而致病。该毒素耐受100℃10min不被破坏。主要引起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病程2—3天,通常为自限性 。
14
(二)微生物特性 为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极单毛),无荚膜,无芽胞;
营养要求不高,在培养基中必须加入1%氯化钠,最适pH为7.7~8.0,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 TCSS琼脂平板上形成0.5~2.0mm大小,蔗糖不发酵呈蓝绿色的菌落。在普通血平板不溶血或只产生α溶血。 95%病人分离菌株在含高盐(7%)的人O型血及以甘露醇为碳源的我妻琼脂培养基上产生β-溶血现象,称为神奈川现象。 抵抗力弱,不耐热,90℃1 min即被杀死。在水中生存不超过2天:耐碱怕酸,在50%食醋中1min死亡。
15
(三)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1.标本有粪便和食物。应及时接种,或置碱性胨水中送检。
2.标本接种于含1%NaCl的碱性胨水,35℃增菌培养6~8h后接种TCBS平板24h呈绿色或蓝绿色菌落,为可疑菌落。
16
(四)副溶血性弧菌鉴定 1)氧化酶阳性,O/129(150μg)敏感,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不发酵蔗糖、乳糖。吲哚试验阳性,脲酶阴性,V-P阴性。 2) NaCI生长试验,该菌在不含NaCl和含10%NaCl的蛋白胨水中不生长,在含3%NaCl蛋白胨水中生长。 3)赖氨酸脱羧酶、乌氨酸脱羧酶附旺,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 4)神奈川现象阳性。 5)毒素测定:用基因探针和PCR方法直接测定毒素基因tdh或trh。
17
四、其他弧菌 1.拟态弧菌 与非01群相似,并和O抗原有交叉反应。引起胃肠炎,偶见伤口感染或菌血症。
2.创伤弧菌 引起的疾病最为严重,引起的菌血症和伤口感染的病程进展非常快而致命。 3.溶藻弧菌 常见于外耳,中耳感染的病人,也常见于伤口感染。本菌是耐盐的致病弧菌。 4.河弧菌 从腹泻病人中分离到,世界各地均有引起腹泻的报道。 5.弗尼斯弧菌 致病性尚不明确,从腹泻病人中分离到,提示有—定的临床意义。
18
第二节 气单胞、邻单胞菌属 (一) 分 类 有四个种: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
第二节 气单胞、邻单胞菌属 (一) 分 类 有四个种: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 分为14个DNA杂交群(HGs),HG8和HG10被证实为同一菌种,即维隆气单胞菌分为两个生物型。
19
(二)临床意义 为水中的常居菌,引起肠道内的感染,是夏季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其主要的致病物质为溶血和细胞毒素等。肠道外感染为皮肤和软组织的感染,菌血症通常发生在免疫低下的人群,由嗜水气单胞菌和维隆气单胞菌引起。也可引起眼部感染,脑膜炎,肺炎,胸膜炎,骨髓炎,关节炎,腹膜炎,胆囊炎,静脉炎和尿道感染等。
20
(三)微生物特性 1.G-直杆菌,有动力,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 养基上可以生长。分为嗜冷菌群35℃以下生长,37℃不生长。嗜中温菌群10℃—42℃之间生长。 2.氧化酶和触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或产酸产气,还原硝酸盐。22℃生化反应比37℃活跃,pH为4.5~9.0。 3.抗原结构复杂,血清学分型有异质性。011、034和016在人类的感染中特别重要。
21
(四)微生物检验 1.标本采集 采取粪便或肛门拭子,血液,脓液。
1.标本采集 采取粪便或肛门拭子,血液,脓液。 2.分离培养可用碱性胨水,含菌量少的标本增菌培养,粪便和脓液标本直接接种,初次分离用血平板和加有10u/ml氨苄西林的血平板。生长为灰白色,光滑湿润凸起,2mm大小的菌落,有溶血现象 。 3.生化鉴定:对O/129耐药、TCBS平板不生长、在无盐培养基生长。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均能发酵阿拉伯糖而其它为阴性,嗜水气单胞菌V-P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阳性,而豚鼠气单胞菌为阴性。维隆气单胞菌维隆生物型鸟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
22
二、邻单胞菌属 只有类志贺邻单胞菌—个菌种,可致肠胃炎,好发于夏季,通常为散发流行,临床症状是短时间的水样泻或痢疾样腹泻。病人有进食生水或海产品史,机体抵抗力下降的人群发生菌血症、脑膜炎。邻单胞菌脑膜炎常见于助产分娩的婴儿,病死率高达70%。
23
在血平板中生长良好,可形成灰色,不透明,1.5mm的菌落,无溶血现象。氨苄西林可抑制其生长。
氧化酶和触酶、吲哚、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及肌醇试验均为阳性 G-直杆菌,成双或短链状排列,生长温度为8℃~45℃。
24
本菌的肌醇试验阳性,O/129敏感可与气单胞菌鉴别,
在TCBS平板和6%NaCL胨水中不生长,在不含盐胨水中生长可与弧菌属鉴别。 氧化酶、动力阳性可与志贺菌属鉴别。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