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乌孜别克族 旅游管理1201班 第五小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乌孜别克族 旅游管理1201班 第五小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乌孜别克族 旅游管理1201班 第五小组

2 任务分工 服饰、葬礼 →郭芳 建筑、行 →杨洋 食 、婚礼 →付梦淑 文字、宗教 →翟彦妍 节日、前言、后期整理 →周姗姗

3 民族概况 我国的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  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塔吉克族人口数为41528。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使用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莎车等地的塔吉克族也使用维吾尔语。普遍使用维吾尔文 。塔吉克族主要聚居的塔什库尔干,地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东部。境内群山耸立,南有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峰,北有海拔7546米的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终年积雪,冰川高悬,险峻奇丽,仪态万千。雪岭冰峰之下的河流两岸谷地,既有连绵成片的草原,也有可供稼穑的土地。自强不息的塔吉克人民就生活在这里。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普遍使用维吾尔文,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

4 民族历史 塔吉克族人口虽少,却历史文化悠久。“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该词的原意为“王冠”。在公元前若干世纪,这些操东部伊朗语的部落,就已分布在我国新疆南部地区,其中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部分,就是我国塔吉克族的先民。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管辖。塔什库尔干地区属于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咽喉。塔吉克族先民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受到熏陶。并发展自己。公元2—3世纪,在塔什库尔干一带出现了蝎盘陀国,竭盘陀人是中国塔吉克族的远祖。在3—4世纪,他们已发展了,灌溉农业,过半农半牧生活。蝎盘陀国有12座城堡和10多所寺院。以小乘佛教为国教。唐朝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开元(713~741)中,在此设“葱岭守捉”戍所。公元8世纪,蝎盘陀国消亡。公元9—16世纪,塔什库尔干地区先后受吐蕃、喀拉汗王朝、西辽、蒙古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的管辖。特别是从10世纪开始传入喀拉汗王朝境内的伊斯兰教,对塔吉克人的影响强烈,以致后来成为全民族信仰的宗教。明朝后期,在色勒库尔的中心地带已有一批塔吉克族小村塔。从1 7世纪后期到l 9世纪,帕米尔西部和南部的什克南、瓦罕等地的许多塔吉克人迁入色勒库尔,逐渐成为中国的塔吉克族。17世纪中叶,清朝统一全国,对塔什库尔干,沿用元朝的名称“色勒库尔”,建置色勒库尔回庄,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清代的建置,大大加强了塔吉克族地区同南疆维吾尔族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5 乌孜别克人的72部名称 明格 弘吉刺惕 卡尔马克 唐兀惕 赤木白 斡塔赤 撒剌亦 钦察 阔亦赤 乞牙惕 阔哈惕 哈儿杭
明格   弘吉刺惕   卡尔马克    唐兀惕   赤木白   斡塔赤 撒剌亦     钦察     阔亦赤  乞牙惕    阔哈惕    哈儿杭 阿儿浑    客牙惕    忙忽惕    突厥蛮    恰克马克    哈连 乞鲁额思      汪古惕     勃古惕    克剌亦    八讹兰     巴岱 客列亦惕    蔑儿乞惕    敖汉    塔塔儿      术玉惕     脱老 斡马吾惕    客希勒克    剌马丹   牙不   兀黑兰    畏兀儿 出不杭    塔马      玉逊     翁札惕    塔必     斡亦刺惕 朵儿忙    术亦拉惕     塔儿黑      乞烈赤      秃八     契丹 乞儿吉思     赤勒合思     札剌亦儿     术剌只    苦儿剌      惕豁鲁剌思 失邻    珠尔齐特     乃蛮     亦剌    赤巴阿邻    阿拉伯 素宛    客儿克   色蔑扯克    哈儿答尼   孛儿兰    哈非孜 尤孜    阿尔钦    巴牙兀惕   速勒都思    康里   秃儿讹克

6 乌兹别克族

7 目录 1 节日 7 2 文字 8 3 宗教 9 4 婚礼 5 6 葬礼

8 服饰 1.花帽、长靴 2.男士服饰 3.女士服饰

9 乌兹别克花帽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饰,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花帽为硬壳、无沿、贺形或四棱形,带棱角的还可以折叠。花帽布料彩墨绿、黑色、白色、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心绒,帽子顶端和四边乡有各种别具匠心的几何和花卉图案,做工精美,色彩鲜艳。

10 乌兹别克长靴 乌孜别克男女,传统上都爱穿 皮靴、皮鞋,长靴外面还常穿 胶制浅口套鞋,进屋时脱下套鞋, 不把泥土带进屋内,十分卫生。妇女穿
“艾特克”靴,上面绣着各种图案,堪称是 做工精湛的手工艺品。

11 乌兹别克男士服饰 男子的传统服装是一种长度过膝的长衣,
长衣有两种款式,一种为直领、开襟、无衽,在门襟、领边、袖口上绣有花边。衣服上有花色图案,十分美观;另一种为斜领、右衽的长衣,类似维吾尔族的“裕袢”。腰束三角形的绣花腰带,一般年轻人的腰带色彩都很艳丽,所穿衬衣的领边、袖口、前襟开口处都绣着红、绿、蓝相间的彩色花边图案,老年人却爱穿黑色长衣,腰带的颜色也偏于淡雅。乌孜别克族对长衣的布料十分讲究,过去多用“伯克赛木绸”或金丝绒,现在也用各种质地优良的毛料。

12

13 乌兹别克女士服装 妇女夏天穿丝绸衬衣、连衣裙等,老年妇女穿的连衣裙一般褶多宽大,颜色单调。青年妇女穿的连衣裙色彩艳丽,胸前绣有各样的花纹和图案,并缀上五彩珠和亮片。妇女穿的冬装除毛衣、毛裤、呢子大衣之外,一般喜欢穿狐皮、裘皮大衣,更显得气质高雅,雍荣华贵。乌孜别克妇女很会打扮自己,款式独特,美观大方。春、夏、秋季一般戴被称为“朵皮”的小花帽。青年女子戴色泽鲜艳的“朵皮”,并在上面罩一条明丽的花头巾。

14

15 乌兹别克族饮食

16 我国的乌兹别克族人口约15 000人,主要居住在新疆各主要城镇从事商业和手工业。少部分在伊犁河谷与喀什噶尔河谷从事农业、园艺,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从事畜牧业。乌兹别克族信奉伊斯兰教,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杂居。 乌兹别克族是唐代回鹘人的后裔,属突厥种族。其主体部分居住在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族与维吾尔族同源,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相同,语言也相近,因此饮食风俗习惯也与维吾尔族相似。

17 乌兹别克族一日三餐和维吾尔族一样,以吃馕和喝奶茶为主食,也吃抓饭。早餐也吃包子和用小米、豆煮成的粥。喝奶茶喜欢放蜂蜜。馕和抓饭的做法与维吾尔族一样。   

18 馕:面粉发酵,加植物油、牛奶、酥油、葱花、胡椒、盐、糖,炉烤而成。再加肉馅的称为肉馕,不加肉馅的称为素馕。各种添加材料可同时装,也可分装制成不同的口味,甜、咸均可。馕的形状多种多样,可制成片状、条状、窝状、圆形、方形、菱形,可大可小,最大的馕直径可达30 cm

19

20 抓饭:加葡萄干、杏干、糖的称为素抓,又叫甜抓;加牛、羊、马肉的叫肉抓

21

22 与维吾尔族不相同的常吃的特色食品有: “库达克”:即洋芋炖肉

23 “尼沙拉”:用蛋清、白糖做成。

24 “那仁”:熟羊肉切碎加酸奶、肉汤,抓食。主要用于待客。  

25 “米肠”:羊杂碎细切,拌米,灌进羊肠内扎紧,煮熟、切片,以酸醋、酱油、辣椒作蘸水,蘸食,为常食的小吃。   

26 乌兹别克族的饮食风俗礼节,主要遵守伊斯兰教的规则。特殊的风俗有“乌麦莱克”,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乌兹别克人的春季祈年活动和春游活动。集会时歌舞相娱。歌舞后集各家自带的食品,共煮一大锅而食。 进食礼节严格区分长幼尊卑秩序。人口多的家庭就餐,妇女、儿童不与老人同桌,另设一席。

27

28 民族建筑 乌孜别克族的建筑中,有很多具有中亚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其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屋,这种房屋造形别致,独具风格南疆的乌孜别克人住的一般是平顶而稍有倾斜的长方形土房,屋墙很厚,冬暖夏凉。屋外用土墙围成一个院落,过去,在院内离院门1米左右的地方通常砌有一堵土墙。住宅前一般都搭设葡萄棚遮阳,葡萄藤枝密盖其上,棚下就成了夏日凉爽的活动场所。

29 生活在北疆牧区的乌孜别克人一般住毡房。毡房一般高约三米,占地二三十平方米。下部为圆柱体,上部为圆弧形。用红柳木交错连接成木栅栏作毡房墙,在毡房墙外围上芨芨草编织的草帘,然后再围上白毡。圆弧形顶部用撑杆搭成骨架,外部全用白毡覆盖。顶部留有天窗,上用一块活动毛毡覆盖,可以随时开闭。这种毡房与哈萨克牧民的毡房基本相同,可以随时拆卸,适合牧民四季迁徙。冬季,乌孜别克牧民一般都住在固定的土屋或木屋。

30

31 乌孜别克族的民间体育 乌孜别克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多在传统民族节日里举行,有时也在百花盛开、阳光明媚的节假日里举行。由于长期和其他兄弟民族杂居相处,乌孜别克族的民间体育与维吾尔、哈萨克族大体相同,喜好赛马、叼羊、摔跤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击木又叫“嘎里特克”,是俄语借词。这一比赛活动最早由塔塔尔人于1851年从俄国引进到伊宁。因为它对场地和器具的要求简单,又有利于增强臂力,培养目测力和判断力,所以很快就在伊宁地区普及起来。到了近代,逐渐成为乌孜别克族群众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32 叼羊是乌孜别克族青年男子普遍参加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传说叼羊活动起源于中世纪。当时,突厥各部落主要从事游牧业,而狼是牲畜的死敌,因此,牧民们对狼特别仇视,他们一旦猎获了狼,便将狼驮于马背上奔跑,大家一拥而上,争相抢夺,以此开心娱乐。后来发展成一种专门的娱乐形式,并由叼狼改变为叼山羊或叼山羊羔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叼羊是一种激烈的马上活动,是一场力量和勇气的较量,是比赛马和骑术的一项活动,多在节日和喜庆集会时举行。叼羊多在平坦开阔的大草地上举行,分为个人和集体两种比赛形式。

33 摔跤乌孜别克族摔跤历史悠久,相沿成习,逐渐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民间体育节目。大凡众人聚在一起,只要有比较松软的土地,就可摆开架势摔上几跤。摔跤时不分体重级别,有时一跤定胜负,有时则施行三跤两胜制。凡有伤害对方的动作都算犯规。

34 叼羊是乌孜别克族青年男子普遍参加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传说叼羊活动起源于中世纪。当时,突厥各部落主要从事游牧业,而狼是牲畜的死敌,因此,牧民们对狼特别仇视,他们一旦猎获了狼,便将狼驮于马背上奔跑,大家一拥而上,争相抢夺,以此开心娱乐。后来发展成一种专门的娱乐形式,并由叼狼改变为叼山羊或叼山羊羔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叼羊是一种激烈的马上活动,是一场力量和勇气的较量,是比赛马和骑术的一项活动,多在节日和喜庆集会时举行。叼羊多在平坦开阔的大草地上举行,分为个人和集体两种比赛形式。

35 乌孜别克族婚礼

36   新疆乌孜别克族在婚姻、家庭方面,一直保持着本民族固有的传统习惯。尽管时间在不停飞逝,社会也几经沧桑,但是,当我们了解乌孜别克婚烟、家庭的习俗和礼仪时,仍能强烈地感受到那一缕缕温馨的民族风情。

37

38 乌孜别克族的家庭,大多数是以夫妻关系为基础的小家庭,家庭成员一般不超过祖孙三代人,而且,三代在一起生活的家庭为数也不多,四世、五世同堂的家庭几乎没有。儿子成婚以后,父母就让他们分离出去,独立建立家庭,以培养后代勤俭持家的品格和能力。在牧区,子女和父母分居以后,就在父母毡房旁边另支一顶毡房,但仍和父母一起劳动,也常在父母家吃饭。

39

40 乌孜别克族非常注重家庭和睦,讲究父慈子孝。父母对于子女负有命名、养育的责任,子女对父母有养老送终的义务。老人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家庭财产由父母支配,儿子成家时,父母分给一部分家产,女儿出嫁时也可以获得一份嫁妆。遗产由家庭直系亲属继承,妇女在娘家有继承权,但所得财产比男子少一半。如果死者没有子女,旁系亲属按传统习惯也可以得到一部分遗产,没有继承人的,遗产就捐给清真寺。

41

42 在通婚范围上,乌孜别克族一般实行民族内部婚配。由于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人民长期杂居共处,风俗习惯又有诸多相通的地方,因此,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人通婚是受到社会舆论认可的,通婚的现象也比较常见。和外族通婚,一般娶外族姑娘的多,姑娘嫁给外族的少。乌孜别克族一般没有和非穆斯林民族联姻的,过去是限于宗教规定,现在主要是习俗习惯和民族心理差异较大,双方都持慎重态度。

43

44 乌孜别克族严禁同胞兄弟姊妹和同吃一个母亲乳汁的异性之间婚配。过去堂表兄弟姊妹之间可以自由婚配,但辈份不同的人不能结婚。由于新疆乌孜别克族人数较少,本族通婚范围比较狭窄,乌孜别克族传统观念认为近亲结婚右以亲上加亲,便于联络感情, 所以,过去近亲结婚比较常见,父在给子女物色结婚对象时,一般首先把眼光关注在近亲中间,没有合适的才另找对象。现在近亲通婚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解放前,乌孜别克族普遍实行早婚和包办婚姻。

45

46 乌孜别克人有句谚语:“女孩子一帽子打不倒,就可结婚。”一般男到了十六七岁就可以成亲,女孩到了十四五岁就必须出嫁,否则,父母就要受到舆论的指责。过去,青年男女没有婚姻的自主权,不能自由恋爱,女子更是要深居闺房,严守贞操,学做各种家务,有的新婚夫妇甚至彼此以前没有见过。乌孜别克族非常讲门当户对,偶尔也有富人娶穷家美貌女子的事,而穷家子弟要娶富人的女儿就根本不可能。

47

48 乌兹别克族丧礼 一、乌孜别克族的丧葬仪式严格按照伊斯兰教规举行,一般实行土葬。人死后,要马上告知所有亲友。参加丧礼的男人在腰间扎一白带,妇女在头上扎一白带。阿訇为死者诵经时,妇女围“埋体”哭泣,男的一律在户外。为死者净身必须是同性别者。埋葬后,在净体的地方放一个花盆,点一盏长命灯。从这时起,此屋便不再住人。死者被安葬后,子女要在7天后方可脱孝。亲属们要在一年当中举行四次较大的哀悼仪式。一是死者死后的第3天,称为“三乃孜尔”;二是死者死后第7天,称为“七乃孜尔”;第三次为40天祭日;第四次是周年祭礼,规模最大。

49 二、有的还在周年内的每个“主麻日”做小型“乃孜尔”。如果是丈夫去世,在周年内,妻子要头扎白布并不能外出做客,也不能应邀参加别人的婚礼。周年后则无此禁。以后逢年过节要举办悼念仪式,以示对亲人的思念。

50 节日 乌孜别克族的节日主要是肉孜节(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和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诺鲁孜节。与维吾尔族相同,节日期间杀羊或骆驼,到清真寺去作聚礼,唱歌跳舞,并举行赛马、刁羊和摔跤等活动。

51 肉孜节 肉孜节(开斋节)是乌孜别克族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肉孜”是“斋戒”的意思,伊斯兰教教历9月为斋月,斋戒期间,凡成年穆斯林教民每天只能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进两餐,白天绝对禁止饮食。至9月29日或30日看到新月的第二天为开斋节。老弱病幼、孕妇等可不守斋。节前每个乌孜别克族家庭都准备了十分丰盛的食品,节日期间人人身着节日盛装,相互拜访,走亲访友,互致赛抗木(问好),表示祝贺。虔诚的信徒日出以后还要到清真寺,举行集体礼拜。肉孜节,国家规定乌孜别克等民族放假一天,欢庆佳节。

52

53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宰牲节),“古尔邦”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牺牲”、“献身”,俗称“献身节”,又称“宰牲节”,该节日在肉孜节后七十天。在伊斯兰教义中相传先知伊卜拉欣梦见安拉,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他惟命是从。正当伊卜拉欣准备执行时,安拉深为感动,特派人送来一只羊代替。伊斯兰教根据这个传说,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宰杀牲畜,祭祀安拉。从此以后,就有了宰羊祭祀的古尔邦节。节日期间,家家户户收拾得干干净净,宰羊杀牛,做各种食品,馈赠亲友,款待客人,亲友、邻居互相邀请吃饭。乌孜别克族除了载歌载舞以示庆贺外,还举行体育活动,尽情欢乐。“古尔邦”节一般持继三天。

54

55 努肉孜节 努肉孜节是乌孜别克族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类似于汉族的春节。每年阳历3月22日,乌孜别克族人民都要欢度努肉孜节,以庆祝春天的来临和新的一年的开始。过努肉孜节时,乌孜别克族都举行一种称为“苏麦莱克仪式”的传统聚会,在农村,人们还要用麦苗熬制“苏麦莱克”粥。在熬制过程中,人们围成一圈,载歌载舞。熬好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将粥分发给大家。

56

57 苏曼莱克 苏曼莱克是乌孜别克族的传统宗教活动,每年伊斯兰教教历的一、二月份举行。据说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届时,乌孜别克族人用麦粒碾成粉,做成“阿里瓦”(一种甜面食)一类的饭食。这种食品必须由许多妇女共同制作,做完后以家庭为单位,全家族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食用被视为神圣之物的“阿里瓦饭”。

58

59 乌兹别克族文字和宗教

60 乌孜别克族语言文字 乌孜别克族与维吾尔,哈萨克,塔塔尔等语言同属于阿卡勒泰语系突厥语族葛禄语支。乌兹别克跟维吾尔语很接近,乌兹别克人很早就使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南疆的乌兹别克人与维吾尔族杂居,基本使用维吾尔语和维吾尔文字。 生活在牧区的乌兹别克人,因长期与哈萨克杂居,基本使用哈萨克语和哈萨克文。

61 乌兹别克族文化经典 19世纪上半叶,乌孜别克族进步诗人穆汗默德·谢里甫(笔名吉勒哈里)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了大量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在他创作的一系列寓言诗中,以《母驼和羔羊》、《猴子和木匠》、《乌龟和蝎子》等最为著名。

62 在乌孜别克族的民间故事中,阿凡提与阿尔达尔考沙是广为传颂的人物。在劳动人民眼里,他们是正义和智慧的化身,是穷苦大众的代言人。他们用幽默、诙谐、形象的语言,对统治阶级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嘲弄,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昏庸和残暴,体现了广大乌孜别克族劳动者不畏强暴,敢于同不平等的社会现实英勇抗争的精神。

63 诗歌特点 乌孜别克短诗称作“柔巴依”。篇幅短小,用字精练,侧重阐述某一事理。“穆赛代诗”是短诗的一种形式,即六行诗。这种诗节数不限,每节六行,多用复韵,艺术感染力颇强。此外还有一种诗体叫“帕而且”,即片断诗。这种诗体句子短小,常把表示相近或类似形象的词铺排在一起,节奏急骤,一泻而下,常用以表现急切的情绪。   作家文学的产生,把乌孜别克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峰,对形成和巩固乌孜别克文学语言产生了巨大影响。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如格律诗注重轻重音、声韵、韵脚、复韵等,诗句流畅而朗朗上口。

64 乌孜别克族宗教信仰 乌孜别克族信仰伊斯兰教。
公元18世纪,自从越来越多的乌孜别克族人定居我国新疆后,乌孜别克族人民便在喀什、莎车、伊犁、奇台等地捐献建造了一些较大的清真寺。  

65 乌孜别克族自称穆斯林,有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信天仙、信死后复活、信前定。为了体现上述六大信仰,平时必须坚持五项基本功课,即念、礼、斋、课、朝。这五项功课,也就是作为伊斯兰教礼仪基石的五项基本义务。 宗教经典《古兰经》

66 成员 郭芳 杨洋 周姗姗 翟彦妍 付梦淑


Download ppt "乌孜别克族 旅游管理1201班 第五小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