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从《山海经》三则看神话精神
2
神话 你听说过哪些神话? 你认为这些神话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3
神话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
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话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4
神话 神话的产生——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人们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尤其能引起惊奇和恐惧。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加以膜拜,自然就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人的无能,自然界的强大,幻想神灵帮助——充分条件)
5
神话 神话的功能 (1)人们讲述神话,为的是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2)由于生产力低下,尤其是面临着令人敬畏的自然界,个人必须把自己融入氏族之中才能生存。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大的精神纽带。 (3)先民们在神秘而悲喜莫测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中,积聚了相当多而强烈的情绪体验,神话故事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种种戏剧性的属性,人们在对世界假想性的把握中宣泄了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
6
中国神话 “神话”一词,并非中国文化中古已有之。古人对于“神话”,大都以一“怪”字概之,如《论语·述而》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庄子·消遥游》说:“《齐谐》者,志怪者也”,等等,其中所说的“怪”,都包含有“神话”的意思。 据国内神话学家袁坷考证,“怪”字的涵义决不止是神话,其他凡诞妄妖异涉及宗教迷信的也都属之。古代中国人并没有像今天人们对神话这样的专门概念,只有笼统地以一个“怪”字,或者再加上一个同义词的“异”字来概括他们对于神话以及一切和“常”的观念相对立的事物。古人思想观念中的“怪异”,其范畴要比今人所说的“神话”大得多。可见中国古代虽无西方“神话”这一概念,但相当于西方“神话”意义上的神话素材并不贫乏。 “神话”一词出现在中国学界,最早是20世纪初。进人20世纪20年代,茅盾、谢六逸和黄石等人相继介绍西方神话学说,并运用于中国古籍中的那些“片段的材料”中,由此开启了中国神话研究。
8
请看一些著名的神话
9
盘古神话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
10
盘古神话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绎史》引《五运历年纪》)
11
女娲补天神话 《淮南子·览冥训》关于女娲有这样记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天的四边的柱子断了,九州崩裂。天不能全面地覆盖大地,地不能周全地容载万物。
12
《论衡·谈天》讲到女娲补天的原因: 儒书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此久远之文,世间是之言也。
13
女娲造人神话 化生孕育说 ——《大荒西经》: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西北海的外面,最荒远之地的角落,有一座山,裂开以后就没有再合拢,名叫不周山,有两只黄色的兽守卫着它。有一条水流,名叫寒暑水。水流的西边有一座山,名叫湿山;水流的东边有一座山,名叫幕山。那里还有一座禹攻共工国山。有一个国家,名叫淑士,它是由颛顼之子淑士的后代组成的。有十位神人,名字叫女娲之肠。他们是由女娲的肠子变成的。居住在栗广的原野上,紧挨着道路。
14
抟黄土作人说——《太平御览》卷78引《风俗通义》: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huan2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引絙进絙人也。
15
女娲伏羲兄妹为婚说 ——唐代李冗的《独异志》(卷三):
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取妇执扉,象其事也。
16
黄帝与炎帝之战 《史记·五帝本纪》载: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pi2、貔pi2貅xiu1、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五气:五行之气。古代把五行和四时相配:春为木,夏为火,季夏(夏季的第三个月,即阴历六月)为土,秋为金,冬为水。“治五气”是指研究四时节气变化。 艺:种植。 五种:指黍、稷、稻、麦、菽等谷物。 黄帝
17
黄帝与蚩尤之战
18
蚩尤:中华始祖之一。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关于他的身份,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蚩尤,一说他属于南方的苗蛮部族。约在4000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蚩尤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
19
黄帝与蚩尤之战 《山海经·大荒北经》云: 大荒之中,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ba2。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20
《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一部奇书,成书时间大约自战国至汉初,荟萃了地理舆图、神话传说、土风异俗,是中国最早关于地理学、博物学、方志学、风俗学与神话的小百科全书。 《山海经》取材于谈山说海,记载了约40个方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传说人物,400多种神奇鸟兽。 前5卷为山经,中8卷为海经,后4卷为大荒经,最后1卷为海内经。其中海经篇幅最多,山经也更多涉及江河与大海,且海内奇观与海外奇闻是重点,重点反映古代先民对于海洋的认知、探索与向往,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和鲜明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后世的中国古代海洋小说基本上都从《山海经》中得到启发和思想、艺术养料,对中国海洋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可以说,《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写海洋的经典著作。
21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山经》)
22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神话讲述一个名叫女娃的“帝女”不幸溺于东海、魂化精卫衔物填海的故事。
“精卫”为“金乌”的同音异注。“精卫填海”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太阳沉没的神话 ,其背后铭记的是商代覆灭的历史事件 ,并欲藉此激发一种活的复国情绪。由于商人的流散 ,此一神话逐渐与其固有的“集体”脱离 ,其底蕴亦随之被人遗忘 ,最终演变成了一只怪鸟的故事。 两晋以后 ,精卫填海神话获得新的意义转换 ,逐渐被打造成了某种文化精神的象征。
23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 同物:女娲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24
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鄧deng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25
夸父追日 1.翻译 2.思考: 夸父为何要与日逐走? “变为桃林”有什么寓意? 这则神话的艺术性体现在哪里?
26
鲧禹治水 《山海经·海内经》载: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27
鲧禹治水 思考: 为什么要用息壤治水? 洪水神话具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28
这三则神话中的“海”各代表什么? 海与人类共生共存——精卫填海 海是人类服膺的对象,亦是人类征服的对象——鲧禹治水 海是生命之源——夸父逐日
29
上述三则神话蕴含着哪些民族精神?
30
1、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发源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广阔地域。而在3 000年前,黄河流域除了不断出现洪水和旱灾以外,还分布着很多密林、灌木丛和沼泽地,其中繁衍着各种毒蛇猛兽,从《山海经》中对那些能带来灾异甚至能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先民对生存环境的警惧之情。为了顺利地生存和发展,我们的先民们在满怀希望中必须切实地体验现实的艰难,并做出不懈的努力。比如在女娲、羿和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分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处境,神性主人公们都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自然灾难。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现实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这与奥林匹斯诸神的享乐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
31
2、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重,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下》),就反映了这种思想,这与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西方神话有显著的不同。中国古代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境遇的同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前所说之女娲、后羿等。此外,还有一些神话形象如龙、凤等,“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南山经》),它们的出现给人带来了祥瑞和安慰。重生意识还包括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太平御览》卷七九引《管子》曰:“黄帝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肠胃之病。”再如南方之神炎帝,《淮南子·修务训》记他采药为民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黄帝、炎帝对人类的生命可谓关怀备至,甚至不惜以身试毒。此外,《山海经》中“不死之国”“不死民”“不死之药”的传说,也说明了中国神话对人类生命珍视。古代神话还表现了自然和人之间的亲和关系,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厚生意识。如主日月之神羲和,不但要职掌日月的出入,“以为晦明”(郭璞注《山海经·大荒南经》引《归藏·启筮》语),调和阴阳风雨,还要“敬授人时”(《尚书·尧典》),以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再如春神句芒的到来,“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给人类带来了美好的希望。这些都体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在本质上是对保护和发展生命的希冀。
32
3、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生存环境的艰苦,激发了先民不屈的奋斗精神,这种奋斗精神本身就意味着对于命运的抗争,由此而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反抗天帝的神话英雄。前者如精卫以顽强的生命力,面对着难以征服的自然,作顽强的拼搏。后者如《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所载的刑天: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即使断首以死,也要对着天帝大舞干戚,这种顽强的抗争精神是何等的壮烈!他所象征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性格,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长河中的巨浪。
Similar presentations